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人七八十岁的都去地里干活是锻炼身体还是别无选择?

姥姥今年76岁,每天都拿着锄头往地里转一圈。别人都觉得我们不孝顺,可只有熟悉了解姥姥的人才知道,原来背后另有隐情。

在我小的时候见过太多太多的人,四五十岁五六十岁,身子骨就糟蹋得不行了,但是姥姥的身子骨却强得很,就这么说吧,别看今年76岁了,骑自行车未必有我慢,而且脑子特别灵光,一天到晚的这边干点活,那边干点活,反正就是不能闲着。

家里人也曾经说过,年龄那么大了,还闲着没事骑着自行车出去瞎溜达,溜达来溜达去,万一要出点什么事,现在村子里面的车也多了,稍微磕碰一下那都是受不了的呀。

虽然身子骨强,但是你耐不住年龄增长呀,万一要是和其他的车,就算是和辆自行车碰一下那都了不得。

但即便如此,姥姥仍天仍然每天忙着转圈。印象最深的就是,前几次我们去地里浇地那个时候正好赶上我大学的寒暑假,刚回到家里面没几天姥姥就把门敲开了,听说人家那边抢水呢,咱们也得赶紧去浇地去,如果这个时候不浇地,过个两三天没有水了,就只能花钱买地下水来浇地了。

就在我和我父亲准备拖拉机,然后把一些浇水的袋子往上放的时候,姥姥还要帮忙,问我们需不需要人手,她可以帮忙撒点化肥,这一句话差点把我父亲都给吓坏了。

可别帮忙了,别帮到最后就成帮倒忙了,老了身子骨那么差,年龄那么大了,端着一个盆,盆里面再放上化肥四处撒,一般年轻人也受不了呀,就更不用说姥姥这么大年龄的人了。

到了村子里面给一些鸡鸭鹅免费分药的时候,或者一些其他活动,再或者就是简单地捡个柴火,然后看一下地里的麦苗,姥姥每次都做得比别人快的可不是一星半点,有的时候我也好奇问姥姥:年龄那么大,你干嘛不闲着没事在家歇一会儿呀,再者来说了你家现在还差钱吗?

大儿子有出息,二儿子也不错,三四个姑娘那人各有志,有能耐,别的不多说,他们一个月给你1000块钱,你一个月的零花钱,这工资比我都高了。

你闲着没事大夏天的出去还捡个破了的塑料瓶子,捡点柴火,你这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村里还嘲笑我们,说我们不孝顺呢。

姥姥听了之后嘿嘿一笑说:唉,闲不住,闲不住,电视有什么好看的?一直在屋里面吹空调,老寒腿都吹出来了,那还不如地里凉快呢。

这就是绝大多数的普通老人的现状,没错就是闲不住。当然我也不能太过武断,的确不排除一部分老人家里面本身就比较贫寒灾祸的,家里面遭了灾了,遇了难了,碰到了什么无法避免的事儿了,或者儿女不孝顺了,就得自己去某个生计。

对于这一部分只要给村子里面上报,一般都会有对应的补贴发下来问题不大,而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老头老太太而言,对于他们而来说,晚年唯一能够做的可能就是这个闲不住。

闲着没事的时候四处转转,要么就去地里看一看,再或者就拾点麦子或者拾点柴火,总而言之得给自己找点事干。

那七八十岁的老人还下地里干活的主要原因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第1点,忙了一辈子,突然闲下来不适应

说白了,现在地里的农活几乎不太需要人为干预了,除了两件事情之外:

第1件事情是喷农药撒化肥浇地;

第2件事情就是到收割的时候。

而这个收割的时候也不需要自己做过多干预,开拖拉机去一天就能够全部搞定,以我们家为例,10来亩地的小麦10来亩地的玉米收了之后,根本不需要往家里面拉,直接拉到收粮站去,怎么干燥或者怎么算钱,那是他们的事。

最终他们去晾晒或者怎样怎样也是他们的事,我们根本不需担心,也就是说运气好的话,你一个下午就可以,但是问题是好多村子里面的人,他们的地都不是放在一块的,而是这边一小块那边一小块,所以绝大多数的打工人都需要请一天或者请两天的假。

至于像早些年拿着个大镰刀去在那收麦子或者拿那个口袋子去在那收玉米,完全不存在这种情况了,当然有一种特殊情况还是存在的,那就是这个地里面挖掘机、收割机根本进不来,再或者就是一小块地收割机人家懒得来了,就那么28颗麦子或者10来个玉米,你自己收了就行了呀,来回跑一趟还不够费油钱的,最终这个价格也没法算。

而老人突然之间从之前的农忙到现在彻底闲下来了,就是很突兀的一件事情,大型的机器收割完全取代了人力,而大型的机器浇灌,甚至就是施肥育种也完全取代了人力,当然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面喷洒农药,是否也可以通过拖拉机或者其他的一些农业工具直接完成还不太可知,那就目前来看,基本没有什么农活是交给老人去干的。

老人唯一能干的可能就是抓紧时间找一个菜园子,或者在自己家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开辟出一小块菜园子来,然后稍微种几棵菜,再就没有活了。

长年累月的劳动,为了这些粮食,突然之间一切都由机器来掌控了,一切都由机器来帮助收割来帮助售卖,那在这个状态之下老人可能会自然而然的不适应,不对啊,以前农忙的时候有很多活,怎么现在一点活都没有了呢?

慢慢的他们就开始尝试给自己找活了,有事没事的时候去地里溜达一圈,再或者周边捡个柴火,似乎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2点,交流代沟大

以我的姥姥为例,她还好点,读过小学,三年级还是几年级来着,最起码的汉字是认识的,当然一些生僻字肯定是不认识,但是也不排除一些老人根本就不识字,如果用一句俗话来说,那就是斗大字不识一个。

那这一部分人,他们可能平日里最喜欢的就是听听戏剧,然后呢?

然后好像就没有了,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看电视你根本不可能看得懂,玩游戏那就更不用想了,如果是逛超市,那好像有点玄乎,并且村子里面很少有超市。我们那边镇子上倒有一个特别大的超市,在村子里面还还是很少有的,毕竟消费能力在这摆着,在村子里面建个大超市,那还有得玩没得玩?

而这种代沟大了,就很难找到属于自己的休闲娱乐方式,尤其是你总不可能拿着一款热门游戏,然后找到自己的老人说:玩一会游戏吧,他怎么会玩?他连哪个按键都不懂,当然并没有贬低的意思,实事求是来说就是这个样子。

所以我们可以做一个非常无奈的动作,稍稍往外一摊,然后大喊一声没招啊,对于这一部分老人来说,去农田里干活或许是一个最优选择,因为农田是跟着老人一辈子的。

老人打小就在农田里面工作,现在老了偶尔在农田里面工作一下,好像问题也不是很大,再者来说,现在在农田里面工作没有想得那么累,毕竟几乎所有的农作物都可以由大型机器来完成,充其量就是除除草或者有一些秧苗走的太近了,需要拔掉一根或者拔掉几根。

第3种,落叶归根,念旧情

村子里面的土地对于老人来说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寄托存在的,以我们村子的某个老大爷为例,人家那可就当真长寿,今年90多岁了,再过了两三年据说都100岁了,当然现在是耳不聋背不驼,走起路来虽然慢一点,但拄着根拐杖绕遍整个村子是没问题的。

从去年的时候开始,这个老人就添了一个毛病,什么毛病呢,拄着拐杖就去他南边地头上去转一转,当然人家不干活,说白了那么大身子骨那么大岁数了,如果再去地里干活那也说不过去。

真的去干活也得被村子里的人戳脊梁骨,尤其是戳到孩子的脊梁骨,人家去地里面转一圈好几次我都看到这种情况,看到之后我就问这个老大爷怎么不在家里面吹空调啊,闲着没事出来地里面转悠,什么天这么热的,然后老人说没什么,我就是来看看。

对于于现阶段的一些小年轻来说,可能并没有什么感觉,那就种地就种地呗,种上粮食到时候等着来收获就行了,但是对于老人来说,这块地可能就是他的命,可能承载了无数的记忆。

在年轻的时候就在这块地上努力去奋斗,去拼搏,自己辛辛苦苦种种下种子,等到秋后的季节的时候,就可以收获一麻袋一麻袋的粮食。

而对于这一部分老人来说,他们去地里干活干的并不是活,而是回忆,是回味,是对土地馈赠的感谢。

当然任何事情不能一刀切,也的确存在着一小部分老人,七老八十了还去地里干活,是因为生活所迫,以我们村子为例,同样的整个村子好像就那一户自己。

家唯一的女儿出了某些变故,导致70岁了,还得去地里干活,当然该给的补贴都给了,但是老人怎么着也得考虑点后招,万一将来出点什么事,谁给自己的女儿养活呢?

所以对于他们而言,钱是赚不够的,今天赚完明天还得继续赚,日子过得也是比较苦。

但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老人来说,70~80岁了,这个年龄阶段还去地里干活,那大多数干的就是个情怀而已。

农村老人七八十岁的都去地里干活是锻炼身体还是别无选择?

农村老人七八十岁的都去地里干活是非常可怜的,他们生活在农村没有别的选择,也不是为了锻炼身体,都是为了自己还能干动活,到地里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多为自己攒下两块钱,为自己养老做准备。

安理说农村七八十岁老人,到了享受幸福晚年的时候了,他们如果自己有钱,每天到村里建设的老年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锻炼身体多好,但他们还是选择到地里干活,都是为了自己有点唯薄的收入,给儿女们减轻一部分负担。

农村老人就是这样,活到老干到老,干到自己干不动为止,这都是生活在农村老人的实际情况。

农村老人七八十岁的都去地里干活是锻炼身体还是别无选择?

农村老人七八十岁的去地里干活是锻炼身体还是别无选择?没听说干活是为了锻炼身体的,我认为是生活所迫,他们沒经济收入,为了生存必须干活养活自己,还有愿意在烈日下烤晒旳吗?在树下,在广场不是更开心,溜达玩散步对身体会更好。所以说是为了生活。

农村老人七八十岁的都去地里干活是锻炼身体还是别无选择?

锻炼身体?应该明确这个名词的解释了,何种动作为锻炼身体呢?我的浅淡的理解就是科学的,有规律的,与自身机体合适的有计划的肢体活动,它能有效的增强锻炼者的体质,活筋舒血,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而农村农民地里的农活又是怎样的活动呢?它是一种超时间的繁重的,忍饥挨饿的,需奈极端高温或极端严寒的重体力活动,而且这个活动也有一定的安全风险性,稍不注意就会带来身体的伤害,不知稼穑的白痴们把七八十岁老人去干农活叫锻炼身体实在是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假如干农活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活动的话,请问这种活动会轮到农民们享受吗?老农是平凡当中的英雄,是甘于牺牲奉献的弱者,是体现了牛的精神的实践者,没事再不要侮辱农民,拿农民说事了。

农村老人七八十岁的都去地里干活是锻炼身体还是别无选择?

这个题目路过无数回,看到就令人心酸。我想说说我的看法。这些农村老大爷老大奶还在田地劳作。他们是在锻炼身体吗?我看不是。

农村人一生与庄稼打交道,一年四季,风吹雨打,曰晒夜露,久经风霜。七八十了,身体自然下降,该是休息的时候了。城镇老人男人6O岁女人55岁退休了。农村老人不退不休原因何在呢?

据笔者了解的情况和网友们在回答类似题目的观点上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这些老人身体健康,习惯成自然,以干活为乐。二是为儿女为减轻负担,自愿而为。三是迫不得已,儿女打工去了,无可奈何。四是农民养老金微薄,子女不在身旁。干点活儿,补贴生活费。这些理由不足以证明农村七八十岁的老年人是在锻炼身体,是睁眼说瞎话。

农村七八十岁的老人还在干农活,令人叹息啊!虽然现在不在农村生活,对农村生活还是多少有些了解。必须指出,农村現状存在一些不良现象。虽然尊老爰幼仍然是农村的主流。但是总有一些不孝子孙,在城市打工,深受灯红酒绿的诱惑,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生活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生活不俭点,抹牌赌博,一年收入尽光光。哪怕是逢年过节回家乡,因为赚了几个钱显摆装逼。回家不在家内过夜,在所在县城包宾馆,吃喝玩乐。有的人为了体面,在当地租车回家显摆。当你看见年迈的父母爷爷奶奶还劳作,而不感到内疚吗?生活省一点,节约一点,对老人贴一点,改善老人的生活条件。七八十岁的老人是歇息的时候。劳动过度,身体不好。一旦大病,倾家荡产。都说养儿能防老,实际上农村越是儿多,老人养老问题越困难。真是一个和尚挑水吃,二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无水吃。

农村七八十岁的老人仍在干农活,其根本问题是城乡差别。作为农村老人,一生的心血奉献国家,卖公粮。民以食为天。农产品从未上热搜,价格低廉,收不敷付。同时要养活一家男女老少,七八十岁了,山穷水尽。儿孙各奔东西,不劳动,垂死挣扎无奈之举。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解决农民老来养老的问题,只有二条腿走路@。一路,发扬中华文化传统,儿女们担负起责任,必定老人们养了儿女长大成人,付出心血的份上帮一把。一路,在党的政策关怀下,在扶贫的基础上,提高加大对农村七八十岁老人生活补贴标准。相信,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国强民富的日子会越来越近,逐步缩少城乡差距,加大农村发展资金投入,农村经济发展上新台阶。提高养老金国民化,城乡同筹的曰子不会太久。

农村老人七八十岁的都去地里干活是锻炼身体还是别无选择?

各有不同,锻炼身体可能是谈不上,农夫基本上都不知道什么叫锻炼身体,有的一世也没用过牙刷也能活到一百岁。七八十岁下地干活可能有两种一是迫于无奈,不干活没人干,干活来补充一下生活,另一个就是身体还好,不干活还不自然,总想找点事做,手脚仃不下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