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发动机停车后,到底要不要空转3分钟再熄火?

涡轮增压发动机在熄火前怠速3分钟给中间体降温已经是老黄历了,这种操作是预防中间体结焦的一种方式;不过现如今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管理系统都具备1个ARC—运行后控制功能,当发现中间体过热时、即便已经熄火而电子风扇还会继续运行一段时间,来带走热量、控制温度、预防结焦!

所以咱们在过去的一些涡轮增压车的说明书上能看到熄火前怠速3分钟的建议,但现如今涡轮增压车的车辆手册几乎都没有了这种怠速建议,因为具备了熄火后持续散热的功能与装置,所以即便经过了高负荷的运行、直接熄火也没有什么问题,毕竟时代在不断发展、技术在不断提高!

什么是中间体结焦

如上图所示黄色部分就是中间体,中间体内部有不断循环的机油、来带走涡轮系统的热量;涡轮系统毕竟是依靠废气推动,排温高达900度以上、所以增压系统的运行长期处于一个高温环境,涡轮系统的热量会从涡壳向着中间体传递,而通过中间体内不断循环的机油带走热量(周而复始);在高负荷运行后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涡壳上会积累大量的热!

如果此时熄火、涡壳上的热量依然会向着中间体传递,而因为此时发动机已经熄火、所以机油不在循环而是回流油底壳,所以没办法继续运载走涡壳传递来的热量!那么迅速传递到中间体的热量、会很容易的把中间体内部残留的少量机油烤焦,这就是中间体结焦的过程,也可以理解成机油被炙烤后形成的积炭、类积炭物质!

中间体结焦引发的后果

中间体结焦与积炭类似,都需要不断的积累才会导致问题;请理性看待,就像任何发动机上都有积炭、同理中间体内几乎都存在结焦现象,关键是量的多少!少量的结焦没有啥问题,但如果是长期出现结焦现象、那么不断积累增多的焦质很容易堵住机油的循环通道,这就出问题了;其次绝大多数机油都含有金属盐类添加剂,被烤焦后这些金属盐添加剂容易形成硬度极大的小颗粒,很容易刮伤增压器的轴承!

这就是关于中间体结焦的描述,也是很多年前的涡轮增压车、为什么建议熄火前先怠速几分钟的原因,其实就是为了让涡壳上的热量被循环的机油给导出去,因为早期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没有熄火后继续工作的风冷、或液冷系统!而现如今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则不然,绝大多数都配备了熄火后继续工作的冷却系统,所以熄火前怠速三分钟的老黄历也已经不适用了;况且只要不是高负荷运行增压系统,也不存在那么多热量;现在车多且车位少,准备停车时在路边寻车位所消耗的时间都足够散热了;所以只要车辆手册上没有要求需要怠速3分熄火、那么直接熄火机器就可以了!

涡轮增压发动机停车后,到底要不要空转3分钟再熄火?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在驾驶过程中最高温度可以达到900℃,涡轮增压器在工作时转子的转速非常高,可达到每分钟十几万转,如此高的转速和温度使得常见的机械滚针或滚珠轴承无法为转子工作,因此涡轮增压器普遍采用全浮动轴承,由机油来进行润滑,还有冷却液为涡轮增压器进行冷却。

早期由于控制系统不完善,涡轮增压器容易损坏,主要是高温的涡轮增压器热量散发不出去导致,现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配有专用延时程序,只要电瓶电量足够,都会在行驶熄火后,根据温度状况自动延时带动冷却泵运转散热。因此,不用怠速3分钟再熄火!

另外对于一些年度较久的老车来说,电瓶很容易亏电,电瓶电量不足,会导致延时散热程序提前终止,特别是我国北方的低温环境下电瓶的放电电流急剧下降,在这个情况下还是怠速运行一会儿。

涡轮增压发动机停车后,到底要不要空转3分钟再熄火?

网上有一个说法,就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在高速行驶一段时间之内,需要停车怠速一段时间再熄火,至于为什么这么做,有的人说是因为散热,有的人说是让发动机适应一段时间,就像人在跑完100米赛跑后不能马上坐下,要继续慢跑一段一样,这样的说法有科学根据吗?

不得不说,有些网友真的是爱车鬼才,总是能想出一些莫名其妙的用车技巧,是的,我建议你涡轮增压车型跑几个小时高速之后,不仅仅要怠速休息一段时间,还要打开机舱盖散热,拿条冷毛巾给发动机擦擦身子,再买点冰块放在发动机上给它散热。你买的哪是车啊,明明是电动爹啊!

为什么有涡轮增压发动机需要停车散热的说法?

那是因为很多人觉得涡轮增压车型的工作温度,相比自吸发动机更高,因为涡轮增压是采用专门的压气机将气体在进入气缸前预先进行压缩,提高进入气缸的气体密度,减小气体的体积,但是涡轮增压也会使得工作中产生的最高爆发压力和平均温度将大幅度提高,涡轮涡轮增压工作的时候增压器废气涡轮端的温度在600度以上。这也是很多人认为涡轮增压车型在高速行驶之后需要停车怠速2-3分钟的原因所在。

涡轮增压发动机真的需要怠速散热吗?

其实很多人弄错了一点,那就是高速行驶工况,对于发动机来说负荷并不大,不是速度快,发动机的负荷就越大,你只看速度不看转速的吗?实际上,跑高速对于发动机来说反而是低负载工况,这时候涡轮基本上是不起压的,相比城市走走停停的路况,对于发动机的负载更小,因此也不存在高速跑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温度过高,需要怠速散热的情况。

另外,现在的车,不像以前候没有散热器,没有冷却液,基本都靠水箱降温,因此很容易出现水箱过热,俗称“开锅”,那是上个世纪的汽车,现在的车型都有一套非常完善的散热系统。由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补偿水箱、节温器、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中的水套以及附属装置等组成。

在发动机达到一定温度之后,冷却液就会从散热器、流到发动机,实现散热,同时风扇和高速行驶的气流都会进行辅助散热,所以完全不用担心过热的问题,另外,大部分车的电子水泵都有停车延迟运转的功能,即使你立即停车,散热系统也不会马上停止工作,而是会继续工作直到发动机的温度回归到正常值。

另外,怠速行驶还会带来积碳增多,油耗增加,增加发动机磨损的危害。

所以说,不管是高速行驶还是日常驾驶,涡轮增压车型行驶一段时间之后都不需要原地怠速散热,这完全是多此一举,除非你是激烈驾驶之后,可能需要原地散热。

如今的家用车造车技术,早已经非常的成熟,基本上你能想到的,车辆的工程师早就想到了,因此不需要考虑这么多,只要按时保养,该开开,其他的都不需要管。

涡轮增压发动机停车后,到底要不要空转3分钟再熄火?

涡轮增压发动机如今已经是传统燃油车中的主流,主要就是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性能出色,但是很多人也听说过,涡轮增压的车子,在熄火前最好怠速上3分钟,让车子的涡轮冷却一下再熄火,有助于保护涡轮,有这种必要吗?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在驾驶过程中最高温度可以达到900℃,涡轮增压器在工作时转子的转速非常高,可达到每分钟十几万转,如此高的转速和温度使得常见的机械滚针或滚珠轴承无法为转子工作,因此涡轮增压器普遍采用全浮动轴承,由机油来进行润滑,还有冷却液为涡轮增压器进行冷却。

那么车子停下后,如果直接熄火,涡轮内依然有个惯性,会继续高速转动,所以还依然是个高温状态,而发动机如果停止后,机油的供应也会停止,这样涡轮里滞留的机油就会产生高温,可能烧成积碳,涡轮又会因为缺少机油的润滑,而对转动的轴承造成磨损。所以,让涡轮增压的车子怠速空转一会,其实也是为了让机油可以再循环一会,同时利用发动机自身的冷却系统,给涡轮降温。

早期由于控制系统不完善,涡轮增压器容易损坏,主要原因就是高温的涡轮增压器热量散发不出去导致,现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配有专用延时程序,只要电瓶电量足够,都会在行驶熄火后,根据温度状况自动延时带动冷却泵运转散热。比如大众的TSI,它给涡轮的冷却除了发动机本身的冷却系统外,还会为涡轮独立再设计一套电子水泵冷却系统。因此,不用怠速3分钟再熄火。

涡轮增压发动机停车后,到底要不要空转3分钟再熄火?

我在自己蔚揽2.0T的说明书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发动机长时间大负荷运转后温度极高,切不可立即关闭发动机,应让发动机继续以怠速运转两分钟,待温度降低后再关闭发动机,避免损坏发动机。

这句话说得很明确了,只有长时间大负荷运转后才需要怠速两分钟再熄火。一般正常开车就不需要。但我觉得这话还是有点儿闪烁其词,厂家界定“长时间大负荷运转”的标准没说清,是连续几百公里高速巡航就算?还是像刷赛道圈速、做性能测试、开几公里斗气车那样连续激烈驾驶才算?不好说。但保险起见(避免出了问题厂家借此甩锅),我个人姑且当前者就算吧。反正跑完高速先怠速两分钟熄火前也没啥成本,买个放心和无责挺划算的。

当然,这只是大众对第三代EA888的建议,并不代表所有涡轮增压发动机都需要这么做。你可以翻翻你自己的车型说明书,看有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有的话就照做,没有的话就不用杞人忧天了。因为类似这种问题,基本上只要说明书没有明确警告或提示,都不用担心伤车。很多人买了车以后,明明懒得隔三差五翻翻说明书,却对成为车奴乐此不疲,总沉迷于一些子虚乌有的“爱车宝典”。

涡轮增压发动机停车后,到底要不要空转3分钟再熄火?

涡轮发动机跑高速以后的停车问题,作为修理技师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到熄火后风扇延时转动自动降温的车型,可以熄火,但是另一种就是没有延时的转动风扇的形式,一定要让发动机空转3分钟后,为的是给涡轮降温,延长使用寿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