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自达自动启停跟别的车型有何不同?

马自达的启停技术叫智能停缸,简单点说就是把活塞停留在燃烧室中间位置,下次启动直接喷油、点火即可,常规条件下可以不借助启动机、直接完成启动;这是马自达独有的领域,其它启停技术、熄火状态与常规熄火几乎一致,都是活塞分居顶部、或底部(四缸机)!

就目前已经应用了的启停技术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其一启动机、电机分离式,其二采用BSG集成式电机启停技术,其三也就是马自达的智能停缸i-STOP了;这三类启停技术各有各自的特点,但从驾驶感受上看、马自达的智能停缸技术感受最理想!

启动机、电机分离式启停系统

如上图所示,这就是一个启动机、电机分离式的启停技术,这类启停博世应用的较多;它与常规的车子相差不多,与不带启停功能的车子相比较,系统方面、增加了启停逻辑,硬件上则换用了增强型启动机、增强型铅酸电池!由于启动电压偏低,所以这类启停系统在启动时给驾驶者的感觉往往是声嘶力竭的感觉,驾驶体验并不好,不过好在成本低、也不需要使用价格高昂的Agm电瓶;其余方面如停机时,活塞位置与常规停车一致!

BSG电机皮带式启停技术

如上图所示,这类启停技术将发电机、启动机集成到一块,由一条皮带连接发动机;当频繁启停时,BSG电机作为启动机使用、而车辆正常行驶时作为发电机使用;这类启停技术通常会采用Agm增强型电瓶,所以成本更高、但启动时更加有力,启动时的实际感受、要由于上面拿启动机、电机分离式启停系统,所以目前这类BSG式启停系统是主流!

马自达智能停缸技术

如上图所示、这就是马自达智能停缸技术的原理图,它与上面两种启停不同,上面两种技术熄火时、活塞位置与常规熄火一样(拿四缸机为例,熄火时活塞两上、两下),而马自达智能停缸介入熄火时,活塞全部停留在气缸中间位置,挡在此需要启动发动机时、只要做到喷油点火即可启动,优势在于在大多数条件下可以摆脱启动机、脱离启动机的无力感,而是依靠发动机自我点火完成的起步,启动时间更为短时、感觉更为顺畅!如上图所示、常规熄火时,活塞所处位置,图上是四缸机,所以两活塞在顶端、而两活塞在下部,所以这种状态下、直接喷油点火是很难启动的,因为压缩行程没办法完成,所以需要启动机来帮助;而马自达智能停缸熄火时,活塞处于气缸中间位置(如下图),曲轴与连杆形成了比较长的力臂(与上图对比),而之前停机、把活塞停在气缸中间,这本身就憋着一个力,所以当在此启动时,这个力、配合较长的力臂就能让发动机再次转起来,而不必依赖启动机!这就是马自达智能停缸的优势,原理其实很容易理解,图上扁放的曲轴、像不像咱们自行车的两个脚蹬子?脚蹬子一上、一下才最难使上劲,而左右脚蹬子水平时、我们踩起来才最为轻松、上图就是这个道理;马自达智能停缸在大部分路况下启动时、无需启动机介入,这样就能保证起步时的力量足够,使得起步时的过程变短、带给驾驶者的感受就是启动变得更为流畅、不拖泥带水;而在一些有坡度的条件下或导致启动负荷增加,这种情况下、可能使喷油点火产生的膨胀不足以推动曲轴运转(比喻陡坡上启动),而这时启动机还是会介入!

马自达自动启停跟别的车型有何不同?

论自动启停,BBA都靠边站,马自达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自动启停功能,在车辆停止的时候,可以让发动机熄火,降低油耗,但是为什么被很多网友奉为汽车上最鸡肋的设计?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个功能省油效果有限,还非常影响是行驶体验

但是也有做得好的自动启停,如果把自动启停功能排名的话

  • 马自达独一档
  • 丰田等品牌一档
  • 宝马、本田等品牌一档
  • 大众最差,负分滚粗

至于为什么这么划分,我们先来说说,为什么自动启停功能被很多人认为是鸡肋。除了自动启停功能的专用电瓶成本高以外,自动启停功能的工作逻辑很重要,也就是谁对于行驶体验和行驶安全性的影响越小,谁得表现越好,那我们先说最差的大众。

第四档:大众智障般的自动启停

大众的自动启停,是我开过得车里面,工作逻辑最智障的,这套启停我不仅想一上车就关掉,甚至想把它的模块都拔掉。因为它的逻辑就是,只要你的时速到了临界值就熄火,很多时候你的车还没停就熄火了,这样做有什么问题?低速挪车甚至堵车的路段,你在缓慢蠕行的时候,它就熄火了,不仅严重影响行驶体验,而且还会影响行驶安全。

第三档:宝马本田等品牌的自动启停

大部分品牌的自动启停功能,都和宝马本田类似,那就是只要车停下来了就熄火,但是这样的逻辑也有问题,比如说红灯就几秒钟,压根没必要熄火,而且熄火之后启动的那一下颤动很多人不喜欢,还有比如说进车库、挪车等等情况。这样的自动启停,也没办法使用,基本上上车就关。

第二档:丰田等品牌的自动启停

丰田等品牌的自动启停的启动逻辑是,当你深踩刹车的时候,发动机才会熄火,这样的自动启停才是至少是可用的,我可以根据红绿灯的长短来决定要不要让发动机熄火,红灯的时间还长,那就踩深一点刹车让发动机熄火,而地库挪车等情况,你踩不到临界值车辆就能停住,发动机也不会熄火,所以是比较好用的。但是丰田依然没有解决一个问题,那就发动机重新启动的动静比较大,体感上不太舒适。

第一档:马自达的自动启停

为什么说马自达的自动启停是第一档的?

因为它和启动逻辑和丰田类似,都是深踩刹车到达临界值的时候,发动机才会熄火,但是不同的地方是,马自达的自动启停功能,在车辆重新点火的时候,发动机启动的动静小很多,体验进一步提升。马自达的这个i-STOP智能怠速停止系统,在车辆重新起步的时候,在0.3秒内就能重新启动,而其他品牌一般都是0.6秒,别小看这0.3秒,对于那些对噪音和振动比较敏感的人来说,这0.3秒的体验差距非常明显。

为什么马自达能够做到这一点,那是因为马自达在启停系统中加入了ECU,最大的区别就是传统的自动启停,是依靠电动机来重启整个发动机的,而马自达的i-STOP可以根据处于最佳位置的活塞来选择最先喷射燃油的气缸并且点火。打个比方就是,就像你骑自行车,一般车的自动启停一熄火,就相当于你把脚拿下了自行车踏板,等到重新踩自行车的时候,要先把脚放在踏板上才能启动。而马自达自动启停,自始至终你的脚都处在踏板上,需要动力的时候,马上就能续上。

这也是为什么,马自达的自动启停功能,在体验上要明显优于其他品牌的自动启停功能,很多车主开马自达的车,是不关自动启停的。自动启停这项功能,最开始就是为了应付排放政策才开发的,久而久之,已经成为了大多数车型的标配,虽然是应试考试,但是至少也希望车企能做的认真一点,不要影响消费者的用车体验。而像马自达这样的,在一些细节上这么用心的车企真的不多,这也是马自达这个品牌的魅力所在。

马自达自动启停跟别的车型有何不同?

大家好我是淡墨,每天分享有趣的汽车问答内容,欢迎各位朋友关注。

自动启停可以说是很多人都非常讨厌的一个功能了,反正我个人是习惯性关自动启停的,相比很多品牌基本都是吐槽,虽然也有人说马自达的自动启停不好用,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车主对这个功能比较认可的。

这已经难能可贵了,毕竟马自达的这个自动启停还有人夸好用,别的品牌我是很少见夸自动启停好用的。其实马自达的这个i-STOP智能怠速停止系统,在车辆停驶后,发动机立即自动停转,而在车辆重新起步的时候,在0.3秒内重新启动,以此达到节约燃油的目的。

这个系统能够很大幅度的提升燃油经济性,具备自然的操控感受,还能提高8%的燃油经济性(JC08工况)。至于跟其它品牌的区别,最大的一点就是,传统的怠速停止系统是依靠电动机来重启发动机的,而马自达的这个系统是直接向停止的气缸内喷射燃油,借助燃烧瞬间的推力,推动活塞,重启发动机。

为了实现这样的燃烧启动,这个系统需要在气缸的空气量达到平衡后,压缩冲程或者膨胀冲程中途停止活塞的运转。因而i-STOP在发动机停止的时候可以时时对每个气缸内的空气量进行非常精密的检测,准确的控制发动机停止时候的活塞位置。

而重新启动发动机的时候,i-STOP可以根据处于最佳位置的活塞来选择最先喷射燃油的气缸并且点火,简单来说就是响应速度更快,更省油,即便发动机的转速非常低,i-STOP也可以选择气缸,并且连续的点火,使发动机可以迅速的处于台塑状态,马自达的内部数据显示重启发动机的时间为0.35秒,仅为大部分电动机重启系统的一半。

以上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看法,如果您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马自达自动启停跟别的车型有何不同?

马自达的i stop自动启停系统原理与其他车型自启停系统完全不同。马自达的工程师的思路用“标新立异”来形容一点不为过、业界只有马自达标新立异的搞出了一套自启停系统,与其他品牌自启停系统完全不一样。

其他品牌自起停系统都属于电动机直接拖曳发动机启动的直起系统。也就是说车辆自动熄火后,当松开刹车踏板时启动机会立刻启动发电机,与我们手动启动车辆是一个原理。

部分车型带有bsg启动/发电一体电机,只有冷启动采用传统的启动机。而启停触发后则采用bsg电机来启动发动机,转速高、振动小,启动过程平稳,也是典型的直起。

而马自达自启停系统的思路与上面直起不一样,巧妙的利用了活塞做功辅助发动机启动。

当然,活塞做功并不能顺利启动发动机,毕竟能量有限、转速低。但是活塞做功可以降低启动压力,相当于上坡时有人帮忙推车一样。因此起动机输出功率大大降低,启动电流也会降低、电瓶放电电流也会降低。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反驳,马自达的i stop系统是不需要起动机介入的!

其实马自达官方(马自达中国)对i stop系统的解释也是相当模糊的:

官方关于i stop智能启停系统的解释就是利用活塞推力来启动发动机的,并没有提到起动机是否介入。

因此很多人看到官宣资料后也就以为二次启停并没有使用起动机,而是由活塞做功启动的。为此我找到了马自达国外宣传视频,截图如下:

行驶中如果子启停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松开油门踏板踩下刹车踏板时发电机会介入,用发电机来控制活塞停留位置。发电机此时相当于一个负载,根据曲轴位置传感器回传信号来确定活塞位置,避免活塞停留在上止点或者下止点的位置上。

发电机具体如何让活塞停下来的呢?视频并没有进一步说明,但是可以猜出来。发电机虽然不能驱动曲轴旋转,但是他可以拖着曲轴运动,增加曲轴负载迫使曲轴停止运转。

怎么拖呢?那就是发出更多的电量来消耗更多的能量,可以为电瓶充电,甚至可以接入假负载来消耗电量。

因发电机输出更的大电流则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因此曲轴的负载就会增加。当发动机熄火后失去动力来源时曲轴还尚存少部分动能,活塞还可以运行一段距离,这时候就可以通过消耗曲轴剩余能量来模糊控制活塞位置、只要活塞没有停留在上下止点就可以了。发电机拖曲轴的时候,节气门也会打开(停止喷油),让外界空气进入气缸内。

当松开刹车踏板,或者其他条件触发了启动阈值后,电脑会像气缸内喷射燃油,同时火花塞点火,混合气爆燃做功推动活塞下行,活塞做功推动曲轴运转。

如果活塞停在上止点或者下止点位置上,爆燃做功也无法推动曲轴旋转。即使有很小的夹脚,其产生的力矩也不足以推动曲轴,无法使之大幅度运转。

具体启动过程我们继续看动图:

上图(左)就是发动机启动瞬间工作状态图。喷嘴喷射燃油,火花塞点火混合气燃烧做功、推动活塞下行运动推动曲轴旋转。

但这种方式点火后曲轴旋转速度低,气缸内压力也相对低,发动机难以顺利启动。所以在关键时刻,起动机介入(右图),起动机介入后瞬间拉高转速,提高缸内压力后发动机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启动过程。官宣启动时间是0.3s,这个启动时间要比其他自启停系统快一倍左右。起动机在这里的角色就相当于东风,加快野火燃烧速度。

这就是马自达工程师的脑洞,也是马自达执着倔强的表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玩转子发动机)。这种启动方式充分发掘了发动机潜力,启动时发动机自己“推”一下、起动机只是关键时刻辅助发动机启动而已。因此整个启动过程耗电小、起动机负载低,电池放电电流小。启动机与电瓶寿命都得以延长,启动时间也得以缩短。

别的车企之所以不这么搞,技术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原因就是觉得没有必要这么搞,毕竟增加了一个功能也增加了一个麻烦。为什么马自达能做到人马合一?就是与这种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有关,细微之处见真章!

马自达自动启停跟别的车型有何不同?

马自达的自动启停如果排第二,那么没有汽车可以排第一,第一还是马自达。

马自达自动启停跟别的车型有何不同?

马自达的启停应该是目前市面上最脑洞的,好处在于不用启动马达,也不用电瓶大电流放电,延长了电瓶的寿命,理论上也可以不再使用价格昂贵的AGM电瓶。马自达虽然小众,但是新技术层出不穷。点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