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图里琛是如何知道八阿哥夺嫡没戏的?

康熙四十六年,大清国朝廷,发生了贪官徇私枉法以钱买命的荒唐大案,朝野震惊,鉴于此案牵涉到太子,部分皇子及邢部相关大臣等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康熙,也只能把刑部尚书司马尚、邢部侍郎黄体仁革职拿问草草收场……

康熙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做出的这一决定呢?这还得从张五哥一案中所涉及的以钱买命一案说起,张五哥乃一介良民,却被逼替人顶命,顶命?就是顶替有罪的人去杀头,瞧瞧这事是多么的荒唐。

张五哥替人顶罪

只要有权有势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命都可以拿来换,这一样一来,坏人继续逍遥法外,而好人却无辜损命。张五哥因其在江夏镇时帮助过四爷和十三爷,替人顶命一案落到了十三爷的口中,十三爷本就有侠王之称,他也见不得这等不公平的事。

更何况张五哥曾有恩于他和四爷,于是他找四爷商量,四爷的回答是:“要干就干他一次大的”,四爷直接把这件事情捅到了康熙这里,气的康熙大发雷霆。直接下令要彻查此案,最后他又派了谁去查这个案子呢?

四爷告发张五哥之事

他派去的人是两个皇子,一个是八阿哥胤祀,另一个是十三爷胤祥。此案的关键突破人物是肖国兴,胤祀为了拿到扳倒太子的铁证,他耍起了小心机,直接绕过十三爷,单独审问肖国兴,并以康熙承诺的条件,引诱肖国兴说出真相,肖国兴果然中了老八的圈套,乖乖的把太子的所有罪证供了出来。

老八真是欣喜若狂呀!以为有了太子的这一份罪证,扳倒太子就胜券在握了。他在得到这份证词的时候,是赶紧快马加鞭,连夜进宫面呈康熙。康熙在拿到这份供词的时候,也实在是犯了难呀!

老八想扳倒太子

因为太子就是“贪官徇私枉法以钱买命”这个案子的主谋,这一切的事情皆是在他的授意下发生的。太子将来要继承皇位的人,这等丑闻若被公之于众,胤礽失太子之位事小,就这老皇帝的脸又往哪搁呢?

这个老八自己工作份内的事情干的是一塌糊涂,对扳倒太子一事却表现得这么着急,康熙也看出来了老八的心思,是有些狗急跳墙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康熙带着这份供词找到了张廷玉,跟张廷说:“做父亲难啊!推干就湿,耗尽心血,看着他们平平安安成人难,教他们堂堂正正做人难,指望他们克绍箕裘光大祖业就更难了”,意思是告诉张廷玉眼下这件事情我实在是为难了,你看有什么办法吧?

张廷玉为康熙背锅

张廷玉也是个人精接过证词看了看之后,直接把这张写着供词的纸放在蜡烛上烧了,康熙大声申饬道:“大胆,你怎么把它烧了”,之后便呼叫了太监李德全:

李德全:奴才在!

康熙:把图里琛给我叫过来!

李德全:嗻!

图里琛:奴才图里琛叩见皇上!

康熙:图里琛,你带领十名大内侍卫到刑部去,带上肖国兴,把他连夜送到宁古塔,交盛京将军严加监管,不许他和任何人见面。

图里琛:嗻!

张廷玉为康熙解围

可见康熙是借着张廷玉的这个台阶顺势就下了坡,并立刻吩咐图理琛秘密的去处置肖国兴。老八他着急慌忙地弄来这张证词,首先他的这个目的就不纯,当然康熙也质疑他这张证词的来历,估计是老八使了什么手段。

于是在图理琛处置好肖国兴回来时,又对图理琛进行了一遍详细地询问:

图理琛:奴才叩见皇上!

康熙:你回来了!来,肖国兴安置好了?

图理琛:盛京将军把他单独关在一个地方,任何人都见不到他。

康熙:这一路上他说了些什么?

图理琛:回皇上,一路上肖国兴不断地叫屈。

康熙:他叫什么屈?

图理琛:他说八爷说过,皇上答应过,他只要说出太子的事就既往不咎。

康熙:他真那么说的?

图理琛:他真是这样说的。

康熙:该死!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图理琛:奴才这就去杀了肖国兴!

康熙:谁让你杀了肖国兴。

图理琛领会皇帝的心思

康熙在听了图理琛的这一番话之后,对老八是大失所望啊!在这场夺嫡大战中,老八从这里开始,康熙就已经将他踢出了夺嫡之争的队伍吧!

那么我们再来看,图理琛这家伙, 对于夺嫡之争的八阿哥到底有没有戏,他又知不知道答案呢?图理琛在表面上看起来虽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带刀侍卫,可实际上他却是一个十分机敏善于观察,且又聪明的人。

图理琛时常陪伴在皇帝身边

他虽没有四爷府上邬思道的那般运筹帷幄,坐在府中也能窥透康熙爷的心思,可他的优势是可以在康熙的身边绕来绕去,皇帝的一言一行,他可以亲眼看到,一些重大事情的处置也是他亲手操持,并且有时候在皇帝面前还故意充笨装傻,康熙也是十分的信任他。

康熙从他的口中将肖国兴说的话套了出来,然后康熙又自言自语地说:“该死!其心可诛,其心可诛!”,其实图理琛就是从这一句话中窥探到了玄机,这玄机是什么呢?那就是老八被踢出局,对于夺嫡之争不再有戏。

皇帝对老八彻底失望

图里琛在这里一定是听懂了康熙的话的,他故意装作没听懂,把康熙说的话的意思理解为是肖国兴该死,这就是他作为大内侍卫的高明之处了,该懂的当然要听懂,不该懂的也被你听懂了,随意揣摩圣心这是极其危险的,工作丢了是小事,命丢了可就玩完了,图理琛也深知这个道理。

老八自掘坟墓

在《雍正王朝》中,图里琛是如何知道八阿哥夺嫡没戏的?那就是从康熙口中的这句话中得知的“该死!其心可诛,其心可诛!”走到这里老八党就被盖棺定论了,彻底与皇位绝缘。当然老八的失败不只是因为肖国兴的这一句话,一句话,这一件事不至于将老八彻底打败。

从《雍正王朝》剧情的开始,对于发洪水赈灾一事,太子胤礽的表现是一脸懵逼,一问三不知。老八的表现是能提出解决方案,可方案不在点子上,最后还是老四的表现能堪重任,赈灾一事在众多的皇子中是老四挑起了大梁。

所以老八是没有干出过什么实事,他的力气是使在收买人心之上,贪赃枉法的事情倒没有少干,伙同任伯安在江夏镇私自建小金库,并且其母身份出身卑微,是辛者库贱婢所出,所以图理琛通过平日里这些事情对老八的观察,再加上能时时在康熙身边处理一些机密事件,老八有没有戏他确实是第一个知道的,你说呢?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雍正王朝》中,图里琛是如何知道八阿哥夺嫡没戏的?

《雍正王朝》当中的侍卫领班图里琛,在康熙雍正两朝都是深受皇上赏识和信任的“身边人”,尤其是在雍正朝,图里琛几乎是“形影不离左右”,为雍正办了几件关键的大事:——登基之初奉命“押解”皇十四子胤禵回京;

——作为钦差赴山西调查诺敏案,

——作为钦差赴西北大营解除年羹尧兵权,

——帮助雍正密裁皇三子弘时

……等等。

细看看这个侍卫领班绝对不简单。

图里琛作为两朝皇帝的“身边人”,能够得到两任皇帝的信任肯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图里琛的过人之处总结起来有四点。

第一,绝对的忠于皇帝,绝对不结党,不搞小圈子。

第二,为皇上办事绝对尽心尽力,几乎没有疏漏。

第三,脑袋好使,看破不说破,不仅会装糊涂,而且知道什么时候“装傻充愣”。

第四,做人低调,同时,作为皇帝身边的人,嘴巴是真紧。

这样的侍卫,任何一个皇帝都会喜欢,会信任。

其实,在有一个事情发生之前,康熙对皇八子胤禩的印象挺好的,在他看来,这个老八知书达礼,为人和气,办事沉稳,朝野的口碑不错,算是个能力和德行还都满意的好儿子,所以,康熙把很重要的户部交给了胤禩属理。

要不是因为康熙四十六年黄河发大水,康熙还真的以为这个儿子把户部管的很好呢!他怎么也想不到在他的八阿哥胤禩的“管理下”,国库已经空虚到了“不堪一场洪水”的地步了。

但是,尽管康熙为此斥责了胤禩,但是,他还是把主要的责任算在了“代为理政”的太子身上。

朝堂之上,康熙明确表示“近些年来把朝政交太子主持,不曾想搞成这个样子”。

如果说,国库空虚的问题上康熙对皇八子胤禩只是有“管理不善”的不满,在后来的刑部贪赃枉法买卖人命的“宰白鸭”大案当中,康熙对这个老八的看法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而这个改变被聪明的图里琛扑捉到了,但是他却用“装傻充愣”瞒过了康熙,让康熙认为图里琛是一个“直肠子”而对他深信不疑。

八阿哥胤禩,利用争取到的主审“宰白鸭”大案的机会,绕开康熙特意安排的作为共同审理的十三阿哥胤祥,打着康熙的旗号,私下审问了刑部肖国兴,威逼利诱之下,肖国兴供出了太子胤礽参与“宰白鸭”案并收受巨额贿赂的事实。

胤禩拿到了肖国兴的口供,连夜进宫,上报康熙,实际上是给康熙出了一道天大的难题——太子贪赃枉法,说出去康熙的颜面尽失。对于胤禩的“私下审问”,康熙起了疑心——绕开胤祥是为什么?

康熙找到张廷玉,而张廷玉毫不犹豫的当着康熙的面,烧掉了肖国兴的供词。算是为康熙解了围。

康熙马上命令图里琛连夜押解肖国兴到关外盛京将军处,严令单独关押不许任何人接触肖国兴——康熙下决心把这个“丑事”彻底隐瞒下来。

在图里琛完成使命回京复命之时,康熙似乎是漫不经心的问了图里琛:一路上肖国兴都说了什么?图里琛回答:肖国兴一路上一直喊冤,说八阿哥承诺,也是皇上的意思,只要如实交代太子贪赃枉法,康熙会网开一面,从轻处罚他的。

康熙听了之后,大吃一惊,追问图里琛:肖国兴真的是这么说的?

图里琛回答说:肖国兴原话就是这么说的……。

康熙听后,连说三声:其心可诛!

图里琛连忙回答:奴才这就去杀了肖国兴!

康熙骂到:谁让你杀肖国兴!便佛袖而去。

其实,在康熙连说:其心可诛的时候,图里琛已经听明白了康熙的意思,而且从康熙的这句话,图里琛很清楚,这个自命不凡的八阿哥已经没戏了。

从那时起,图里琛心中的天平就开始向四阿哥胤禛倾斜,他很清楚,“宰白鸭”一案,太子和八阿哥都完蛋了。

而这一切是不能让康熙看出来,所以图里琛装傻充愣的要杀了肖国兴,一方面是掩饰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向康熙传递一个信息:除了皇上您,别人都不好使,我图里琛只听皇上您的!

看似彪悍粗壮的图里琛,实则心细如发。机敏的反应和准确的判断,让他在康熙雍正两朝都深得信赖和重用。

有时候,装傻充愣,看破不说破其实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雍正王朝》中,图里琛是如何知道八阿哥夺嫡没戏的?

能够从康熙朝到雍正朝一直深受信任,图里琛虽只是一个小小侍卫,但是若无过人之处,也绝无可能一直深受器重,可见图里琛实有大智慧。

图里琛作为皇帝身边最亲信的侍卫,知道皇帝最多的隐私,而知道越多就越危险,可见这份差事是危险重重,出了一点儿差错,漏了一点儿口风,极有可能就是脑袋搬家。所以,能够始终得到信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装糊涂”,知道的始终是当做不知道,听到的始终要烂在肚子里。

太子胤礽始终是康熙皇帝的心病,康熙皇帝一心栽培太子四十多年,可是太子的所作所为着实让皇帝放不下心,特别是黄河发大水,户部竟然拿不出钱来赈灾,还得要四阿哥去江南募捐才能解决燃眉之急,而多年来国家事务都是交由太子,可是竟然让国库空空如也,诺大的国家,竟然被掏空。

太子的不争气让康熙始终都难以把大位交给他,他不放心。

随后,热河狩猎,夜里图里琛陪同康熙皇帝在外散步,恰好碰到太子胤礽与自己的妃子郑春华私通,康熙肺都快气炸了,但是康熙知道这个事情不能挑明,毕竟关系到皇家的脸面,如果传出去,自己的老脸往哪儿搁,太子的脸往哪儿搁,大清又让天下百姓耻笑不已。

康熙处理事情不冲动,他知道此事暂时只能当做没看到。自己给气的手足无措,随后是图里琛把他背回住所。

而图里琛知道皇帝这么大的私密之事,他怎么处理:只能烂在肚子里。如果有除了皇帝和他之外第三个人知道,那么自己小命肯定不保。

如此之类的事情也是极多,图里琛知道的私密之事也是非常多,但是他始终都被信任,因为他口风最为严实。

“刑部大案”爆发,八爷认为机会难得,因为大案涉及到太子,故而八爷就秘审主谋肖国兴,而八爷的手段就是利用威逼利诱,他告诉肖国兴如果说出是太子在背后操作,那么八爷肯定能保肖国兴的命。肖国兴抵挡不了八爷的诱惑,就给八爷写了一个口供,说到底就是诬告太子贪赃枉法,草菅人命。

八爷得到口供洋洋自得,自以为扳倒太子就指日可待,而且能够通过这个事情赢得康熙的认可。

而当八爷在深夜兴致勃勃的把密函呈给康熙时,康熙却无动于衷。其实,八爷此事办的太过草率和急躁,他压根没有揣摩过康熙的心思。

当康熙知道是八爷一人秘审得来的口供,他就对这份口供的真实性持有怀疑态度,毕竟众皇子一直觊觎着皇位,而太子就成了众矢之的,注定会遭受各种流言蜚语的伤害和阴谋诡计的中伤,太子也有太子的难处。

而八爷始终是一心想要争夺皇位,他的狼子野心康熙是看在眼里,故而康熙对这份口供并不如何认可。随后,康熙召见张廷玉,张廷玉一看密函,就将其立即给烧了,康熙先是斥责张廷玉,而实际上两人都是心照不宣。这份口供本就不应该留在世上。

随后,康熙立即下旨让图里琛深夜秘密押送肖国兴去宁古塔,不得让任何人与肖国兴接触。

图里琛将肖国兴押送途中,肖国兴告知图里琛这一切前因后果,而自己的口供都是八爷的威逼利诱。

图里琛回京以后,把肖国兴的话语全都转呈给康熙,康熙大怒,对八爷的所作所为痛恨不已。内心对八爷深为不耻,骂他是“辛者库”贱妇所生,骂他“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而这一切,都看在图里琛眼里,所以图里琛就能明白康熙从“其心可诛”四字表达对八爷的厌恶与痛恨,但是他心里明白,也不能给任何人说起,必须要烂在肚子里。

图里琛从这就可以得知,未来的储君是谁还看不出来,但是绝对不可能是八爷。因为康熙已经把八爷从他心目中给排除了。

图里琛是典型的大智若愚,若非如此,他又怎能从康熙朝到雍正朝一直居于重要的位置,可见他的城府之深,心思之细,为人之谨慎。

图里琛真正做到了“装糊涂”的最高境界,心里什么都明白,但是什么都不知道。

当今,也是一样,很多人太过聪明,反而得不到别人的认可;而很多人很傻,却始终能让人相信。因为真正的聪明是让别人感觉不到你的聪明,也就是大智若愚。

人世间“难得糊涂”,而始终糊涂就更为不易。这本就是一种修为的境界,但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

坚持原创,我是忠肝义胆岳老三,欢迎关注!

《雍正王朝》中,图里琛是如何知道八阿哥夺嫡没戏的?

图里琛早就已经敏锐得嗅出,八阿哥胤禩已经没戏了。如果说最会做官的是张廷玉,那么最会做侍卫的无疑是图里琛!一个五大三粗的武将,竟能有如此智慧,真乃奇才哉!

《雍正王朝》中,图里琛的表现堪称职场达人。别看他憨态可掬,他却是人精中的人精,早早就瞄准了下个主子,不只是一直官运亨通,还被皇帝视为心腹,屡加重用。可见图里琛个人能力和情商的突出了。

图里琛作为皇帝身边的亲信侍卫,办最多的就是棘手的事,尤其是皇帝的隐私之事,可见这份差事可不好当,一不留神漏半点风,自己的脑袋有可能就搬家了。所以,图里琛在职场上的生存秘密武器就是:装傻装楞!

装傻装楞,还要心领神会

康熙发现郑春华与太子胤礽幽会时,图里琛的表现就是他精明之道,在康熙让他去找把风人时,一看是太子手下就问,是不是太子在里边?太子手下吓破胆大叫,康熙气道,让他住嘴,图里琛一随手直接把人咔嚓了。然后装傻地说声:“奴才刚刚失手,没气了”,康熙听闻,满意的丢一句:“没气了算了”。

其实,图里琛清楚只要把风人一死,太子这些丑事也就死无对证了,这样不仅帮皇帝解决难题,保住皇家颜面,自己此时也是安全的。图里琛对皇帝心思,可谓是心领神会。所以,能够始终得到信任,最重要的始终是当做不知道,听到看到的都烂肚子里。

别看图里琛憨厚老实,他在贵族大臣中显得不起眼,但他在康熙身边,不仅时刻能洞悉皇帝想法,还知道康熙对各位皇子的态度,对于八阿哥胤禩为夺嫡上下忙活,黄袍加身,君临天下,却没想到自己其实早就被康熙在心里淘汰出局了。

八爷当然不知道这点,但图里琛知道啊

八阿哥胤禩一直在康熙面前表现良好,康熙觉得他还算诸位皇子中能干的。但八阿哥在江南赈灾和国库追缴办事表现,就让康熙很不满了。八阿哥作为管户部,为了收买人心,将国库的钱大肆借出,出事后还把自己撇得干净。

在太子胤礽第二次被废,诸位皇子对皇位蠢蠢欲动,而八阿哥胤禩更是志在必得的信心,但对他来说争夺皇位仍旧不是同一起跑线上的,他生母的地位较卑微,所以对于八阿哥胤禩的出身,康熙一直不怎么看重,用康熙的话来说就是“辛者库贱婢所生”。

而面对清王朝拥有这么一庞大版图的帝国,康熙责任重大,在择立太子,除了品行和才学,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够威慑能力驾驭皇亲贵族,如果后台过硬会出现外戚专权独霸现象;要是势力太单薄根本无法支撑起这大清王朝。所以康熙的理想人选中就没有八阿哥。不过八阿哥也有他的办法。

八阿哥胤禩会运作关系网

要说八阿哥就十分聪明,既然自己没有雄厚的后台支撑,那他只能靠自己拉拢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亲信大臣,又有拉拢要好的几个兄弟替他撑“门面”,一张庞大关系网就组成了,也成为他将来的夺嫡之路打下了牢固基础。

而且八阿哥的运作看上很有规模,有几个兄弟替他打前锋,朝中老奸巨猾的大臣佟国维给他出谋划策,外头的地界,更是有大财主任伯安和刘八女为其敛财。

如此一来,八阿哥的运作看起来很完美,八爷党应有尽有,要舆论有舆论、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关键京外丰台大营的兵权还能让他调用。八阿哥胤禩的扯起那么大的一个关系网大旗,是靠什么运作的呢?

肯定是靠钱啊,那么这么多钱从哪里来呢?

这些钱可不是小数目,那么八阿哥拉帮结派、收买人心的钱,主要是靠国库的钱来支撑。在黄河赈灾时,八阿哥为了阿谀奉承,把康熙哄得有些暗自生喜,八阿哥胤禩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国库空虚的现实,而康熙以为是地方的官员故意夸大的灾情,为了骗取朝廷赈粮款,因此差点就对黄河水灾的情况作出误判。

国库空虚无非是被满朝官员挪借一空,说到底还不是八阿哥胤禩为了私心,在他掌管户部的职务时,利用国家的钱,干起收买百官之心的勾当,将国库的钱大肆借出,要不文武百官们怎么可能那么轻易拿到库银呢?

在四阿哥胤禛的出现,就打破了八阿哥的如意算盘,从里到外给掀了个底朝天,把八爷党极力掩盖国库空虚的事实暴露。四阿哥胤禛将黄河赈灾的真实的情形如实告诉了康熙,因而得到康熙的高分。而太子胤礽对于这次赈灾应对无策,在康熙那里大减分,也落得百官的贻笑。

至于八阿哥胤禩隐瞒灾情,让康熙难堪,御国已达四十余年的康熙,岂有继续糊涂下去,必须往深挖,又被爆出八阿哥管理户部严重渎职,严重威胁到了皇权。康熙对八阿哥的情绪变化,跟随身边的图里琛肯定看在眼里,对于八爷玩这一出,绝没有继位的可能了。

“刑部冤案”图里琛知道胤禩彻底没有资格

对于八阿哥胤禩为了夺嫡上窜下跳,图里琛很无奈。因为图里琛早就察觉八阿哥胤禩已经不是康熙择立太子人选之一了,也就是说,这会没有八阿哥胤禩的什么事了。不过,图里琛确定老八胤禩彻底没戏,主要是刑部主事买冤案。

用钱买命的荒唐大案这一闹,老八胤禩觉得展现机会来了,自荐接此冤案,所以康熙答应他去审理此案。八阿哥知道此案肯定跟太子胤𧘌有关,为了扳倒太子胤礽,私下用诱骗拿到了肖国兴的“口供”,而且打的是康熙的名义。

肖国兴为了求生,供出了太子,八阿哥胤禩如获至宝,赶紧连夜把供词交给康熙手里,以为就此把太子胤礽搞垮了。但康熙只把供词给了张廷玉看,没想到张廷玉这个人精为了稳定朝局,看后立即把它烧了。

事后,肖国兴仍被流放,于是他就一路喊冤屈,也就将八阿哥诱使他供出太子的事告诉了图里琛,而图里琛自然也是一字不漏的听。图里琛一回来,康熙立即就问肖国兴路上说了什么,图里琛知道这事的至关份量,如实向康熙汇报。

显然,康熙对老八胤禩的行为很反感,为了把太子搞掉使用阴险手段,康熙说大清的太子一定要有德,而八阿哥胤禩在康熙心里自然达不到品行。所以康熙连声痛骂道:“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都其心可诛了,老八还有戏吗?

图里琛虽嘴上糊涂,但心里明亮着。他装楞,与世无争的表现,就是不想得罪八爷,连忙装糊涂道:“奴才这就去杀了肖国兴!”康熙气急的回:谁让你去杀肖国兴了?所以图里琛坐实了说的是老八。

不过,图里琛知道这涉及皇家的私事,意识到这事的严重性,自己担当不起,但如果不说又有欺君之嫌。所以图里琛精明之处就在这,说要将肖国兴给杀了,做到不欺君又能让自己从党争中,全身而退,确实大智若愚。

当然,图里琛只有把这事烂到肚子里,只能揣着明白装糊涂,看破而不说破。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他的拿手好戏,这就是他一直受皇帝重用的原因,他始终忠于皇帝,忠于皇权,所以一直被两代君主所倚重。

结语

图里琛作为康熙身边的人,看上憨态可掬的汉子其实情商非常高,早就已经敏锐得嗅出,八阿哥胤禩早就踢出局了。只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与世无争的样子,这样的人,哪个皇帝不喜欢用?图里琛凭借自己的忠心,受到帝王的信任,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END—

(图片来源网络)

《雍正王朝》中,图里琛是如何知道八阿哥夺嫡没戏的?

第108期总680期

八阿哥胤禩整天忙活夺嫡,邬思道不停的算计想明白康熙皇帝想什么,他们哪一位也没有“图里琛”知道内幕,康熙皇帝默默一句话大有玄机。

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继续剖析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角落里那些鲜为人知的秘密。康熙、雍正二朝都没有离开一位默默无闻的小人物,那就是图里琛,可就是这位图里琛能最早得到皇帝的重要情报。【这就是图里琛】

对于皇帝的贴身侍卫的要求如同现在的保密守则一样,不该看的不看,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这三条应该必须做到,如果违反其中的那一条规则小命将不保。

热河狩猎,图里琛陪着康熙皇帝夜间散步就发现了康熙皇帝的嫔妃郑春华与太子胤礽幽会,还把康熙皇帝气个半死,是图里琛把康熙皇帝背回戒得居的,这丢人的事图里琛是第一个知道的,能说吗?

所以;在外人看来那些绝密的事情在图里琛这里不叫事情,只能叫秘密,要烂在肚子里死无对证。【对皇帝图里琛说实话】

对于八阿哥胤禩夺嫡的上窜下跳,图里琛看了都觉得好笑,因为图里琛早就知道康熙皇帝已经把八阿哥胤禩开除“储君”候选人队伍,八阿哥胤禩还不知死活的争夺。

情况是这样的:刑部主事上下联手办了用钱买命的荒唐大案,八阿哥胤禩就是主审这个案子有牵连的官员,八阿哥胤禩为了整倒他太子胤礽自己取而代之,用了非正常手段套取了“肖国兴”的口供;说太子胤礽是买卖人命案子后台推手!

八阿哥胤禩如获至宝,连夜进宫奏报康熙皇帝,以为就此可以把太子胤礽拉下太子位,没想到康熙皇帝为了稳定朝局,把这个案子悄无声息的结了,并由图里琛把肖国兴秘密押送盛京,由盛京将军看管! 【图里琛押送肖国兴后交差】

这么绝密的任务交给图里琛来办可见图里琛一斑,图里琛完差必定要给康熙皇帝交差;肖国兴一路上不断叫屈,因为八阿哥私自审问的肖国兴,说这是皇上的旨意,只要肖国兴交待了是太子胤礽作为,可保肖国兴性命,没想到是八阿哥胤禩在利用自己整太子胤礽。

康熙皇帝听了图里琛的回奏,一切真相大白,没想到康熙皇帝连续把“四个字”说两遍!

这胤禩“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康熙皇帝的这四个字说明了什么?其心可诛还能做“储君”吗?还能做未来的大清国的皇帝吗? 【康熙帝给八阿哥的定论】

这虽然是康熙皇帝愤怒下的自言自语,但是此刻的康熙帝对八阿哥胤禩的心机已经恨之入骨,竟然以小人手段至太子胤礽以死地。

难怪康熙帝骂八阿哥胤禩是辛者库贱妇所养,不是好东西,为了争夺储君不顾兄弟之情,暗下毒手陷害自己的二哥,此等无情无义小人段不可用,八阿哥胤禩还暗自得意,以为手段高明。

看来“图里琛”这个贴身侍卫一般嘴松的人干不了,干了也是死的快!不过想在图里琛那套话太难了。

(图片来自网络影视资料)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雍正王朝》详细解剖还在后面,带你继续解剖分析雍正朝!欢迎网友评论、互动、留言。

《雍正王朝》中,图里琛是如何知道八阿哥夺嫡没戏的?

《雍正王朝》中,九子夺嫡是全剧的重头戏,各个皇子都绞尽脑汁、各显神通。前期势力最大的就是太子党和八爷党,太子党倒了后比较强的就是四爷党、八爷党、十四爷党,八爷党从始至终都很强大,甚至到了雍正朝,八爷党仍然是一股强大的势力。但是,其实早在康熙朝,八爷就已经被康熙踢出局了,而且还是最早被踢出局的皇子,只不过知道的人少而已。知道八爷被踢出局这个结果的,至少有张廷玉、佟国维、图里琛。此三人中,又以图里琛最为特殊,因为他是侍卫,而不是搞政治的文官。如题,图里琛是如何知道八阿哥夺嫡没戏的呢?私以为,大概从以下两点:

第一,张五哥顶罪案,图里琛押送肖国兴宁古塔后,听到了康熙“其心可诛”评语。

张五哥顶罪案子,从头至尾,就是一个冤案。任伯安的亲弟弟任季安奸杀寡妇,犯了命案,因为有钱有势,坐牢是不可能坐牢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坐牢的。于是就找了任伯安的妻弟江夏镇“土皇帝”刘八女帮忙,毕竟刘八女那种老地主,手下有的是底层小民。而张五哥家是其中之一,可能平时对张五哥他们一家还算照顾,所以找了张五哥的爹商量忽悠,让张五哥帮忙去替任季安坐牢。社会底层小民,不大懂法律,不知事情轻重,可能觉得有江南盐道任伯安和江夏镇“土皇帝”刘八女那等钱多势大的人照着,也不大会有什么大事,等风波一过就没事了,于是就答应了;也可能知道,如果不答应,后面会得不到地主老爷的照顾,甚至要被打击报复,反正就是答不答应,由不得他们。

此时掌管刑部的人是太子的人,由于上次追比国库欠款,太子包括他们自己都被吓怕了,虽然暂缓追欠款了,但难保什么时候再追,所以都削尖了脑袋搞钱。朝廷下面、民间的那些犯罪、掩罪、替罪手段,对于刑部那些人,还是知道的。封建社会,刑部的搞钱手段多得去了。黄体仁、肖国兴此次负责这件捅到京里的案子,大概清楚知道其中详情,而且知道任伯安、刘八女是富可敌国的那种人。因此想让他们出钱,由自己借职务之便,先给他们用张五哥替罪,赚一笔;再借将任季安的罪彻底洗干净之名,再搞一笔。杀人这种罪,不好洗干净,既然有人替罪了,最好的方式就是,顺势而为,就将张五哥当作任季安给杀了,一了百了,干干净净。一来,为任季安洗干净了罪责,二来,也可以将收黑钱、允许替罪坐牢这种丑事的当事人之一彻底封口了。

如此处理,可以说是很完美的了,该收钱的收到了钱,有罪的洗成了没罪,皆大欢喜。张五哥那种底层小民死几个没什么大不了的,家里用钱能压下去就压,压不下去就暴力威胁,反正以强欺弱,降维打击,没啥难度。但是,令他们没想到是,张五哥他们家居然能和四皇子、十三皇子扯上关系,偏偏还是两个比较正派的皇子,一下子就将案子捅到了康熙皇帝那里。至此,案子必须如实审理,有罪的没罪的要审理清楚。

邬思道老谋深算知道此案中的利害关系,不建议四爷接此任务。而八爷看到其中机遇,知道太子的人干出了搞人命钱的事情,可以借此机会扳倒太子,就算扳不倒,也能将太子搞得遍体鳞伤,激动地接下了审理该案的“光荣”任务。由于这个案子中,牵涉到八爷党的财神爷,且有十三爷在旁边协助审案。所以,在刑部大堂上,八爷就道貌岸然、趋轻避重,将原案中无罪的判无罪、有罪的判有罪,公公正正。对于牵涉到太子的人的部分,他以当日时间不多,先暂缓审理。但是,到了晚上,他就去私审黄体仁、肖国兴这两位涉案的、核心的、太子的人。本来黄体仁、肖国兴还是知道其中利害关系,也不想背叛太子。可是,经过八爷的几番忽悠,就将其中详情全盘交代了。

胤祀道:“这正是皇上的期望。皇上是古往今来第一圣明仁慈的君主,无论牵涉到什么人,只要你说了实话,他老人家都会妥善处治,倘若蓄意欺蒙,一经查明,不但对你不利,就是对你要保的人也没有好处!你明白这个道理吗?”

拿到了肖国兴的亲笔供词,八爷连夜交给了康熙,虽然在康熙面前一副为了国家、为了太子的态度,说得天花乱坠,但是他的心里比谁都高兴,他知道太子出了这样的错事,不被废也距离被废不远了。康熙看了供词,天没亮就找到了张廷玉,和他闲聊,说“儿子病了”,并且给张廷玉看了供词。而张廷玉,看完后,擅自顺手就将供词烧了。初时,康熙还有点怒了,一细想发现这么做时对的。于是,就让图里琛将肖国兴送至宁古塔,不让任何人与肖国兴接触。图里琛送完后回来交差,康熙问肖国兴说了什么,图里琛答肖国兴说八爷答应过他之类的,然后康熙说了“该死,其心可诛,其心可诛”,图里琛假装糊涂说要去杀了肖国兴,康熙骂了他。至此,结合康熙对张五哥的结案,图里琛彻底明白了,八爷没机会了。

康熙:“这一路上他没说什么吗?”

图里琛回道:“回万岁爷,一路上肖国兴不断地叫屈……”

康熙:“唔?他叫什么屈?”

图里琛:“他说,八爷说过,万岁爷答应过的,只要他说出太子的事就既往不咎……”

康熙大震:“他真是这样说的?! ”

图里琛:“他正是这样说的。”

康熙:“该死!其心可诛……其心可诛……”

图里琛:“是。奴才这就赶去杀了肖国兴?”

康熙:“什么?谁叫你去杀肖国兴了?”

为什么说图里琛明白了八爷已经没机会了呢?用邬思道告诉四爷的那句话说就是:太子毕竟是四十年的太子啊!所谓名分早定,盘根错节!无论是谁,扳倒了太子,他都将不容于天下,不容于朝廷,最终也将不容于皇上!

八爷就是抱着借张五哥案子,扳倒太子的,目的也初步达成了,但是被张廷玉和图里琛的回话,一下子踩住了刹车。图里琛听到康熙说“该死!其心可诛”,而且还装糊涂的确认了一下。他彻底知道了,该死的,可诛的,不是太子、不是肖国兴,而是八爷。八爷的用心实在太坏了,康熙说他该死,说其心可诛,“心”是对八爷的用心、品性的彻底否定,而否定的程度达到了“该死”、“可诛”的地步,这是对八爷的彻底否定,厌恶。所以,顶级聪明的图里琛,在这时,就知道了八爷已经被康熙踢出局了。

再结合热河狩猎,独八爷围而不杀,那种假仁假义与他那“该死、可诛”的心思相比,八爷可怕至极;以及,太子与郑春华的事情被康熙撞见后,被模仿手谕陷害调兵谋反,十三爷参与其中就可排除四爷,除八爷党之外其他阿哥没此胆量,康熙自然首先怀疑到八爷头上。所以,明白人都看得出来,康熙再糊涂也不会将帝位传给八爷。除非被弑逆了。至于后面的废太子,举荐太子,不过是康熙的一次测试检验罢了。

图里琛这种鬼精灵,其聪明程度,不亚于搞政治的朝臣。因此,图里琛可以说是最早知道八爷没机会的人之一。

第二,长期近身侍候康熙,对康熙的认知和理解。

图里琛是康熙的一个近身侍卫,最接近康熙的人,自然是最了解康熙的人。就如李德全一样,连让大臣跪那里,磕头磕那一块地砖会响都知道得清清楚楚一般。不用说,图里琛的精明,自然远远超过李德全的,他是能够掌握康熙个人喜欢、特征等资料最丰富的人之一。

而且,图里琛还有其他皇帝近身人员比不过的一大优势,那就是图里琛还专为皇帝干秘密的事情。越是秘密,就越是皇帝最真实的一面。

图里琛可以由职务之便知道,康熙其实是那种外柔内刚、精明、宽仁、敦厚之人,知道康熙面临着什么问题,关心什么问题,喜欢什么,讨厌什么;而八爷,其实真好和康熙相反,是那种外仁内奸之人,也恰恰是康熙最讨厌的那种人。

所以,借和康熙对八爷“该死”、“其心可诛”的评价,顶级聪明的图里琛,知道八爷绝对没机会。

所以,在十三爷第一次被圈禁时,图里琛就开始向他献殷勤。虽然图里琛不知道确定的继位人选,但是他还是能够从对康熙认知和理解,加上实际趋势,有个大致的判断的。像张廷玉等朝臣只能靠猜测揣度,而图里琛却能够通过职务之便去考证的。

因此,图里琛由职务之便,由他对康熙的认知和理解,也是最早知道八爷被踢出局的人的。

结语

图里琛知道八爷没机会,最主要是他听到了康熙对八爷的评价用了“该死”和“其心可诛”,这是任何除了康熙之外,没人再知道的最确切的一手资料;再结合对康熙和八爷这两个人的分析理解,精明的图里琛是很容易断定八爷是没机会的。以上纯属个人分析,望各位批评指正,欢迎评论交流。

评论的人,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