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战斗群为什么用驱逐舰防空?

航母战斗群为什么用驱逐舰去防空,而不是用战斗机去防空?因为飞机之间的空战效率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两架飞机往往纠缠许久,谁也打不掉谁,这样的效率如何保证在高烈度对抗中密集杀伤敌人的飞机?

战争的经验表明,航母战斗群对抗战斗机攻击的最佳方式是通过本方的舰载机去冲击敌人的攻击航空兵编队,逼迫其提前进入攻击,或者打乱其攻击的阵型,使其各个战机之间难以配合,战术机动变形,然后再由防空军舰(二战中是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现在是区域防空舰)去击落那些陷入困境的战斗机,一般而言,收割敌人战机最多的恰恰就是那些防空舰。

防空火力的最大优势是可以集中火力对准被突破的方向,而舰载机却需要通过机动才能赶到事发区域,然而海战瞬息万变,如果航母被攻击导致失去战斗力,那就得不偿失了,与其等待舰载机紧急赶到拦截,倒不如防空炮火或者导弹直接对准射击来的精确快速,而且说实话,战斗机一旦进入攻击程序,那么就会变得笨拙,此时如果对这些飞机射击,击落概率很大。

再者,现代海战中反舰导弹大量使用,舰载机可以拦截敌人的舰载机或者战斗机,但是却无法拦截敌人飞机或者军舰发射的导弹,而这些导弹射程又往往很远,等到开始拦截的时候,往往只能对这些导弹实施拦截,根本来不及拦截其舰载机,因此需要专业的防空驱逐舰,或者护卫舰去对这些反舰导弹实施拦截,保护航母安全。

再者,现代战争强调分布式的武器体系,而不是集中式,不要把所有的火力和兵力都集中在一艘航母上,否则,这艘军舰遇到攻击就等于全军没有还手之力,而且从应对来说,一艘军舰控制大量火力,和多艘军舰分别行使这些火力的使用权相比,效率差距是很大的,因此分布式系统有生存力强和对抗专业的特点,因此,谁还会把所有的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呢?航母当然需要驱逐舰来保护了。

航母战斗群为什么用驱逐舰防空?

严格来说,不能叫作航母战斗群用驱逐舰来防空,而只是某些驱逐舰充当了航母战斗群中程防空的主力而已。

航母战斗群的防空,分为远、中、近三个层级,其中的远程防空(或者称为制空),主要有航母搭载的预警机、战斗机等担负。近程防空,则由战斗群中拥有近程防空武器的军舰一起承担。

航母战斗群为什么用驱逐舰防空?

谢谢邀请,航母战斗群并不是用驱逐舰来防空,传统意义上的航母战斗群的防空至少远程防空自然是要由航母本身搭载的防空战斗机来担负,舰载预警机负责空中指挥,中程防空才由护航舰艇上的中程防空武器(雷达制导的防空导弹和中口径防空炮弹)来担负,近程防空由航母本身和护航舰艇上的近程防空武器(雷达制导的近程防空导弹和近防加特林机关炮)负责,只不过现在导弹驱逐舰是航母战斗群护卫兵力的中坚力量,这才会造成航母战斗群用驱逐舰防空的感觉。

航母战斗群为什么用驱逐舰防空?

严格来说,不能叫作航母战斗群用驱逐舰来防空,而只是某些驱逐舰充当了航母战斗群中程防空的主力而已。

航母战斗群的防空,分为远、中、近三个层级,其中的远程防空(或者称为制空),主要有航母搭载的预警机、战斗机等担负。近程防空,则由战斗群中拥有近程防空武器的军舰一起承担。

(日本海上自卫队装有宙斯盾系统的“爱宕”级导弹驱逐舰)

只有中程防空才用到驱逐舰,其主要原因就是美国人研发出了具有区域防空能力的宙斯盾型驱逐舰,这种驱逐舰装备有先进的相控阵雷达,带有4块大型平面天线阵,不仅搜索扫描速度快,而且受海空影响小,能够实施360度全空域扫描,同时监视、跟踪大量空中目标,并可同时引导导弹进行打击。另外宙斯盾舰的防空导弹采取垂直发射方式,一艘军舰可以搭载大量舰空导弹,其一艘驱逐舰所能发挥的防空能力已经非常惊人,是目前世界海军中防空能力最强大的军舰形式。

也因此,航母战斗群里,宙斯盾型的驱逐舰成为了中程防空的主力军。

航母战斗群为什么用驱逐舰防空?

首先,航母是进攻型装备。这个要明确。而航母实施进攻,依靠的是飞机。所以,为了保证航母发挥出应有的威力,大家都是想尽办法让航母尽最大可能装最多的飞机。像辽宁舰的前身瓦良格号,最初的设计是舰首还有12具大型的反舰导弹发射筒。这明显是挤压了战机的空间。到了中国以后,也全部改成了停机区。这样可以多搭载几架战机。

航母为了攻击威力的最大化,基本上不安除了飞机之外的其他任何大型武器。只在角落里安几座近防炮,作为最后的防线。像苏联在航母上安反舰导弹的情况,是属于无奈。它那已经很难称得上严格意义上的航母。

航母是只攻不防的装备。它自身不装中、大型的防空导弹。

然而作为这么大的武器平台,面对战争,它肯定需要防御的,攻防要均衡。尤其是最近几十年,反舰导弹的蓬勃发展,给水面舰船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像原苏联就主张饱和攻击,打算用几十上百枚的反舰导弹去打击美国的航母。

航母需要防守,但它自身又不倾向于防守,那也只能把防守的任务交给其他人:驱逐舰。

像美军的驱逐舰它的职责就是防守。用防空导弹拦截敌方的反舰导弹。用直升机驱逐敌方的潜艇。它也能发射巡航导弹,攻击地面纵深目标,但这属于欺负小国干副业了。它也带着几枚反舰导弹,这也是为了应付复杂特殊情况,留的后手。像打击敌方的舰艇,他们主要还是依靠航母的舰载机。

航母和驱逐舰的关系就是航母专心负责进攻,驱逐舰部署在航母周围,进行防御。

但说到这,就得纠正一下我前面说的瑕疵了,航母防御、防空的作用也很大。因为航母编队最外围的防空是由舰载机执行的。

舰载机可以拦截敌方的反舰导弹。

反舰导弹采用巡航模式飞行,其实就是一架飞机。加上它火箭发动机燃烧猛烈,尾焰红外特征明显,发现不难。如果刚好有战机在附近巡航,完全可以用空空导弹将其击落。

舰载机部署在航母编队外围,几百公里的位置上。作为第一层拦截。

导弹冲过外围战机的拦截以后,就进入了驱逐舰的防御范围。

像美国的宙斯盾战舰和中国的中华神盾舰,都是以防空为主要任务。拦截反舰导弹的能力都很强。然后这些舰还都部署在航母的周围。实际上反舰导弹不光要突破宙斯盾的拦截,也得把护航驱逐舰敲掉,打开缺口,才能有机会摸上航母。

而航母自身也有近防炮,对漏网之鱼也能进行最后封锁。

以美国的航母为例,它那个体积,中10枚常规反舰导弹是绝对沉不了的。算上战机和驱逐舰的拦截,以及驱逐舰挡枪,如果低于300枚反舰导弹齐射,打不上航母。想击沉,再加100枚。

航母战斗群为什么用驱逐舰防空?

航母,一旦出海,必然是浩浩荡荡的一支大军,内有综合补给舰,提供航母包括编队其他舰艇吃喝拉撒以及战备物资和机械零配件等备品的补给,保障航母战斗群海上执勤和作战之需。

其他有驱逐舰、护卫舰等护航舰艇,包括水下开道的核常潜艇,美国海军是特例,没有常规潜艇和护卫舰,水下是核潜艇,护航的是巡洋舰和驱逐舰。

航母作战群,是大国海外用兵最主要的形式,通常以航母为中心,由外中内三层组成大纵深、层次多、阵位疏开、火力集中的兵力配置,以全面夺取战区的空中、水面、水下和信息等多维空间的控制权。

航母上的舰载机是驱敌战机,防止敌对势力空军,在航母护航舰艇防区外发射反舰导弹的最有力武器,对航母威胁最大的就是反舰导弹,鱼雷由于射程近,水下有己方潜艇在扫清航道,敌方潜艇极难靠近航母编队发射反舰鱼雷和反舰导弹。

因此,舰载机联队是航母作战编队最强大的攻防武器,而不是护航的水面舰艇和潜艇,这一点必须要非常明确。

对缺乏巡洋舰这般大型水面舰艇的海军来说,无疑大吨位的防空驱逐舰,是最重要的护航舰艇,在航母编队中的作用远大于那些专职的反潜护卫舰。

现在,驱逐舰基本上向大型化发展,尤其是担任航母护航舰艇的驱逐舰,必须得配备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两者缺一不可,两者只居其一,都是不合理的配置,战时的战斗性能都会大打折扣,极难抵御来自四面八方的反舰导弹的攻击。

防空驱逐舰,由于有远程探测能力的相控阵雷达,多单元的垂直发射系统,配备有远程、中距和近程三种防空导弹,数量都是数十枚甚至百枚以上,加上近防炮系统和火箭干扰弹等软杀伤手段,能有效拦截来袭的各类反舰导弹,是航母除了舰载机以外,最有力的带刀侍卫。

有4艘以上的防空驱逐舰,加上航母上起飞作战的舰载机,对方要想彻底击沉或击伤航母,都是非常困难的。

首先,必须得经过舰载机这一关,一般能躲开舰载机的拦截,飞到空射导弹的距离,对航母发动空舰导弹的打击,战时应该有,但也比较困难,除非航母舰载机,都被对手打下来了。

其次,即便敌方战机突破了航母舰载机的拦截,在一定距离发射空舰导弹,防空驱逐舰最起码有好几波拦截机会,所以要击中航母也非常困难。

最后,当代航母也都配有近距拦截导弹和近防炮系统,包括火箭干扰弹的软杀伤等手段,航母本身就具备抗击来袭的反舰导弹的能力,是航母免遭打击最后的自保手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