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系车有成熟的AT变速箱不用,为什么要用双离合?

关于主机厂给旗下车型,采用什么样的配置,是出于多方面的考量的,比如变速箱这一部分,要满足品质、性能、成本、燃油经济性四个纬度,都能满足最好、不能满足则去找一个平衡;韩系车企有稳定成熟的At变速箱不假,有六速、八速At,而且恒置、纵置都能造,那么是不是就必须给旗下的产品配个At?可以这么做,但要考虑成本、燃油经济性,毕竟最近几年燃油经济性是重点!

我们不否认韩系车企旗下有多款高端车,但这些车型根本不会引进、至少目前没引进,而引进这些车型,都是以性价比为主的车型,无论是a级、b级,韩系车的售价都低于其它四大车系同级别车型;说韩系车有六速、八速At,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给菲斯塔、索八之类的车型配备八速At呢?当然可以,如果想美系车那样不喜CVT、又搞不定DCT,也只能花大价钱给旗下车型配备九速At,这就是美系车企应对油耗所采取的方式,但日系车就不会这么做,因为它们有新型CVT,可以在满足燃油经济性的条件下、限制成本,而韩系车也是如此!

现在的6AT到底处于什么状况

六速At似乎很令人着迷?无数的朋友似乎都对六速At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但实际上六速At真的已经到了淘汰期;各大主机厂的六速At均已研发、服役超过了十年,在十年前它是响当当的招牌,而在今天它连最起码的燃油经济性满足起来都费劲,所以但凡还有选择、就必然不会再用六速At走下去,因为经过十几年的服役周期,它的能力、潜力都已经被耗尽,没办法再针对它进行改良了!挡位多寡是可以影响到油耗的,挡位越多、越容易把终传齿轮比降低,终传齿轮比越低、传动比范围越大(最低挡、最高挡,齿比相除的结果就是传动比范围的大小),就越省油,但在顾及齿比落差的强况下(各挡位齿比降低幅度不能太大,太大了换挡就会剧烈顿挫),没办法把终传齿轮比无休止的降低,因为就有六个挡、依次小幅度落差降低(落差越小、换挡越平顺),所以终传比做不了太低,至少没有八速At的终传齿轮比低,所以六速At的理论燃油经济性不够,怎么改良都没用、除非准备全面牺牲舒适性,但那样消费者受不了!

如何去弥补即将离去的6速At空缺?

六速At即将默默离去,十几年前的旗舰产品如今早已老旧不堪,而如今的旗舰是8、9、10速At(不同车企),那么该如何填补六速AT的空缺?当然可以用八速At去填补,但会大幅度提高成本,匹配高端车型无可厚非、但配在低级别车型上,这车还卖得动么?所以丰田采取的方式就是迅速淘汰六速At,中、低级别车型都用CVT替代,高端车型则采用全新八速At;美系车也是如此,想用双离合填补六速At离开的空缺,结果没玩明白,最终形成了六速、九速At同台的局面!所以各家车企、取代六速At的方式,几乎都是采用CVT、DCT,已经为它们的燃油经济性比六速At高、成本又比八速At低,韩系车企也同样采取了这个策略,逐渐的开始减少旗下车型六速At的装机量,逐步由DCT来完成取代,取代都是逐渐进行的;韩系那些不进口的高端车型都是采用八速At的,不过给咱们国内的索纳塔、菲斯塔用八速合理么?恐怕价格的上升会令主打性价比优势的韩系车迅速出局,那用什么?用六速At、没有办法满足当今的燃油经济性;用CVT,韩系车企也没这玩意啊,况且短时间研发CVT也并不容易;所以能满足燃油经济性、性能、成本的DCT,就成为了填补六速At空缺的绝佳替代品!所以韩系车用双离合(DCT)很奇怪?其实一点不奇怪,再过不了三年,市面上的六速At新车将全部消失,高端车型采用8、9、10At,而中、低端车型会形成以CVT、DCT为主的全新局面;韩系车是再用成熟的At的,比如不引进的那些豪华韩系车都用八速At,可给国内在售的韩系车配八速就不合理了,配六速At燃油经济性又难以满足(咖啡法则,考察的是平均车企油耗,允许有高油耗的、但必须得有低油耗的来拉低平均值,都高油耗、肯定无法通过规则,规则不过、车也别卖了);所以国内在售的韩系车用DCT逐渐淘汰六速At是合理的,隔壁丰田那边的六速At已经淘汰完毕了,旗下的车子不是CVT、就是八速At,可韩系车企没有CVT、所以只能用DCT(双离合)。。。

韩系车有成熟的AT变速箱不用,为什么要用双离合?

有好东西不给你,心里没点数吗?还问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就是不厚道!

双离合有双离合的优点,AT有AT的不足,但是这些理由放在韩系车上都不成立,道理很简单,就是减配。和日系用CVT,德系用DSG一样,就是为了降低成本,谋取更多利益。所以,各位就不用替韩系车解释了,无商不奸。

说韩系不厚道,不是因为它用了双离合,而是因为它用了干式双离合

稍微懂点车的都知道,市面上主流的三类自动变速箱各自的优缺点。AT是最成熟稳定的,最不容易坏,即便是出现故障,维修成本也不会特别高。因为有液力变矩器的缘故,所以换挡平顺,几乎感受不到顿挫(其实调校不好一样会顿挫),这是AT变速箱的优点。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一个是造价成本高,二是传动效率差,略费油。当然,现在好的AT变速箱可以通过调校,实现档位的精准,从而让发动机在更多的时间运行于最经济区间,所以油耗劣势也不明显了,和传动效率最高的双离合相比,百公里也就差不到1L的油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好的AT变速箱,可以说除了贵就没有别的缺点了。

而双离合则是两极分化,干式双离合传动效率最高,最省油,但是有致命的缺陷——散热问题。在一些极端情况,比如说堵车蠕行,变速箱频繁切换档位,离合器片长时间处于半联动状态,很容易导致过热,甚至烧坏变速箱。比如说早期的大众干式双离合,这类故障频发,后来是通过在低速时锁定档位,避免半联动才解决的。这也导致了干式双离合的故障率要远高于其他类型的变速箱。

湿式双离合相当于把双离合泡在了油液中,通过油液的流动带走聚集的热量,很好的解决了过热的问题,不过毕竟油液的阻力是要高于空气阻力的,所以实施双离合的传动效率略低于干式,但要远高于AT。湿式双离合相当于干式的升级版,反之,干式双离合相对于湿式则属于一种设计上的缺陷。

当然,只要是双离合就存在顿挫的问题,一定会有,只是调校水平不一,顿挫的频率不同。简单说就是电脑不能每次都准确预判你的驾驶意图,比如说应当降档的时候升档了,之后再临时改回合适的档位,而发生顿挫,闯动。不过调校匹配的好的话,这种顿挫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甚至能够做到不比AT差。

韩系车匹配双离合是没问题的,和调校不好的6AT相比,湿式双离合反而更值得选择。关键是,韩系车大多匹配的是干式双离合!

干式双离合怎么样?

双离合用得最多的就是大众,那我们看看,大众的高中低端车型,都用的是什么变速箱。

速腾、朗逸、高尔夫,这些十万级别的车,用的都是干式双离合。

探岳、途观L、A4L,途昂,A6,Q5这些中高端车型,用的都是湿式双离合。

最直观的是迈腾,同时有干式和湿式两个版本,搭载1.4T的用的是干式双离合,搭载2.0T发动机的则使用的是湿式双离合。

从产品定位上来看,肯定是湿式双离合更加高级。

国产车里,绝大部分都是湿式双离合,干式双离合基本上都已经被边缘化了。比如说奇瑞和它自家的捷途,1.6T搭载的是湿式双离合,而1.5T则用的是干式。所以奇瑞的车型,我只推荐它1.6T的,虽然要贵一些,但发动机先进了一代,而且湿式双离合的稳定性也更好。

不管是国产还是德系,我们去看看投诉就能知道,出问题的绝大多数是干式双离合,当然,大众的湿式双离合也不太靠谱。像是国产车中,一度走红的传祺GS4,当年也是销量前十的常客,就是被菲亚特的干式双离合给坑了,异响顿挫问题不断,口碑直线下滑。现在即便改用了AT和湿式双离合,销量也起不来了。荣威的RX5也是如此,不过它不长记性,还用干式。

韩系车并非不用AT

2.0T的索纳塔,2.0T的K5,都搭载了8AT,不过售价都要将近20万了,性价比委实不高。也有2.0L自吸的ix35和起亚智跑搭载了6AT,十五万左右的价格,水平也不会算高。韩系车不用AT变速箱主要还是成本问题,尤其是在面对中国消费者的时候——它发现中国消费者不懂车,很少有人知道干式双离合和湿式双离合之间的区别,也不知道CVT和AT谁更好一些,甚至连发动机他们都不挑,他们只知道车辆的外形和牌子……

这才是韩系车不用AT,少用AT,多用垃圾的干式双离合和CVT的原因——因为你不懂!因为你好糊弄!

韩系车是否值得购买?

我总体上是不推荐的,干式双离合和CVT是其中一方面,主要是性价比不高,而且安全性普遍较差。

韩系车是全世界死亡率最高的车型,在美国的IIHS,国内的中保研等碰撞测试中,基本上上一个跪一个。日系车也不结实,但是最起码根据碰撞测试进行优化,让你面子上过得去,开起来至少有个心里安慰。而韩系车连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所以,这样唯利是图的车企,责任感可见一斑,你很难相信它能给你扎实的用料。

其次,价格虚高——这也是合资车普遍的问题,不过韩系车比较明显地暴露了出来。近些年韩系车销量连年萎缩,不得不降价保销量。结果就是向上打不过丰田大众,向下又不如国产车,夹在中间非常尴尬。其实我们也可以从售价的优惠幅度看出来,十几万的车,动不动就降价好几万,可见之前的水分有多大。

当然,不是说降价有错,但在有更好选择的情况下,韩系车的确没有什么市场竞争力——因为有更好的选择,是国产。

以10—15万级别的领动为例,干式双离合+1.4T,售价在12.48到14.68万。或者是1.5L+CVT,11.98万到13.38万元。目前有2万以上的优惠,看似便宜,不过我们拿国产车进行对比:

领动:1.4T+7速干式双离合,售价12.48万,优惠完最低9.98万起售

1.5L+CVT,售价10.98万,优惠完最低8.48万。

注意,这是网上报的优惠价,实际是拿不到的,提车的时候总要从保险、服务费这些地方给你找回来的。我们再看长安逸动:

逸动:1.4T+7速湿式双离合,售价8.89万,优惠万8.29万,比领动便宜1.7万。

1.6L+CVT版本,售价8.49万,优惠完7.69万,比领动便宜8000。

而且,逸动的发动机比领动领先了一个大代!领动的1.5L自吸还是老旧的多点电喷发动机,扭矩、马力都远不如逸动的JL478QEP发动机。1.4T的蓝鲸更是优势明显,马力足足比领动的G4LD发动机高了30匹,扭矩也大了将近50牛米,在油耗相仿的前提下,动力表现是碾压级别的。

这还是在老款车型有优惠的前提下,如果没有优惠,这个价位,甚至能买到2.0T的星瑞,和插混的比亚迪秦Plus DM-i,比领动可以说是降维打击,完全不是一个维度。

最后总结:AT变速箱虽然成熟,也有一定优点,但也不是非选不可,湿式双离合的性价比其实更高。可是使用干式双离合和CVT来糊弄消费者就不应该了。作为消费者,也应当认清现实——韩系车不是那么厚道的,在以前,和丰田大众相比,或许有一些价格优势,但是在更具性价比的国产车面前,韩系车……真的啥也不是。

韩系车有成熟的AT变速箱不用,为什么要用双离合?

韩系车目前大部分车型都有双离合版本。例如菲斯塔、领动、ix35、索纳塔、途胜等。套路与大众差不多,但是并不是所有车型都采用了双离合变速箱,6AT变速箱也在继续使用。

  • 例如1.6L自吸发动机仍然采用6AT变速箱,比如领动1.6L自动15周年特别版。
  • 而领动1.4T则采用了7DC双离合变速箱。
  • 名图1.8L自动则采用6AT,名图1.6T则采用双离合变速箱。
  • 悦动只有1.6L发动机,所以要么手动要么6AT。
  • ix35 2.0L采用6AT,1.4T采用双离合变速箱。

而索纳塔则又改变了动力组合。1.6T配双离合,2.0T配6AT。

  • 可以看出来小功率发动机配备的是6AT变速箱,和大众策略相似。
  • 而中等功率发动机配备双离合变速箱。
  • 大功率(2.0T)车型依然采用6AT变速箱。

低配车型采用自吸+6AT,皮实耐用、价格便宜、质量稳定。这类自吸车型动力要求不高,AT才是最佳搭档。而增压器车型,配备双离合变速器,动力表现更好,更直接。这点与大众的小钢炮一样。至于2.0T发动机没有采用双离合变速箱的原因,就是现代没有大扭矩变速箱与2.0T发动机匹配。上图可以看出来,现代高扭矩的D7UF1变速箱最大承受扭矩为340Nm,不能与2.0T发动机匹配。韩系汽车也在追逐潮流,和其他厂家想法是一致的:采用双离合变速箱的车型动力表现更好一些,传动效率高,油耗也更低一些。尤其是大众汽车,加快了双离合变速箱的发展进程,为双离合变速箱铺平了道路。双离合变速箱被消费者接受以后,越来越多的厂家也都纷纷采用双离合变速箱。一部分厂家是没有变速箱资源,一部分厂家纯粹是为了兼顾动力与油耗。韩系车就是后者,自己可以生产AT变速箱,但是也要使用双离合变速箱。

现代有一点与大众是不相同的,那就是大众旗下有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而现代目前两款双离合变速箱都是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其稳定性与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是不能比的。

韩系车有成熟的AT变速箱不用,为什么要用双离合?

现在手里有两台途胜,都是16款。一款是2.0L+6AT,一台是1.6T+7速干式双离合。两台车子,目前都跑了15万公里左右。就从这两台车子来说说,为什么韩系车有成熟的AT变速箱,为什么要用双离合变速箱。

AT变速箱优点很明显,技术成熟,质量稳定可靠,但是并不省油。2.0L+6AT的途胜市区百公里油耗在12升,比较费油。AT变速箱制造成本更高一些,对厂家来说利润也就低了。

为了让汽车拥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降低成本。大部分厂家的直接做法就是采用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和双离合变速箱。德系车如此,韩系车同样如此。

途胜1.6T发动机,加速确实比2.0L更好一些,推背感明显一些。油耗方面,百公里能省2升左右的燃油,还是比较明显的。

市区用车感受而言,2.0和6AT的组合更好一些,没有明显的顿挫感,平顺性不错的。而1.6T加双离合的组合,顿挫会明显一些,尤其是走走停停的跟车,真的不舒服。高速来说,两车无论是燃油经济性还是行车质感,差距并不大。毕竟汽车跑高速都比较的省油,双离合不拥堵也不会顿挫明显。

现代有可靠的6AT,但是还是会使用双离合变速箱,原因其实很简单,较低汽车燃油经济性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符合车主低用车成本的要求。同样,还可以降低造车成本,创造更大利润,在竞争中获得价格优势,一举多得。技术方面,韩系车同样强大,研发双离合变速箱对他们来说很简单,现代使用双离合变速箱也是有技术支持的,实际上韩系车的技术储备非常强大。

韩系车有成熟的AT变速箱不用,为什么要用双离合?

能问这个问题的,绝对是懂行的,我经常向大家推荐韩系车,主要是韩系车的发动机、变速箱水平非常成熟,整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不比日系车差,有着可靠性和稳定性不输爱信精机的派沃泰AT变速箱,而且是绕开众多专利后来居上的AT变速箱,但是韩系车只有中高端车型才会使用AT变速箱,下面我们看一下具体原因。

成本原因

AT变速箱是除了MT(手动)变速箱之外最可靠稳定的变速箱,但是同时AT变速箱由于结构原因,也是成本最高的变速箱,所以为了控制成本,不止韩系车,很多品牌的中低端车型都用CVT或者双离合。

市场原因

普通人只对汽车的认识都停留在表面,变速箱只知道分为自动挡和手动挡,发动机只知道涡轮增压和自然吸气,对于AT、CVT、双离合的成本、优缺点这些一概不知,就是因为消费者不重视,所以厂家也不重视。

竞争原因

用AT变速箱的一般都是B级车以上,市场的A级车基本都不用AT变速箱,因为A级车是竞争最激烈的一个区间,车企不赚什么钱,什么不赚钱,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尽量的拉高配置,降低售价,抢占市场,AT变速箱的成本可以多加好几个配置,为了增加竞争力,所以车企宁愿多花钱在看得见的上面,也不会花在看不见的里面。

AT的不足

AT变速箱虽然是最可靠最稳定的自动变速箱,但是AT最大的缺点是油耗高,对于消费者而言油耗低是最重要的一个买车指标之一,而厂家肯定不希望自己的旗下的车落一个油耗高的毛病,比如美系车因为油老虎的外号吃了不少哑巴亏,所以厂家选择经济省油的CVT和DCT是必然。

总述

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是息息相关的,卖方卖什么样的车取决于买方需要什么样的车,买方要省油、便宜、配置高的车,所以卖方就不会用成本高、油耗高的AT变速箱,而且高端车型买方追求的是性能和稳定性,所以卖方就会用性能出色而且稳定的AT变速箱。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A级车全部用AT变速箱,消耗增加1-2L,你认为会有市场吗?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下方评论留言交流,在这里AI少祝大家早日买到自己爱车,欢迎大家关注AI少。AI少每天都会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学习有关汽车方面的知识,谢谢!

韩系车有成熟的AT变速箱不用,为什么要用双离合?

韩系车AT变速器相当成熟,凭借可靠的性能,较稳定的耐久特性,一度获得消费者广泛好评,韩系车AT变速器驾驶特性直接可以和爱信变速器并驾齐驱,但是韩系车为啥不用AT变速器,转而使用DCT双离合变速器呢?并且还是干式的!这就话的意思是,韩系车就不应该匹配干式双离合变速器,全系匹配AT变速器。

首先,现在的双离合变速器技术发展水平在不断进步,早期双离合变速器在低速区域,尤其是堵车的时候,车辆换挡特性非常不好,但是现在的双离合变速器换挡特性有较大的改观,车辆换挡平顺性大幅提升,车主在驾驶过程中,如果不仔细体会,压根感觉不到换挡抖动,所以,现在的DCT变速器是可以满足大家日常使用要求的。双离合变速器,相比于AT变速器最大的优点在于传递效率,双离合变速器传递效率可达95%以上,而AT仅仅在89%左右,这样的传递效率误差,直接影响车辆燃油消耗,所以DCT变速器油耗相比于AT变速器油耗较低。

现阶段,随着国6法规的推出,国家正在严抓汽车油耗,甚至实施了企业平均油耗这一标准,每一年针对汽车企业都会有不一样的油耗指标,2020年,汽车企业平均油耗必须要达到5.0L/100km,这一标准的实施,直接导致中国汽车行业的转型,所有的车企都在向油耗方面靠拢。

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在这个时期开始流行,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具有油耗低、动力强的特点,并且涡轮增压发动机和DCT变速器匹配度非常好,车辆运动感很强,最为关键的是,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和DCT变速器匹配,车辆油耗也在大幅度降低,真实基于这样的原因,韩系车必须要发展DCT变速器。

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DCT双离合变速器,既可以满足车辆本身特性,又可以满足当前日益严格的国家排放法规要求,韩系车匹配涡轮增压发动机和DCT变速器乃是必经之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