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懂车的都换17寸轮毂?

懂车的都换17寸轮毂?这种说法显然经不起推敲,只能说17寸轮毂对于家用车而言比较均衡,兼顾了舒适、颜值、油耗、以及实用度,所以这本就是个取舍问题、而谈不上所谓的懂车,相信每个车友心中都有一套大轮毂、颜值即是正义,如下图的te37、谁不喜欢?关键在于包包里的银子是否充足!

TE37是不是很帅?19寸以上的轮毂、配上低扁平比的轮胎难道不好么?实际上根本不存在懂车的具体概念,大家只不过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否定他人观点罢了!比如以耐用为核心观点,那么18寸、19寸、20寸轮毂的轮胎出现鼓包的概率远高于17寸轮毂,且大轮毂更容易被刮花,的确更大的轮毂、低扁平比轮胎在耐用方面是不行!

但凭此并没有办法说明懂不懂车的,因为不同的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承受能力是完全不同的;同理站在性能角度上的车友,会觉得小轮毂、配高扁平比的轮胎严重影响过弯稳定性,制约了车辆性能;所以与其谈是否懂车、不如去谈取舍以及角度;买车如果仅仅为了代步、而并不想花更多的钱去维护,那么17寸轮毂足矣!

大轮毂配低扁平比轮胎的优势、劣势

大轮毂配低扁平比轮胎的优势是什么?当然是颜值,毕竟性能优势对于普通驾驶者而言体会不到;多大的轮毂算大?在鄙人的认知中19寸是起步,也就是说想要体现颜值、19寸是起步;对绝大多数普通车友而言、颜值是大轮毂存在的唯一意义,剧烈驾驶、性能之类的对普通车友而言都是浮云,不把车子拉到极限、还真不容易体现出差异!

大轮毂往往要配低扁平比的轮胎(配厚胎也不存在充足的空间),而所谓的低扁平比轮胎其实就是胎壁薄的轮胎、如上图示(扁平比就是胎壁/胎宽);扁平比低的轮胎是胎壁刚性更强(胎壁短就不容易形变),也就是说低扁平比轮胎在高速行驶中、提供的支撑更足;不过劣势也极为明显,胎壁刚性足的确提供了更强的支撑,但却在缓冲方面表现不理想(颠,相对而言)!

其次轮胎断面和行驶面更宽‬,会‬相对‬的‬增加‬油耗‬;再一点‬就是‬排水‬能力‬降低‬、在‬大雨天‬可能‬导致‬抓‬地‬能力‬下降‬(当然‬这是‬指‬偏‬极限‬的‬状态下‬,一般驾驶‬、这种‬性能‬悄然‬改变‬的‬差异‬很难‬感受‬得‬到‬);用料‬更多‬、以及‬废品率‬增加‬,使得‬成本‬提高‬,所以‬低‬扁平比‬轮胎‬都‬不便宜‬;当然‬对于‬普通‬车友而言‬,低扁平比‬轮胎‬太容易‬鼓包‬、鄙人‬见过‬一‬Q50L顶配‬车友‬一年‬轮胎‬鼓包‬两次‬(19寸‬轮毂‬),一年‬换‬两次‬19寸‬轮胎‬、也‬挺‬费钱‬!

根据实际动力合理选配轮毂

并不是所有车都适合配大轮毂,更大的轮毂对发动机动力有要求;轮毂增大会导致重量增加(不计成本减重另当别论),加速时需要的转动惯量增加、所以发动机需要释放更多的力量来起步及提速,简单点说就是起步变肉;而刹车也变得更加费劲、这与重质量飞轮的道理一样,更重的轮胎一旦转起来储存的动能更多、所以刹车费力!

一般来说增大轮毂、降低胎的扁平比,并不会导致轮胎外经(注意是胎径)增加,可一旦轮胎外径增加(如果、别杠),那么必然导致部分扭矩的损耗;也就是说本身动力就不好的小车、一旦轮胎增大(外径),那么动力受损!输出扭矩=力*力臂=轮缘牵引力*轮胎半径,输出扭矩不变若轮胎半径增加则导致牵引力F被缩小,牵引力F=ma,牵引力被缩小则导致加速度a缩小,所以动力差的车子最好别用大轮毂!

上文就是关于大小轮毂优势、劣势描述,可以说所谓小轮毂17寸(及以下)、大轮毂18寸(及以上)各有千秋,选择17寸轮毂对家庭用车而言很合理,兼顾了颜值、舒适、动力、油耗、耐用等五个维度,是一个很平衡的选择,但这仅仅是取舍、而根本谈不上懂车;毕竟有些车友车子动力足、财力也很充足,为了性能强大选择更大的轮毂难道不合理么?值得吐槽的是那种开个a级小车、动力吃紧,却上个19寸胎;为了低廉、选择杂牌的铸铁轮毂,大幅度增加重量、胎径,动力大幅度下降、还导致油耗上升,这种就有些不明智了!

为什么一些懂车的都换17寸轮毂?

如果追求运动型和颜值,当然是18寸及以上的更好;如果追求舒适性,自然是17寸的。并不是说懂车的人都换17寸轮毂,只不过是个人爱好而已。不过对于大部分懂车的人来说之所以选择17寸轮毂还是有现实原因的。

老司机告诉你:如果你痴迷大轮毂,他的缺点你能接受吗?

先解释一下什么是轮毂?

其实看下边这张图很是一目了然,整个车轮子除了轮胎部分就是轮毂,轮毂越大,意味着轮胎就越薄;轮毂越大确实看上去更加的高颜值,关键是运动味十足,甚至还有人为了高颜值还会对轮毂进行改造;

不过一般追求实用的老司机都会选择17寸轮毂,到底是为什么呢?

大轮毂确实有很多的优点:大气、好看、抓地力强,除此之外呢?全是缺点:

1、轮胎损坏率高,而且轮胎要贵,如果选择大轮毂你需要做好为轮胎花钱的准备

大轮毂轮胎是低扁平化比轮胎,确实颜值高,就性能来说确实对于普通的小轮毂驾驶员来说是体会不到他的优势的。说到大轮毂我认为19寸起步,颜值、性能双优势。

低扁平化什么意思呢?看下边这张图,轮胎厚度比较薄,宽度上要宽一些。

这样的轮胎容易损坏,特别是为了耍帅上下马路牙子、走不好的路,没几个月轮胎就会出现鼓包的情况,我之前纯属为了颜值确实换过一段时间大轮毂的轮胎,但也就4个月轮胎就鼓包了。

关键是大轮毂的轮胎价格高,还高的挺多的,毕竟轮胎直径增加、胎面宽度也更大,我们以米其林PS4轮胎举个例子,20寸的轮胎价格能达到1799,而18寸的价格只有1099,差了700块钱。

大轮毂的轮胎用料比较多,再加上废品率高,导致成本要比小轮毂的成本要高,所以低扁平化比轮胎都不便宜。

我朋友开过一辆奥迪A6L五座的,用的是18寸轮胎(原厂米其林的)他还只是在上下班路上,偶尔回老家开开,但是3年的时间换了7次轮胎,后来干脆车也不要了,卖了二手的。

还有我同事开的Q50L顶配车一年轮胎鼓包两次,是19寸轮毂,确实挺费钱的,不过他家里有钱,到也不在乎,但对于我这样的普通人还是挺心疼钱的。

2、大轮毂会增加油耗

因为轮胎比较宽,再增加轮胎抓地力和操控性的同时,会增加摩擦,学过物理的都知道,摩擦增加,自然耗费的能量就越多,对于车来说能量就是汽油。

另外大轮毂意外着重量增加,簧下质量每减轻1KG,相当于簧上质量减轻了15KG;

通常情况来说,汽车的质量每减少1%,油耗量会减少0.6%-1%。

综上可见轮毂越大,油耗量增加。

3、大轮毂意味低扁平化比轮胎,排水能力降低

低扁平化比轮胎与地面接触面比较大,下雨天的时候,尤其是下大雨轮胎的驻地能力下降,当然这是说的在突然刹车等极限状态下,才会感受得到,一般情况下感受不到。

4、舒适性降低

我们先说一下轮胎的一些指标:以225 50 R16举个例子,225指的是横截面的宽度,50指的是轮胎的扁平率,16指的是轮毂直径。

先说句题外话:一般来说,车辆的轮毂是不允许发生大幅度变动的,会造成时速表不准确的问题。

如果轮胎的轮毂尺寸增加,那么,轮胎的扁平化率则需要减少。

也就是说,如果你用的是16寸的轮毂,扁平率是45,如果你换成18寸的轮胎,要换成40甚至是35的扁平率,这样就会导致轮胎很薄,结果就是舒适性降低,路上有一点小颠簸,比如过限速带,车内的震动就会增加的比较明显,一句话总结:更大的胎宽也会带来更大的胎躁。

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合理选配轮毂尺寸

并不是所有的车都是轮毂越大越好,大轮毂对发动机动力是有要求的;

轮毂越大意味着:

重量增加

加速的时候转动惯量增加;

所以发动机需要释放出更多的力量来起步和增速,

用我们很通俗的话说就是:很肉。

同样的道理而且在刹车的时候会更加的费劲。

关于我们的车该如何选择的轮毂的问题:一双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一双不合脚的鞋子,不仅穿着不舒服,关键是还会磨脚,起泡,很难受。如果你在给汽车改装轮毂的时候,选择了不合适的轮毂,可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错误,毕竟汽车轮毂是安全件

记住:车辆轮毂是不可以随意更换的,换大一号需要备案

确实我之前也想得很简单,认为就是一个很简单的轮胎,换大换小的不都是自己说了算吗,但实际上轮胎尺寸发生变化的时候车上原先出厂的数据都会相应的发生改变。

可能有的人不是很理解,我就换个轮毂怎么就牵扯到出差个数据了呢?

这么说,车辆轮毂影响最明显的就是里程数,会让车辆原先记录的正常行驶的数据更小,造成的影响就是打乱你原先的车辆保养周期,所以能不换就不换。

当然,如果你真的想换,确实看着大轮毂的帅气、颜值高,那你可以去备案,根据机动车登记相关规定:

改变已领牌照机动车的车辆颜色、车型、性能、用途以及车身部件都必须要向车管所申请变更登记,

所以改装轮毂也需要备案。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改变轮毂的尺寸后如果没有重新登记备案是不能通过年审的,如果你想过户也是不可以的。

为什么一些懂车的都换17寸轮毂?

深有体会。之前开屌丝索八,225/45R18的胎把我害苦了。因为一半时间在跑路况不是很好的非铺装路面,胎随时出现问题。很多时候并不是胎出问题了,而是随时出现轮毂变形,轮胎慢漏,两个星期胎压就要报警,去检查胎没有问题,又得检查轮毂,打磨轮毂,真的蛋疼。索性换了一个大众Cc,4s店说+1500轮毂从17升级到18,我坚决不干。还是轮毂小点,胎厚点,舒适型好一些,轮毂也不容易因为颠簸出现变形。省心一点。

为什么一些懂车的都换17寸轮毂?

话说得太绝对,17英寸轮毂只是两类车的最佳之选

概述:

  1. 普通代步车型,17英寸
  2. 运动型轿跑车,18-20英寸
  3. 越野车型,16-18英寸

都是家用汽车,轮毂的尺寸却大小不一,究竟多少英寸才是理想标准?

没有理想标准,这就是正确答案。

选择轮毂一定要依据车型的特点来决定,普通代步车型至前置前驱轿车或SUV,以及基于前驱平台打造的四驱车型;车辆可以参考帝豪、逸动、影豹、MG6、星瑞、哈弗H6等,或者是一些同级别的合资车。

这些车就不需要尺寸太大的轮毂,因为车辆本身没有多强的运动性能,操控水平也都是平平无奇的;那么车辆就需要轮毂和轮胎来保证驾驶品质,同时又要兼顾驾乘品质,这就需要轮胎不能太薄但也不能太厚,这里所指的“薄厚”是「扁平比」。

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面叫作胎冠,侧壁从地面到轮毂的厚度就是扁平比了;以225/60 R17为参考,厚度就是“225×60%=135mm(毫米)”,升级车辆的时候,轮胎侧面厚度就是135毫米,落地之后会被略微压扁一点。

轮毂越大、扁平比越小,轮胎厚度也就越小,大轮毂和薄轮胎的组合也就是一般所谓的“宽扁CP”;这样的组合不适合普通车辆,因为侧壁的厚度变小,其减振能力也会变差,轮胎内部是压缩空气,在落地后可以因路面的起伏冲击进一步压缩,这是汽车的第一道减振系统。所以想要保证驾乘品质就不能让扁平比太小,家用汽车适合17英寸的轮毂配合55-65扁平比的轮胎。

扁平比也不宜太大,小轮毂不是理想之选。

上面讲到了轮毂和轮胎的组合是有减振能力的,那么在驾驶车辆转弯的时候也能够被压缩;如果车辆使用195/70 R16的轮胎,侧壁厚度就会很大,在转弯时可以压缩的程度就会更大,直观的感受会变成车辆严重侧倾,开起来摇摇晃晃,驾驶品质会相当的差,乘坐感受也会随之变差。

但是,这样的组合适合越野车型,因为在越野时难免遇到崎岖道路;如果车辆使用225-235/50/55 R18的轮胎和轮毂,侧壁的厚度会很小,在崎岖路面上驾驶时,凸起的障碍物可能会直接把薄薄的侧壁压到极限,直接撞击轮毂;铝合金轮毂抗压极限很高,但这样的撞击很容易让轮毂断裂。

所以越野车型需要用大扁平比的轮胎,让轮胎的厚度变得很大,在越野时稍微降低胎压;这样既能让足够大的压缩行程保护轮毂不被磕碰,又能让轮胎有效扒住路面帮助车辆脱困。

最后需要了解的是运动型轿跑车,这些车辆适合大轮毂加宽扁轮胎,轮胎的厚度可以连100毫米都不到但要足够宽;因为没有很大的可压缩行程就能有效控制车身侧倾幅度,路面的细碎的颠簸也能通过转向系统传递到方向盘,路感会特别清晰。至于减振效果差一些也无所谓,运动车型的悬架系统会针对性的调校,跑车本就不在意NVH或乘坐体验;过于薄的轮胎无法有效保护轮毂,可是这些轿跑车也不会拿去越野哦。

所以轮毂和轮胎没有绝对的理想标准,要针对车型进行适当的调整才好。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为什么一些懂车的都换17寸轮毂?

我家的三台雅阁,其中两台配17寸轮毂和225/50 R17的胎,另一台是运动版,配19寸轮毂和235/40 R19的胎。虽然理论上宽而薄的轮胎配上大轮毂有助于提升操控性,但平心而论,在不把车开到极限的情况下,我是完全感受不出这俩车在刹车和操控上的区别。

首先,225mm的轮胎抓地力极限对于雅阁依然够用。毕竟我的雅阁都是1.5T和2.0L混动的,动力谈不上暴力,即使是日常最容易打滑的雨天大油门起步,225mm的胎也hold住。如果是2.0T+10AT版本,才用得上更宽更薄的轮胎。

跟操控性的优势比起来,19寸胎在油耗、舒适性和耐操性方面的劣势更加明显。在美国环保署(EPA)的油耗测试中,17寸的雅阁1.5T城市油耗7.84升/百公里,高速油耗6.19升/百公里,而19寸雅阁1.5T的城市和高速油耗则分别为8.11升/百公里和6.72升/百公里,其中高速油耗的差距接近10%。

↑图中油耗单位为英里/加仑,数字越大越省油。

由于19寸轮毂配备的40扁平比的轮胎太薄,就美国这大量狗啃的烂路和井盖坑,根本不足以缓解冲击,颠得要命,对轮胎的损耗也更快。为了自己的舒适性和车轮的寿命,我开19寸轮毂的雅阁经常需要全神贯注地在车道内画龙避坑,停车的时候还要格外谨慎以免马路牙子挤坏轮胎或刮伤轮毂,开17寸的就没那么紧张。

个人认为,17寸轮毂对于B级轿车来说尺寸非常适中,与之搭配的主流轮胎尺寸一般是225/50 R17或215/55 R17,宽度既能保证足够的抓地力又不至于拖累动力和油耗,厚度既不软得像船也不硬得像铁板,各方面性能均衡(不求单项出彩,但求没有短板),非常适合买菜车。但要说懂车的都换17寸,就有点儿笼统了。因为脱离车型和轮胎的尺寸谈轮毂尺寸毫无意义。像汉兰达这种块头的中型SUV,轮胎的直径要比轿车大得多,相应地轮毂也必须大一号甚至两号。最低配的汉兰达用的是235/65 R18的轮胎,65的扁平比对于非越野车来说基本就是上限了,这18寸已然开起来忽忽悠悠了,你钥匙再换个17寸,那驾驶感受真的是没救了。

总之,轮毂尺寸不存在绝对谁好谁坏,关键还要看配多大体型的车,以及适不适合你的需求。

为什么一些懂车的都换17寸轮毂?

我从自己的两台车来比较下。

福建奔驰威霆七座,自重3吨,用的16寸轮胎(原厂韩泰),自驾游跑过小半个中国,轮胎自然磨损,只有两次扎到钉子,五年陆陆续续换了六条轮胎。

奥迪A6L五座,自重1.8吨,用的18寸轮胎(原厂米其林),主要在市内和周边城市跑跑,三年时间陆陆续续换了整整两套8条轮胎。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相对小点的轮胎呢?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车友群的交流总结出以下三点: 1 轮胎越大皮越薄,扎钉子更容易被穿透。2 过那种不大不小的坑和马路牙子掌握不好容易受力而鼓包。3 17寸和18寸无论从胎噪和感官上区别不是特别大,既美观又耐用。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