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楼兰为什么卖不好?
日产楼兰为什么卖不好?实际上任何一款车逐渐变得边缘,往往都是由多个问题所导致的。如竞品车型实力太强,自身定位、价格不匹配,自身实用性不强等等。这一系列问题最终会导致一款产品逐渐滑向边缘,与楼兰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
比如昔日的丰田皇冠,为什么随着不断更新换代逐渐边缘化,最终退出了市场?原因就在于定位、价格、功能等相关参数出现了问题。就像一汽丰田皇冠曾上过V8发动机,售价高达80万以上,试问80万的预算谁又会买皇冠呢?或许会有买的,但绝大多数消费者手握80万预算不会买皇冠。
日产楼兰也同样如此,楼兰定位于中型SUV旗舰,对标丰田汉兰达、本田冠道、福特锐界(参考日产内训资料),只不过这事2015年以后的事了。楼兰最初被引进于2011,此时日产对楼兰的定位是高于汉兰达的,当时搭载3.5L发动机、CVT版本的楼兰价格接近了49万,已经和当时的宝马X3、奥迪Q5属同级价格了。
汽车价格需要品牌来支撑上文已经提到了丰田皇冠的例子?售价高达80万以上的V8皇冠卖不动,配备3.5L V6售价50万的楼兰就能卖得动么?还是那句话手握50万预算的消费者会选择楼兰么?所以日产楼兰最初以进口车形式登场时,定位就存在问题。普通品牌想卖高价,除非具有不可替代属性,比如中型SUV中的汉兰达或越野车中的普拉多,敢加价、敢卖高价就是因为不可替代性。
可日产楼兰具备这样的特性么?产品力超过了宝马X3、奥迪Q5?还是能超过当时价格更低的汉兰达?要知道汉兰达早于2007年就已经完成了国产。楼兰进口引进时,汉兰达已经连续多年获得中型SUV销量王了。当时的汉兰达同样有3.5L V6版本,搭载6AT变速箱售价才39万左右,比当时3.5L的楼兰足足低了10万。
所以这时候的楼兰就是高不成、低不就,比品牌、性能不如BBA竟品,而比功能、比实用、比性价比不如汉兰达。所以楼兰从2011到2015年这期间没有完成对这款车型的前期预热。汽车市场就是这样前期进口形式上市的车型卖得好,国产后也卖得好。前期进口上市时就卖得不理想,后期即便国产也很难有大作为。
功能、工具属性上的薄弱我们不妨思考汉兰达为什么始终卖得那么好呢?实际上汉兰达这款车最厉害之处就在于其“不可替代性”,可算是中型SUV中最大的车身、7座、后排座椅放倒后纯平,最重要的是丰田出品。功能多、实用性强,品牌口碑理想,这些综合优势造就了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实际上丰田的很多产品都是这样,但拉出一个维度可能都不算强,但综合到一处就发现很厉害。
比如卡罗拉、普拉多等等,在市场中的价格曾经都很坚挺,也受到广大车友的追捧,就像普拉多从上市到停产貌似一直在加价。市场是公平的,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车型就好卖,就容易卖高价。可替代车型就难难卖更不可能加价。而楼兰在市场中呢?它是不可替代的产品么?当然不是,能替代它的车型很多,比如汉兰达、冠道等等,且早期的价格都比楼兰便宜。
国产后的楼兰更是怪招频出在2015年楼兰实现了国产,由于几年来的表现不理想,日产调整了楼兰的定位,把锐界、汉兰达、冠道作为了竞品,只是不清楚为何楼兰国产化过程足足拖了4年。国产后的楼兰取消了3.5L版本,取而代之的是2.5L与2.5L机械增压。此时的价格下调至与汉兰达接近,但此时的市场已经完全被汉兰达所占据,与汉兰达卖一样的价,又有几个人会买楼兰呢?
况且没过多久本田冠道上市,汉兰达换代全系标配2.0T发动机。2.5L机械增压在动力上没有任何优势,而2.5L自吸版本的动力则很疲软。这时的市场已经不像2011年时竞争那么小了,以楼兰那时期的价位很难支撑起销量了。道理很简单产品力强卖高价、加价卖怎么玩都有理。反之产品力弱,最理想的方式就是降价走量,比如日产轩逸、天籁的价格都低于卡罗拉、凯美瑞。
凯迪拉克、别克动不动降价打骨折也是这个套路,低价冲量换保有量,保有量高了可以提高品牌度、降低推广流量成本,价格还有希望提起来。最终日产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现如今的楼兰折扣力度也很大,貌似有些地区的报价都低于了20万,只不过机会措施了、这款车已经彻底滑倒边缘,这种降价保量的方式也很难起到作用了。如果楼兰在刚引进那会儿就对标汉兰达,或许不至于混到现如今的窘境。
日产楼兰为什么卖不好?
作为一个楼兰车主
先说说这车的缺点,理性的谈:
1.确实自吸前驱的动力相对于主流中型SUV来讲,弱了点。
2.车子行驶过程中在1600转速左右,会产生嗡嗡共振声音,车速大概在85至90之间,过了这个区间即好。
3.后背箱的空间看着大,其实一点都不大。可能比某些轿车的后备箱存储空间来的小,比如斯柯达明锐,昊锐。主要是因为溜背设计。
4.行驶了4万5千公里,前后轮已经更换位置,因为前驱关系,前面两个车轮磨损厉害点。(其实这个不应该算缺点)
5.目前为止,天窗控制键出现过一次摁键失灵。但到了4S店维修人员摁键恢复的时候就好了(维修人员说摁键有记忆功能,失灵可能是记忆功能失效,他帮我重新学习,功能恢复,完好如初。我也搞不懂什么情况!)
6.出现过一次右前悬挂螺丝松动,后来去4S拧紧之后就再无发生过。
7.副驾驶的搪塑有点泛白,也许经常脚抬起来放那边不注重保养吧。
综合来讲就这些缺点吧,希望对你们有用。
再来说说我买它的原因:
1.主流中型SUV里面,它最便宜。
2.五座空间满足平常需要,我不需要7座。理由很简单,一年里面能有一个月的时间座位全坐满就已经很谢天谢地了,平时都是我一人开;后期两年一检也烦。
3.座位的舒适度相比较主流中型SUV来说,试驾了全部,比对之后确实很好,那时候冠道还没出,冠道也不错。
4.最后还是因为它便宜。
5.好的地方其实挺多了,我也不一一讲了。
买车是买的自己需求,还有一定要试驾,试驾,试驾,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如果好面子,首当其冲排除楼兰。
好像答非所问了,就这样吧。希望对你们的选车有帮助。
日产楼兰为什么卖不好?
楼兰是一部好车,尤其是针对家用来说!但卖的不好,个人分析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入市的定位失策。楼兰入市时50万,对标奥迪q50,无论是价格还是后期保养,费用都是非常的高,而且没有形成支撑同BBa抗衡的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所以在初期买者较少。
二是缺失品牌支撑力。虽然该车在2015年国产化后将价格降了下来25--37万区间,对标汉兰达、冠道;但是这个价位比较尴尬,这个价位区间的车辆购买者相对较少,而主体购买者更加注重形象和面子,看重的更多是品牌影响力。而日产在中高端品牌的影响力上是缺失的,在老司机的口碑中及大家的印象中,更多的是省油、经济实惠及廉价,所以,很多人不会花30万去买一辆日产。
三是车辆宣传有缺失。在互联网+时代,车辆宣传方式是多方式、多源化的,但是楼兰的宣传在一定时间段肯定是有缺失的。几年前,很多人都不知道日产还有这一款车型,见到后,都会说,这不是奇俊吗?而销售的终端阵地4S店,因种种原因吧,个别店里的个别销售对于楼兰这个车型也并不是十分卖力的推荐,在该车优惠达四万多的情况下,虚高的报价和不积极的推广态度,在很大程度上甚至起到了劝退的作用。可以做一个调查,有多少人是被销售劝退的哈。
四是车辆的自身问题。楼兰这款车同样并不完美,有很多优点,但同时也有一些缺点,比如:车头显的臃肿,内饰有些过时、鸡腿档、未及时跟进电子手刹等年轻人追求的一些华而不实的东东,影响了她对高消费主体部分年轻群体的整体吸引力。
五是新兴的职业车黑。由于资本的作用,网络上、论坛上的职业车黑,已成为了常态化、组织化、群体化和职业化,拿钱办事,用不良手段进行恶意竞争,找到车辆问题的个案及细小的毛病去黑化、放大化,楼兰口碑也因此受到影响,可以说,吓退了一些对此车感兴趣又不了解此车的人。
再说一下被质疑的动力及CⅤT。之所以提,是因为这两个事被有心人无限放大化后,的确也是吓退了一部分同学。有人谈,就说一下吧。
先说动力,真正查过资料懂车辆动力原理的人都知道,2.5的动力足以满足5座及7座车辆的正常使用需求,虽然动力可能不富余去给你玩脱困和牵引,但是日常使用是真的够用了哈,但是很多人玩车人或者别有用人之人用力高呼动力问题,吓的很多人以为开楼兰上坡,都是车主用手推上去的,身体不好的主,吓的自然不敢买了。
再说说CⅤT,楼兰自然吸气用的是CⅤT8变速箱,同奇俊的四驱基本同款,大家可以查下资料,这个型号CⅤT的质量还是非常稳定的,只要正常使用,你想把她弄坏也真的不容易;而楼兰混动用的是CVT8HT,这个是进口的链式变速箱,在美国用于3.5排量车型的,CⅤT其实并沒大家想的那么弱,日产全系CⅤT,全球销量那么大,如果真的不行,她能活到现在吗?
更何况中高档车型配置的CVT质量更好。对于楼兰,个案是因为个别2.5T混动车辆因为混动系统同变速箱调教的原因,出现过CⅤT故障问题,这些个案也就被车黑拿来进行了广度宣传。
综上,感觉这些就是楼兰卖的不好的一些主要原因吧。
说了这么多楼兰,一是因为了解,二是因为了解而喜欢,三是因为喜欢,也就希望这个世界能越来越好,能越来越健康,不愿再在身边的人、事、物身上,看到逆淘汰现象的发生!
日产楼兰为什么卖不好?
我们先看看日产楼兰的销量情况。
大约从2015年8月至今,日产楼兰的月销量一直在1000~3000辆区间波动。 从17-28万元车型排名、SUV级别中的排名看,日产楼兰的销量表现都不能算好。
从东风日产内部品牌车型排名看,它的存在感也不强,相比于日产奇骏完全不够看(20多万的年销量表现)。
考虑到它的降价优惠幅度之高,对比价格区间相近的奇骏就更显悲凉了。
而要说日产楼兰为什么卖不好,在我看原因有三:
1. 造型不够大众化,内饰设计不够年轻化
日产楼兰的设计算不上差,甚至可以用很有特点来形容,但作为一款中型SUV,显然这么做不讨大众欢迎。而且就内饰设计而言,不够年轻化,又很难激起年轻车主的购车欲望。看看汉兰达这些就知道了,这个级别大气稳重才更受消费者喜爱。
除此外,虽然座椅舒适性很突出,毕竟是日产嘛,但后排的空间表现算不上好,空间优化方面做得不够,不像一款大车该有的风度。而且楼兰只提供5座版本,也会打击一部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 日产楼兰价格高开低走,多次大幅更改售价,导致用户购买信心降低
日产楼兰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定位日产的旗舰中型SUV车型,价格突破到48.88万元(3.5L),在当时可是吓到不少人的。但随后的中期改款车型就迎来了跳水,在取消了一系列舒适性和科技配置后,价额直接下降了12万多。
看起来是放血,但这可不是豪华车,因为配置缩减就有12万的价格差距,自然给很多人留下了坏印象。 更不用说2015款价格更是低至23.88万元起,还有着高达3.5万元的优惠幅度,从大量的汽车定位失败经验告诉我们,短时间内大幅的价格跳水会严重打击消费者的购车欲望,而且会大大降低原车主的用车粘性。
3. 动力表现不够突出,配置组合尴尬
2.5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搭配CVT变速箱,在1.7T左右的车重下,百公里加速成绩11.4秒,表现并不够好看。
当然你会说还有混动版本,但混合动力车型的入门车型就达到了29.78万元,顶配达到了37.98万元,这个价格就不低了。
除此外,楼兰自然吸气车型全系没有四驱,只有混动版有四驱,显然又会打击一些手头比较紧的潜在用户的购买欲望。
总之,日产楼兰自进入中国开始就好像没有起好头,后面的大刀阔斧般的改变却适得其反,又因为定位不够清晰,导致目标用户很发散,很难对销量有实质性地提升作用。
日产楼兰为什么卖不好?
李老猫说车为你非专业解答各种选车用车问题
日产楼兰定位于一款中型suv产品,主要对飚途观l,昂科威,冠道等,不过这款车的销量表现和对手相比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2019年前四个月也就卖出了6900多台,平均月销一千多,属于非常冷门的选择。
楼兰之所以卖不好我想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此楼兰非彼楼兰,我们之前认知中的楼兰是一款主打高端的车型,售价在三四十万,大排量3.5v6,那质感确实让人印象深刻。而今天的楼兰更多的像奇骏plus版本,没有什么特别牛叉之处,在定位上有很大一部分是和奇骏重叠的,可以说楼兰有的奇骏差不多都能满足你,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花更多的钱买楼兰呢,直接买奇骏就好了,空间也很大,舒适性也很高,配置也很丰富。
再者,动力方面楼兰确实也有点拿不出手,2.5的自吸发动机配cvt,搭在一台自重1.7吨左右的大车上,真是差强人意,11.4秒的零百成绩也就是够用的水平,即使深踩也没有太多的激情可言,整体偏肉,和对手的涡轮增压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另外,油耗方面楼兰也没有太多亮点,2.5的自吸版本,平均百公里耗油在11升多,顶多也只能算是一个中等水平,和经济性也不沾边。
其次,楼兰的变速箱有点小bug,转速在1400转左右时经常会出现较大的共振现象,连带仪表台都会出现嗡嗡声,非常影响行驶质感和车内乘员的心情,对于一台售价二三十万的车来说绝对是不应该发生的。
最后,品牌影响力稍差,日产虽然和本田丰田并称三杰,但实际上它和后两者还是有不小差距的,消费者显然对两田更会更加信赖,对于一款比较高端的车型来说日产真是有点带不动。
所以,楼兰卖不好主要和它在定位,品牌,品质,和动力等方面的劣势是分不开的。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你对此问题的观点【李老猫说车】
日产楼兰为什么卖不好?
脚刹,我忍了,动力不足,我忍了。可是那根猪大肠,我实在无法接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