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军通常会选择在晚上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
晚上敌人的防御体系比较薄弱啊。
我们通过观察,发现美国特别喜欢在夜间发动巡航导弹攻击,不论是在此次叙利亚导弹袭击中,还是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美国的巡航导弹无一例外都是在夜间发射,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小国在夜间的防空能力很差。
发射巡航导弹的美军驱逐舰。
夜间属于防空作战的一个专门的时段,很多国家都不具备夜间的防空作战能力,就拿战斗机来说,我国在歼8II战斗机服役之前,其实具备夜间作战的战斗机也不多,当时还设置了专门的夜间战斗机型号。当然现在我国这样的军事强国早已经不是那样了,所有的武器装备都是可以昼夜和全天候作战的,根本不存在任何问题,但是这并不表示其他的小国也是这样。
对于小国来说,夜间其需要动用专门的夜间雷达和值班雷达,需要动用自动化程度很低的人力情报系统,还需要动用数量不多的夜间战斗机和全天候战斗机,但是美国的战斧式导弹是可以全天候作战的,所以美国选择此时发动攻击,这样就可以更大程度的避开那些在昼间可以发挥重大作用的雷达和战斗机系统了。
伊拉克战争是由夜间发射巡航导弹打响了第一枪。
另外在夜间发动进攻也有能见度好的特点,夜间飞机少,电磁信号也少,空域相对比较干净,电磁环境也不复杂,因此可以更加顺利的实现通讯和战场管理,发射的导弹也可以更加精确的命中目标,因此在夜间作战可谓是好处多多。但是对于被打击的小国家而言,夜间作战则是相当难熬的,因为夜间的天空对于他们而言是不透明的。
美国航母在演练夜间起飞作战,夜间作战能力对于形成全天候作战能力非常重要。
回答者简介:张浩,亚太智库研究员,《舰载武器》杂志评论员,在《兵器》、《舰载武器》等多家军事期刊发表《现代山地战怎么打》、《共和国炮艇小传》、《夺滩奇兵》等文章30余篇,在海军作战理论和海上作战武器装备等领域有独特见解,著有《预警机、电子战机》一书,获得军迷群体一致好评。
为什么美军通常会选择在晚上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
BGM-109“战斧”巡航导弹是美国海军多年的制导技术累积起来的成果,毫不夸张的说,战斧其实和标准系列一样,源自二战却代表最先进的技术和战术装备,早年就有从飞机上发射,对付U艇的SOWD项目最终成果ASM-N-2“蝙蝠”,不过“战斧”巡航导弹可不是雷达制导,而是预设了飞行路线,最后惯性制导,基本和军用无人机是同一技术,不过飞行产生的偏差是通过地形的数据来矫正的,已经导航系统,也就是开车常有的GPS。
至于为什么会选择夜间发射,原因也有很多,不过战斧最大的问题就是速度,弹头圆滑,采用一台涡扇发动机,完全就是不能超音速的设计,只能亚音速飞行,又是对陆攻击的导弹,射程又远,战斗部和燃料都是很大的,这样战斧实际使用起来就成了一架无人机,一次性的那种,不过战斧的费用可不低,最新的Blcok IV都要187万美金,既然要准确的命中目标,那战斧还要保障自己在路上的安全,亚音速的飞行器完全就是一个明显的目标,不过战斧能够利用地形匹配系统避开敌人的雷达,不过为了更隐蔽些,还是夜晚出动好一些,和二战的夜间轰炸差不多。
不过战斧的活动时间可不止夜晚,其实白天也是可以发射的,也有人认为战斧并不是特意要在夜晚使用,而是中东的夜幕恰好是美国的白日,对于美国指挥官来说,早上才是一切的开始,只是在海湾战争中在夜空呼啸而过的导弹和第二天报废的机场和雷达成了一代经典,战斧从此被人所知,很大程度都是因为她的第一次使用以及制导武器的超高效率。
为什么美军通常会选择在晚上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
说起美国的巡航导弹,就不得不提起已经服役了三十多年的“战斧”巡航导弹了。战斧巡航导弹在1991年海湾战争中首次投入使用,当时共发射288枚导弹,发射成功282枚,仅被伊军拦截29枚,命中率达90%!再到2011年多国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战斧巡航导弹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BGM-109型“战斧”
BGM-109型“战斧”是美军早期研制的多用途巡航导弹,这一种导弹能够在越过敌人的火力圈直接深入敌方内部,对敌人进行沉重的打击。该导弹能够自陆地,船舰,空中与水面下发射,且精准度非常的高。
美国军舰发射战斧
“战斧”巡航导弹身长6.17米,直径52.7公分,水平翼长2.62米,发射时重量(包括250公斤的推进器)为1452公斤。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战斧”巡航导弹,它的外型尺寸、重量、助推器、发射平台都相同。不同之处主要是弹头、发动机和制导系统。因发射的母体不同,发射方式也有所区别,舰艇上用的是箱式发射器,或垂直发射器。
美国部分潜艇能携带战斧发射
在潜艇上既可用鱼雷发射管发射,也可用垂直发射器发射。导弹在航行中,采用惯性制导加地形匹配或卫星全球定位修正制导,射程在450-2500公里,飞行时速约800公里。据称,其命中精度可达到在2000公里以内误差不超过10米的程度。“战斧”巡航导弹巡航高度,海上为7-15米,陆上平坦地区为60米以下,山地150米,有很强的低空突防能力。
为什么美军通常会选择在晚上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主要是乘其不备,增加对敌方的威胁。第一就是有利于保持打击突然性取得最大毁伤效果
美军在晚上这个敌人最为脆弱的时候发射。因为夜晚敌方大多数人员都回到了营地休息,在这个时候实施巡航导弹打击,很容易斩获更大的成果。据称当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前,利用军舰向地面的伊拉克士兵发射巡航导弹的时间就是在晚上。战斧巡航导弹具备高精准打击能力,如果目标一旦提前被战斧导弹锁定,一般来说,如果没有提前预知,是绝对逃脱不了战斧的魔爪的。
晚上发射的战斧
夜间一般都是对方警惕性最差的时段,而且一般来说在凌晨3-4时最疲惫、无论是决断力还是行动能力都是最差的,这时候发动攻击,总能得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防御方拦截反应也会变得迟钝,在夜间使用战斧巡航导弹,有助于提升导弹的生存能力,可以达到突袭的效果,让对方预警、防空等系统等来不及作出反应。虽然战斧导弹具备全天候攻击的能力,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防空系统能够全天候地覆盖,正是由于这些缺口的存在才能让巡航导弹突破防空系统。如果在夜间发起攻击,就可以利用目视进行搜索和跟踪,帮助导弹尽快突破敌人的防空体系。
第二个原因就是,战斧巡航导弹一般攻击的是具有较高军事价值或者政治价值的目标
白天这些目标可能处于机动状态规避打击,但是到了夜间,这些目标特别是飞机、大炮等武器装备基本都会归位,相对来说比较集中,这个时候用导弹突然发起袭击,可以最大限度摧毁对手实力。
晚上发射的战斧
第三个原因就是,因为有些巡航导弹也可以通过战斗机空中发射
美国B-1B轰炸机
飞机是战斧导弹的空中发射平台,但是白天在对手空域飞行时,仍然有被发现的可能性,而在夜间则可以增加对方发现的难度,从而规避被击落的风险。
第四个原因就是,发射战斧导弹实际上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大规模缜密的协调沟通
需要先经过指挥官决策,并提交给司令部评估是否有必要实施打击计划,在确认方案的可行性之后才会派遣任务行动载体平台(战斧是通用巡航导弹,用于发射战斧的可能是军舰和潜艇,也可能是陆基发射车和空军飞机),而接受任务的导弹载体平台还需要做好准备,随后才能发射导弹。
由于指挥决策往往是在白天进行的,因此等到导弹可以发射的时候,往往也就是下半夜的事情了。
第五个原因就是,东半球和西半球时差产生的昼夜分别影响了我们的认知
美军发射战斧的中东区域处于东半球,而发出指令的司令部却位于西半球,这种地理位置的差异,也会让我们习惯性地觉得美军只在夜间发射战斧巡航导弹。
东西半球时差
实际上对于西半球的决策者们而言,这个时候可能是大白天。
为什么美军通常会选择在晚上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
突防机率大,再加上战斧导弹是亚音速飞行和变轨能力差,白天发射不利于突防,美军这是心理战,同时又是实战,为何说是心理战呢?答案是美军根据人体生物钟来判别,夜晚人体需要休息,掌控雷达的人员容易疲惫,再加上某些光学雷达不容易发现低空飞行的战斧导弹,这就是美军通常会选择在晚上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的原因,每一枚战斧巡航导弹的单价为59万至119万美元,如果被对方拦截后,不单是损失这一百多万美元,而是在国际上丢人现眼,被敌对媒体唱反调,美军有口难辩,海湾战争就是个例子。
图1战斧巡航导弹正在飞行中,以亚音速奔向目标。
战斧巡航导弹在80年代初服役以来,参与多场战争,战斧导弹扮演重角色,它参加每场战争都几乎是晚上发射,以点穴形式摧毁对方目标,如著名的海湾战争,打头阵的依然是战斧巡航导弹,它是通过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为平台,对伊拉克发动猛然攻击,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拦截了28枚战斧导弹,其中美军共发射了290枚,被伊军拦截率为10%,美军通过晚上发射战斧导弹,是在海湾战争总结出来的经验,被萨达姆军队都能拦截一成以上,证明战斧导弹弱点是不具超音速。
图2阿利伯克驱逐舰正在发射战斧导弹,该导弹是冷发射,以灰色烟雾为证明。
海湾战争是战斧巡航导弹的确立地位之战,可以说一战成名,从此以后为美军火商打开销路,战斧最大射程为2499公里,巡航高度49米至149米,最大航速为0.72倍音速,相当于时速881公里,该速度相当慢,战机可以追着跑,战斧导弹配备惯性制导、卫星导航地图匹配制导、影像制导等,它具有24小时作战能力(全天候),虽说全天候作战,但它弱点是白天发射,实际只有晚上适合它突防,白天发射,地面人员可以观察到它的存在,就算利用二战防空炮也可以把它击落,更别说现代防空武器,所以说该导弹只能晚上利用夜幕降临来做掩饰。
图3机动车辆正在发射战斧巡航导弹,图片环境是荒无人烟。
结语:美军选择晚上发射战斧导弹,目的是让夜晚来掩饰它的弱点,它的弱点是亚音速低空飞行和变轨能力差,该导弹对付小国家还可以,碰上了大国,不单是拦截战斧导弹,还要将他们的平台摧毁。
为什么美军通常会选择在晚上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
战俘巡航导弹可以说是近三十年来一直活跃在舞台上的一款明星武器,在美军历次对外作战行动中,往往都是以发射战斧巡航导弹作为开场行动之一,堪称美军作战急先锋。
之所以美军通常选择在晚上发射战斧巡航导弹,不外乎以下几点原因:
一、夜间打击可以取得较好战果。
一旦进入夜间,各种可见光探测的效果急剧下降,防空系统的反应速度和作战能力明显不如白天。特别是进入深夜后,人的反应相对迟钝,警惕性下降,对各种紧急情况的判断和处理能力往往不足,因此选择夜间打击,容易取得较好效果。
二、夜间飞行不容易被拦截。
战俘巡航导弹飞行距离远,但是其飞行速度相对较慢,全程以亚音速飞行。如果在白天发射,在一定距离上即可被目视发现,地面上诸多防空火力甚至单兵防空导弹等都能对其进行有效拦截;而选择在夜间发射,则大大降低了被目视发现、拦截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雷达对其进行识别和跟踪;但雷达对战斧这类低空飞行物体的探测能力也相对有限,因此选择在夜间发射,对保证战俘导弹自身的安全性也相对较好。
为什么美军通常会选择在晚上发射“战斧”式巡航导弹?
很简单,战斧巡航弹飞行速度比较慢,大约0.9马赫,一旦被提前预警,目标很可能转移。而晚上人们习惯性处于休息状态,放松警惕,目标容易被击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