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甘肃东部的人和陕西西部的人生活习惯一样而且方言也一样?
你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我的故乡是甘肃东南方向的,与陕西陇县相邻,生活习惯与民俗、方言及口声十分相似,这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我认为这有人文交流、融合的历史原因,也有人口迁徙以及历史上行政区划的归属原因。甘肃天水历史上曾经是秦人故地,三秦文化就诞生于天水与宝鸡一带。比如秦始皇的祖先伯益为其始祖,造父为其氏祖,非子为秦国始祖,他们一直都生活在天水一带,特别是与陕西陇县和甘肃清水县相交的广大关山地区曾经是秦始皇祖上为周国养马的地方,清水县有秦亭乡曾是历史上称秦国的起点一一秦邑。后秦人东进先后在陇县、眉县最终定都在咸阳,了解这段历史的脉络,就不难理解甘肃东部地区为什么与陕西西部的人方言及饮食习惯为什么基本一样了。一句话:民调随官腔而演化,饮食以贵族引领百姓而改变。
陕西咸阳及以西百姓的饮食习惯和方言,最初起源于天水市,特别是清水县一带,进而在关山地区发展,最后在咸阳发展成熟的。后来以咸阳为中心,随秦国的强盛,及文化向周边辅射传播也是很自然的了。
我家乡原汁原味散饭、搅团、含水面(岐山哨子面最土的叫法)等农耕时期的饮食名称和吃法除原天水县、淸水县、张家川县、陇县、凤翔县、除仓等地外,很少有别的地方这样的叫的。秦腔也是陕甘两省的百姓往返于关山时,为了壮胆而在关山沟里喊出来的调子,最后被人们传承和发扬形成的,虽然,关山、秦岭高大,但没有阻止秦腔在陕甘两省间普遍传唱的原因。
供楼主及朋友们参考。
为什么甘肃东部的人和陕西西部的人生活习惯一样而且方言也一样?
因为甘肃东部的天水、平凉、庆阳地区,自古就是陕西管辖的范围,只是到了清朝,清政府为了削弱陕西的历史范围,才划给了甘肃,所以,甘肃东部和陕西在文化、语言、自和习惯上等有割不断的联系,而且自古通婚、经商的较多,直到今日,甘肃东部的人购物、看病只到西安而不去兰州,因为两城距离差不多,且西安比兰州繁华。因此生活习惯和方言一样就不稀为奇了。
为什么甘肃东部的人和陕西西部的人生活习惯一样而且方言也一样?
因为甘肃东部的天水,平凉,庆阳,以前属于陕西的,后在清朝时从陕西划给了甘肃,所以生活习惯,语言,风俗地理都相近。
为什么甘肃东部的人和陕西西部的人生活习惯一样而且方言也一样?
你还记得这些年山西和陕西的信天游之争,山西硬是说某首陕北民歌是山西的,应该叫山西民歌。其实山西人说的也对也不对。这里我们有一个概念性错误,就是我们简单的用行政区域去对文化区域进行了分割。陕北民歌中的陕北,实际上是一个文化区域,这个区域包括陕西山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南内蒙古各一部,统称为黄土高原。生活在这个区域内的人民,语言和风俗习惯以及文化传承都相同或相近。就像陕北民歌,就是在这个区域内流传的艺术瑰宝,他不单独属于某一个省。这样你就明白了为什么甘肃东部和陕西西部生活习惯和方言都一样了,其实不仅这俩地方一样,只要在这个文化区域范围内的七个省,你都能找到和他俩一样的地区。
为什么甘肃东部的人和陕西西部的人生活习惯一样而且方言也一样?
甘肃东部只是从行政区划上属于甘肃,但其实这里的人的语言、生活习惯、饮食等各种习俗跟陕西人是一模一样的,他们实际上是甘肃的陕西人。他们出去打工大部分去的陕西,而且他们距离西安的距离比距离兰州要近。最近很多平凉人庆阳人呼吁要把他们划分到陕西去,其实也是不无道理的。但是行政区划的调整和改变要考虑很多因素的,是个相当麻烦的事情。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划过去。
为什么甘肃东部的人和陕西西部的人生活习惯一样而且方言也一样?
这并不奇怪。因为甘肃东部和陕西西部的人,他们长期生活在一个基本相同的地理区域,由于语言环境等各方面的相互影响,他们在饮食习惯、语言交流,衣着打扮、住房式样等等各方面基本上都是一样的,虽然他们在地理上有陇东和陕西之分,但是由于他们生活在一个区域,这些方面相同并不奇怪。
生活习惯是某一个地域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所积淀成的,是适用于某一个区域的,而方言作为使这个区域在交流过程当中所逐渐基建成了一种语言符号。陇东和陕西只是地理上的一种标志,而并不能说地理上的标志和实际的状态就是完全一致的,比如说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和邻省的一个地区相匹邻的,因为我们这些人几代甚至几十代都长期生活在一起,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方言都是一样的,并不是说他们是邻省,我们是另一个省,我们的饮食习惯和与方言就截然不同,在客观上不是这样的,实际也并非如此。
地理坐标有地理坐标的区分,他不过是行政区划的区分。实际情况是实际情况的存在,这两者没有多大的区别,也有必然的联系,就像陕西的潼关与河南的灵宝交界地方的河南人也会说陕西话,陕西的人也会说河南话一样,这不奇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