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买回来要不要安装发动机护板呢?装好还是不好?
新车买回来建议安一块发动机护板,其实这没有什么值得争论的,不遇到事情可能永远都不会用到这个护板,但一次偶然就足以证明它的重要,说白了就是花些小钱去避免小几率事件,这就好比咱们小时候吃的糖丸一样,虽然脊髓灰质炎的发病概率很低,但摊上了就是百分之百,所以我们才会吃糖丸,对吧?正常在市内行驶的车辆刮伤底盘、发动机的概率很低,可一旦出现意外,有发动机护板的好处就可以显现出来。。。
至于原厂既然没装、就没必要装的逻辑也是错误的,原厂没装的东西多了,装与不装更多的是出于对成本的考量,因为发动机护板有实际用处(几率性触发实用度)、但又属于小几率的功能性产品,所以这里面就存在了一个取舍的问题,它有用、但又不具备必须性,所以一些低端车型能省、则省,反正市内行驶磕到底盘、发动机的概率很小,那么它从这个角度上就没必要原厂、原装,车子到手后由消费者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安装即可;不过各类护板是一种趋势,如底盘护板、发动机护板、发动机舱罩等等,都是一种趋势、是一种从上至下普及的过程,这些各类板板过去只有那些高端车型才有,而现如今二十几万的民用车几乎标配各类板板,甚至十几万的自主车板板也是超足,根据这种普及、过渡方式,我们可以直接判定,加装发动机护板一定没有问题,原厂没护板只是牵扯成本。。。发动机护板其实和安全气囊很相似,只不过一个保护机器、一个保护人而已;而相同点则在于同为小机率使用配备,正常来说99%的司机一辈子都用不到安全气囊,这个机率远小于发动机被一些小石子崩到的概率,那么是不是说安全气囊就没有了?是不是说原厂没配备安全气囊就有理了?说到底还不就是个成本?低价的车子安全气囊肯定没高端车多,这一点不否认吧?同理那些高端车哪个又会没有发动机护板呢?这是再简单不过的成本低、标准低所引发的问题,何必用其它说法来粉饰因车型低端而无发动机护板的本质呢?
发动机护板影响散热的说法?发动机护板影响散热是早期的一种毫无逻辑性的说法,理由在于发动机被各类板板所包裹之后,散热能力下降?但实际上哪辆汽车是风冷散热?哪辆汽车靠流动的空气去带走机体的热量的?换句话说风冷汽车发动机的确存在,但并不存在于民用车上,所以现如今的民用车都是利用水冷(冷却液);而汽车发动机之所以使用水冷,就是因为风冷需要更大、更开放的空间来然冷空气将热量带走,而发动机舱紧凑的布局,显然无法提供风冷对空间的需求,所以当今水冷的车子早在设计之初就对散热的空间、发动机被包裹的程度没有需求,看那些高端车型,哪个不是机器上有罩、下有板?哪个开锅了?这个很容易判断,跑一样的路况然后对照一下板前、板后的水温即可,一下子就能推倒护板影响散热的论断,鄙人自己的车子都原装有板,之前一段时间板板被刮坏、就先拆掉了,可拆掉板后的一段时间,鄙人也没发现水温降低啊?。。。
护板影响发动机下沉的说法?护板影响发动机下沉的论断并无太多道理,在惯性思维下理解这个发动机下沉,无非就是发动机在发生碰撞时会下落到地上,防止被挤进驾驶舱伤害乘客,但实际上发动机下沉技术并会回让发动机落在地上,只是发动机支架整体下沉几厘米,最终也不会落地、而是被底盘给卡住,换句话说下沉的发动机可能还没碰到护板,就已经停止了下沉,名为下沉、实际上只是改变角度,护板会对下沉照成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再考虑下碰撞的一瞬,发动机靠自身重力来下沉,有能沉下多少?高速碰撞下,发动机可能还没来得及下沉,就直接被送入驾驶室一波带走,下沉足够的距离是需要时间来支撑的。。。如果真的担心发动机护板会影响下沉,那么不妨弄一块树脂的护板,质量轻、而硬度也并不高,日常防个小石子的击打绰绰有余,但承受不住硬冲击,刮一块大些的石头都可能直接被割开,所以这种材质的护板是不会影响您发动机下沉的(实际上下沉还没到护板这,就已经停止了),况且价格还便宜;正常来说日常在市内行驶、走铺装公路是完全没必要安装那类硬质合金护板的,完全没有意义,又沉、价格还贵,除了那类长越野的车辆或许有需求,其余的一律用不上。。。发动机护板就是这样的一类小机率使用的功能型配备,说到底还是利大于弊;我们可以回想上世纪8、90年代,无论高端、低端车型原厂都没有安护板的、机舱罩也没有,而且发动机舱各种线束杂乱不堪,而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车辆配备了机舱罩、底护板,所以这就是一次很单纯的过渡、升级,再用不了多久,所有的车都会标配护板,这就是一种趋势;所以护板影响这、影响那的论断有些夸大,他只是一块板板而已,它会有那么大破坏力么?朋友们是不是太把一块破板子当回事了?想装、图个安心就装,绝对无用可以不装,没事总和一块板子较劲没意思。。。
新车买回来要不要安装发动机护板呢?装好还是不好?
现在很流行网购金属发动机下护板来保护发动机或者变速箱,但是就我个人来看如果原厂没有配置金属下护板的话我是绝对不会换金属下护板,白给都不要,这是实话。下面就来说说原因吧:
1、原厂金属下护板最好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04款的老宝来,说实话那个年代的大众车品质真可谓上乘,价格也不便宜,一台还不是高配的宝来落地接近20万,但是那用料和做工真叫扎实,它就是金属下护板,期间磕过几次底盘,都被护板挡住了,那护板是实实在在的钢板冲压件,硬度极强,又一次托底把护板直角干弯了,拆下来想用铁锤复位,结果硬是砸不动。就这强度的护板我在网上看得多了,没有。也不是说网上卖的就不行,只是和老宝来的相比那就是小升初水平。也许在松软的泥地托底还勉强凑合,如果遇到坚硬路面,比如大石头,那货绝度要变形。
2、如果原厂没有配置金属护板我是不会自己加装的
你以为只装个金属护板就够了?并非如此,护板终究要装在车上,护板受力时也要把力传递给车身和悬挂系统,如果原车只是设计了塑料护板,那么安装孔的选择就比较随意,只要能固定好塑料护板就行,不需要有很强的承重能力。这时候你给它怼上个金数据护板不就相当于在沙地上盖大楼么。
3、我对发动机下护板的要求就是尽可能轻,保温
热量对发动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车辆行驶中气流从发动机底部流过,很容易带走大量热量,而加个发动机下护板则好很多。特别是寒冷的冬季可以减少行驶中热量散失,发动机可以更快达到正常工作温度,热量损失少了汽油的能量就能更多地转化成机械能量,汽车也更省油。年前买了辆低配的宝骏310,原厂不带发动机下护板,不夸张地说早上开出去跑将近10公里水温都上不来,等水温正常后还特么有300米到家。
4、我关于发动机下护板的一些看法
我觉得塑料护板完全够用了,可以阻挡石子、泥浆、积水等对车辆底部元件的侵害,还可以降低发动机热量损失,多好的东西。虽然不能抵抗冲击力但是我觉得托底遇到的毕竟少,如果留心点的话可能开到报废你也遇不上一次托底。
新车买回来要不要安装发动机护板呢?装好还是不好?
很多人买车后都会纠结一件事,那就是发动机护板应不应该装。关于这件事,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该装,能保护发动机;另一种观点认为没必要装,汽车出厂时就没有,我们为什么要画蛇添足。今天老侯来说说自己的观点,个人认为发动机护板还是要装,至于装什么样的,就看你的具体使用环境和用途了。
首先我们来看看发动机护板究竟有什么用。很多人认为,发动机护板,当然是保护发动机的了。其实,发动机护板的作用并不仅仅在此,它还起到空气动力学套件的作用。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开车上下马路牙子,或者走崎岖不平的路面,有时候会从车底传来“咔咔”的响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刮底盘”了,严重时甚至会伤害到油底壳及各种管路等。而安装了发动机护板以后,就可以保护这些部位免受伤害。另外,发动机护板还可以防止砂石、灰尘和水等进入发动机舱内,保持发动机舱的清洁,还可以减轻皮带等部件的磨损。
此外,发动机护板还可以引导气流的流动,让更多的空气流经发动机,加强发动机的散热。同时它还是汽车空气动力学套件的一部分,它和其他底盘覆盖件结合构成相对平滑的表面,提高底盘的平整度,减少空气流动的阻力和紊流,让空气流动的速度更快,降低汽车的风阻系数,同时提高汽车高速行驶的稳定性。所以,汽车工程师并不管它叫发动机护板,而是把它叫做“导流板”或者“导风板”。一些豪华车和性能车整个发动机舱下方都被盖严实了,整个底盘能加“护板”的地方都会加上,看上去就像一个大平板,目的就是让它有良好的空气动力性能。
那么加装发动机护板有没有什么缺点呢?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没有只好不坏的东西,发动机护板的缺点当然是有的,主要的方面就是增加重量,改变汽车原本均衡的配重,会对汽车的极限性能产生一些影响,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加装厚重的铁质护板而言的;另外有些车主反映,安装发动机护板后,发动机的噪音明显增大,在行驶中偶尔还会发出异响,这是由于后安装的护板与原车型匹配不好造成的。
还有一种说法,说加装发动机护板会影响发动机下沉,在发生事故时会导致发动机侵入乘员舱,影响汽车的安全性。对这一点,老侯不是很赞同。发动机下沉技术是指汽车在遭遇一定强度的正面碰撞时,发动机固定支架会断裂并按预定的轨迹向下掉落,以防直接侵入乘员舱。但是这种“下沉”并不是发动机固定支架全部断裂,发动机整体掉落在地面上,而是只断裂一个或两个,引导发动机向预定的方向下降。而发动机掉落的下方并不是护板,而是副车架。所以,个人认为,发动机护板并不会影响发动机下沉,特别是一些塑料材质的护板,它们在发动机掉落之前就已经被碰撞损坏,对发动机下沉几乎没有任何影响。
发动机护板有钢制的,强化树脂的,塑料的,还有更高级的铝合金制作的,那么我们选哪一种更好呢?这就要看你的路况和驾驶环境了。如果你驾驶的路况很不好,崎岖不平,或者你经常去越野,那就安装最结实耐撞的钢制的,可以更好的保护你的底盘,一些越野车的护板甚至用高强度的钢板制作的;如果你仅仅是在城市中驾驶,或者高速公路居多,用强化树脂或塑料的就行了,目的就是挡挡泥水之类的;铝合金的是土豪专用,优点多多,颜值超高,当然价格也超高。
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发动机护板还是要装的,只是没必要装钢的,一般只要装一个强化树脂或塑料的,挡挡灰尘、泥水就可以了。也有人说,发动机护板既然有用,为什么汽车出厂时不安装呢?个人认为主要是成本方面的原因。不装护板的车型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型车上,而高级一些的车型几乎都有,这就是显而易见的因素了。
新车买回来要不要安装发动机护板呢?装好还是不好?
新车装不装护板这个事我们来看看厂家和老司机他们都是怎么说的,装护板这事无需纠结,就像我后悔都来不及。
记得多年前,我刚买车没多久,去参加朋友婚礼,那天下着小雨,中间有一段路国道老路,路面一大片积水,我看着前面大货车经过那片积水速度也很快,并没有异常,于是我也开了跟着货车走过的位置走。
当时速度还是有点快,右前轮一过,明显感到碰到了坑,此时刹车也来及了,只能硬着头皮走,只听到车底咔咔的一阵异响,车身激烈抖了两下,当时我停车下车趴着看了半天,看到底盘上有些刮擦痕迹,其他似乎也没什么,于是继续开。
还没开出10公里,仪表机油故障灯就一直闪个不停,赶紧停车下去查看,只看到底盘下边到处是机油飞溅的痕迹,机油也在一滴两滴地滴着,问了修车的朋友说应该是油底壳刮破了,只能喊他来看看,看了后确认是油底壳破了,朋友看了说这车换油底壳比较麻烦,还是要到4S店修理。
接着又是找拖车、又是报保险定损等等折腾了一晚上,连朋友婚礼都没安心参加完,不仅来来回回折腾,除了保险报了外,最后一算我自己还是出了一千多。
这次惨痛经验之后,果断在4S店就把底盘护板装好,多年驾车以来,也遇到过托底刮擦这类情况,严重一点的情况,也就是护板和油底壳挤瘪一点,但是并没有大问题,不得不说护板是有用的。
对安装底盘护板这事,众说纷纭,有的说很有必要安装,有的说完全没必要,安装反而会影响发动机散热,还有的说安装后有安全隐患,影响发动机下沉,有的又说,既然重要,为什么厂家没预装?总之说什么的都有,针对大家关心的问题,下面详细解说。
问题一、护板到底有哪些作用?
1、首先来说肯定就是尽可能避免发动机底端被刮擦,常见比较容易刮擦的就是油底壳了。
2、护板也有利于降低日常路面的沙石等撞击各个底盘零部件,毕竟日积月累这类损伤还是有的。
3、一定程度上保护底盘发动机、变速箱等多部位不被污泥粘上,挡泥防腐等作用。
问题二、护板会影响发动机散热吗?
首先安装发动机护板对底端发动机散热是会有影响,但是其影响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略,发动机散热有多种途径,发动机强制水冷系统、润滑机油、进气栅格、风扇等方式进行冷却,其中最主要散热还是依靠发动机冷却液来循环降温,对于底盘这种自然散热来说其作用较小。
现在正规的底盘护板都是根据不同车型底盘来设计的,护板上有专门的上下进出风口,这些都是用来散热的,所以对于散热这事,不必在意。
问题三、护板会影响发动机下沉,影响安全吗?
所谓“发动机下沉技术”,指的是当车辆发生大的碰撞时,发动机发生大的位移,这时候触发支架会下降几厘米,依靠发动机底盘钢架卡住它,不让它挤进前排主副驾驶舱,尽可能保护人员安全。现在的汽车出厂时厂家就预留了护板孔位,只要是标准护板,正确安装,是不会影响发动机下沉的。
问题四、安装护板后会有共振、异响吗?
这可能会有,主要是发护板和发动机底盘运动部件之间产生摩擦,看到有人说安装护板后发动机噪音无法向下传出,反而到了车内,这倒是多虑了,噪音可真不是这样传播的,真这样的话,我估计汽车厂家降噪技术就太打脸了。如果像有些钢板护板质量、设计、安装不到位,可能会产生共振!
问题五、厂家为什么出厂不装护板?
不是厂家不预装,这本身是一种概率性的事情,就像手机贴钢化膜、人们买保险一样的道理,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自由选择。
再加上这几年道路环境明显改善,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间道路路况都好太多了,在这样的环境下,厂家护板成本和工时成本都省了,虽然厂家没有预装,但是护板孔口都是预留的。
但是很多国产、合资中高端车型,像BBA基本上都是有底盘护板的,只是说很多都采用了比较便宜的树脂型护板,这也能侧面说明了很多问题。
问题六、应该如何选择护板?
常见的护板有硬塑、树脂、钢板、铝合金这四种材质,每种类型又有不同强度质量的护板。
第一种、树脂类护板,它主要是应对日常一些沙石侵蚀、小的底盘刮擦情况,但遇到稍微大一点的刮擦很容易破碎。它主要的优点是护板重量轻、便宜,有一定的回弹性,不影响发动机下沉。
第二种、钢板护板(比如锰钢、钛钢、塑钢),它较为坚硬,抗冲击性强,价位上也相对便宜, 锰钢板护质量更好、更结实更耐用但是较为沉重,可能会产生共振,回弹性最差,也有可能影响发动机下沉。
第三种、铝合金护板(钛合金、塑钢PVC),钛合金相比钢板来说,主要就是它比较轻,坚硬耐用程度不如钢板,塑钢PVC它是一种高分子颗粒PVC材料,综合来说它重量轻,抗腐蚀性强、坚硬度高、回弹塑性较好,但是价位较高。
该如何选择?该注意哪些问题?
装不装护板需要根据每个人实际情况来看,比如说,经常在市区一类,路况都比较好的情况下,可装可不装,如果想装,那选择树脂类护板即可;
如果平时行驶在乡间道路的时候多,路况差,那可以选择铝合金护板或者塑钢护板,如果像越野这类用车场景那可以选钢板护板。
无论选择哪种类型,尽量选择设计有下沉引导线或者有镂空下沉线的产品,另外就是护板上设计留有保养口和进出风口会更好。
新车买回来要不要安装发动机护板呢?装好还是不好?
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在小车大都在发动机下面装了护板。很多人在购车时,都提出加装护板。加装护板是好是坏呢?
下面是我公司一台车,由于经常行驶不好路面,导至塑料护板破损后把涡轮增压器的水泵损坏,没办法,连配件修理费花了6千多。而底板还要1800元。我们没换,自己回来装了一块铝板。
实际上,护板到底是好是坏。装了护板,可以防止行驶中细小石子或重灰尘,泥水进入发动机,对此是有好处的。
但护板也有缺点。护板有几种材质。
1塑料护板。此护板只能保护灰尘或细小砂粒。但如果碰到路面不平是保护不了油底壳,水箱,变速箱或其它部件。特别是越野不适合。而旧车时,发动机在夏季散热慢。
2,铝质护板。这种护板现在被多数人忠爱,散热也可以,造价偏高。特别是防止底部零部件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如,油底壳)。
3,钢板。这种护板多用于越野车。如果用轿车会使发动机下沉,由于较重,油耗会增加。
4,高强度聚脂护板。这种护板较好,质量轻,强度硬,但造价不低。
以上几种是常见的发动机底部护板。
现在很多车辆行驶路面较好,经常行驶城区或者高速公路,那么,根据需要,可装可不装。如果行驶路面较差,建议安装。如果越野必须安装。
至于塑料护板真心没什么用处。无非好看点。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新车买回来要不要安装发动机护板呢?装好还是不好?
大家好,我是风子,我是一名汽车修工。关于汽车发动机下护板的装与不装,大家都有着各有各的看法,赞成装的,认为发动机下护板可以保护发动机底部被磕伤,反对装的,认为发动机下护板影响发动机下沉,影响发动机散热等问题。关于这些问题我来唠唠嗑。
从我这些年的维修经历来说,我是很赞成成安装下护板,我个人的车也安装了下护板。这些年的维修工作中,见过很多车的底盘被磕伤的,上个月维修了一台变速箱被磕裂的,车主当时并不知道自己的车在工地上磕伤了,随后上高速,直接在高速上漏完了变速箱油(双离合变速器)趴窝了,挂挡没走后报交警,拖下高速的。后来直接换了个新的变速器(变速箱壳体因为缺油高温烧的开裂了,里面的齿轮等全部烧坏了)。
很多人认为安装了发动机下护板底盘更低了,反而影响车辆的一个通过性。发动机的下护板安装后,会与发动机油底壳等有一定的空隙量,看起来是会更低,但正是因为这部分的空隙量在通过坑洼路面的时候可以衰减洼路面对发动机油底壳及变速箱壳的撞击力。目前市面上比较好的下护板是塑钢材质,这种材质的下护板韧性比较好,抗冲击力强,回弹性也比铁的下护板要好,而且不容易产生异响。铁和铝材质的下护板是早期的产品,抗冲击力和回弹性差,一撞就变形,要不就从发动机掉下来影响驾驶,要不就容易异响,所以慢慢的被淘汰了。
关于发动机下沉的问题,其实来说,一般的事故撞击力还不至于让发动机下沉,目前的车前部都设计有溃缩梁,真等到发动机下沉那得多大的事故。撞车和磕底盘的概率来说,是磕底盘的概率高。塑钢下护板有很好的韧性,一旦到了发动机下沉的阶段,塑钢下护板可以随意的形变,不影响发动机的下沉。
关于散热问题,这个是老一辈开车人的观念。以前发动机的散热风扇是硅油控制,货车是直接皮带驱动,所以说那时候的车散热还是要靠行驶中的气流来散热,水温超过98度就会有开锅现象。现在车子上的电子化程度非常的高,电子扇的通过电脑来调节控制的。水温都可达到105度,电子散热风扇才工作。电子扇的转速都是根据发动机水温来可调节的,装个下护板根本影响不了散热的。如果真有这说发,那不装发动机下护板,路面上的泥浆敷在发动机底部是不是也影响发动机的一个散热呢?发动机下护板的安装还可以有效阻挡一部分泥浆水进入到发动机舱内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