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反舰导弹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世界反舰导弹的发展趋势?一共有5个,能答出1个的算是入门军迷,能答出2个是初级军迷,答出3个算是资深军迷,答出4个的是军事作者,能答出5个的,就是海事先锋。

图为垂直发射升空的YJ-18亚超结合反舰导弹。

第一个,就是快,高超音速。以俄罗斯新发展的”锆石“反舰导弹为例,飞行速度达到了7马赫以上。一般而言,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的叫做高超音速导弹,当然这是说在大气层内的中段飞行速度,弹道导弹末端的下坠速度一般也超过7马赫,但是这个阶段不算做高超音速。高超音速导弹最大特点就是不可拦截。

图为俄罗斯展示的锆石导弹模型。

现在的军舰防空系统无外乎三层,以美国”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为例,他的最远层防空导弹是标准-2ER,射程200公里;中层是ESSM”先进海麻雀“中程防空导弹,射程为50-70公里;最内层是”海拉姆“近程防空导弹和”密集阵“CIWS多管速射近防炮。整个宙斯盾系统在防空作战中的反应时间是10秒左右,这10秒钟可以从发现目标开始,一直到解算目标类型、飞行轨迹、武器选择等。

图为美国X51A乘波者高超音速飞行器,和俄罗斯锆石导弹很像。

从发现目标开始,SPY-1D雷达最远对空探测距离是370公里,但是实战中考虑到复杂环境因素,也许会压缩到300公里左右,对于反舰导弹目标,一般发现距离还会更短,因为导弹飞行高度比较低,即便是高弹道也不如飞机那么高,而且导弹的目标体积较小,雷达反射面积小,一般对反舰导弹的发现距离都在50公里以内。

图为使用锆石导弹的俄罗斯两款小型导弹舰。

如果是”锆石“高超音速导弹,飞行速度7马赫,等到防空系统10秒钟的时间完成目标解算时,目标已经飞行了将近24公里,此时开始发射防空导弹进行拦截,也只有1次拦截机会,而且必须迎面拦截一次就中,不然根本没有补射和尾追的机会。所以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是发展的趋势,不但俄罗斯有”锆石“”匕首“两种可以反舰的高超音速导弹,我国也研发了多种高超音速的反舰导弹或者弹头。

图为俄罗斯海军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他将会装备锆石导弹。

第二个趋势是隐身化。世界上的反舰导弹要么快,要么隐身,这都是为了减少雷达发现的距离,压缩敌人防空系统的反应时间。相比而言,隐身反舰导弹也非常有效,导弹本来就小,再加上隐身设计,那么几乎可以排除雷达在视距外发现反舰导弹的可能性,一般对隐身反舰导弹的发现距离还得降低到30公里左右,但是能否对其锁定也是个大问题。隐身反舰导弹的典型代表就是美国海军发展的LRASM,他不仅有隐身外形,而且射程超远,这里我们进入第三个趋势。

图为美国LRASM反舰导弹,他的射程达到800公里以上。

第三个趋势就是射程远。前文提到LRASM可以隐身,这是其继承自JASM隐身巡航导弹的外形得到的,这款导弹最大的特点除了隐身就是射程远。他的射程达到了800公里。反舰导弹的射程必须要远,这是因为反舰导弹需要在雷达和防空导弹的发现、拦截半径之外发射,最好还能在航母舰载机的作战半径之外发射,这样发射的军舰或者飞机会很安全,敌人即便是拦截也只能拦截到导弹,拦截不到载具。

图为美国LRASM导弹空射型,该导弹通用性很好。

除了LRASM导弹有较大的射程,我国的YJ-18和俄罗斯的3M54E也是有很大的射程,其中YJ-18导弹的射程达到了800公里以上。但是YJ-18导弹一改过去大射程导弹必须是亚音速导弹的定律,作为一款末端突防速度超音速的反舰导弹,其射程这么远,也有他的秘诀,这就是我们的第四个趋势,也就是亚超结合。

图为YJ18导弹。

第四个趋势亚超结合反舰导弹,属于这个类型的新导弹只有俄罗斯的3M54E”俱乐部“和我国的YJ-18。YJ-18导弹整个弹体可以分为3大部分,助推火箭、滑翔体和弹体。每一个部分都有自己的动力装置,助推火箭可以推动导弹飞到预定的高度,节省导弹飞行中的燃料消耗;滑翔体外观类似于无人机,但是把弹体挂在里面,有长直弹翼和十字尾舵,飞行中导弹可以轻松的改变飞行方向,并且非常省油。

图为阅兵式上的YJ18反舰导弹。

其滑翔体外观其实就是一般的亚音速巡航导弹常用的飞行布局,可以掠海突防,掠海高度可以在10米以下。然后是弹体,弹体为圆锥形,马赫锥用来刺开气流,减少阻力,而弹体火箭推力较大,在最后阶段给导弹加速到1.8马赫左右,进行超音速突防,这种导弹结合了亚音速导弹飞行远和超音速导弹突防强、威力大的特点,一举两得。

第五个趋势就是发射平台通用化。很多反舰导弹都不是只在一个平台使用,比如YJ-83反舰导弹,可以在军舰上发射,可以在战斗轰炸机上发射,可以在舰载机上发射,也可以在潜艇和轰炸机上发射。又比如YJ-18导弹,使用垂直发射装置发射,在052D和055等军舰上可以大量布置,也可以在陆地发射车内发射,也可以在093G核潜艇的鱼雷管内发射。

图为挂载空射型YJ83K反舰导弹的我军战机。

还比如美国的LRASM反舰导弹,可以在B-1B轰炸机上发射,也可以在”伯克“级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上发射。这样可以实现导弹的海陆空立体打击,有利于发挥联合作战的优势。以上就是反舰导弹发展的5个大趋势,海事先锋知道5个,你呢?欢迎补充!

目前世界反舰导弹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目前反舰导弹趋于远程发展,决胜千里,关键在于智能俱全。

美国惊叹我国东风21、26导弹不仅智能难仿,未端超音速可破敌一切。

厉害了!我的国。

目前世界反舰导弹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谢谢邀请!兔哥回答:海洋战略一直是大国竞争的重点领域,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凡是世界级大国首先都是海洋洋国,或者说是,要成为世界级的大国,必须是一个海上力量强国。而支持海洋大国的就是驰骋大洋的各种舰船,而反舰导弹是保障舰船安全的手段,同时也是打击舰船的利器。反舰导弹的种类有舰对舰导弹,空对舰导弹,潜对舰,陆对舰攻击导弹,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反舰导弹的发展趋势提现在如下方面。

(一)由亚音速向超声速、高超声速方向发展;反舰导弹自诞生是以亚音速的飞行速度存在的,随着反制武器的发展,亚音速反舰导弹的突防成功率越来越低,无法满足作战需要,随后反舰导弹开始迈向超音速,但只存在于3马赫以下的速度,而此时能够对抗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反导和多管速射火炮也开始具备对超声速导弹的拦截,因此,反舰导弹要想实现打击成果就必须要进一步提高作战能力。反舰导弹的发展是随着反制反舰导弹武器的发展而发展的,矛与盾的较量永远是促进武器装备发展的催化剂和动力源泉。目前,反舰导弹向高超声速领域发展是一个大趋势,导弹武器为快不破,高超声速反舰导弹能够缩短攻击时间,因此,留给反制武器的时间很少,目前,还没有能够拦截高超声速反舰导弹的手段。【注:高超声速导弹是指速度6000公里/小时,即5马赫的飞行速度】

(二)远射程;能够在对方攻击距离范围之外发起攻击一直是打击武器的梦想,我能打着你,而你却够不着我,这是最好的实力展示。反舰导弹的射程从过去的几十公里到目前的几百公里,并且已经突破超千公里的打击能力,射程决定了威慑力和阻止敌人的进攻能力。反舰导弹要实现远射程不只是增大射程这么简单,一款导弹限制射程的不是导弹本身的技术能力,而是要解决看的远的问题,先敌发现,远程遏制,首先要能够远距离发现。因此,侦察监视、跟踪技术是支撑反舰导弹实现远射程的保障,能实现这个目标的都是具备陆海空天电网信息化作战能力的国家。目前来说,利用轰炸机做为空中武器库实现对舰船目前打击已经初露端倪,美国的未来B-21隐身性能的轰炸机就是一个具备战略轰炸机性能,而执行战术打击的构想,携带包括反舰导弹对舰船实现全球打击能力。反舰导弹已经开始向远射程方向发展,弹道导弹也开始盯上了舰船目标。

(三)多平台、多弹种打击模式;反舰导弹首先是军舰配备的打击与自卫武器,随后拓展到空基、陆基,进而发展的潜艇上的潜射反舰导弹。随着侦察卫星、远程侦察监视能力的发展,陆基远程反舰导弹已经实现对舰船的远距离打击能力,目前来看,随着美国把目标盯住了太空领域,未来不排除反舰导弹来自太空的可能性,当然也许这个短时间内无法实现,但利用轰炸机做为空中武器库远程打击舰船并非难事。无人机也是一个理想的打击舰船目标的平台,是未来的一个重点发展领域。另外,水下远程反舰武器也是一个发展趋势,俄罗斯研制的“波塞冬”核动力潜航器就说明一个趋势,对于舰船目标来说,水下反舰武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可以预见,反舰导弹的投射平台会越来越多,反舰导弹平台多样化是一个发展趋势。而弹种也不在局限于反舰导弹,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同样也是一个反舰武器领域的拓展方向。

(四)隐身化、高智能化、高机动化是反舰导弹的一个重要方向;隐身技术的发展会越来越成熟,隐身性能的导弹目前已经出现,而反舰导弹隐身化必然是一个发展方向,隐身化导弹能够降低被探测的距离,也就等于是减少了被拦截的距离和时间,相应的提高了反舰导弹的打击效果。智能化是反舰导弹实现生存的根基,能够对反制措施进行有效的甄别,可以预见,对反舰导弹的干扰,拦截同样也会进步,因此,如何排除干扰欺骗是反舰导弹需要探索的领域。高机动能力是反舰导弹躲避拦截的生存之道,光有高速度是不够的,还要有躲避探测、拦截的机动能力,所以,未来的反舰导弹是一个具备智能化、隐身化、高超声速、超超机动能力的反舰导弹。

总之,反舰导弹未来的发展趋势,从速度方面将在现有的超音速的基础上向高超声速方向发展,从外形方面将向隐身化方向发展,从制导模式方面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从射程方面将向远射程方向发展,从打击平台方面将向无人机、空中武器库、甚至是太空领域等等多平台方向发展,形成陆海空天全方位打击能力。

以上是兔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世界反舰导弹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美俄不同的反舰导航发展思路

其实想要了解世界反舰导弹的发展局势,只需要看世界主要几个军事大国反舰导弹的发展情况就知道了,其中美国和俄罗斯最具有代表性,美国和俄罗斯都是反舰导弹发展大国,型号也比较多,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鱼叉”反舰导弹和SS-N-22“日炙”反舰导弹。

早期俄罗斯和美国反舰导弹差别不大,俄罗斯在速度、射程和威力上领先美国一点,不过总体差别不大,这和苏联或者俄罗斯海军思路发展有关,希望使用反舰导弹对付美国海军,但是到了近些年,美国和俄罗斯反舰导弹就出现了明显的差别,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其中俄罗斯还是在速度和射程等方面继续下功夫,发展了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比如著名的“锆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最大飞行速度超过了8马赫,射程也超过了1000公里,威慑能力非常大;而美国则在提高射程的同时,还侧重发展了隐身性能,所以美国出现了多款隐身巡航导弹,比如AGM-158C远程隐身反舰导弹,不过射程和速度都远比俄罗斯要少。

多用途成为两国反舰导弹的共同选择

不过美国和俄罗斯有一方面走在了一起,那就是多用途,未来的反舰导弹不只是专门的反舰导弹,而是具有多用途的特点,比如一款导弹不仅可以用于反舰,可以打击水面目标,还可以攻击陆地目标,甚至未来还可以打击空中目标。

比如上面提到的俄罗斯“锆石”高超音速导弹和AGM-158巡航导弹,也都可以打击地面目标,所以具有多用途的特点,这也就意味着一款导弹就可以实现多种类型目标的打击,使得装备这款导弹的战斗机或者军舰,不需要携带多种导弹。

至于导弹是需要隐身还是速度,这个目前还具有争论,速度和隐身各有优势和劣势,比如高超音速导弹的速度是提高了,那么隐身性能就很难实现,不过被拦截的难度增加了,而美国隐身导弹的速度不高,基本都是在亚音速,虽然被发现的概率降低了,但是一旦被发现,尤其是末端攻击时候,被拦截的概率会很大。

所以目前出现了一种两者结合的方式,前期使用巡航导弹模式,使用喷气发动机,可以使用隐身设计,在最后的攻击末端,使用高超音速导弹模式,使用火箭发动机,这样被发现的概率较低了,拦截的难度也增加了。

目前世界反舰导弹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说反舰,美国四十年只有一款“鱼叉”,射程120公里,想反舰力不从心,不是不够努力,以前的脑子,只有“进攻”二字,一言一蔽之,没有盾,只有矛。

当今之世,世上反舰导弹大发展,美国早已跟不上世界发展的步伐,就是日本,还弄了一款12SSM呢。于是往事不可追成为糗事,再现忽悠功,忽悠也是一种功夫,什么“斯拉姆”ER,一款亚音速的LRASM,你来看哪,射程高达900公里,不说世界上最远的,至少可以改变海战秩序。

忽悠了几天没人信,对日本的12SSM连眼皮也不翻一下,乖乖从挪威大量吃进NSM,还买得不少呢,一次订单就是8.48亿美元,再无心理会那个什么劳什子LRASM,完全是忽悠人的东西。可乐的是,到现在仍有人在惦记。

奉劝别坐着发呆不动弹,有时间可以瞧一眼印度三哥的“布拉莫斯”。“布拉莫斯”好啊,就是GPS+惯性制导,好在全程超音速,3个马赫有点快得不敢眨眼睛,300公里之内说是迟那是快,不给对方留下拦截的时间,因而三哥那是大为喜欢。有不喜欢它的,称其为“宝石”猴版,削减了射程和制导方式的产物,就是印度努力的目标,原版的“宝石”可以打到400公里,制导方式上也照NSM上,有一定技术差疑。

NSM的匠心,各种制导方式加在一起,集中于小小的导引头中,精致出不一样的功夫来,难怪得到美国海军的垂青。

所谓强者自有强中手,后发于人的我们,阅兵中亮相出传说中的鹰击-18,被世人奉为最完美的第四代反舰导弹,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去了解一下,正是发展的主流,通用性好,什么地方都可装配;机动性高,亚超搭配,干活不累;突防能力强,比如传说中的蛇形机动;射程还好,威力也大等等。

目前世界反舰导弹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随着鹰击-18亚音速+超音速相结合的反舰导弹装备越来越多的052D型驱逐舰,“匕首”空射高超音速反舰弹道导弹装备俄空军,“锆石”舰射高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装备俄海军,凭借射程仅120公里最大飞行速度仅0.8马赫的“鱼叉”AGM-84反舰导弹,一招鲜吃天下在军中服役了40年的美海军终于坐不住了。目前,美海军正在大力研发一种进攻性的反舰武器,最终是用于应对反区域/拒止战略的威胁,为美海军提供精确制导的远程打击能力,且能在严峻的电子战环境中生存下来,这款远程反舰导弹射程将近1000公里,能携带一枚1000磅重的穿甲弹和爆震弹头。未来将装备给美海空军的这款隐形反舰导弹,由军火商洛·马公司研发设计,将采用半自主制导系统来减少对情报、监视和侦察平台、网络链接和GPS导航的依赖,既能集成到伯克级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等水面舰艇上,也能装备在空军B1-B战略轰炸机以及海军F-18系列舰载机上。射程高达600公里的鹰击-18反舰导弹,是现役亚超相结合的反舰导弹的主流,在巡航阶段以0.8倍亚音速飞行,用来提高最大航程,末端攻击时转换为4倍马赫的超音速,以压缩敌方的反应时间,增加舰艇对其拦截难度。“锆石”是舰射反舰巡航导弹,最大飞行速度8马赫左右,射程550公里左右,装备俄海军驱逐舰以上的水面舰艇和哈斯基级核潜艇上,继承了俄罗斯以前反舰导弹强突防的基本特征,突防能力可谓史无前例,现有“宙斯盾”系统结合防空导弹和近防炮系统对其基本无法拦截。“匕首”导弹系统,借住米格-31截击机在高空高速状态下发射,让陆基的伊斯坎达尔弹道导弹具备了10倍音速和1000公里的射程,是打航母、巡洋舰、驱逐舰等大中型水面舰艇非常给力的高超音速武器。目前,全球反舰导弹,已经由先前的亚音速,向超音速、压音速+超音速相结合发展,特别是向高超音速以及隐形化方向发展,值得全球军界的高度重视,采取未雨绸缪的措施,以应对未来隐形反舰导弹和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对水面舰艇的巨大威胁。尽管美国的隐形反舰导弹并未正式装备其海空军,但却开了反舰导弹隐形化的先河,如同其率先装备隐形战机,带来了战机的革命性变化,绝对是今后反舰导弹发展的一个重大趋势。一旦隐形反舰导弹服役美海空军,必将给对手带来非常大的压力,如同“匕首”、“镐石”高超音速反舰导弹给“宙斯盾”战舰也带来了难题一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