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C和052D是我国自行建造的新一代防空型驱逐舰,为什么还保留517米波远程警戒雷达?

052C和D确实是我国海军新一代的神盾舰,尤其是052D还是在052C基础上更新换代的得到的,堪称是055服役之前全球最先进最强大的驱逐舰了,但是这两种驱逐舰都装备了一种非常老的远程警戒雷达:517A防空雷达。

这款雷达是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改进出来的雷达,他到现在已经被我国新的远程警戒雷达,也就是型号未知的,被军迷称为是苍蝇拍的米波雷达取代,但是直到今年之前,我国都还在用517A雷达,原因无外乎两个:反隐身目标,降低相控阵雷达能耗。517A这样的远程米波警戒雷达最大的特点就是发现目标灵敏。

这个灵敏并不是精确,他能够指示出目标的两个坐标,但是不包括第三个坐标,意味着该雷达能够进行方位和距离的探测,但是不能进行垂直高度的定位,它可以把目标的雷达影像在后端的彩色显示屏上播放出来,同时可以跟踪64个目标,并且提供目标前进的轨迹。他发现目标非常灵敏,即便是目前最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也不如米波雷达灵敏。

米波灵敏是因为再隐身、再小、再难探测的目标,在他大于1米的波长扫描下,都会产生哪怕是一个点的雷达反射,他对于歼7那么小的目标探测距离都能超过350公里,还能记录其轨迹,对于隐身目标也有超过120公里的探测距离,短波雷达,尤其是X波段和C波段的短波雷达虽然能够精确探测出目标,甚至是目标的型号,但是他们对于隐身目标和远程目标的反应没有那么灵敏。

因此,搭载了517A雷达,我国的驱逐舰就能够放心的进行反隐身扫描了,在发现目标后,再把相控阵雷达开机对准目标集中波束进行扫描,获取精确的火控数据,引导防空导弹进行打击,这是最好的探测办法了,远比开启相控阵雷达进行广域分散的扫描效率要高。但是517A确实也太老了,于是我国开发出了新的苍蝇拍形状雷达取代了貌似晾衣架的517A。

当然,在055型新一代大型驱逐舰上,我国将米波雷达也进行了有源相控阵化的设计,整合在舰体内部,雷达天线也被套上了罩子,贴片的方式附着在军舰上,因此已经看不见这个雷达了,但是功能还是一样存在的。

052C和052D是我国自行建造的新一代防空型驱逐舰,为什么还保留517米波远程警戒雷达?

反隐身,同时也是相控阵雷达的备份

虽然F-35很多嘲笑他,机动力太渣,缺陷很多,但真不把对方当回事?特别是F-35的内置武器舱可以发射隐身设计的JSM多用途反舰导弹,可以以几乎“全隐身模式”完成对舰攻击。要是敢无视他,不重视反隐身能力,人家可以让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F-35和JSM隐身反舰导弹,该导弹采用隐身化外形设计,使用广角红外成像制导,双向数据链修正,飞行全程没有电磁辐射,可以进行静默式攻击,全低空弹道贴海飞行最大射程185公里,高空末端掠海最大射程560公里。所以052C/D带的八木天线的517HA米波雷达就是为反隐身而准备的,而且这个517HA雷达不是早期的老式雷达,他是在2002年才推出的,经过全面升级的专门为对付隐身目标的新型反隐身雷达。他使用全相参固态雷达,具有探测隐形飞机能力,可有效躲避反辐射导弹的攻击和有效抵抗各种有源和无源干扰。同时该雷达也是346海之星相控阵雷达的备份,大型相控阵雷达耗电量太大,对于舰上发电机组负荷和燃料消耗率压力很大。同时发热量也相当高,持续工作会大幅度降低使用寿命。所以常规动力的盾舰,其主雷达都不会持续开机,都带着警戒雷达作为备份,在安全状态航行时使用备用的警戒雷达,提康德罗加级带了AN/SPS-49,阿利·伯克级带了AN/SPS-67。同样052C/D也是把517HA作为备份,在安全状态使用该雷达警戒,提高续航力,战时两者共同使用,一个反隐身一个火控制导。我们在052B驱逐舰和054护卫舰上大量使用俄罗斯“顶板”雷达极其国产化型号382雷达,该雷达本身是性能相当出色的S波段远程警戒雷达,不亚于美军伯克级备份的AN/SPS-67。而052C/D上弃之不用,选择米波八木天线的517HA雷达,你说为了什么?唯一解释就是看中米波雷达反隐身能力,提前发现隐身目标,再大功率相控阵雷达集中照射,形成“烧穿”效应,在较远距离锁定并摧毁目标。而在055级驱逐舰上,看不到这种类型的警戒雷达,并不是放弃反隐身能力,而是他的相控阵雷达升级了,是多波段相控阵雷达,一共整合了4个不同雷达波段,集成了米波反隐身功能。美军的科幻战舰,DDG-1000朱姆沃尔特级也是同样道理,他同样是采用多波段相控阵雷达,集成了远程警戒雷达功能,所以不再需要备份,外观看上去非常干净。

052C和052D是我国自行建造的新一代防空型驱逐舰,为什么还保留517米波远程警戒雷达?

尽管517B雷达是一种老式八木天线的雷达,装上它似乎很没有排面,但其实远程警戒雷达是防空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便宜好用为什么不能保留呢?总不能说为了时髦,就把实用的东西丢掉吧。

052C、052D的H/LJQ-517警戒雷达位于副桅杆上

其实H/LJQ-517远程警戒雷达的探测距离052C、052D的346、346A有源相控阵雷达差不多,精度也远远不能与之相比,但从军舰防空体系上来讲,它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原因有二:

第一、517B是工作在VHF频段的雷达,对低可探测性目标有较好的识别能力,这一点S波段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很难做到,这是波长限制的;517雷达虽然不能精确计算出隐身目标的位置,不能引导导弹直接发起攻击,但它至少可以为整个舰队提供警戒,提前制定应对措施;

第二、相控阵主雷达耗电量惊人,平均功耗几十千瓦,峰值功耗达到兆瓦级,是名副其实的电老虎。不论是美国的宙斯盾舰,还是我们的052C、052D,都不可能一直开启,但总不能让军舰当睁眼瞎吧?这时候就需要一种看得远,功耗又不高的雷达,517米波雷达是非常合适的选择。517雷达最大发现目标距离超过300公里,旋转一周可以实现360度无死角覆盖;它的功耗只有3千瓦,可以24小时不间断开机,而且只需1名雷达兵伺候,简直是雷达中的小米手机,这么经济实惠的雷达不用,海军才是傻了。

346雷达每面雷达天线上有超过5000个T/R组件,功耗惊人

052C和052D上的517B雷达,注意2艘舰上天线的角度不同,说明天线是在旋转的

当然了,我国在反隐身雷达领域的技术可以说是突飞猛进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有精度更高,抗干扰性更强的米波雷达研制成功。于是在加长版的052DL上,副桅杆上的517B被换成了一种更为新型的警戒雷达。

加长版052D上的新型警戒雷达,已经不是把木天线的形状,而是酷似一个苍蝇拍,应该拥有更多的阵子数量

052C和052D是我国自行建造的新一代防空型驱逐舰,为什么还保留517米波远程警戒雷达?

即便055型万吨大驱首舰101号南昌舰,在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国际阅舰式上,以驱逐舰群领衔舰的方式向外界公开亮相,052C/D型依然是人民海军最主要的防空驱逐舰的绝对主力。

其中,052C型时隔数年前后服役了6艘,052D型也已服役下水了10余艘,另有多艘舰在建,似乎最终成军数量当在18-24艘,现在两型防空驱逐舰已有一定的规模了,在舰队中必将形成规模战斗效应。

052C/D型驱逐舰在舰桥上都布置有四面非常醒目的大型相控阵雷达天线,但舰上却全都装备着被国内军迷戏称为“晾衣架”的517A型对空警戒雷达。

此型装备最早源自国产第一代051型驱逐舰上的517型对空警戒雷达,大概2000年左右出了改版的517A型,率先出现在052C型驱逐舰首舰170号上。

海军之所以在有了主动相控阵雷达以后,仍然还装备比较老旧的517A型对空警戒雷达,原因就是为了弥补相控阵雷达的不足,毕竟此相控阵雷达也不是万能的。

虽然相控阵雷达要比一般机械扫瞄雷达先进,具备多目标对付能力、反应时间短、数据转化效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等特点,但造价极其昂贵,且能耗极大,既便美海军宙斯盾系统,也无法保障四面雷达天线发射机同时使用。

517A对空警戒雷达的探测距离极远,不会低于500公里,能为载舰提供远程预警,虽然缺点是精度较一般,但担任远程警戒雷达的角色是合格的,将探测到的空中来袭目标,通过数据链系统通知346/A相控阵雷达,由相控阵雷达扫瞄获得目标精确参数,引导舰载防空导弹对目标予以拦截,保证载舰的绝对安全。

作为米波雷达的517A,由于雷达功率较低,因此不存在开机时间的限制,可为载舰提供不间断的预警和目标指示,其最大的特点就是517A米波雷达所举备的反隐形的特点,一般隐形战机极难躲过其监测。

052C/D型舰上,都是517A配合346/A相控阵雷达工作,貌似晾衣架的探测效率较高的大型天线覆盖360度范围,具有干扰分析自适应频率捷变能力,一次可同时处理大于数百个目标,可连续24小时开机,仅需1名操控手而已。

现在,国内军迷发现新驱逐舰下水时,貌似晾衣架的517A雷达,已经被国内军迷戏称为“苍蝇拍”形状的新型雷达所取代,作为军迷个人判断,也只是外观的改变。

“苍蝇拍”形状,其对空警戒雷达的身份依然未变,毕竟随着隐形战机的不断增加,对水面舰艇来说防隐形战机又成了一个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所以对隐形目标有较高探测能力的米波雷达,依然是驱逐舰级别的水面舰艇不可或缺的配置。

052C和052D是我国自行建造的新一代防空型驱逐舰,为什么还保留517米波远程警戒雷达?

谢邀。052C/D保留采用八木天线的517米波雷达,一是为了日常远程持续警戒,二是为了反隐身目标。052C/D虽然所装的346系列有源相控阵雷达性能优良,但也是耗电大户,长时间连续开机会让舰上的供电系统负荷很大,还可能因长时间连续开机出现过热问题,舰艇的续航力也会受到影响。而517雷达耗电小,也不存在什么长时间连续开机过热的问题,日常情况下进行远程警戒是够用了。更重要的是,米波雷达由于波长较长,对于隐身飞机有较好的探测能力,所以现在的反隐身雷达普遍工作在米波波段,052C/D驱逐舰的517雷达保留下来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虽然其精度较低,但是能在较远距离发现隐身飞机就很重要了,更精确的探测和跟踪可以转交给346系列雷达或其他雷达。而在日前曝光的加长版052D驱逐舰上,517雷达已经被一款新型雷达所取代,其天线外形特点类似苍蝇拍,应该还是工作在米波波段,但对隐身飞机的探测能力,尤其是精度比517雷达明显提升。(S)

052C和052D是我国自行建造的新一代防空型驱逐舰,为什么还保留517米波远程警戒雷达?

就像军用侦察卫星,上面有多光谱扫描照相机和精度高的详查照相机,先大规模扫描发现目标再用详查照相机记录。各司其职。米波段的用作远程警戒雷达,早先发现目标,之后再用精度更高的相控阵雷达测出目标的距离,方位,径向速度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