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生、郭沫若、舒同三个人的书法哪个更漂亮?
康生的字好于舒同,舒同好于郭沫若。当然,各人有各人的特点,评价的人也是出于各自的欣赏爱好而定的。
康生、郭沫若、舒同三个人的书法哪个更漂亮?
出题人有意思,把这三个人的书法放在一起比较。三个人中,舒同虽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但无论是资历、学问还是文化,都是无法与康生和郭沫若比较的。而在康与郭之间,我个人认为康生的小字更加文气,而郭沫若的大字更加大气。
舒同书法的名气虽大,但这与他出任书协主席关系更大。他的书法,笔笔中锋,字形浑圆,风格独特,书法史上难以找到类似的写法,只有南唐后主李煜的“金错刀”,与之略有相似。
(李煜《入国知教帖》局部)
至于康生,这是一个长期在幕后工作的人,他曾是“红色特工之王”李克农的上级。他与郭沫若,应该不是网上传的那样,说自己用脚趾头夹根木棍都写得比郭沫若好。
论书法,康生是下过苦功夫的,尤其是一手小章草,古朴而雅致,深得魏晋风韵。而他的大字则逊色很多,有些线条过于纤细,可见手上掌控力有限。
相较于康生,郭沫若的大字则要强出不止一个数量级。他的字,底子还是颜真卿的稿书,强调中锋与绞转,但是,他又吸收清代中期以来碑派书法的写法,棱角相对分明,气势雄强,在近现代中,算是碑帖融合较好的一位书法家。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康生、郭沫若、舒同三个人的书法哪个更漂亮?
康生第一,撇开政治,称康生是一代书法大家一点不为过,现在书协那些个专家没一人达得到康生的水平;
舒同第二,舒同的“舒书”自成一体,圆润内敛,就象舒夫子的为人一样,平缓中坚持着原则,师古法又揉入了自己的东西,难能可贵;
郭老第三,于书法成果看,郭老对此艺下的功夫可能不如康生与舒老,郭老是起步时的底子好,从小练就的童子功,而康舒二人则是终身练字不辍,属于“书虫子”类,故他俩的造诣明显高于郭沫若。
此为个人一己之见。[大笑][大笑][大笑]
康生、郭沫若、舒同三个人的书法哪个更漂亮?
书法这种事,一开始固然需要练,勤练。但是到某种程度就不是练的问题了,而是个人风骨的问题,是个人精气神体现的问题。
大诗人陆游说得好:“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陆游的意思是说:如果要学习作诗,不仅是字词句式,还要有更高深的学问在灵魂里,作诗的工夫,在于诗外的历练。
当代最伟大的企业家任正非对于管理这门科学也是这种观点:他要求华为高层都要具有“宽文化背景”。他在关于干部选用的讲话中说:
未来公司需要什么样的干部?我认为未来公司需要的管理干部是对市场有深刻体验和宽文化背景的人,宽文化背景怎么理解,大杂烩,什么都懂一点。要成为高级干部都要有宽文化背景,干部要进行必要的循环,这是宽文化学习的好机会。
怎么才能能具有“宽文化背景”?
无非就是多读书,读杂书。哲学、历史、军事、天文、地理、数学、古今中外都要读,扩展思维。
管理的终极学问在“管理技巧”之外。
书法亦是如此。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很多人练字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写出的字甚至和字帖形神兼备了 ,堪称漂亮。但就是入不了方家的法眼,蹉跎一生,被“爱书法”耽误了人生,成了世人眼中的“怪人”,“奇人”,甚至于用书法乞食于街道。
但就是不被认为是“书法家”。
所以说,用漂亮与否去评价一个人的书法,是有失偏颇的。
任何一个人只要下点笨功夫就可以把字写得漂亮了。
毛笔字,只有好与不好,没有漂亮与否!
先说康生和他的书法。康生是大勇之人!
何谓大勇之人?
夫天下有大勇者,智不能测,刚不能制,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朕加之而不怒,此其志甚远,所怀甚大也。所怀者何?天下有饥者,如己之饥;天下有溺者,如己之溺耳。民族危急,别亲离子而赴水火,易面事敌而求大同。风萧水寒,旌霜履血,或成或败,或囚或殁,人不知之,乃至陨后无名。
铭曰:呜呼!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来兮精魄,安兮英灵。长河为咽,青山为证;岂曰无声?河山即名!
人有所忘,史有所轻。-统可期,民族将兴。肃之嘉石,沐手勒铭。噫我子孙,代代永旌。
--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碑碑文
康生是秘密战线的最高领导者之一,他长期担任中央社会调查部部长一职,当年在上海特科他亲手处决过叛徒,他的心中藏着的秘密如大海一样深广,你说他大勇不大勇?
同时康生亦是一名文化大家。他原名叫张旺,家里有两千多亩地,是山东诸城的名门望族,书香门第,与臧、王、孟并称诸城四大家族。自幼在家学里读四书五经,唐诗宋词。
张家家规严正,小康生每日里不做他事,唯有习字读书,十一二年之久,16岁上才去青岛读了一所教会中学,著名的青岛“礼贤中学”。
即是说,康生自幼的学问中西方兼修,毛笔字练的是童子功。
中学毕业之后,做的是诸城县里高等小学校长,一做六年之久,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之外,日常工作也和写字相关。
然后才去的上海大学读书,走上了革命道路,沐浴血雨腥风。
康生一生爱好不多,不讲究吃,不讲究穿,只爱买书读书,买字帖写字。
在党内,他是一名大知识分子,人都尊称一声“康老”!
这种“智不能测,刚不能制,学贯中西”的人写出字来自然有一股子刚中有柔,柔中藏刚,力透纸背又四面八方密不透风的意味:
这种意味好不好呢?
那就见仁见智了,大概中年以上的稳健人士懂的这个意味的弥足珍贵 吧!写一手这种字的人,他会“易面事敌而不怨”!“无朕加之而不怒”!值得托付大事。
再来说郭沫若和他的书法。郭沫若是一名浪漫的革命家。
首先郭沫容也是出生在殷富之家,家里开有私人学堂“绥山山馆”,请的教师是沈焕章要求学生白日读经,晚上读诗,读累了就练毛笔字当休息。
郭沫若三岁开始跟着母亲读书习字背唐诗,五岁入私塾读四书五经练字背唐诗,14岁才开始进入新式学校读小学。
于书法一途,郭沫若也是练了十一年的童子功的。
郭沫若是以诗作出名的,《凤凰涅槃》,《炉中煤》,诗集《女神》等等,他算是一杆文艺革命家的大旗。
同时,郭沫若先生亦是杂家,诗词文章之外,哲学、历史、考古、金石也堪称大家。
他这种人的书法就免不了飘逸洒脱,有一股子天马行空龙蛇飞舞的意味穿纸而出。
至于这种凤翥龙翔的意味好不好?
还是那句话,见仁见智。古板严谨的人大概不会得意这种书法,但是灵动本性的人应该得意这种书法 ,看着心灵就舒服。
至于 康生说他脚指头夹着木棍也比郭沫若写得强!
不必当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都是文人相轻的一时之言。康生愿意拿郭沫若和他相比,证明了郭沫若的字其实在他眼中还是有一号的,不然,提都不会提,比也不会比的。
就书法来说,康生和郭沫若在同一个阶层的,都是当世的大家!
至于舒同先生的书法,本文不做详细讨论。
不过,单就书法来论的话,自成一体是确实的,很漂亮。
康生、郭沫若、舒同三个人的书法哪个更漂亮?
此三人书法舒同最好,郭沫若次之,康生第三。
康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他长期领导秘密战线工作;1966年后与林彪、江青等相互勾结,是发动文革的主要成员之一,1975年12月16日卒于北京。1980年,中共中央鉴于他犯下的严重罪行,决定开除其党籍,撤销其《悼词》,并公布其罪行。
康生在下面这张信札中写道:“比目鱼同志:若论书法,我用脚趾夹根木棍都比郭沫若写得强。”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本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乳名文豹,笔名除郭沫若外,还有麦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鸿、羊易之等,中国现代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
舒同(1905年11月25日~1998年5月27日),男,字文藻,又名宜禄。东乡人(今江西抚州市东乡区)。书法大师。原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陕西省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康生、郭沫若、舒同三个人的书法哪个更漂亮?
书法这东西看似简单,其实不然。你没有天赋,你就是从一岁写到100岁也不行。他们三个人的字康生的字明显在党内,在领导层里属于第一的。郭沫若的匾至少在当代或者在本上世纪都是数一数二的。舒同嘛,基本上就是靠运气了,他的字谈不上特色,基本上没有和上面两位有可比性。纵观20世纪和21世纪。能称得上书法家的基本上没有。明朝的董其昌死了以后基本上就没有书法家了。书法家的概念是什么?你的楷书要写得来,与众不同,但是又必须被大众认可,你的行书和你的草书不能是天马行空随意乱写,既要同前辈不同,但是又必须要合乎书写的规矩,这才叫书法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