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5接近三代机,还是更接近三代半战机?
歼15战斗机的性能和设计思想还是更接近三代半,也就是目前的国际标准四代半战斗机,为了方便表述,我们在下文统一采用国际标准,也就是五代战机的划分法,可以说歼15是一架标准的四代半战斗机。
图为歼15战斗机,他是我国海军第一代舰载机,他是在歼11B战斗机基础上研发成功,歼11B战斗机战斗力比较强,在多年的“金头盔”空军竞赛中都夺得冠军。
四代半战斗机大都是四代机改进而来,他们运用的都是能量空战的理论,不过他们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四代战斗机是纯粹的能量空战战斗机,他们诞生在空战刚刚脱离二代机和三代机的高空高速设计理论的时期,非常强调中低空和中低速下的机动性,也就是格斗空战的能力,把作战目标从截击、拦截敌人的攻击航空兵,变成了打击敌人的战斗机,夺取制空权。
图为歼15战斗机的CG模型。
四代战斗机诞生后,格斗空战出现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但是也进入了一个死胡同,也就是各国螺旋式提高战斗机的爬升率、瞬盘、稳盘、机头指向性、大仰角机动等能力,但是这些能力的提高总有一个瓶颈,如果要突破这个瓶颈要付出的技术和资金代价都太大,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几个军事强国开始把战斗机的作战能力向着超视距作战方向转变,这体现的是“非接触作战”的思维,也代表了技术的进步。
图为歼15D电子战斗机,他可以对敌人实施强烈的电磁压制,而且是双座飞机,有较强的攻击力,可以实施反辐射作战和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攻击作战。
空战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电子科技的进步,使得战斗机的空战变成了谁先发现敌人,谁就先发射导弹,而谁先发射导弹,谁就能占据主动的简单的流程,战斗机的空战从复杂的能量空战,朝着简单的猎歼模式变化,四代机由此纷纷换上了有源相控阵雷达,换上了主动制导空空导弹,开启了在BVR阶段,也就是中距离空战阶段取得优势的发展道路。
图为歼15D电子战斗机,它代表了歼15的发展向着四代半方向的进步,使歼15具备远程制胜的实力。
歼15战斗机也是一样的,他并不是纯粹的能量空战战斗机,他虽然没有使用相控阵雷达,但是他的1474雷达却有着很远的探测距离,毕竟雷达孔径够大,正如法国的阵风M战斗机也没有相控阵雷达(目前开始更换),但是也没有人怀疑其四代半战机的属性,这主要看其设计的思路。歼15完全具备中距离超视距空战的能力,发现距离够远、打击目标数够多,而且可以使用中距离主动制导空空导弹。
图为在辽宁舰上调度中的歼15战斗机,上图为刚刚回收,下图为准备起飞,歼15战斗机在我国海军舰载机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的设计一开始就是瞄准了世界最高舰载机水平,达到了和美国F/A18E/F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机相等的实力。
而且,歼15为了强化超视距空战的优势,还专门研发了电子战吊舱,成为“咆哮飞鲨”战机,可以依靠电磁压制缩短敌人的雷达探测距离,在自己雷达探测距离不变的情况下,这就等于增加了自己率先发现敌人、锁定敌人的概率,歼15战斗机这些配置都不是传统的四代机的配置,因此要说他是接近四代机肯定不对,不过由于他没有四代半战斗机标志性的相控阵雷达,因此他还需要继续改进,好在最新出现的弹射型歼15战斗机已经换装了有源相控阵雷达,成为了典型和标准的四代半战斗机。
歼15接近三代机,还是更接近三代半战机?
网友们为国产航母自豪,也为舰载机操心,话说“飞鲨”能否更进一步,成超级飞鲨呀,嘿嘿。网友们的理由,如美国海军F/A-18E/F“超级大黄蜂”,其低可探测值已降低至0.1平米,法国海军“阵风”M也在0.1以下,我们的歼-15在隐身方面还没有进行大的技术处理,意思还达不到三代半的水平。魂舞大漠的看法,所谓三代半,就是说的四代,三代与四代之间,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换装了相控阵雷达,全新的航电可达到四余度操控水平,发动机增推有更高的飞行性能和挂载能力,适当的修形处理,具备一定的隐身能力,即可称为四代。依照此标准,我们的歼-15是三代,还是三代半?个人以为更接近三代半,理由如下。
三代王世上重型三代机就两款,苏-27和F-15,由于F-15出世早,在综合性能方面,难以企及苏-27。就是F-15不断进行重大技术升级改进,不管F-15E“攻击鹰”,还是F-15SE“沉鹰鹰”,也很难达到苏-27的水平,是以美国打造F-22,来全面超越苏-27。苏-27于1989年首次亮相巴黎航展的时候,以“眼镜蛇机动”震惊了西方,他们想不到三代机中还有此等飞行物,绝佳的气动设计,使之叹服不已,于是三代王的美誉鹊起,没有哪款机型不拜倒在它面前。我们在全面掌握苏-27技术的基础上,完全自主设计和打造出歼-15,在F-35C没有装备之前,正是海上的王者。无论航程,还是机动性能和航电,除了不隐身,无人能及。
脱胎换骨不可否认,装备以后出过几次事。毫无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舰载航空兵们,已经做得够棒够出色,已无可挑剔。舰载机在海上起降,被人喻为“刀尖上的舞蹈”,天下哪里就有一蹴而就之事呀。失事的原因,专家分析有点怪舰载机的气动,其实吧,世上任何一型舰载机也不是完美的,有点小问题实属正常。只要飞行员熟记操纵要领,即可把安全掌握在自家手里。我们现在应该操心者,是下一代舰载机,现有歼-15基本能达到作战需求就可以。从辽宁舰装备入役以来的情况看,我们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海上作战,早已不再是单机的比拼,靠的海上体系优势,就是不隐身,亦能满足技战术的要求。
歼15接近三代机,还是更接近三代半战机?
歼-15是我国的第一代舰载机,是中国在歼-11的技术上,用了苏-33的部分技术,研制而成的战斗机
歼-15虽然有作战能力,但是它的主要目标还是为我们的海军训练舰载机飞行员。
歼-15从2012年以来,一共生产了42架,在训练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三架。
现在还剩下39架。这39架飞机,现在部署在我们的航母上。
既然楼主提到了三代机。
我们先来说一下三代机是什么。
第三代战斗机出现于1960年代,这个阶段的战斗机整合了一代机和二代机的特点。
这个时候的飞机可以飞得更快。
主要的特就是三角翼和几何可变机翼与后掠角度小于45度的梯形翼发动机。
像米格-9这种机鼻进气口已经基本没有了,然后机鼻更多是装备了雷达。所以飞机也开始变得更大更重。
我们说一款美国典型的舰载机,第三代机F-4鬼怪。
F-4鬼怪战斗机,是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美国舰载机。
我们不比什么飞行性能之类的,太复杂。
上一张他的弹射图就一目了然了。
F-4的弹射方式可以说是太原始了,用两条很粗的尼龙绳把飞机射出去。通常管他叫做弹弓弹射。让咱们的歼-15和这种东西比?
下面我直接说结论吧!歼-15其实是一款四代战斗机。
四代战斗机主要在电子部分凌驾于第三代战斗机之上,通常,第四代战斗机使用了复合材料,高推重比发动机,先进的雷达电子设备。
这一代的战斗机,主要是F-15,su-27这类战机了。
在电子方面,之前也说了,歼-15在歼-11和苏-33上整合而来。我们的歼-11是从苏-27上发展过来的,所以再怎么算,歼-15也妥妥的是一款四代机了。
至于够不够四代半,我觉得还不行。
歼-15的主要作用是训练,必然不会上太好的雷达系统。
不过我们的下一代舰载机,至少是要达到4代半这个程度的。
歼15接近三代机,还是更接近三代半战机?
所谓第三代战机,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陆续出现,以美制F-15、F-16,俄罗斯苏-27等具有良好低速机动性,又兼有一定高空高速性能的作战飞机为代表的,重要作战对象是上一个空优战机的新一代战机。毫无疑问,作为中国侧卫的一员,歼-15至少属于三代机范畴。
所谓三代半战机,相比传统的三代机作战能力有较大提高,它们有一个重要的标志性部件,那就是配备了探测距离更远,抗干扰能力更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如我国的歼-10C、歼-16。目前,辽宁舰上的歼-15基本采用了与歼-11B同一水平的航电系统,并没有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所以歼-15战机没有达到三代半战机的战技水平。
有源相控阵雷达属于四代机的标配,配备了新型雷达的三代半战机具备了吊打传统三代机的能力,但它在第四代隐形战机面前又是弱鸡,仍然存在明显的代差弱势。
歼-15D试飞
歼-15的情况正在发生改变。2018年5月电子战型号歼-15D得以亮相,它被军迷们称为“咆哮鲨”。除了主业电子战以外,咆哮鲨还兼顾了空战能力,配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那么,霹雳-15远程空空导弹可以作为它的攻击武器,歼-15D已经升级到了三代半战机的技术标准。
歼-15D海军灰色涂装
让人欢庆鼓舞的是,2019年5月,网上曝光了歼-15D海军灰色涂装照,三代半的歼-15D将于第一艘国产航母一并形成战斗力,这一点毫无异议。然而,仅仅有三代半是不够的。好久没有消息的“海四”,按照惯例工程师们在“憋大招”。稍安勿躁!话放在这里,大平顶下水之时,必将是海四亮相之时,这个时间节点不会耽误。
歼15接近三代机,还是更接近三代半战机?
按照欧美划代,那就是三代机,但考虑到歼15衍生自苏33、但从航电水平来看,它能达到三代半的水平,现代战机所谓四代机的主要特征是隐身,也就说不具备这一能力都划不到四代机里去,而三代机现在能被称作三代半则完全在于它航电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除非有大的改动。
虽然中国的歼15其外形和苏33相仿,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电子水平已经在歼20上有了明显的验证,所以即便歼15属于三代机,但它也能做到三代半的技术能力,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歼15没有装备相控阵雷达,这就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它的对外探测能力,但必须考虑到歼15现在还是滑跃起飞,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性价比上可能更高。
要知道任何战机在更换新的发动机型号之后,就是一款全新的战机,无非在型号划分上还是沿用旧有称号罢了,这一点在战机机载电设备的升级更换上也有一定的参考性,而这样的情况属于航空制造业的默认规则,所以并不是歼15是我国仿制的就非要说它好,毕竟客观现实理性看待才是正途。
歼15接近三代机,还是更接近三代半战机?
J-15是三代还是三代半?其实我本人是不赞成这样去分代的,因为战斗机的性能又不是靠划分代系来决定的,一代一代有明确的概念还好,但像三代半这类概念模糊的划分,我一向是不赞成的。
因为实际上你仔细想一下,目前有没有三代和三代半明确概念划分呢?实际上是没有的,三代机有明确概念,但是三代半机又是什么呢?
这类摸不着的概念划分是最难处理的,我个人认为目前所形容的三代半机的含义是相比于刚开始的早期的三代机,三代半在航电,武器系统等方面有增强,导致战斗得到有效提升,这就是大概的三代半的含义。
J-10这类的飞机随着航电的提升,战斗力也在提升,是属于三代半的
由于气动外形基本上是没有变化的,那么提高战斗能力的关键肯定是航电和导弹之类和飞机本身性能提高关系不大的子系统。
那么依据这个标准,目前的三代机基本上都是三代半了,因为相比于早期的苏-27这类三代机,目前还健在的三代机大多在航电方面进行过升级,战斗力相比原来的三代机是有较大提升的,所以目前的绝大部分三代机都属于三代半战机。
所以说J-15当然也是三代半了,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在变相的询问J-15的性能如何,是否比较强,比一般三代机要强?
这样子就比较清晰明了了,那么J-15的性能是否比一般的三代机性能更强呢?其实我也已经回答过了,J-15在航电方面的提升还是让其有比早期三代机更强的能力的。
我个人其实并不认为J-15是一架优秀的舰载机,毕竟是拿现有战斗机直接改良而成的舰载机,属于顶岗的类型,不如一开始直接设计的好。
而且就目前的情况来看,J-15同苏-33一样陷入了同样尴尬的境地,不过作为第一艘具有实验性质的航母的舰载机,J-15的表现是足够的了。
J-15和原来俄罗斯的舰载机苏-33很像,不过这是很正常的,毕竟辽宁舰和库兹涅佐夫本来就是同一个理念和设计构造,苏-33和J-15的设计原型追究下去也都是侧卫系列,借鉴已有的成熟体系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其实舰载机作为航母的作战平台是极为重要的,一般来说航母的顺序应该是先设计舰载机,然后在搭建合适的航母,这才能够发挥舰载机最大的潜力。
俄罗斯的米格-29K舰载机
尤其是002号航母即将服役,舰载机的选择是J-15还是闹得沸沸扬扬的米格-29K亦或者是沉寂已久的J-31?谁都说不好,这需要海军自己去抉择了。
不过在全世界都在普及中型舰载机的今天,J-15未来的走向究竟如何其实是很难以预料的,毕竟此前也有消息我国即将引进米格-29K作为新的舰载机。如果这个消息比较可靠的话,看来沈飞的J-31又要往后推迟了。
所以我的答案是:J-15是三代半机,但是这个划分的意义很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