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轰炸机能被称为战略轰炸机?
战略轰炸机就是能够执行战略级别任务的轰炸机,军事上的层级可以分为,战争、战略、战役、战术四个层级,战术也可以换成战斗,这是我国在军语中都有明确规定的。那么什么样的武器可以执行战略级别的任务呢?
战役是一个战区方向上按照统一的作战目的和企图,集中爆发的一系列战斗的统称,而战略则是在整个战争中产生关键影响的军事行动,一般也是跨战区的影响力。因此,我们明白,战役是对战区产生巨大影响,而战略行动则是对战争产生巨大的影响。举个例子,中途岛海战改变了美日两国海军在太平洋战区的攻守形势,因此是战役行动,而核打击广岛、长崎则是加速了整个战争的进程,因此属于战略行动。
因此,战略轰炸机就是用来在必要的时候,执行战略任务的轰炸机,要实现这样大的影响力,就必要够大,飞的够远,拉的够多,这样才能保证一次出击打击大范围内的目标,甚至是发动核打击,推动整个战争的进程。因此,往下还会存在战役级的中型轰炸机和战术级的战斗轰炸机。因为他们的作战层级不同,因此他们也配属于不同的单位。
比如,战术轰炸机可能会在空军团就能配备不少,战役级的中型轰炸机则要到执行战役任务的师一级或者军一级才有,但是战略轰炸机可就是直接配属于战区机关了,属于战区直属的部队,比如战略轰炸机师,直接配属给某一个大战区,当要动用的时候,就意味着战区发动了较大的军事行动,这是影响深远的。
就目前世界上来看,这样的轰炸机很少,美国的B52、B1B、B2,俄罗斯的图22M3、图95、图160和我国的轰6K战神都能够被称为战略轰炸机,其中轰6K可以说是其中的入门级战略轰炸机了,比他差的都不算战略的,比他强的就都肯定算是战略的,所以他算是一个标杆和分界线。
什么样的轰炸机能被称为战略轰炸机?
战略轰炸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二战有名的轰炸机B-29有号“超级空中堡垒”,最大起飞重量60吨,载弹9吨,不过6000公里航程,远不及我们的轰-6K,现在轰-6K只是一型中程轰炸机,那么现在的定义是什么?至少载几十吨弹实现上万公里的航程。以此来衡量,国际现役就五款,如图,美国3款,俄罗斯2款。正在发展的远程轰炸机,美国一款,B-21,俄罗斯一款PAK-DA,中国一款,轰-20,是隐身的,是远航程的,也是未来的。现役隐轰,美国B-2,内置18吨弹,装满油可以飞行1.1万公里,速度不到1马赫,美军既不满意它的价格,也非常讨厌它的速度,干完了活跑不快,容易被消灭;好不容易突防进去,也干不了多少活儿。唯一自豪的隐身性能,也正随着反隐身技术的发展,其最大优势也正在失去。
“白天鹅”飞来图-160,做为世上最大的轰炸机,2018年重新生产下线。拿出当年技术图纸,将航电和发动机做了技术升级,昔日“白天鹅”变得更优雅。45吨的载弹量,1.6万公里航程,最大飞行速度2马赫,可以说,除了B-2它最好,美国现役的主力正是有类图-160的一款B-1B“枪骑兵”。B-2虽好只有20架,不能频频出动,一旦隐身秘密为人破解,这种威慑的大杀器,便会失去真正的价值,真正的价值就是呆在恒温的机库中老实巴交不动弹。因是图-160“白天鹅”重新放飞,也是对的。都知道俄罗斯经济困难,据说当时邀请了我方参与改造,我们不为所动。
红色幽灵要来了战略轰炸机结构复杂,是项巨大的复杂的航空工程,非航空工业强国不可为之。我们多年一款轰-6,一再将轰-6改造升级,就是这个道理。传说轰-20,红色幽色也有年,2018年上映中航工业宣传片《大国起飞》,最后一幕,如图,它的剪影,盖着的下面,大致就是它了吧?还只是猜测。致于何时能完成,可见之俄罗斯,早有打造隐轰的蓝图,更有发展新一代远轰的雄心,只是人、钱和技术,缺一不可。我们现在,能发展200吨级运-20,可以打造歼-20隐身飞机,手里现在有了一点钱,可以说天时地利有人和,发展轰-20,当是正常的。有网友说,再多的新型兵器下线,也不会眨眼睛,只有轰-20出世才会尖叫,是的,魂舞大漠也是的。
什么样的轰炸机能被称为战略轰炸机?
通俗意义上来说战略轰炸机是指具备远程战略轰炸能力或者能够搭载战略武器能力的大型轰炸机,能够称为战略轰炸机必须要具备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航程要远,而是载弹量要大!目前,全球范围内能够称为战略轰炸机的有美国的B2、B-1B、B-52和俄罗斯的图-160、图-95和图-22等个型号,除此以外还有我国的轰-6K及其他最新改进型号也具备一定的战略轰炸能力。全球现役主要轰炸机对比
从航程上来说,现阶段的战略轰炸机最大航程至少应在10000公里以上,如美国的B2隐身战略轰炸机的最大航程在12000公里左右,在1次空中加油的情况下航程可达18000公里以上,理论上来说从美国本土起飞经过1次空中加油可以到达全球任何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执行轰炸任务;俄罗斯的图160是目前飞行速度最快、航程最远的一型轰炸机,最大飞行速度可达2马赫,最大航程达到了16000公里!B2隐身战略轰炸机具有一次空中加油全球抵达的能力轰-6K的最大航程只有月9000公里,还有一定差距
从载弹量方面,现有战略轰炸机的载弹量基本都在20吨以上,B2隐身轰炸机由于机体结构的特殊性和追求超强的雷达隐身性能,在载弹量方面有所下降,最大载弹量在18吨左右;而俄罗斯的图-160战略轰炸机的机舱内载弹量就达到了约45吨,如果考虑外挂武器的话,载弹量更多!此外,上世纪50年代研发的美国B-52轰炸机和俄罗斯图-95轰炸机,历经60年风雨战略轰炸能力依然在线!投弹中的B2隐身战略轰炸机 图-160轰炸机可以挂载45吨各型武器
战略轰炸机中的“战略”二字是指国家战略安全或者对战争全局战略意义,在战略核武器出现之前出动大规模的轰炸机对敌方兵工厂、大城市、指挥中心等具有战略意义的目标进行大规模常规轰炸,也具有战略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进行这种轰炸任务的大型远程轰炸机也可以成为战略轰炸机;在战略核武器出现后,出动少量携带核武器的远程轰炸机也能起到战略轰炸的作用,对于战略轰炸机规模的需求也随之下降,战略轰炸机也朝着少而精的方向发展。不过由于战略打击/威慑手段的多元化,战略轰炸机的影响力也发生了变化,客观的说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战略轰炸机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发展。二战时期的大规模、高强度常规轰炸年逾古稀的B52H战略轰炸机展示武器挂载能力
战略轰炸机虽然重要度已不如冷战时期那么高,但目前仍是“三位一体”战略核打击/威慑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发展战略轰炸机不仅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需求,也是一国航空技术的重要体现。军用技术装备的研发想来都是工业技术整体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来源之一,虽然我国目前拥有一定数量的轰-6系列准战略轰炸机部队,但其技术水平仍不足以满足我国战略安全的需求,也与我国当今的技术能力、经济规模和国际地位不匹配,希望我国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传说已久”的轰-20隐身战略轰炸机早日现身!
轰20隐身战略轰炸机效果图
欢迎关注“威呐解析”,阅读更多原创军事内容(图片源自网络)。
什么样的轰炸机能被称为战略轰炸机?
此一时彼一时,自轰炸机诞生以来,对战略轰炸机的认知,应该是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先举两个典型的案例来加以说明之。
二战时期,美军装备的B-29超级堡垒轰炸机,创下了当时的世界之最,航程高达6000公里,能在万米高空巡航,最大速度约600公里/小时,主要机载武器有12挺12.7毫米重机枪,1门20毫米航空机关炮,能投掷普通航弹、燃烧弹,以及原子弹等核弹,最大载弹量约9吨,以轰炸日本本土并投下两颗原子弹而闻名于世,是当时最先进的战略轰炸机。
当下,即便在轰-6基础上改进而来,航程高达8000公里左右,最大载弹量12吨的轰-6K型轰炸机,都称不上战略轰炸机了。
在现代人眼中,所谓的战略轰炸机,一般都是指航程一万公里以上,载弹量最起码20吨以上的轰炸机,倘若达不到这两个最基本的技术参数,都不好意思说是战略轰炸机。因此,现在也就美俄两国空军拥有战略轰炸机,除了中国尚拥有远程轰炸机以外,其他国家的空军基本上歇菜了,都没有远程轰炸机。
尽管网络上曾经有军迷将轰-6K称为“战神”,但自轰-20消息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包括中航西飞成立60周年发布的视频中,片尾若隐若现地出现了飞翼型轰炸机,军迷们判断就是传说中的轰-20轰炸机,因此网络上称轰-6K称为“战神”,基本上就销声匿迹了,“战神”的桂冠应该戴在真正的“战神”轰-20战略轰炸机身上。
战略轰炸机,是用来执行战略任务的远程轰炸机,除了能投掷普通航弹和精确制导的炸弹以外,最主要的就是能够携带核导弹或纯碎的原子弹和氢弹等核武器起飞,执行远距离的核打击任务,所以当下称得上战略轰炸机的都是美俄空军航程一万公里以上大型轰炸机。
轰-6K轰炸机,仅从航程以及载弹量来看,都是美俄B-1、B-2、B-52,以及图-95、图-160等轰炸机的小弟,顶多算是准战略轰炸机,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
目前,战略轰炸机和弹道导弹核潜艇,以及陆基洲际导弹,共同组成“三位一体”的打击能力,战略轰炸机是空基打击的核心,由于战略轰炸机的缺失,中国军队并不真正具备“三位一体”打击能力,寄希望大航程高载弹量的轰-20战略轰炸机早日横空出世,补齐中国军队空基核打击力量的短板,真正拥有“三位一体”打击能力,最终拥有有着和大国地位相符的军力。
什么样的轰炸机能被称为战略轰炸机?
首先你要有假象敌人,让后针对假象敌人做战略部署!!!咱们把假象敌人暂定为🦅,那么你感觉咱们现在能威胁到🦅本土的武器有哪些?想来想去可以说只有洲际导弹,但是加上防御工事又不能解决好多事情,而且这东西很贵的,总不可能大炮打苍蝇吧?飞机哪?轰6航程不够,载弹量也不行,飞过去不够飞回来,也炸不了多少东西!!又没有战略飞地军事区备用!!!一个国家自己的资源用完了,就会去别的地方寻求新的发展资源,来保障自己国家的经济增速!!就跟你出门做生意,人家永远照顾本地人!!但是你实力特别强大,人家也会怕你!也会和你公平做生意!!但你什么都威胁不到,我感觉不会有什么公平可谈!!我国现在要出去发展,飞地没飞地!!飞机一时半会也搞不出来,所以现在正确的发展方向还是造航母!!没飞地咱也要人为制造飞地!!没办法想出去发展还要有定软实力,总不能什么事都靠洲际弹道导弹解决吧??
什么样的轰炸机能被称为战略轰炸机?
轰炸机分为战术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战术轰炸机的概念不算清晰,像飞豹、美国的攻击鹰、A10、俄罗斯的苏24、鸭嘴兽这种,就可以拿来当作战术轰炸机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战略轰炸机则是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大当量核武器的主要运载工具之一。战略轰炸机既可以近距离投放核炸弹,又能远距离发射巡航导弹,这么说吧,它既可做战略进攻武器使用,也能在必要时进行战术轰炸任务。全球范围内拥有战略轰炸机的国家只有两个,也就是美国和俄罗斯,相比之下,我国的轰6K不过是勉强可被称为战略轰炸机,
关注军事的朋友们都知道,我国研发的轰六系列,它是我国空军的重要力量之一,我们了解到,轰6K战神在原来的基础上更换了发动机,这使得它变得更加省油,机体结构也减重了很多,这使得最大载弹量有了明显的提升。航程也从原来的5800公里增加到7000多公里,另外它还有着较为完善的机载传感设备,有先进的搜索火控雷达,可发射种类繁多的精确打击弹药,比如对地激光引导炸弹,反舰导弹、对地导弹等,这里提一下,轰6K最大的改进应该就是可搭载巡航导弹,其射程也为1500公里,这意味着它可以让自身在安全距离外对地方进行攻击。那轰炸机为什么这么难造呢?首先,轰炸机需要根据国家战略而定,比方说以色列、英法德这几个国家,他们就不是能力限制,主要是因为他们造出来也用不到,一方面,小国本没有战略纵深,一旦开打,轰炸机根本没有用武之地,而且战略轰炸机的日常维护成本相当高,出勤费用也不低,用起来总显得很不值。再说了,我们国家没有全球打击的需要,因此用轰-6就完全够了。
似乎不少人希望运20能改成战略轰炸机?这种事真的可能吗?虽说运20确实有类似战略轰炸机的航程和载重能力,但问题是,每一款飞机的气动布局,都会根据飞机的最终用途,然后对其进行几十万次假想论证才决定下来的,若是将运输机硬生生的改战略轰机,这样的跨度就已经很大了,个人感觉这种事不大可能发生,毕竟它的骨架强度、起降距离、运载方式和轰炸机都不相同。倘若敌方手里有几个单兵防空导弹,恐怕这架昂贵的运输机就会有被揍下来的危险,所以说,我们国家为什么造不出核轰炸机这个问题,就相当于在问为什么人的脑袋撞不开混凝土墙壁?言外之意就是,这么蠢的事干嘛要做?要知道,轰炸机本身的自卫能力很弱很弱,战时使用人们需要为它配上大量的战斗机护航。就拿瑞典来举例吧,瑞典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他们还是欧洲十大经济国之一。虽说这里有世界最廉价的水和电,但由于这里的能源密集型企业居多,再加上冬季漫长等因素,使得它变成了一个能源高消费国家,最惊人的是,瑞典现代制造业长盛不衰,他们甚至能够生产世界一流的战斗机。但总的来说,作为世界多极中强大的一极,欧洲始终没有发展出自己的战略轰炸机。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主要是因为欧洲对战略轰炸机的需求不大,其次就是欧洲没有研制战略轰炸机的技术。
这其中的原因也很有趣,你知道吗?发展任何一种武器的时候,都要给自己一个假想敌,美国和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毫无疑问是有针对性的。观众朋友们可能会对欧洲的制造能力有一定了解,比方说它们能制造出巨大的空中客车A380,问题是这样的欧洲,为何无法制造出战略轰炸机呢?其实从利益方面,就能很好解释这件事,虽说A380的制作之路需要消耗巨额资产,但是你要知道,它的目的是为了和波音公司争夺航空领域的地位,一旦成功,A380带来的回报将会是难以想象的。相比之下,制作战略轰炸机需要极高的实力,而且轰炸机的研制还涉及到了航程、载弹量等,单从航程和载弹量来看,它们就已经形成了矛盾,因为我们知道飞得远带的自然会少,飞得近带的也就多了,这两个方面很难做到两者兼得。从历史上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实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大多数欧洲国家在二战后,面临着在短时间内难以做出技术含量高的武器设备。那时候只有英国尝试制作过战略轰炸机,比方说“勇士”和“胜利者”,这几款战略轰炸机的性能各异,综合来看也不算特别成功,外观也常被人诟病。在几十年前,英国曾同时研制和装备了三种大型轰炸机,分别是你现在看到的“勇士”、“火神”和“胜利者”。由于这三款轰炸机的英文首字母都是“V”,所以人们将其统称为“3V”轰炸机。说起来,它们都是在1950年前后开始研制的产物,基本性能上也有相似之处,最大航程均超过了7000千米。但问题是,现在在核力量上,欧洲这片土地受到了美国的庇护,如果说欧洲自己集资制作了战略轰炸机,美国方面难免会怀疑他们的动机,这也是轰炸机难造的理由之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