为什么日本的军舰如此注重反潜?

和主流海军强国相比是不是太突出了一些?

日本海自的军舰是全球最重视反潜的,有多重视呢?日本建造了一种排水量2.7万吨的直升机航母,叫做“出云”级,全舰搭载20多架反潜直升机,全都是SH-60J,堪称是全球最大的专业反潜军舰。其实,早在日本海自刚刚成立的时候,他就被称为是美国海军的“反潜扫雷大队”,而一开始的日本海上自卫队,也确实是以完成反潜任务为最重要的作战目的。

图为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日向级直升机航母。

日本海上自卫队如今是全球通用驱逐舰最多的海上力量,除了4艘“金刚”级驱逐舰、2艘“爱宕”级驱逐舰、2艘“摩耶”级驱逐舰之外,其余的20多艘“村雨”级、“高波”级、“秋月”级、“朝日”级驱逐舰全都是以反潜为主要的作战任务。而且,这些反潜为主的通用驱逐舰,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具备携带2架反潜直升机的载机能力,并且拥有完善的舰壳声呐、拖曳声呐的搜索体系,日本规划的“八八舰队”,事实上也主要是以反潜军舰为主。

图为日本直升机驱逐舰,早在日本建造直升机航母之前,这些就是日本自卫队的主力。

甚至,就连日本海上自卫队地方队的“阿武隈”级护卫舰,在排水量仅有2000吨上下,且不能搭载直升机的情况下,这种轻型护卫舰竟然也能使用“阿斯洛克”反潜导弹,且拥有反潜鱼雷、拖曳声呐等专业反潜武器。日本海上自卫队如今在规划中的30FFM护卫舰,也是以反潜为主。日本所有的驱逐舰、护卫舰全都使用燃气轮机作为动力,就有注重反潜的考虑在里面。

图为日本海自出云级直升机航母。

那为什么日本就如此“怕”潜艇呢?其实,主要还是因为日本是美国在第一岛链上的核心。根据《美日安保条约》规定,日本海上自卫队需要战时封锁宫古、津轻、宗谷、大隅等4个海峡,并且需要为美国海军提供印太地区的反潜、反水雷护卫任务。应该说,美国以自己为主,构建了一个遍布全球的盟国体系,美国主要负责关键的防空、反潜、反舰等作战任务,而其他盟国的海军则是站在美国海军身边,为其提供通信、侦察、反潜、反水雷等支援就可以。

图为日本海上自卫队出云级直升机航母。

当年,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让日本建立了海上自卫队,是日本第一次尝试再次返回海军国家行列,就是为了应对日本当面的苏联等国。上世纪50年代,恰值全球东西方冷战对立开始的阶段,在当时,苏联海军无法在水面力量上追赶早在二战时期就已经十分强大的西方海军,尤其是美国、英国、法国等海军强国,当时的美国、英国、法国海军都拥有大型航空母舰、战列舰、重型巡洋舰等先进装备。

图为日本海自秋月级驱逐舰。

虽然斯大林在二战之后开始了自己的大舰队梦想,甚至规划建造苏联级战列舰和82型重型巡洋舰(战列巡洋舰),并且把68型、68BIS型等万吨级的轻型巡洋舰付诸建造,但是依然无法在海上同西方抗衡。于是,从一开始,苏联海军就把潜艇兵力作为自己海军的发展重点,早在上世纪50年代末,就服役了627型N级核潜艇,该攻击核潜艇的出现,直接让美国在太平洋上的舰队面临严重挑战。

图为日本海上自卫队摩耶级驱逐舰。

有人要问了,核潜艇有那么厉害吗?其实,核潜艇刚刚出现的时候,带有一些“超时代”的意思,他拥有近乎无限的续航力,水下航速高达25节以上,机动灵活,武器威力强大。美国海军当年第一代核潜艇“鹦鹉螺”号服役之后,曾经进行过一次演习,在演习中,“鹦鹉螺”号以一己之力对抗2艘反潜航母、4艘反潜驱逐舰组成的反潜舰队,在演习中,反潜舰队一共对“鹦鹉螺”号攻击30余次,没有一次被判定有效,而“鹦鹉螺”号攻击反潜舰队300多次,实战中已经取胜了。

图为正在建造中的日本海自摩耶级驱逐舰。

在上世纪50年代,世界上的军舰还大都是蒸汽轮机动力,变速很不方便,也没有拖曳线阵列声呐,最先进的也只是变身声呐,大部分军舰甚至只有舰首声呐,而且也没有先进的声谱分析仪,只有声呐员依靠耳朵进行分辨,也没有计算机进行解析,只有机械式手动打字机来打印声呐探测到的回音声纹,供分析人员目视分析。就是这种探测,还没有先进的反潜武器辅助,依然是火箭深弹、深弹、鱼雷三种武器。

图为日本海自P-1反潜巡逻机。

所以,在核潜艇刚刚诞生的时候,他是几乎无敌的存在。他打得过可以跟上军舰,打不过可以扭头就跑,想跟踪就跟踪,想攻击就攻击,正因为如此,从一开始,核潜艇就被视作是和航母、巡洋舰一样的一等军舰,苏联就称其为“水下巡洋舰”,一直是当做决战兵器使用。在这个局面下,美国也只能把日本重新武装起来,当然,武装起来的第一目的就是反潜作战。

图为俄罗斯海军亚森级攻击核潜艇。

再者,随着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出现,核潜艇开始和导弹核武器挂钩,下潜在水下就能使用核导弹攻击上万公里之外的敌国,威慑力巨大。两个大国的对抗中,核武器的使用是关键,都必须要在核潜艇发射核导弹之前,就尽可能的攻击,最少是驱离核潜艇,因此,美国一直奉行反潜兵力前置部署的思路,而日本恰恰是美国设置在苏联当面的第一道防线,自然是以反潜为主要作战目标了。

图为俄罗斯海军亚森级核潜艇,他是日本海自的当面大敌。

苏联解体之后,日本面临的反潜压力非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因为东亚一个海军强国崛起变得愈发紧张,因此不得不继续扩充反潜兵力,甚至为此研发了专门的P-1反潜巡逻机和以反潜为主的朝日级驱逐舰、秋月级驱逐舰,在我们可以预见的将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第一作战目标,也依然会是反潜作战,除非日本从美国的战车上解绑,否则就逃脱不了干这个“苦活、累活”的命运了。

为什么日本的军舰如此注重反潜?

在今天的日本海上自卫队,扫雷和反潜作战力量,绝对是他们的骄傲,不论是亚洲还是在世界范围内,他们都可以排得上第一号,就连美军也要甘拜下风,甚至有“日本海自是美军第七反潜舰队”的调侃,他们为什么会有今天如此的成绩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话不多说,首先来聊聊海自的扫雷部队。今天的海自中,血缘最纯正的当属扫雷部队,因为这是唯一一支从旧日本海军被保留下来的部队。为什么要保留?因为美国人二战时在日本附近水域布下了高达6700多枚水雷,虽然起到了封锁日本本土的作用,但战争结束了,留着也就成了祸害,而美国人也不可能为了扫雷投入那么多的人力物力,所以这事儿就落到了日本人头上。

负责扫雷事务的机构,名叫海上保安厅,当时在它的带领下,由第二复员省军务局长前海军少将山本善雄指挥,约1万名海军官兵,装备着约350艘小型扫雷舰艇,开始了海上扫雷工作。扫雷部队自打成立后,就一直开始工作,直到1985年才将6000多枚清扫完毕。虽然这活儿累,但日本海自也积累了大量经验,在亚洲国家中,他的扫雷部队,不论是经验还是效率,都是独一份,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1950年战争的爆发,给海自的扫雷部队提供了舞台,他们才得以大展拳脚,并且令美军青眼相看。1950年10月,美国人想从元山一带登陆,但是人民军布设的大量水雷成了拦路虎。当时在日本海作业的扫雷部队,成了美军的首选,但问题是,日本国内的《和平宪法》颁布没几天,所以政府内部顾虑重重,最后只好搬来了时任首相吉田茂,吉田茂一出手,觉得美军老大哥请我们帮忙,我们必须得帮,就这样他拍板一定,扫雷部队立马秘密出发,开赴朝鲜元山水域,开始了紧张的扫雷作业。

46艘舰艇,1200人,花了两个月时间,用死1人伤18人,损失1艘扫雷艇的代价,换来了清除水雷27枚,清扫出327公里的安全安全航道的战果。这美国人一看彻底惊了,好家伙,效率高损失小,这活儿干得比我们还好啊!顺带插一句题外话,正是在元山扫雷之后,才坚定了美国人重建日本海自的信心,原因也非常简单,可以分担一下美国海军的作业任务。

自从朝鲜战争以后,日本的扫雷部队一路绿灯,开始顺风顺水的发展,到现在,已经有33艘扫雷舰,甚至还有CH-53超级海种马重型扫雷直升机。需要说明的是,在海自的编制中,扫雷舰队与护卫联队以及潜艇舰队都是平级的,除了它是海自的发家基础之外,它的强劲实力也令日本海自不得不重视。

冷战时期的日本扫雷部队,主要作业范围集中在海峡,港湾和沿海地区,但随着冷战结束,它们逐渐走向海外,其足迹也从日本列岛周边扩展到东南和西南两条1000海里的广大海域上,同时又兼具起了美军在西太平洋上的一些扫雷任务,可以说,现在的日本海自扫雷部队,成了世界上最具实力的扫雷部队。

其次再来聊聊海自的反潜,二战结束后,一些旧日本海军的军人开始反思为什么在太平洋战争中,海军会有如此的差劲表现。研究来研究去,他们找到了原因,除了前面的水雷以外,剩下的就是美国的潜艇了。

自打太平洋战争开始后,美国人的潜艇就没有消停过,一直在日本的海上交通线转悠,逮到目标就发射鱼雷,日本人为此也吃尽了苦头。在太平洋战争中,美军潜艇击沉了全部日军损失船只的51%,甚至击沉了日本最新最大的航空母舰“信浓”号。所以日本海自成立后,卯足了劲发展反潜方面的建设上。

海自在水面舰艇反潜上,主要集中在护卫舰队中的四大护卫队群,也就是我们日常熟悉的八八/九十舰队。在8艘驱逐舰中,都配备有先进的舰首球鼻声纳,探测距离达5500米。武器方面则装备有“阿斯洛克”反潜导弹,说白了就是单级无制导固体体弹道式火箭助飞鱼雷。战斗部采用了著名的MK-46鱼雷,再加上驱逐舰发射的轻反潜鱼雷,这样的组合对于潜艇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威胁。除以之外,在8艘驱逐舰上(防空驱逐舰没有)还装备了先进的拖曳式阵列声纳系统,由舰壳声纳和拖曳声纳组成,可以有效的探测远距离和深水中活动的潜艇。如果同反潜直升机协同作战时,效果就更加明显。

潜艇方面,日本海自主要在“春潮”和“亲潮”这两款潜艇上下功夫,除了装备中低频主被动艇壳声纳外,还有拖曳声纳,探测距离大。加上这两款潜艇噪音小,速度快,排水量大,在世界范围来看,其性能也是相当优异。 最后咱们来聊聊航空反潜方面,这是日本海自的看家本领,光装备的岸基固定翼反潜飞机就有120架,而这其中100架都是大名鼎鼎的P-3C,就规模而言,由于美国P-3C的不断退役,日本拥有的P-3C反潜机的规模已经名列世界第一。P-3C长达16个小时的滞空续航能力,除了可以携带反潜鱼雷外,还可以携带4到6枚空对舰导弹,不仅对潜艇,就是对水面舰艇也有相当大的攻击力。

此外,日本海自行研制了国产P-1反潜机,这是一种四发动机的大型反潜机,技术水平与美军的P-8反潜机相当,总订货量高达80架,目前已经服役20架。

聊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心中也有了答案,正是因为在太平洋战争中吃尽了潜艇和水雷的苦头后,日本人所以才在战后狠狠补课,不为别的,就为了日后不再重蹈覆辙。

为什么日本的军舰如此注重反潜?

因为日本那个不叫海军,叫自卫队。

所谓自卫队,就是一个仅有防御能力,而没有攻击能力的部队,海上自卫队,就是一个海上只有防御没有进攻的部队。由于其特征的变化,他就只能全是防御武器。

军舰的进攻能力和防御能力,主要就是看上面的导弹都是啥。

进攻:远程反舰导弹、巡航导弹

防御:防空导弹、反潜导弹、近防炮

既然海自只能是一个防御性质的部队,那他只能装备后面的这些武器了。爱宕级、金刚级、摩耶级这些都是翻版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伯克舰和爱宕级这些都装了96个Mk41,美军的里面除了一堆防空、反潜的导弹之外,还装了一堆战斧、AGM158C,那你日本没这些咋办?你总不能让这些垂发里面空着吧?那就接着往里面塞防空导弹和反潜导弹呗。然后甲板上还有发射架的位置,接着装。

这是一个硬性的问题,他装不了别的导弹,人家能装一堆进攻武器,他不让装,那就只能继续装防御武器了,这就导致他的防御武器远比别人要多。等于说是,同样的空间,剩下了装进攻武器的,然后放了一堆防御武器。他的防御武器,和别人相比是2-1,进攻武器是0-1,最后结果都是1+1=2。

他的这个特殊约束,就直接给他的舰艇的防御能力抬起来了。

海自最大的反潜依仗是他的直升机航母,出云级这个,最多能搭载14架各类型直升机。最初的要求,就是建造一个反潜舰,最初的编制就是九架直升机,7个反潜直升机和两个搜救直升机。这些直升机,对于潜艇的威胁是非常大的。海自总共四个舰队,每个舰队由一个直升机航母做旗舰。

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不得不这么做,另一方面是美国的约束。而美国的约束其实是前提,是美国给他约束成这样的,同样的军舰,美国一个约束,日本就畸形了。美国一直给日本量身打造军队,打造出来一个畸形军队,然后叫自卫队。

海自就有那么一个绰号么,第七舰队反潜大队。他的定位就是给美军干脏活累活的。打起来之后,海自只要保证能顶住,顶到美国过来救他就行了。联合作战的时候,编入美军舰队里,海自配合美国舰队防御,进攻不用你管,进攻的事情美国来解决,你管好防御就行了。

最后还是说说之前说的这个1+1=2的问题吧,海自的能力全是在反潜、防空、扫雷,然后很多人嚷嚷能打过咱们海军和毛子海军。防御2-1、进攻0-1,这意味着,他只能靠他那2-1去防御,而对面可以通过1-0的进攻去揍他,结果就是挺着挨揍。这个1+1=2的问题,说明的是很多日吹连1+1=2都不懂,常识也不懂。

为什么日本的军舰如此注重反潜?

日本海上自卫队非常重视反潜作战能力,有着反潜狂魔和美海军第7舰队反潜大队之称。日本海自的主力军舰和作战飞机都非常强调反潜作战能力,相比之下反舰和远程打击能力都比较弱。之所以日本海上自卫队如此重视反潜能力,主要还是历史原因与现实需求所共同决定的。

日本海上自卫队非常重视反潜作战

日本海自目前的主力装备有2艘出云级直升机航母、2艘日向级直升机航母、1艘摩耶级宙斯盾驱逐舰、2艘爱宕级宙斯盾驱逐舰、4艘金刚级宙斯盾驱逐舰,以及9艘苍龙级AIP潜艇。同时,其还装备有朝日级驱逐舰2艘、秋月级驱逐舰4艘、高波级驱逐舰5艘,以及村雨级驱逐舰9艘。在这其中,宙斯盾驱逐舰用于防空反导和反潜作战,直升机航母强调反潜作战和远程兵力投送能力。而余下20艘通用驱逐舰则作为防空和反潜力量的有效补充,再加上其装备的潜艇,以及97架美制P-3C反潜机和20架日本自制的P-1反潜机,这使得日本的反潜作战力量非常强大。之所以日本海自如此重视反潜作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爱宕级驱逐舰

首先,就是历史原因。在二战中日美在太平洋战场的战斗非常激烈,除了惊心动魄的航母大战,日美国两国在水下的较量也从未停止。而由于日本在反潜能力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导致日本在面对美军潜艇时常常陷入无计可施的被动局面。二战中日本一半以上的军舰和商船是被美军潜艇击沉的,而日本海军多艘大型战舰也命丧美军潜艇之手。像大凤号和信浓号航母,金刚号战列舰等都是美军潜艇的战果。同时,由于反潜能力不足,日本无力对抗美军潜艇彻底切断日本海上交通线的作战,导致日本的战争能力大幅度下降。因此,日本在二战中实际上在反潜作战方面是吃了大亏的,这就使得日本对于反潜作战非常重视。

苍龙级潜艇

其次,就是定位问题。由于二战后日本一直处于美国的控制之下,而且日本被限制为专守防卫的战略,其军事力量是自卫队,不允许发展航母的进攻性武器。这就导致日本海自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日本无法发展强大的反舰作战能力和远程打击能力。而日本在冷战时期作为东西方对峙的前沿地带,是苏联海军前出太平洋的必经之地,而当时苏联的潜艇部队一直是美军的心腹大患。因此,美军将日本海自定位于反潜作战力量,支援兵配合美军在战略上围堵和遏制苏联。美军作为主要进攻力量,而日本则作为反潜支援力量。

加贺号直升机航母

此外,就是日本的现实需求。由于日本被严格限制发展进攻力量,这就使得日本必须依赖美国的军力。而反潜作战的进攻性相对较小,再加上美国对日本海自定位,使得日本积极发展反潜作战能力,成为维系日本海上军力发展的主要途径。通过发展反潜能力,保留军舰和潜艇的研发制造能力,对于日本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P-3C反潜机

正因如此,日本海自才会大力发展反潜作战能力,积极配合美军的作战定位。同时,通过反潜能力能力,加强日美的军事同盟关系,对于日本也有很大的好处。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美国实力的下滑,对日本的控制逐渐下降,日本也在积极谋求发展反舰和远程打击能力。日本积极提升军力显然会对东北亚的安全局势产生影响,而这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为什么日本的军舰如此注重反潜?

与“里根号”一同演练的“伊势号”直升机航母,日本目前的“日向级”和“出云级”直升机母舰都具备较强的反潜能力,也就是它们上面都载有多架SH60J“海鹰”反潜直升机,一艘直升机航母具备100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的搜潜和反潜能力。

太平洋战争中被美军潜艇击沉的日本帝国海军“信浓号”航母,它是服役刚刚一个月的时间。

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的战争潜能还没有爆发,太平洋舰队的战舰数量较少,甚至信任的尼米兹司令都是在潜艇上升起“司令旗”的,但尼米兹到任何就下达了对日本“无限潜艇战”的命令…二战期间美军对日本的潜艇战是成功的,到战争结束美军潜艇击沉了1110艘排水量超过50艘的日本舰船,总计532万吨!日本的工业能力和资源量本来就与美国相差甚远,大量的商船和军舰被潜艇击沉,迅速加快了日本的战败。

更可怕的是为了加速战争进程,美军1945年初有9艘美军潜艇进入到日本海切断了日本与朝鲜半岛的海上运输线,这样我国东北包括粮食在内的战略物资再也进入不到日本…所以,这样的潜艇“绞杀战”让日本损失巨大还难以填补,潜艇也成为太平洋战争中美国海军除航空母舰之外,最具杀伤力的武器。

二战结束之后,日本在美国刺刀下苟活,被《美日安保条约》牢牢的捆在了美国的战车上,作战对象也变成了苏联,一度自命不凡的“联合舰队”变成“海上自卫队”,美国海军分配给他们的任务就是封锁“对马海峡”战术阻止苏联太平洋舰队南下,有鉴于二战期间惨痛的教训,日本为了防备强大的苏联核潜艇部队,大了加强反潜兵力建设,不但自卫队所有3000吨级别的战舰具备反潜能力,还从美国购置了100多架P3C“猎户座”反潜机,扩大了海上巡逻范围,在速度上更利于反潜。

三艘“高波级”驱逐舰,不知道为啥日本人拍摄军舰的时候都愿意用这个角度,爱拍军舰的“臀部”是什么意思?不过这三艘舰都有很强的反潜能力,舰艉左侧那个门是OQR-2拖曳式声呐收放窗、舰艏还装有OQS-5主被动声呐,反潜直升机为SH-60J/K、左右两舷各装有HOS-302型三联装324毫米反潜鱼雷,反潜装备很精良。

总之,日本是岛国面积不大,资源贫乏且人口众多,最基本的食品自己率只有70%(注意不是粮食),这样低的自给率,战时要是再像二战那样被封锁,几个月就得饿死许多人,除食品外,日本还是“外向型经济”也就是进口初级工业原料再加工成工业制成品,日本是世界第四大贸易国家,进出口货物量都十分巨大…所以,日本是惧怕潜艇战和水雷战的!封锁就意味着窒息,只能是加大在反潜反水雷方面投入。

为什么日本的军舰如此注重反潜?

一句话概括,日本海自反潜强的主要原因是在美日安保体系之下,日本海自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反潜。

自50年代日美达成军事同盟后,实际上日本自卫队就被纳入美军作战体系,冷战期间的分工基本上是基于应对苏联可能的入侵,自卫队负责在陆上,滩头阻击苏军机械化登陆部队,并保护美军基地,等待美军驰援,美国同时为日本提供核保护伞即战略核反击能力。鉴于此安排,陆上自卫队在北海道全境部署唯一的装甲部队第七师团,为封堵苏联太平洋舰队南下,尤其是强大的潜艇部队南下,所以美国佬给海自的任务就是反潜。

第二层要指出的是,日本重视反潜的历史原因,日本作为岛国非常害怕遭到封锁,而且在二战末期日本也吃过美国潜艇的亏,美军曾击沉日本60%的商船,近90%的物资无法运回本土。所以再次成军的还是自卫队尤其重视反潜。鉴于任务分工和历史教训,海自的反潜水平还是很高的,曾有美军军官私下表示海自反潜很难缠。最后说句题外话,海自的扫雷本领也是一流的 ,有美帝海军扫雷队之称。

日本的军事力量在战争结束的一段时间内是被美国彻底阉割的,而因冷战的爆发和东亚局势升温,美国迫切需要一个可靠的助手帮助看好第一岛链,而这时在朝鲜战争中因美军后勤需求而重新焕发生机的日本自然就成了一个理想的对象。日美安保条约签订后日本开始在美国制定的和平宪法框架内发展军事力量,而这支军事力量的建设,从一开始就是依附于美军和美军体系的,海自也不例外。

既然是依附于美军体系,在日本海自刚刚成立直到冷战结束前的那段时间内,日本海自能帮助美军的,就只有反潜和反水雷两大任务。于是乎吧,反潜自然成为日本海自最为主要的使命和冷战期间的发展基调。另外一方面,在饱和攻击战术出现前,能威胁到美日舰队的,基本上只有苏联的潜艇。而能突破岛链进入太平洋的,基本也只有苏联的核潜艇了。为了锁死第一岛链,防止苏联太平洋舰队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突入太平洋,当然到了冷战中后期导弹射程够了待在鄂霍次克海这种堡垒海域也能打到美国本土了,海自主要发展反潜力量,强化反潜能力也是情理之中了。

当然冷战结束后,日本海自开始强化防空和反导能力,当然对陆攻击由于和平宪法限制是没法发展,反舰能力也是马马虎虎反正有美国航母嘛。主要是为了应对东亚地区空军力量的增强和弹道导弹技术的扩散。但是日本海自面对的潜艇威胁并没有减弱,中国海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将潜艇作为主要作战力量,所以反潜这个老本行,日本海自目前也没打算丢了,或者说美国没打算让他丢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