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素有腊肉之乡的美誉,邵阳的腊肉有什么特色?

湖南素有“腊肉之乡”的美誉,而好腊肉的命名,前面常常得加上“邵阳”两个字,以示其品质和来源。你吃过邵阳腊肉吗,它有什么特色?

独特邵阳特色的“地道”风味,离不开“腊肉”的鼎力支持!Hi大家好,我就是一名正宗的湖南“辣妹子”,土生土长的邵阳人。

湖南素有“腊肉之乡”的美誉,而邵阳腊肉更是湖南腊肉的最好冠名,“邵阳”成为了最好的腊肉招牌,它凭着自身所散发出来的魅力,

赢得了全国各地人们的喜爱。打铁还需自身硬,邵阳腊肉并不是因为邵阳而出名,而是邵阳因为腊肉而出名,

邵阳腊肉

它的品质,还有那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味道让邵阳腊味成为了湖南之最,并且它让邵阳带着满身喷香香的腊味走出了湖南,

那种飘来的腊香味闻之就可以勾起胃里的馋虫,是一道十分可口的下饭菜,作为一名正宗的湖南邵阳“腊妹子”,我也独爱家乡的那一缕“腊香”噢!

不知你有没有吃过我们湖南邵阳的腊肉呢?如果没有,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介绍这一道美味飘香的特色菜——邵阳腊肉:

邵阳特色

特色一:材料土肥猪

做腊肉“肉”当然是第一原材料,腊肉的味道是否好,与肉的品质息息相关。我的家乡地处邵阳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这里的人淳朴、勤劳,只要在家的人,每家每户都会养一条土猪,什么是土猪呢?第一是从猪的品种上去区分,

土猪的身上有白毛有黑毛,也可以称作花猪,这种猪虽然有一个肥肉多瘦肉少的缺点,但他的肉却比其他品种的猪肉更香浓。

土猪

这种猪在我们家乡大多会养一年,有的甚至是一年多的时间才会宰杀,宰杀的时间大部分是过年前几天,也就是杀年猪吧!

不过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土猪由于肥肉太多的缺点,有的家庭选择了喂养白猪,这种白猪的优点取代了土猪的缺点,它是瘦肉多肥肉少。

所以后面大家对土猪的条件和定义就有所放宽,只要是家里用纯粮食和猪草喂养的猪,不分猪的品种,都算土猪。

杀年猪

在农村老百姓靠山吃山,靠土吃土,他们也舍不得花钱去买饲料喂养,喂草,用自己种出来的粮食喂养,不仅省钱,而且猪肉也更加的美味可口。

过年时若搞一碗杀猪汤,什么配料都不放,清甜的肉汤那可是我心头的一抹最爱。所以邵阳腊肉用来做腊肉的肉就是一大特色,

它喂养得时间长,纯粮食和猪草喂养,市场上那种饲料喂养,长得飞快,三四个月就出栏的猪肉品质对这家猪只能表示望尘莫及呀!

纯粮食喂养的家猪

土猪肉是邵阳腊肉的打底味道,地基打好了,这道美味的制作就成功了一半,因为在味道上我们抓住了根源的东西,而不是表面的虚华!

邵阳腊肉是不是经得起考验呢?它之所以味道香美,打底的正是一份朴实无华,并不需要太多的配料去装点,

它的底色是淳朴、是纯洁、是劳动人们辛勤的汗水所滋养出来的味道,它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取代。所以它成为了我们邵阳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邵阳美味

特色二:柴火熏烤

我们家乡的腊肉制作过程相当的简单,杀好年猪后,把猪肉砍成3斤左右一块,放在一个大盆中,撒上沙子盐,

先腌上一天,一天过后再把肉翻一遍,再撒上一层盐腌一天。总共腌两天就差不多了,之后用一些棕树叶子,把肉一块一块地穿起来,

这样是为了方便挂在柴火灶上熏烤。在农村大部分是烧柴火做饭,并不需要特意为了烤腊肉去烧柴火,冬天本来就冷,

烧柴火熏腊肉

也需要烤火,加上再做两三餐饭,灶里基本上不会熄火。虽然现在的农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的家乡由于地处山区,

烧气烧煤都不方便,到现在还是全部烧柴,所以柴火腊肉也是自然而然形成,并不是刻意而为之,这种柴火熏出来腊肉也是我们邵阳腊肉美味的加分项,

同样的肉如果一个用柴火烤,一个用煤火烤,两者之间不管是在色相上还是在味道上有着天壤之别,柴火熏得腊肉肥肉通透,瘦肉色泽鲜亮,腊香味道浓厚。

煤火熏的腊肉掉档次

而那种煤火熏的腊肉不仅有股子煤味,肥肉不透,瘦肉颜色淡,没有光泽感,口感与柴火腊肉相比更是不能相提并论。

所以大家做腊肉时,要记得用柴火熏烤哦!不过这对于居住在城市的人来说,就有些难度了,不得不说柴火腊肉乃我们邵阳农村的一大特色啊!

特色三:熏制时间必须在冬季

腊肉的熏制还受季节属性的管辖,春天、夏天、秋天都不是熏制腊肉的最佳时机,只有到了冬天,栏里的猪也长肥了,

冬天正是制作腊肉的时机

天气也变冷时,熏制腊肉的时机就到了。为什么只有冬天才能制作腊肉呢?原因很简单,春天、夏天、秋天天气温度过高,

肉容易变坏,试想一下,制作腊肉需要腌制2-3天,若是在夏天进行,还能制作出美味可口的腊肉吗?那将是一坨喷臭的肉。

再者夏天人们不需要烤火,挂在灶上的肉若离了柴火,或是柴火太少,也容易变质,即使特意烧火去烤,也熏不出那种味道来,

柴火腊肉才正宗

特意去烧火,人都有急于求成的心理,只想把火烧大点,快点熏好,但是腊肉这东西也是急不来的,火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

火候太大直接熏熟了,吃了得了,还熏什么腊肉,火太小了又熏不透,容易坏。然而冬天这个季节的火候人们不需要刻意去做什么,

遵循自己日常的生活规律,火候对腊肉刚好是恰到好处的适合。所以在我们老家的腊肉,一年只有一次制作机会,

腊肉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可以说是过时不候,也只有这个季节做的腊肉才最好吃,其他季节就算勉强做出来,也出不来那味,像那些一年四季都有腊肉卖的就缺了正宗的味道噢!

所以好吃的腊肉是很挑剔的,制作时机也大有讲究,我们邵阳的腊肉必须与冬季相约,在每一个冬季它才能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勾引人们的味觉。

写在最后

好吃的腊肉必须选择优质的原材料,高端的绿色猪肉再加上独特的柴火熏制法,选择适合熏制腊肉的最佳时机,三者有机结合,缺一不可。

柴火熏烤

这就是我们邵阳腊肉的特色之处。独一无二的制作过程,创作出了独一无二的味道。当然腊肉最主要的特色还是在味道上,

腊香四溢、口齿留香、肥而不腻,闻之那味,让人陶醉其中,不知不觉竟然多吃了两碗米饭。是的!你的味觉不会出错,这就是我们邵阳腊肉的魅力,

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回味无穷啊……腊肉还可以和各种菜组成搭配,端上人们的餐桌,例如我们邵阳的三宝组合,

腊肉拼盘

腊肉、油豆腐、猪血丸子做个拼盘,那将是人间的绝世美味啊!说起这些腊味,是不是勾起了那些漂泊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呢?

马上就到年关了,邵阳那些漂泊在外的游子可以准备回家了,腊味也可以说是妈妈的味道吧!邵阳的腊肉之所以美味,是因为这味道中有某种情怀的滋养!

再次介绍一遍,我是邵阳妹子,大家有想吃邵阳腊肉的欢迎来到我们美丽的家乡噢!那里水甜,山美,柴火中升腾起的炊烟中,更有飘香四溢的腊香味!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湖南素有腊肉之乡的美誉,邵阳的腊肉有什么特色?

我就是湖南邵阳的,我们老家的腊肉是烟火慢慢熏出来得特别香,有喜欢吃我们湖南邵阳腊肉的可以到我的家乡来品尝[呲牙][呲牙][呲牙]

湖南素有腊肉之乡的美誉,邵阳的腊肉有什么特色?

湖南确实是腊肉之乡,但是邵阳腊肉有什么特色我就不太清楚,但是我知道邵阳有一款和腊肉一起熏制的美味,叫做猪血丸子,用猪血和糯米混在一起,蒸熟以后捏成团,然后放凉,最后和腊肉一起用柴火熏,那味道吃过一次就忘不了!

湖南素有腊肉之乡的美誉,邵阳的腊肉有什么特色?

崀山腊味

崀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人文深厚,饮食文化丰富。“崀山血酱鸭、玉兰片”早已名闻遐迩,每当十冬腊月岁末年初崀山各种腊制品令人胃口大开回味无穷。随着进一步放大崀山丹霞之魂世界自然遗产地效应,崀山腊味也倍受外地游客青睐.

崀山比较常见的腊制品有腊猪肉、腊牛肉、腊猪肠、腊猪血丸子、腊鸡鸭、腊鱼等等。 腊猪肉味道鲜美,便于收藏,人们常说的腊肉主要是腊猪肉。腊猪肉的制作,虽说简单,但真要是烘烤出色香味俱全的上等腊肉,还是颇费心机的。首先是选料,在我们崀山以前是用自家在野外采回来的猪草,是真正原生态的绿色食品,用这种猪菜喂养的土猪肉再好不过。现在这样喂养土猪的人家是少而又少,只有到市场上去选购猪肉,但一定要挑选那种喂养时间十二个月以上、两年以下而且饲料喂得少些的猪肉为宜。喂养时间太短,肉质太嫩,烘烤的时候容易被烤熟;时间太长,猪肉皮硬了些,食盐不容易渗进肉里。区别肉质好坏方法很简单:用刀砍肥肉,看看是否像干豆腐一样的整齐,如果整齐,说明就是饲料喂得比较多的猪肉;如果刀砍下去肥肉像嫩豆腐一样只约略鼓出刀砍平面的话,就是猪饲料喂得比较少、或者根本就没有喂饲料的猪,这样的猪肉肉质好得多。把猪肉砍成五六斤一块大方一些的有八九十斤一块以后,用砂粒食盐加少量米酒涂擦,要注意在有猪皮的地方用力多擦几次。接下来集中放在木桶或大瓦缸里腌浸五六天,拿出来用崀山山里独有的老棕叶片一块块扎紧栓起来,挂放在吊脚楼室外当风当太阳光的地方晾嗮几天.

等晾干猪肉块表面一些盐水水珠,就可以放在火炕楼上烘烤。说到火炕楼,早些年也是崀山一大特色,山里人家是木料造房子,生火做饭,经常烟熏火烤,柴火灶上面很快油腻黑亮,离柴火三四米用木板或楠竹编织的楼面就是火炕楼,四季不离柴火,用来熏腊肉再好不过。烘烤猪肉时不能离火太近,否则把猪肉烤熟而且容易引发火灾;烘烤的火也不能太大,时间一般需要一个月以上;尽量用我们崀山山野杂木烘烤、最好少用松树柴火,如果松树柴火过多,烘烤出来的腊肉吃起来有一种苦涩怪味。我们崀山那边最喜欢吃的腊肉是五花腊肉,就是常说叫五层菜,味道不错,最好是数猪肋骨的那一段不肥不瘦,太肥的腻人,太瘦的乏味,唯有烘烤得蜡黄蜡黄不肥不瘦的五花腊肉,才是崀山山里人的最爱。

  烘烤腊牛肉也挺有讲究。肉质最好选用农家耕过地、出过汗的耕牛的腱子肉,不过现在真正耕地的牛太少。但无论是菜牛还是耕牛,都不能用打过水的牛肉。打过水和没打水的牛肉其实也有简单的判断方法:用手指头轻轻点击牛肉,有粘稠感的就是没有打水的,否者就是“水货”。牛肉买好后,薄薄地切成六至八两左右的长条片,涂抹些许酱油、稍微洒上山椒油和高浓度崀山家酿米酒,一般不必抹盐,因为牛肉本身有咸味,而且抹盐后牛肉变得不那么松软,然后集中放在盆子里浸泡一两天,同样用老棕叶片一块块串起来晾干,就可以放在太阳底下曝晒或放在火架上烘烤。烘烤牛肉不需要烘烤腊猪肉那么长时间,感觉有七八成干的时候,就可以收藏起来。炒腊牛肉的时候最好先把它放进火屎堆里烤几几分钟,这样会增加牛肉的清香气味,切起来也容易切开,再切成细薄片。放菜油清炒,感觉有香气和柔软的时候,同酸剁辣椒、生姜片、适量的水一起煮干,最后放些酱油、葱末……这个时候,整个厨房已经清香四溢,哪个馋虫不被勾引出来?而这种做法,却是在任何大城市高级酒店恐怕都难以做出来的,因为他们无法使用我们崀山那样的野生杂木柴火。

  猪血丸子也叫猪血粑,同样是我们崀山山里人过年时必备。做猪血耙丸子的豆腐,最好用石磨磨制,不能用机器打浆制作的,因为石磨的豆腐比机器打浆的要细腻得多,口感完全不同。豆腐被榨干成块后捏碎,先放在一个盆子里。再适量买一些七层肉,因为太瘦的猪肉很难捏成团容易破裂,吃起来没有味道,把猪肉剁碎后,掺合适量的盐末、胡椒粉一起捏成饭碗口那么大的猪血豆腐团。在宽竹篾筛上铺些干稻草,把猪血丸子一个个放在上面,再放在太阳下曝晒,也可以放在前面提到的火炕楼上熏烤,但只要烤到七八成干就行。

崀山有民谚:“腊肉熬血粑,挟起又跌呱。”意识是说腊肉和猪血粑一起久煮出来的味道很好,让人吃起来恨不能紧吃快吃多吃,我们崀山"煮“腊肉血粑挺有讲究:先是切好,腊肉不能肥瘦分开,腊肉血粑都要切成半指厚的小块;放进铁锅里用刚好淹过腊肉血粑的井水,再把没有剁切的干辣椒放进锅里一起煮,这样容易把辣椒味煮进腊肉血粑里,吃起来味道好许多。如果等到快煮熟的时候放剁碎了的辣椒,辣得人浑身冒汗,嘴巴都不听使唤,根本感觉不到崀山腊肉熬血粑的清香:辣椒的老红、葱花的嫩绿、姜片的浅黄自然成就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摆在面前的时候,谁都禁不住唾津的潜溢的!诸如此类的崀山腊味,无不让远方游客在崀山欣赏丹霞美景之余流连忘返。其实在我们崀山这只不过是崀山山里人很常见的招待客人的家常菜。另外崀山腊猪肠,腊鸡鸭,腊鱼的做法也基本一样,味道同样很美。

当然,在那 物质贫乏的岁月,谁都忘不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生活艰辛。崀山人也一样捉襟见肘,不过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提高,我们勤劳而又充满智慧的崀山人,用他们的一双双巧手,无论是在厨房还是在崀山山野,平平凡凡演绎出生活中一道道精巧的美味佳品风景。

湖南素有腊肉之乡的美誉,邵阳的腊肉有什么特色?

腊肉还是湘西大山里最好,因为,山大柴的资源最佳。

湖南素有腊肉之乡的美誉,邵阳的腊肉有什么特色?

邵阳的腊肉我不知道,但是我们湘西的腊肉吃起来确实带劲,特别是五花肉香而不腻,满口爆香

每当进入腊月,我们村就陆陆续续开始杀年猪,猪都是自家养的,也是请人帮忙杀的

猪杀好之后,把猪肉剁成一小块,一小块大概七八斤的样子吧!后再抹上盐加一点五香粉,这样吃起来更香,

抹好之后放到缸里或者大盆里,几天之后等肉里的水分出来了,穿上棕树叶,就可以挂到火塘或者厨房上面熏制

如果是挂到厨房的灶台上面,就平时煮饭的时候可以熏,这样熏出来的腊肉颜色上比较黑,而且熏的时间需要更久,口感上也稍差一些

所以我们农村一般都挂在火塘上面熏,因为腊月天气冷,我们都需要生火烤火,一家人围坐在火塘旁边取暖,火势比较大,熏出来的腊肉颜色比较金黄,水分更少,

烟熏半个月左右,基本上就可以吃了,

腊肉炒青椒,再放一点蒜苔,味道真的是爆香,满口流油,香而不腻,瘦肉吃起来也不柴,

是一道很美味的家常菜,在我们湖南湘西,几乎没有人不会做这道菜

[比心][比心][比心][比心][比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