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一,我妈就给我两千生活费,舍友都是五六千,我怎么多要?
什么?一个月才2000零花?够干什么的?
孩子,听我的,一个月最起码10万零花,那才有面子。
老爹老妈不就是苦点累点吗?没事。你不逼他们一把,永远不知道父母多优秀。
不要认为这是个笑话现在的一些小孩子对于金钱真的是没有任何概念,有的时候你单纯地听一些孩子做出来的某些异想天开的事情,就觉得头疼,头疼得很。以我的邻居为例,也不知是享了几十辈子的福,竟然养了个这么啃老儿子。
说来也巧,邻居家的儿子刚上大学,但不知怎么的,他们班级分班的时候出了点问题。
什么问题呢?他和他们班级当中几个比较有钱的人住在了同一个房子里面,大家但凡上过大学就知道绝大多数的大学其实都没有条件搞单人宿舍的,最好的情况也就是两个人住在一个屋子里面,上面是睡觉的地方,下面是放自己书桌的地方,而他这个学校居住环境稍微差了一些,6个人挤在一个宿舍里面。
这6个人里有5个人都属于典型的富二代,要么父母就开着一个大型超市,要么父母就是维修厂的老板,大家千万不要小瞧维修厂,我们这边一个小县城里面的维修厂一年总收入能够超过100万,大家想一想里面的各种利润吧。
还有一个孩子的父母是拆二代,他们每个月的花销多得离谱,别的不多说,我们上大学的时候都买过山地自行车,一辆自行车可能200块钱就买了,如果买二手的七八十块钱就能买一辆,但是人家不。
人家买一辆自行车那都是4位数起步的,手里拿的手机全都是国外的大牌子,随便拿出一个来都比苹果手机还要贵,动辄就三五万块钱一个手机。平日里的时候,动不动就下馆子,而且谁过生日还请全班同学吃饭,每个月就算是省吃俭用,人家也能够拿出一两万块钱的花销来。
当然这是那个孩子给我讲的,至于这件事情是真是假,以及这中间有没有掺水分咱不知道,毕竟这年头谁往外说话的时候都好往大了说一些,比如自己的工资明明七八千,对外却说自己月入1万。
这种事情数不胜数,咱就当个乐呵就行,奇怪的是为什么这个孩子告诉我这件事情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觉得我跟他的父亲关系不错,希望通过我这一方面来劝劝他的父亲,每个月多给他点零花钱,每个月只有1000块钱的零花钱,实在是太少了。
按照这个孩子的说法,人家这些同学平均下来,每个月最少是1万块钱起步,甚至有些就2万 ~3万,上个学父母提前就给他准备一张卡,卡里面就是30万,甚至刚上大一人家就开始准备买什么车比较好。自己跟这些人在一个宿舍里面,如果每天吃吃不痛快,喝喝不痛快,生活在一起的话,实在是太掉价了。
当时我听了之后还是满脸震惊的,然后我问他:你们学校里面每一个人都有这么土豪吗?如果学校里面每一个人都有这么土豪,那你简直就是上了一所贵族大学啊。那个孩子听了之后挠挠头说:也不全是这个样子的,我们学校里面大多数人都是很普通的。
他们每个月可能就是600块钱到1000块钱左右的零花,但是我们宿舍不一样,我们宿舍这几个人都是个顶个的土豪,他们都这么土豪,我怎么可能太掉价?人家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动不动就点个套餐,要么就点个烤鱼,吃一顿饭,都花个五六十,我再去吃麻辣烫,再吃饼卷肉的话就太拉低身份了。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的父母也只是打工族啊,你的父亲在一线大城市里面虽然拿着高薪资每个月2万块钱,但也是省吃俭用拿出来的,一天需要赶公交车就得赶个两个小时,还得坐地铁坐两小时,每天在路上就得花4个小时。
再就是租的那个房子,也舍不得租多么好的房子,租在一个特别破烂每个月租金1000块钱的房子里面,一个月都舍不得吃荤腥。你的母亲在这个县城里面能够拿8000块钱工资就已经了不得了,但你知道吗?你的母亲每天都需要拿3~4份兼职,要么就是发传单,要么就是给别人接一些工程,设计一些图纸。
你一个家庭每个月的总工资也就是3万左右,这其中把各种贷款都给还掉,能够拿到出来的钱还得拿出一部分预防一些突发事情,家里面哪有这么多钱让你霍霍?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那个孩子扭头就走了,走到一半他回头给我说:我还觉得跟你说这件事很管用呢,没有想到你说的话和我父母说的话一样,父母没钱怎么了?父母没钱就不能给我好的教育,就不能让我在学校里面好好享受享受嘛?再说了,每个月3万块钱给我拿过2万块钱来让我当零花,很过分吗?
大家知道我的工作比较特殊,各种各样的熊孩子也都能见到过,但是这个孩子说的每一句话,几乎都让我怀疑是价值观了,因为我很少会见到这种。怎么说呢,就是很不可理喻的那种孩子,不讲道理可以理解,但如果不讲道理到极致,那估计不是孩子的事,孩子的父母也需要背锅。
正如咱们题目当中讲的那一个案例一样,一个月才2000块钱够干什么的,人家朋友同事同学他们都是拿6000块钱零花的,凭什么就我特殊?就我例外?那你不想想你的家庭状态是什么样子?
当然你可以告诉我说,人家的父母怎么怎么样,我的父母也不差呀,只要我的父母肯拼命,那么就一定能够给我拿出更多的零花钱来。当然可以,你的父母现在就可以把房子卖了,然后供你4年,这4年里面你随便吃喝,怎么着也超不过100万吧?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定位?让你上大学从来不是让你去享受的,是让你去学知识的,如果你连这一点都没想明白的话,那这个大学不上也罢。
遇到这样的熊孩子该怎么办?在日常生活当中这种熊孩子不多,但如果遇到了,父母应该怎么办?
当然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一个上高中或者上大学的孩子,你每个月只给他100块钱,那纯粹是父母有问题。但是如果我们给他的钱足够他日常花销了,当孩子提出这样的疑问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又应该怎样去做呢?
A.要他详举例子。
一般孩子肯定能够巴拉巴拉说出一大堆,比如我们班某同学他每个月的零花钱是3000块钱,所以我也想要有3000块钱。
然后我们就要告诉他:你能告诉我,你们班除了他之外还有哪些人每个月的零花钱都是这些钱吗?
这个时候孩子肯定是一时语塞,一来他没有做过足够多的调查,二来他可能也只是眼高手低,只瞅到了那些高消费的群体,对于那些低消费的群体并没有做过统计,所以这个时候孩子很容易蒙圈,在蒙圈之后我们需要做第2步。
B.告诉他,这些钱日常花销是足够了。
比如我们每个月给孩子2000块钱零花钱,然后告诉他2000块钱30天,你每天所需需要花的钱也就是70元左右,一个大学生一天70块钱够吗?答案是足够了,你早餐10块钱,午餐20,晚餐10块,一天的总花销也不会是40元而已,那么一天还能够拿出30块钱当零花,一个月下来就是900块钱,这900块钱你完全可以想干什么干什么,足够你的日常花销了。
C.告诉孩子,再多的钱父母也无能为力。
我们要告诉孩子父母能够给你的,就是能够让你和其他普通人一样接受一个正常的教育。但是如果你希望能够获得更高的享受,那么剩下的路就要你来走了,父母把你养得这么大已经很不容易了。
但如果你在此基础之上还提出过分要求的话,的确不太应该。
再者来说,每一个父母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家庭环境也是不一样的,我们必须按照不同的家庭环境做出不同的预算,我们不能说让你享受荣华富贵,但最起码能够让你吃得饱饿不着,冻不着。
在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一味的大发雷霆,一味的大发脾气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反而会增加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矛盾,但如果我们反其道而行之呢?不能说反其道而行之,最起码我们能够多方面思考并且做出一个具体数据结论,然后告诉孩子:你提出的方案不可行也不能行,父母能够保证的就是你每天的正常花销。在此之外的额外花销,我希望你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让自己实现,但前提是通过正当的努力,千万不要走弯路。
除此之外,也给父母打一针预防针,孩子说这句话并不意味着孩子不懂得尊重你,也不意味着孩子开始和你唱反调了,没有必要第一时间就大发雷霆。
有的时候孩子只是好奇或者孩子只是随口一说而已,我们一定要收起自己的玻璃心,然后跟孩子好好地掰扯掰扯这件事情。
如果最终实在是掰扯不过来或者已经没有沟通的必要了,那不妨相信一句老话: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该揍还得揍,不揍不解气啊~~~
我大一,我妈就给我两千生活费,舍友都是五六千,我怎么多要?
如果你家里有矿,一个月两万都可以要,如果是你父母辛苦挣钱的,两千足够了,替你父母想想吧。大学生了不要生活费都可以,大学都可以去做兼职了,不但锻炼了自己还赚了钱,不要攀比生活费的多少,攀比一下学习好的同学吧,拿了多少奖学金呗!
我大一,我妈就给我两千生活费,舍友都是五六千,我怎么多要?
真的要得多了,我不知道楼主在那个地方读书,消费水平怎么样,但是2000生活费真很多了。我作为大学生生活费是一个月1500左右,包括了吃喝玩乐,可能不是过特别富有,但是平时生活完全够了,还能存钱💰,现在大三开始,基本不找家里拿生活费,平时课余赚点兼职完全够了。
楼主该自己做做兼职,体验一下赚钱的辛苦,只有自己体验了才知道每一分💰来的不容易。
我大一,我妈就给我两千生活费,舍友都是五六千,我怎么多要?
孩子,我为你点赞,你聪明好学,考上了大学,真了不起。你说你妈只给你两千元生活费,而舍友都是五丶六千,我觉得,确实少了点。不过话说回来,你要看看自个儿家庭情况。
我也有个儿子读大三,3月6号开的学,我也只给了他二千元钱。
其实,你可以勤工俭学,比如作点家教,或者打点假期工什么的,挣点钱来充足自己,将生活改善一下,二千元钱来说,每月四百元都不到,还要用点零花钱真是太少了。
我们有家庭,是工薪阶级,还有一些,是农村人,经济不太宽松,所以给孩子的生活费太少。大凡读大学的孩子,一般是十七、八岁人了,我们可以发奋学习,把成绩搞上去,争取点奖学金来弥补一下,这样,生活费就有着落了。
你舍友的父母,给的是五、六千,这很正常,这只有千把元一个月。所以说,要根据我们家庭情况,跟父母多要点也未偿不可。
好,祝你学习进步,毕业了为国家多作贡献,好好孝敬父母。
我大一,我妈就给我两千生活费,舍友都是五六千,我怎么多要?
大一的新生,你妈给两千生活费,你嫌少,怎么多要?
这要看你父母是干什么的,有多少收入一个月,如果父母是靠打工为生的,每月拿几千元薪水的话,给你两千元生活费够可以的了,不要总拿舍友作比较。
舍友每月五六千元生活费,说不定其父母是老板,从事个体经营,或者是企业主,舍友的父母不差钱,所以给个五六千元也无所谓。
前几年我在一大学食堂看到一个小伙子,点了四五个荤菜,外加饮料和米饭,估计这一顿要百十元,再看看不远处有二个女生吃的是每人二个馒头加榨菜,也就块把钱,一样的一顿午饭,差别如此之大,也许这二个女生的父母来自偏远的农村,父母没有多少钱给她们,所以,只有能省就省。
看得出来你妈给你两千生活费己经不错了,不要跟有钱的富二代去比,你只是一个学生,应该好好学习,毕业后找份好工作,等自己有能力工作挣钱了再买自己喜欢的品牌衣服和化妆品。
也许只有当你辛苦工作,努力挣钱时,才会体会到挣钱不易,花钱会慎重,这是后话,希望你好好学习,用优秀的成绩,毕业后努力赚钱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吧。
我大一,我妈就给我两千生活费,舍友都是五六千,我怎么多要?
你都大一了,成年了,没想着给妈妈分担,还跟舍友比生活费,好多孩子不要家里一分钱,勤工俭学你咋不学习?吃饭穿衣量家当,家里是啥情况你自己应该很明白,你应该问问母亲生活费够不够,在学校应该比学习,而不是比吃穿,等你学业有成让母亲过上好日子,报答母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