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多人都说检车就是毁车,检完车车反倒是有毛病了?
车检的标准、以及具体的检测方式并不存在问题,也不存在毁车的可能;重点则是在于操作方式、方法,工作人员是否严格按照车检的标准、要求进行操作,是否存在超出车检要求的不合理操作,比如转速仅需要踩到4000转即可、可在实际操作中被踩到了6000转,可以说车检本身不存在问题、问题全部出在操作层面,毕竟车检如今也逐渐演化成一条产业链了,所以不合理操作存在!
还是那句话车检的标准、流程本身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可能出现问题的就是操作方式、以及车辆本身;由此可以产生三种推断。。。
车辆正常、操作方式合理:不伤车
车辆正常、操作方式违规:可能造成损伤
车辆存在问题、操作方式合理:因为检车操作很可能把车辆没表现出来问题提前的给表现出来,带病上线检测这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结果自然更容易出问题。
尾气检测的方式工况法:把车子弄到滚筒上运行、模拟咱们的日常行车工况,一般而言工况法检测最高车速被限制在50千米左右、挡位被限制在三挡、运行时长三分钟左右;简单点说就是车子已50千米、3挡在滚筒上运行3分多钟;这种方式不会让机器转速拉得太高,当然一些载重类、或工具车三挡的齿轮比太大,所以即便50千米的时速、转速也可能达到3、4千转,当然大部分私家车2000转足够了;这种方式适合两驱、或那些电子设备少的车子采用!
双怠速:这种方式无需上滚筒、只需要原地怠速即可,怠速标准取断油转速的70%、比如所能达到的最高转速为6000转,那么测试时的最高转速就会取4000转;测试方式就是分别踩用4000转、3000转各怠速30S,这样也就完成了测试;平心而论3、4千的转速对当今的车子而言不存在认可损害、更谈不上毁车,况且不能只考虑转速、还要考虑发动机负荷,原地怠速负荷很低!
双怠速测试时发动机负荷双怠速测试往往把转速拉得很高,3、4千转并不是上限、因为是按照70%比例来的,所以一些高转速机的转速可能会拉得更高;高转速必然带更大的磨损,但这种磨损是可控的、真正有可能损伤发动机的是高温、高负荷环境下的运行!双怠速测试虽然转速偏高、但毕竟是空挡怠速负荷很低;可以这么说空挡怠速、即便把转速拉到3、4千转,发动机负荷最高也不过30%左右,而对一些小机器的车子而言、高速公路保持120km匀速巡航,发动机负荷都能达到60%以上(这就是原地怠速与挂上负荷跑的实际差异),既然您的车子能上高速跑120km都承受得住,为什么原地怠速3、4千转更低的负荷却承受不了了呢?
结论:针对双怠速检测方式,只要检测员操作符合标准、车子没有带病上线,那么就不可能让车子出问题、更不存在毁车!
实际检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操作方式有误:比如把全时四驱、或其它不能完全切断四驱扭矩的车辆弄上滚筒检测,后果就是必然导致变速器、及四驱系统损坏;其二检测人员暴力操作(不排除蓄意),把转速拉的比标准要求高很多,这样一来一些老车子自然就受不了了,有拉缸的、也有抱瓦的;其三还是一些流程上的失误,比如因为对车辆不了解、现在的车子电子设备多,而且越高级的车子电子设备越没办法完全关闭;这种情况下上滚筒、很容易跑出一堆乱码,原因也简单因为电子系统弄不明白为什么前后驱动桥的运动轨迹不一样、所以就必然报错!当然这种问题无伤大雅、之后跑一段自己就消除了!
车子本身就有问题:检车时在线上趴窝的例子总有,但极小部分是因为违规操作、而大部分则是因为车辆自身就有问题、属于带着病上线检测,而检测过程中导致提前发病;比如电子风扇已经损坏,但日常驾驶因为在不断的去撞风、所以没导致严重问题,而测试时无论是上滚筒、或怠速,车辆都处于静止、这样一来也就失去了撞风效果,冷却液携带到散热器处的热量不能及时被吹走,那么冷却液温度就会不断提高,最终结果就是开锅、再严重点没准爆水箱了!
上述就是车检的方式与流程,您觉得严格按照要求、标准操作会伤车么?当然不会,还是那句话只要车子不是带病上线、检测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就绝对不会伤车、毁车;所以由此可见车检、车检的标准本身没有问题,存在问题的是车检机构、操作人员,如果操作人员或机构与利益妥协,那么在检测流程、操作方式上就会出现问题,这也是车检那么令广大车友反感的原因;不过随着相关规则的不断完善之后,相信会有更多的车检机构会变得更加的健康、完善,未来这种不合理的操作必然会越来越少、直到消失!
为什么好多人都说检车就是毁车,检完车车反倒是有毛病了?
这话不夸张,5年以上车龄年检后有很大概率出现一些小问题,什么异响啦高温啦亮故障灯啦都有可能。主要还是和检测本身以及操作有关。
检测本身刹车检测目前有两种,一种是滚筒检测,就像上图那样转动的滚筒驱动车轮然后踩刹车,现实中汽车是四个车轮同时刹车的,而且根据车速我们会使用不同的刹车力,检测和实际不同,滚筒带着车轮使劲儿转,刹车使劲儿磨。
还有一种是平板式制动检测台,开上去后根据提示急刹车,测手刹时也是在行驶中突然拉起手刹,这就很纳闷儿,除非刹车失灵,否则谁会在行车中傻乎乎去拉手刹呢?
前两天去检车,制动检测完后发现雾灯掉了,不知道是急刹车还是拉手刹时给震掉了。我觉得手刹检测应该这么弄:弄个陡坡开上去拉起手刹,不溜车就算过。
再就是尾气检验,开上去后在滚筒上模拟车辆行驶状态,检测不同负荷下的排放数据,往往在尾气检测那里总能听到发动机的轰鸣声,可能很多车开到报废都不一定以那么大的负荷跑,但是年检时必须这么测。你有啥办法。上图那辆皮卡黑烟滚滚,车主在外面心疼的直骂娘:“老子平时拉一吨货也没见这么大的黑烟”。
操作规范程度年检时驾驶员不能进去,有专门的检测员负责开车, 他们天天干这个活,早就够了,基本上都是朝死了踩油门,反正不是自己的车不心疼。检测完开出检测车间时起步转弯响胎很常见。而且这些人你还说不得,你说一句试试,就拿制动检测来说,三次机会,惹恼了随便一个小动作就能让你把三次机会都给用了,当然了你的车也得嗷嗷叫三次。所以一般我都是买盒烟,然后交车时嘱咐一声:麻烦了,车老了,车况不太好。他们都明白意思,自然会稍加注意。前两天测尾气时就是这样,很快,也没听到发动机有多大动静,而旁边那辆伊兰特嗓子都吼哑了。
我觉得以目前情况来看私家车年检确实该改改了。
为什么好多人都说检车就是毁车,检完车车反倒是有毛病了?
在中国验车确实毁车,我就谈谈我今年验车的经历(北京某验车场)验外观,之后让我们把车开到尾气检验区,验完尾气,司机把车停在小坡上,不啦手刹直接挂P挡,然后我把车开到验处,司机反复急刹车,后把车又停到小坡上也不啦手刹直接放到P挡,这两项我把车开下来摘挡都艰难,我的变速箱啊,照这样验车他娘的真叫毁车.
为什么好多人都说检车就是毁车,检完车车反倒是有毛病了?
检测场现在的存在真的很尴尬。出于安全考虑,超过六年的机动车是要每年上线检测的,而六年之内的车也不会有什么问题。这是开车的人都知道的。六年之后,很多车都会有器件老化的毛病。可我认为,这并不是检测场暴力检测车辆的理由。
大家可能都对检测场的暴力检测多有诟病。显而易见的是,他们每每在给旧机动车上线的时候,会做很多他们认为很必要的手脚。比如调节灯光的角度,比如调解刹车的深浅,比如调节怠速。这些还都是在我们第一次上线不合格,在他们指定的修理单位调节的。
经过他们的调节,我们的车开出来之后,检测是合格了。可灯光照射的不是冲天,就是冲地,我们还需要找专业的人从新调整。刹车往往会很紧或者行程变得很大,我们还得找专业的人从新调整,而怠速也会高得嗡嗡响或者干脆停车的时候就熄火。
大家琢磨一下,这检测到底是把车的安全隐患检测出来呢?还是应付指标呢?我看后者的成分占得多一些。原来,检测场的专业是专业糊弄检测的电脑。这个专业,其实我们学习 一下,是不是也可以胜任呢?
检测完旧机动车,倒不会严重到出现毛病,可这个过程真的是无效的过程啊。这到底是在糊弄谁呢?车主不愿意这么糊弄吧?可不按照他们的规则走,就会检测不过。可这么调节一下就过了,是不是说明车子本身并没有安全的隐患呢?
其实说到底,小客车的检测真的是毫无必要。真正需要检测的就是专业的运输车辆。私家车,就算是六年以上的旧车,谁会在安全方面凑合呢?那里面坐的都是家人,谁也不会去糊弄家人的安全不是吗?
为什么好多人都说检车就是毁车,检完车车反倒是有毛病了?
八月份去年检,下雨天,等给我检完了我上车一开,刹车没有了,一开下边漏油,以为是油管爆了,赶紧去就近的修理厂,拆开一看,刹车片都变形了,修理工说这得站着用力刹车也不至于这样,就这样花了将近两百,问题是刹车不大好用了,
为什么好多人都说检车就是毁车,检完车车反倒是有毛病了?
使劲踩油门,磨刹车,反正你也不知道在干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