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积蓄都给儿子买房娶媳妇了,老了住在女儿家,大家怎么看?
这不就是典型的重男轻女,怕给儿子添负担,去祸祸自家亲女儿嘛?
在日常生活当中,父母把自己的所有积蓄都给儿子买房,这也可以接受。当然我说这句话的时候很多人可能就会在喷我,你这就是典型的啃老一族吗?好的,我们把刚才那一句话很明显地摆出来,单纯的就事论事来说:
当下阶段的年轻人他们买房也好买车也好,有多少人是依托于自己的努力买出来的,而没有借助父母的任何外力呢?如果说你没有借助父母的任何外力,那我佩服你,但我们不得不说:当下阶段仍然有一部分人他们买车也好买房也罢,所需要借助的外力当中最大的一部分力量就是父母的力量。
父母拿出自己积攒了小半辈子的积蓄给自己的儿子买房,给自己的儿子买车,目的就是为了将来自己儿子讨老婆的时候不至于太过于被动,毕竟两个小夫妻结婚连个房子都没有,连个车子也没有,多多少少有些不像话了。
但是有一部分父母他们典型的就属于重男轻女,重男轻女到什么状态呢?他们不但把日常生活当中所有的好处,所有的便利处通通都给了自己儿子,甚至在他们遇到困难、遇到挫折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并不是儿子而是女儿。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就如同泼出去的水,这个水已经泼出去了,那不妨再给这个水找点麻烦、找点问题吧。自己的宝贝儿子自己将来还等着人家养老呢,现在肯定不能得罪。
但随着父母的年龄越来越大,儿子的年龄越来越长,这个时候父母可能更依托于儿子了。儿子随便说的一句话,父母就抓紧时间去做,可是对于女儿那边没事的时候不搭不理,有事的时候就得要求女儿去给自己做,这样想想女儿那边多多少少有些不太公平。
如果真遇到了这种事情怎么办?诚然,我们更愿意相信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是疼爱自己的儿子,与此同时也疼爱自己的女儿的。毕竟在当下阶段,早就做到了男女之间的公平对待,甭管生男生女都是一个样子。
但是我们不排除有一部分父母他们宁愿愿意让女儿遭罪,也不愿意让女儿享福。他们宁愿愿意让儿子享福也不愿意让儿子遭罪。那么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如果父母愿意把所有的福利通通给自己的儿子,与此同时一有事情就第一时间想到女儿,我们更建议做到以下两点。
第1点确定底线。
尽管父母是生我们养我们的,有恩于我们,但是对于儿子和女儿一旦不平等的话,我们还是有反击的正当权利的。如果父母做得太过分,或者父母在某些方面做得实在是让人太接受不了了,我们应该告诉父母绝对不可以这样去做,我也是你们的亲生孩子,我也是你们的女儿,不能因为是女儿就要区分对待,我也是一个贴心的小棉袄,而且这个棉袄还不漏风。
该帮忙的地方我必然而然会帮忙,但是把这个忙帮完了之后,我也就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去一直来帮忙了,我们都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考虑一下,如果你们是我,我是你们,我这样对待你们,你们能接受得了吗?
第2点日常没有必要太过于斤斤计较,但涉及到核心问题的时候坚决不能后退。
在日常和父母的交往的过程当中,吃点亏就吃点亏、上点当就上点当,这些通通都无所谓。给父母买水果,儿子买了40块钱的,女儿非得买41块钱的或者39块钱的,没有必要纯粹地计算这种价值。
计算得多了反而会让自己心累,在常规情况下多一点少一点,这些通通都无所谓,本身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但一旦遇到核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赡养父母的时候,双方之间谁出力多谁出力少,出完力气之后的后续问题应该怎样去做?涉及到这些核心问题的时候,要做到坚决不退步。
因为你今天退一步明天退一步,到最后也可能就没有底线了。当然这个话题探讨的可能有些偏激,我宁愿相信天底下的所有的父母都是公平的地待自己的儿子和女儿的,真正意义上说给女儿不间断添麻烦,然后一直溺爱儿子的少之又少。
小伙伴们,你们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关注我,每天五个冷知识,助力成长!
父母的积蓄都给儿子买房娶媳妇了,老了住在女儿家,大家怎么看?
中国几千年以来旧的传统是养儿子防老,所以,父母亲大多数都会将自己的全部心血注入儿子身上。在这个男女平等社会的今天,此现象无形的造成了儿女之间的矛盾。有一些儿子也会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老人的慧顾,但一遇老人需要照顾之时儿子媳妇改变了往日的面貌,个别人也有采取不当手法将老人赶出家门。
随着社会的变化,也提示老人要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思想认识。孩子能否养你终老要全面的分析和判断,电视台的专家曾经说:“老人手中的过河钱不可没有,到何时不可以全部拿出以防急需之用”。我们单位有一位员工,父亲去世后他母亲将名下的房产及钱财全部都送给女儿决定在她家养老。随着身体的健康不断的变化用钱地方越来越多,最后女儿感觉吃亏在她丈夫的坚持下将母亲赶出家门。本意让她去儿子家生活,儿媳妇哪能容纳这吃亏的事情。老太太也觉得事情没有做好,拿一棉被到一无人河边坐了三天三夜,就在生命即将终结的时候被人发现救回。单位对儿子进行了处理,最后事情得到了解决但做母亲的是否做的有失欠缺和长远考虑。
父母的积蓄都给儿子买房娶媳妇了,老了住在女儿家,大家怎么看?
不合理,不公平!父母没有做好!没有想到,儿子无能,媳妇没有良心,出这种事情!大多数父母财产都是给儿子,女儿没有得到,养子防老,不养女儿防老,这是历史,要女儿养老,这个问题做父母的没有办法!儿子媳妇那里没有办法住了,到头来只有靠女儿,做女儿的也没有办法!是自己的父母,父母财产给儿子,养老住女儿家,有女儿来养老,真的不合理不公平,做人做事要合情合理,做父母的骨气,财产给儿子,有儿子一起住养老,讨饭也不要到女儿家去住养老,真的讲不过去,以后做事要小心,有钱放些到银行里,做好自己养老问题,全靠子女路难行,养老保章靠自己最好!
父母的积蓄都给儿子买房娶媳妇了,老了住在女儿家,大家怎么看?
出于孝顺,女儿欢迎父母来家住,但这显然不合理,缺德儿子这时候哪儿去了?
所以这又回到了一个问题的原点,那就是:老人一定要把财产牢牢攥在自己的手里,否则老了以后很有可能非常被动、甚至是遭嫌弃。
就好比在这个问题中,父母把所有积蓄都给儿子买房子了,儿子结婚需要房,但没那么多钱,父母可以帮,但不应该把自己的所有都搭进去,然后老了以后投奔女儿。
父母把儿子养大,供他吃供他穿供他学习,他长大成人后自己能够挣钱了,父母的责任早已尽到,但看到他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会帮,但这种帮可不可以出一半的钱?,留下一多半为自己养老之用?,你不能说钱都给你了,我老了之后无钱养老了你不管,干嘛要做这种没有退路的事情?
现在说这儿子,房子买了媳妇娶了,舒心顺意乐开花儿了,那你爹娘呢?不知道他们老了?明明知道他们老了却不出手把他们接来供他们养老,却眼瞧着二老投奔女儿家,你看的下去么?是你把二老钱花光的而不是女儿,其实明明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却不去做,就问问你这么活着踏实么?
父母的积蓄都给儿子买房娶媳妇了,老了住在女儿家,大家怎么看?
这种情况在我们国家很普遍。这和我们的国情和传统观念有关。尽管稍微年轻的父母懂得男女平等,心知肚明女儿会更孝顺,但他们还是会偏向儿子一些。大多数家庭里,女儿都不会和兄弟,父母争。说白了,女儿爱自己的父母,兄弟和原生家庭。
我认识一个大姐,今年六十多了,她家有兄弟六个,只有她一个女儿,她排行老三,上面两个哥哥,下面三个弟弟,父母亲都没有正式工作,而且父亲很早就去世了。
小的时候家境特别不好,真的是吃饭穿衣都成问题。她16岁就参加工作,承担起了养家的责任,一干就是十多年,期间,两个哥哥结婚,一个兄弟结婚,她所有的工资都交给母亲,家里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
27岁她准备结婚了,哥哥们觉得她为家里做出了很大贡献,都想多给她准备点陪嫁,可毕竟都结婚了,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到了结婚的时候,只有一个哥哥给她买了一套茶具,母亲提前买下的一块毛毯,说是给她,也没给。她想要一块手表,母亲也不给准备,总之一句话,她工作了11年,工资都交给了母亲,结婚却没有陪嫁。本来她当时也没在意,可在婚后,却成为丈夫的把柄,只要她想给母亲花钱买东西,丈夫都会不高兴。久而久之,在双方的心里都埋下了怨恨的种子。
后来,兄弟们陆续结婚,经济条件都开始好转。
大姐在结婚第二年,利用自己在砖瓦厂工作的便利盖起了房子🏠,自己三间,给母亲和兄弟盖了四间,是邻居,用的是大姐单位的地皮。房子🏠盖好后,母亲和兄弟搬来一起住,直到现在。
今年疫情,大姐从北京回来,和母亲相处了两个多月,母亲今年90了,但思维很清晰,她把自己住房子和院子里的平房都做出了分配,按照亲疏远近,五个儿子,孙子都有份,唯独大姐和女儿没有份。
大姐心里不舒服,她不是在乎这点东西,她只是觉得,在母亲心里从来没有她的位置!明明是她为这个家鞠躬尽瘁,奉献了很多很多,可为什么母亲从来没有考虑过她的感受!她一个人带孩子生活很不容易,母亲也一直是她在孝敬,相反,哥哥都觉得她做的太多了。可为什么在母亲眼里从来没有她的辛苦和不易!
她和我聊了很多很多,我相信她说的是事实,因为我们是好多年的邻居。
我想安慰她,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因为我自己也是这样的处境。非常的无奈和尴尬!
所以,我想和天下所有父母说,请尽量把你们的爱均匀的分配给你的孩子们,别让她们受到伤害,这样,有一天你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才能和平相处!不要让孩子们感觉到不公平,要让她们相互理解相互关爱,团结在一起。
不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是你们的孩子,她们爱你们,我相信你们也爱他们。千万别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女儿,让她一生都难以释怀!
父母的积蓄都给儿子买房娶媳妇了,老了住在女儿家,大家怎么看?
父母的血汗钱给儿子买房结婚就现在的实情来说很正常,儿子结婚,了liao了父母的心病。老了住在女儿家,是女婿好,否则这个女儿就会左右为难的。
我国法律规定:子女享有同等的财产权和赡养老人的义务。但现实生活中,父母的血汗钱大多都给儿子结婚用了,从儿子出生开始,就为了儿子的房子结婚做准备,好像一生就是为儿子而活。还有很多为了儿子结婚要女儿也出钱的,更有甚者要女儿的彩礼钱来给儿子用 ,更可怕的是:儿子说不着儿媳用女儿换亲的。中国五千年男尊女卑的思想很难从根本上转变,现在中国女性的地位相对而言已有很大的改善,为了我们女性得到真正的平等,还需要女性自己付出相应的努力。
女儿大多都很孝顺,为了父母为了原生家庭和睦幸福,自己忍了又忍,泪往肚里咽,只要日子能过自己再难也要受着。中国妇女的忍辱负重是世界闻名的。不然呢?要自己的兄或弟说不上媳妇么?要自己的父母天天唉声叹气愁白了头么?要自己的兄或弟为了赡养老人问题离婚么?为人女儿好难做人的。
为人父母就这点本事,顾了儿子就偏了女儿,他们又何尝不知道自己的心是偏的。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儿子娶媳妇始终是自己的心病,是一生的任务,哪怕儿子娶了媳妇忘了父母。
存在就有其合理性,有其时代特征。生活不易,为了亲人更好的活着,只能苦了自己。自己努力吧,多多赚钱,为了自己身边的亲人更好的活着!为中国好女儿点赞点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