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母用来近海防卫作战,还是远洋攻击作战为主?

航母当然是用来远洋作战的了,实际上远洋作战也并非简单指攻击作战,航母的作战方式叫做:机动作战。

海军的机动作战是海军最管用的作战方式和法典。近海防卫作战从来都不是最能发挥海军作用和价值的作战方式,所谓“海上钢铁长城”也是牺牲了海军的机动性。海上机动作战现在是我国海军、美国海军等海军大国使用的最强作战法则。

图为“山东”号航空母舰在训练测试中。

图为在西太平洋海域进行机动演练的“辽宁”舰战斗群。

海上的作战分成很多种,比如定点部署,机动作战,护航任务,两栖登陆,海上防御等,其中机动作战就是把海军舰队放在敌人必须重视的海域,独立、反复的机动阵位,发挥自己的体系作战优势,不断的控制海域,压制敌人利用海洋的能力,最终实现对敌人的海上封锁,单向使用海洋调动军队,部署军力,获取资源和港口。

图为变换不同队形的“辽宁”舰编队。

航母舰队就是目前机动作战能力最强的海军战役单位,因为航母自身就具备航空支援能力,为舰队提供完善的作战体系,比如反潜、预警、攻击、防御,以夺取制空权为最重要的任务。航母舰队在海上机动,敌人的舰队、登陆舰、运输舰就不能随意调动。机动作战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二战的太平洋战场和80年代的英阿马岛海战。

图为关于中途岛海战的绘画作品,中途岛海战就是海军历史上经典的航母舰队对航母舰队,机动对机动的作战,双方都进行了详细的准备和规划,最终日军损失4艘航母,美军损失1艘航母,而如果没有机动作战,就不会出现中途岛海战。

太平洋海战中,美军航母舰队和日本联合舰队都是机动作战,日本舰队机动到珍珠港发动了突袭,摧毁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美军舰队则是在中途岛反复机动待机,然后袭击了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击沉4艘航母,逆转了战局;无论哪一次,都是充分把海军在大洋上机动起来,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时间、意想不到的地点,在最有利于自己的时机发动攻击。可想而知,如果航母舰队在近海,而不去远洋,也就不会发挥出如此关键的作用,也就无法主导战局,只能作为陆地机场的延伸使用了。

图为珍珠港事件,他是典型的、随时保持战备状态的机动舰队,对港内停泊舰队的单方面压制打击。

因此,一切关于航母舰队是近海防御作战的说法,全部都是彻底错误的,如果航母舰队在近海定点部署使用,比如某些人所说的,把航母舰队放在黄海、东海海域抗击敌人在大洋上机动的航母舰队,那为什么不去造更多的沿海机场呢?那样还不用担心被击沉不是?航母舰队唯有前出大洋,牵制敌人航母舰队主力,伺机袭击敌人的海岛基地、舰队保障设施,打击敌人的登陆舰队,海上阻拦敌人的航母舰队,才能发挥出这个战役单位的价值来。

图为甲午海战形势图,他是典型的定点部署舰队(北洋海军)被机动舰队(日本联合舰队)击败的海战,清军舰队的行踪完全被日军掌握,而日军在黄海海域反复机动待机,早已经做好了作战准备,最终,海战在日本舰队选择的区域、选择的时间,以日本舰队选择的方式爆发,北洋海军岂有不败之理,有舰队没有作战思想和军事学说也不行。讨论航母舰队定点防御作战?这是对海军作战规律的否定。

我国已经进行过多次航母舰队跨区域机动训练,包括前出西太平洋进行军事演习,我国海军也把自己最重要的军事演习命名为“机动系列”,日本二战后出了一本总结太平洋海战的书籍,叫做“机动舰队”,美国三军总体战略为“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作战(JAM-GC)”,机动,尤其是海上机动作战,已经是海军作战的不二法宝,难道我们要放弃这样的百战经典战法,而去打造一个陆地延伸机场吗?

任何时候讨论海军,总结海军,都离不开机动二字,机动是海军的天然属性,什么是海上机动?就是在广阔海域,不以固定位置为部署目标,在战略价值海域反复转换阵位,随时保持舰队战备戒备,不断派出侦察力量搜索周边海域,随时准备歼灭进入此海域的任何敌人海上目标,包括敌人的舰队。因此我们常说,侦察和搜索是海上机动的第一要务,先发现就能先选择时机、位置,在敌人防御最薄弱的时候,率先发动第一波次攻击,取得战果。而如果没有机动,那航母舰队就是定点停靠的大靶子,任人攻击。

可是在很多媒体的宣传中,我国航母都被他们自己假想的设置、禁锢在某一片区域,充当“海上钢铁长城”,这样的教训不是没有。上世纪80年代的英阿马岛海战中,阿根廷海军也有1艘航母,叫做“五月二十五日”号,面对英国海军远洋来袭,阿根廷海军怯战不出,航母停靠在港口内充当机场使用,最终不但没有在马岛海战中发挥任何价值,而且这艘航母已经被历史遗忘,他等于0,完全不起任何作用,没有留下任何记录和记忆。

图为朝阳下的“山东”舰,海军的装备建设,要和海军的军事学说同步发展。

历史上,在日俄战争中,日本联合舰队封锁沙俄舰队在旅顺港内,连续实施多次旅顺港封锁作战,强大的沙俄太平洋舰队被困港内无法冲出,最终被日本联合舰队歼灭在港内和附近海域,日本舰队在大洋机动,随时都在选择最有利的阵位和时机作战,而沙俄舰队在港内,无法移动,所有位置被标定清楚,这样打下去的结果可想而知。

图为美国海军核动力航母,上图为“尼米兹”级,下图为“企业”号,核动力航母比常规动力航母强大的地方在于他们可以无限机动,高速机动,持续机动,战区存在和独立作战能力更强。

因此,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艘航母是立足于近海作战建造,也从未有哪个国家要建立什么近海防御的航母舰队,更不要相信日本海上自卫队如今要建造的“防御性航母”,世界上哪有什么防御性的航母,世界上哪有什么近海的航母,世界上只有被击沉在远海大洋、奋战到最后一刻的航母,这是航母舰队的尊严,也是航母舰队的战略价值。

中国航母用来近海防卫作战,还是远洋攻击作战为主?

个人认为,中国航母作用定位,是以航母为核心兵力,争夺海洋区域的制空权,并执行反舰对地攻击任务,在远海保护国家安全和利益。遂行远海作战只是其任务之一,有着其它近海战舰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专家表示,航母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中国海军成为亚洲最强大的舰队;有西方媒体表示,中国航母具有极强的远海威慑能力。

中国航母用来近海防卫作战,还是远洋攻击作战为主?

二十余年来,海军发展迈入快车道,实际上是受到当年那两支远道而来要穿越某海峡的航母作战群的刺激,因为受制于实力,所有提前规划好的作战部署只能作罢,这个不便展开稍有军事常识的都知道。因此,航母包括航母作战群,如同当年的原子弹,国内即便勒紧裤腰带,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对于海军来说其重大特别意义,不亚于当年那颗原子弹的爆炸。终于,历经了千辛万苦,来自乌克兰的瓦良格号重型载机巡洋舰,被改造升格成了第一艘航母舷号16的辽宁舰航母,有如石破天惊,对于东北亚的局势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数年以后,在辽宁号航母编队形成战斗力的背景下,舷号17的山东舰,前段时间正式在三亚某军港入役,如国内军迷所愿,我海军双航母编队横空出世,成了继美英海军以后,全球第三家拥有双航母编队的海军,海军手中的拳头硬了,腰杆也更挺拔了。我国实现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因此,海军发展战略和作战方针都服务于国家的外交政策,是爱好和平的海军,绝不会主动去招惹他国,无缘无故地去进攻他国,非常明显航母包括航母编队是用来执行近海防御战略,即御敌于国门之外,护卫祖国的万里海疆,保卫祖国改革开放的成果。航母是海上的庞然大物,一座流动的野战机场,和平年代能够通过海洋到达其他国家,因此,航母编队届时也会代表海军访问友好国家,与他国海军进行联合军演,甚至执行海外的撤侨行动等。作为航母编队,会定期去远海执行巡逻和战备等任务,护卫海上能源通道和贸易通道的畅通,保障国内往来海外的船只的安全,保护祖国在海外的利益。我们绝对不会主动去攻打他国,但他国一旦干涉祖国的统一,那么航母编队也不是吃素的,也是可以用来遂行航空作战的,也是具备远洋攻击能力,能控制必要的海峡等。

中国航母用来近海防卫作战,还是远洋攻击作战为主?

如果用航空母舰来搞近海防御,那才叫做大材小用呢!我国的近海防御、护航护鱼有驱逐舰和护卫舰就可以了,根本用不着这么高大上的航母。

(繁忙的连云港码头)

“航母”“航母”!它是航空母舰,主要的文章在“航空”身上。一艘航母、一座移动的机场、一座移动的武器库,如果是一只航母打击群,他就变成了一个能够移动的、强大的作战集群。

我国的一支航母战斗群;一般由,1艘航空母舰、1艘“055”大型驱逐舰、2艘“052D”中型驱逐舰、2艘“054A”导弹护卫舰、1艘攻击核潜艇组成。

这样一种组合, 攻击和防护能力堪称强大。5艘水面舰只及1艘水下攻击潜艇所携带的导弹就达近400枚,航母自身携带“歼-15”重型舰载机36架。以上武器打击防御范围在800公里半径上,理论上作战范围在上百万平方公里。这样一种近乎恐怖的攻防能力,如果用于近海防御,是十分浪费的。

我国作为世界性大国,拥有自己的航母是十分必要的。96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300余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没有航母是不行的,作为世界上头号贸易国,每年进出口货物达4万亿美元左右,占全球总贸易量的10%左右,每天在马六甲海峡通过的商船,每10艘就有6.5艘是与中国有关的,也就是,每天马六甲海峡要通过260--270艘商船中,就有近180艘是和中国做生意的商船,在波斯湾、在红海、在亚丁湾、在苏伊士运河、在直布罗陀海峡、在好望角,到处都有中国商船的身影。作为世界最大贸易国,没有一个安全可靠的海上通道,不能保证运输安全,是不可想象的。

尤其是我们的能源进口,是我们的国家战略。我国每年大约消耗近6.7亿吨原油、2600亿立方米天然气,而我国资产的原油只有1.7亿吨,需要进口5亿吨左右,如果按照10万吨一艘油轮计算,我国每年需要1000艘10万吨油轮给我们运油,我国每年还要进口8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据说,在马六甲海峡通过的能源船只,每10艘就有8艘是开往中国的。

(繁忙的马六甲海峡)

能源是国家战略,从目前我国的能源储备量看,我们一个月不进口原油,我国国民的正常生活就会受到影响。所以,保护我们的能源生命线,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要保护能源通道,就需要远航作战能力,而远航作战能力就体验在航母身上。美国拥有11艘超级航母,是与他们的全球霸权有关,而我们拥有航母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以本人看,中国最低需要7-8艘航母。1艘训练、1艘大修、3艘在全球重要节点护航,1艘在轮换的路上、1艘近海游弋待命。这样才能与我们的世界第二大国家相匹配,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国家、保护好我们的生命线。

(中国的航母编队)

中国航母用来近海防卫作战,还是远洋攻击作战为主?

关于航母,造起来容易用起来难,非常需要时间,来建立使用经验,比如队形展开和维护保障等,什么样的航母,能控制多大范围,如何制空作战,怎样制海反潜,等等,都需要一点点积累和探索,总以自家琢磨,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有了航母,只是迈出成功的第一步,真正能用起来至关重要,比如今天的问题,是作用于近海,还是远洋。要回答是一问题,先得问一问,航母这种大型装备,它在海军的定位是什么。航母自诞生以来,已经百年,以航母海战战例而言,它就是远海进攻一利器,从来不会打防御。

站在军事战术学的角度上讲,攻重于防,打防御不会占主动。只有把相关危险海域清零以后,才能真正从远海架设起安全防线。有了航母,即能实现,因此航母就是在远海挺起的一支进攻的矛,航母战力越高,控制海域即能越广阔,我们的航母亦然,诚如我们国防部发言人的话,航母非宅男。刚实现拥有首艘国产航母的我们,现在跨出的是第一步,先把基本的训练搞搞扎实,后勤保障怎么搞,损管如何组织,等等,很需要时间。

所谓行百里而半九十,在我们挺进远海的路上,还存在诸多训练课题。交舰第一年,可以利用辽宁舰的训练,正式用起来,尔后编队合练,以及双航母训练等,都要积极探讨一番。这样一步步完成以后,才能真正真向远海,毕竟远海才是它的家,它的安身立命之所在。

我们没有航母的时候,听说海上几道锁链,今后要从空中海上和水下一起突击,才能砸碎几道绳子几道锁,那么练起来吧。

中国航母用来近海防卫作战,还是远洋攻击作战为主?

首先要明确的是航母本身定位就是远洋作战兵器,在近海防御作战中局限性太大,术业有专攻,奉行近海防卫战略,就压根没有发展航母的必要性,倒不如发展核潜艇来的更快。军舰是流动的国土,国家耗费巨资打造航母,就是为了让海军走出去、走的更远。

从理论上讲,航母作为当前海军武器装备发展中最大的水面作战舰艇,构建了以舰载机为核心的海空立体攻防体系,从诞生以来,就是为了决战远洋,而非近海防御作战。地球上海洋面积远大于陆地面积,很多国家的经济命脉越来越倚重于海洋运输线,也有“海上生命线”的表述。

在地理上,远洋和近海本质上的区别在于,近海的水深较浅,水文地理环境更加复杂。因而航母这种大吨位的水面作战舰艇在近海作战往往失去了宝贵的机动性和使用灵活性,这对于航母来说无疑是以弱击强,尤其是航母在近海活动反潜作战能力明显不足,显然是不可取的。

从航母本身的性质来看,其属于一种典型的进攻性武器,以舰载机为打击核心,可以达到30节以上的高速率领护航编队进行机动作战,仅仅是舰载机的控制海域范围就可以达到至少50万平方公里海域,这仅仅是在保守的400公里作战半径计算的。权且没有任何一种海战兵器能达到这个档次的控制能力。

其实,从公开资料来看,人民海军的发展脉络已经很清楚了。早期人民海军发展比较羸弱,属于典型的近海防御型海军。目前人民海军正在向“近海防卫作战与远海机动作战相结合”的方向进行战略转型。

在舰艇分类编成上也呈现出明显的态势,即发展以052C/D防空型驱逐舰、054A多用途护卫舰、055万吨大驱以及航母为代表的远洋装备体系和以056型护卫舰为代表的近海防卫作战装备体系。其中远洋装备体系又由以航母为核心的航母打击群和以大中型远洋舰艇为核心的远海机动作战编队。

早在056轻型护卫舰大批量建造之际,就有很多人感到不解,为什么我国要在大力发展远洋海军的同时发展一型排水量1300多吨的轻型护卫舰,而且是短时间内投入批量建造,迄今已经建造60艘。这就是综合考量后为近海防卫作战打造的,056型主要用于取代以前老旧的037和053型护卫舰,成为未来人民海军近海防卫的主战力量。

这一举动,充分说明了人民海军发展航母并不是未来近海防卫作战,而是为未来走向远洋、走向世界作铺垫。近年来,人民海军出岛链赴西太演训已经常态化,辽宁舰训练航母也多次率领编队东出西太地区。

当前,国产航母虽交付海军服役,但在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上还要有一个过渡期,这是急不来的。现在的辽宁舰和山东舰理论上构建了双航母体系,但距离实战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相关的体系硬件设施建设没有跟上进度的情况下,中国的航母更多是在打基础,在使用上可能达不到很多人的预期。

这是急不来的,战斗力生成需要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不是只争朝夕就可以完成的,我们还是个刚入门的小学生,需要成长和学习。航母既然发展了,那么就要对得起国家的投入,也就是说,绝对不会仅仅用于近海防御这么简单,或许会有更多的应用,拭目以待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