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了沃尔沃的吉利为何不在吉利车上使用沃尔沃发动机?
品牌收购并不代表可以随意使用人家的技术,即便是全资收购也不行,这就好比您开一家大饭店,然后请来一个名厨,您虽然是他的老板,但他也没有教您厨艺的义务,这个道理简单吧?吉利与沃尔沃也是这种关系,注定了吉利没有办法去直接使用沃尔沃的技术,况且当年刚被吉利收购的沃尔沃在技术上、发动机上已经没有太大优势了,吉利看重的就是沃尔沃后续的研发实力。。。
沃尔沃汽车的技术体系并不是独立的,在很久之前从沃尔沃集团中被出售,东家就是当年如日中天的福特;而金融危机到来时,福特无奈出售了路虎、阿斯顿马丁、沃尔沃等一系列品牌来保命,也正是这个时期吉利完成了对沃尔沃的收购;所以由此看来沃尔沃的技术体系并不是独立的,很多所谓沃尔沃的技术其实都是与沃尔沃集团、福特汽车共用的,换句话说很大一部分技术连沃尔沃都仅仅是有使用权,而真正掌控这些技术专利的是福特,所以这样的技术吉利有什么权利使用?吉利从福特手里把这些专利都买过来了么?显然没有,所以刚被收购的沃尔沃,其实并没有多少技术能提供给吉利?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时候,是与福特进行过知识产权的划分的,这个时候沃尔沃根本没有发言权,什么能用、什么不能用得看福特的意思。。。被吉利收购前的沃尔沃过的并不好,可以说福特算一个毁品牌专业户,无论是当年的沃尔沃还是如今的林肯在福特手中都混的很惨,福特根本不会把重心向这些外来品牌倾斜;吉利在于福特进行知识产权划分时用了很久的一段时间,因为这些技术关系错综复杂,大体上可以分成三类。。。1.福特掌握的专利,这部分专利沃尔沃可以使用,但在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沃尔沃也不能再使用,所以吉利也不能用!
2.沃尔沃与福特联合开发,两家都拥有专利使用权,这部分技术沃尔沃可以使用,同时也对吉利开放!
3.福特掌握的专利技术,对沃尔沃进行过一段时间的授权使用周期,所以这部分技术沃尔沃在被吉利收购之后依然可以用上几年,起到过渡的作用,但这部分技术不对吉利开放!所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大部分的所谓沃尔沃技术都是不能用的,因为这些用于沃尔沃车上的技术专利掌握在福特手中,福特不允许吉利用、那么吉利就不能用!说到底对于品牌收购来讲,最复杂的就是隐藏于外表下的技术专利归属,这是最难搞定的问题;所以刚被收购的沃尔沃并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技术!被沃尔沃集团出售给福特的沃尔沃汽车当时就已经处于一个残破不堪的状态,所以沃尔沃汽车的很多技术都是在用福特的专利、或者与福特联合开发,真正属于沃尔沃的技术体系基本上已经很少了,不仅少、而且旧!正是因为有这么多限制条件,所以当年李先生才会一再声明沃尔沃与吉利属于各自独立的状态,可惜很多朋友不理解,似乎认为只要出钱了就可以为所欲为?但完全不是这样,如果收购品牌就能使用人家的技术,那么这十几、二十年间咱们国家收购了不知多少外国品牌,如果技术共享、随便用,咱们自主工业产品早就崛起了,可世上有这么便宜的事么?吉利能否用沃尔沃的技术沃尔沃说的不算,得看福特的态度。。。
吉利与沃尔沃合资打造CMA平台,实现了国外技术本土化的过程,CMA平台则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还是那句话刚被收购的沃尔沃根本不能为吉利提供什么技术,连大型车平台SPA都是吉利投钱给它研发的,可同样研发出来的专利在沃尔沃手中,换句话说即便给吉利用,吉利想在这SPA上打造什么?打造一辆类似Xc90那般大小的SUV么?怎么定价、卖给谁去?所以大型车平台对于吉利短时间内没有作用!而此时沃尔沃的小型车平台已经老旧,从2004年被设计一直用到2012年,之后的一段时间貌似S40停产了;所以吉利准了这个时机,拉着沃尔沃共同研发小型车平台,还是那句话大型车平台对于目前的吉利、吉利的定位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不过小型车平台对于吉利来说意义深远!所以吉利出钱、沃尔沃出力,两家玩了一次同集团下的子公司合资,联合打造了小型车平台CMA,吉利、沃尔沃共同掌握专利使用权、赚取的收益两家都有份,基于CMA平台下的技术是吉利所能使用的,不过吉利将其用在了领克之上,因为领克起到吉利、沃尔沃之间的过渡;实际上从吉利品牌的市场定位,大量使用沃尔沃的技术没有好处,拉高了生产成本、车又卖不上价,所以不划算;而用在领克上就不同了,领克的价位能把成本拉回来,毕竟是中端车的定位!所以吉利品牌车不能用沃尔沃发动机的原因有很多,问题并不是想的那么简单,知识产权的限制可不是过家家;除此之外也要考虑吉利品牌的市场定位,过多使用沃尔沃技术的吉利汽车的成本必然上升、直接导致售价上升,而售价上升后的吉利品牌还能否赢得市场就很难说了,所以吉利才考虑搞出领克,用全新的身份与定位去占领市场,形成了吉利、领克、沃尔沃分占低、中、高端市场的局面!
收购了沃尔沃的吉利为何不在吉利车上使用沃尔沃发动机?
很简单的道理,就是品牌定位与价值的问题。吉利汽车卖多少钱一台?沃尔沃卖多少钱一台?提起吉利汽车大家想到的都是物美价廉的平民车,无论是几万块的帝豪,还是十几万的博瑞其品牌形象与沃尔沃相差甚远。如果吉利在旗下的车辆直接应用沃尔沃的发动机,那么旗下的汽车应该卖多少钱?帝豪随便加三万有人要吗?博瑞随便加五万会有人买单吗?
如果采用沃尔沃发动机,此举只能拉低沃尔沃形象,而不能提高吉利的形象。如同采用宝马发动机的中华汽车一样,并不会因为采用宝马发动机后而大卖特卖。装了宝马发动机后车辆就具备宝马的操控与性能吗?装了沃尔沃发动机的车辆就具备沃尔沃的高安全性系数了吗?显然不能,汽车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并不会因为加强了发动机后而产生质的飞跃的。
而吉利收购沃尔沃并不是想直接采用沃尔沃的动力总成去造吉利车,而是要吸收消化沃尔沃的技术,反哺吉利。这样才能做到1+1=2。如果吉利采用了沃尔沃的发动机,那么就变成了:1+1=1。两个品牌独立发展运作才是明智的。
吉利不可以直接拿过来沃尔沃的发动机装在自家车上,但是吉利与沃尔沃合资的品牌“领克”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使用沃尔沃发动机了!合资吗,就需要两个公司共同研发制造汽车。所以领克01采用的VEP4 2.0TD发动机就是来自沃尔沃的Drive-E系列,代号B4204T30;与xc60 T4版本的发动机硬件是一样的,区别是调校。博瑞ge采用的JLH-3G15TD发动机,其技术也是来自沃尔沃。
收购了沃尔沃的吉利为何不在吉利车上使用沃尔沃发动机?
谢邀
收购了沃尔沃的吉利为何不在吉利车上使用沃尔沃发动机呢?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技术不是你想用,想用就能用吉利全资收购了沃尔沃,就意味着它可以直接使用沃尔沃的技术了吗?在普通人看起来似乎是这样的,我把你人都买下来了,你兜里的东西掏出来给我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对于这种企业收购来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我是收购了你,但是总体来说,你还是有一定独立性的,这就如同我把你人买下来了,我不能直接从你口袋里面掏东西,但是如果你用你口袋里的东西赚到钱了,我享有收益权,或者我也可以建议你用你的口袋里的东西去做什么。
因此,对于吉利来说,它很明显不能直接把沃尔沃的东西拿过来用,更何况,收购沃尔沃的企业是吉利控股集团,而生产制造吉利汽车的企业是吉利汽车集团,吉利汽车集团也是归属于吉利控股集团的,这就如同一个家庭里的嫡子和养子一样,嫡子不能因为是这个家里亲生的就可以强行把养子口袋里面的钱抢过来花。即便是作为父母的吉利控股也只能对此做出建议而非强迫。
技术也不是不能用,该用还要用当然了,同一个家庭里面的成员,互相之前总是可以商量着来的,老大有钱了,接济老二一把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更何况既然是一个集团的企业,互相之间的合作研发也是非常多的。例如目前比较知名的CMA平台,这个平台就是吉利汽车和沃尔沃合作研发的,无论是吉利、沃尔沃还是领克,都有这个平台的使用权。
此外,在发动机方面,吉利也并不是完全放着沃尔沃的技术不用,我们可以看到在之前的领克品牌车型上就一直在使用沃尔沃技术的发动机,而在吉利最新的轿跑SUV车型星越上也使用了具有沃尔沃技术的发动机,因此对于吉利来说,相关的技术该用还是会用的,只不过沃尔沃的发动机技术相对先进,成本也更高,在吉利的绝大多数走量车型上一旦用了就会带来整车成本和售价的上升,很难被价格敏感的入门级市场认可,但是当吉利开始冲击高端市场的时候,自然而然也就开始用这些技术了。
技术用起来也可以很爽,就看怎么用事实证明,吉利是可以用沃尔沃技术的,而且也正在用着,那么为什么之前吉利没有大范围采用沃尔沃的技术呢?其实除了上面我们说的采用沃尔沃技术会带来成本和售价的增加之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沃尔沃本身作为一个蒸蒸日上的二线豪华品牌,其本身的市场竞争压力是很大的,这个时候吉利这个主销车型售价在10万左右的国产品牌大范围采用沃尔沃技术的话会直接拉低沃尔沃的品牌形象。很多沃尔沃的潜在消费者会认为自己花了几十万而只享受到了吉利消费者花十万就可以享受到的技术,这对于沃尔沃的消费者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因此吉利是不能滥用沃尔沃的技术的。
但是吉利自然也不会眼睁睁看着有这么好的技术而不能为自己所用,于是领克这个品牌就横空出世了。沃尔沃的技术入股让领克使用沃尔沃相关技术变得合情合理起来,而领克也没有任何历史包袱,因此沃尔沃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技术被领克使用之后拉低自身的品牌形象。
当然吉利的野心不止于此,因此吉利终于还是在星越上用上了CMA平台以及沃尔沃的相关发动机技术,但是我们也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除了CMA平台之外,吉利对于星越是否采用了沃尔沃发动机的技术态度暧昧,其实这也就是我们上面说到的问题,当然了,尽管态度暧昧,但是用上了沃尔沃发动机技术的吉利还是让吉利的消费者们感受到了两个字——“真香”!
以上
当然,大家也可以直接点击关注我的头条号:@汽车三国 ,查看更多更全汽车资讯以及评测文章
收购了沃尔沃的吉利为何不在吉利车上使用沃尔沃发动机?
谢邀!
其实首先我们要了解的就是收购,并不等于是沃尔沃全部属于吉利,而只是极力占有的股份,沃尔沃所有的知识产权或者说是技术依旧,只是属于沃尔沃,即便吉利是沃尔沃最大的股东,也不能够随便使用沃尔沃的技术,这是行规。
其次我们说沃尔沃的技术,我们得承认还是比较厉害的。目前来说在安全性上无论是性能部分,都做得比较不错,毕竟是曾经的豪车品牌。
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这个道理在汽车行业也是存在的,如果吉利使用了word技术,或者说是沃尔沃的发动机等等,那么吉利汽车的售价又该定在哪一个档位呢?那么目前来说在家用啊,轿车包括SUV领域的,10万这个级别肯定是不能够了,一个沃尔沃的发动机加持,这个售价至少要提升20%左右。
目前来看国产车在价格领域的作为并不高啊,长城汽车也是靠着哈佛这个品牌,以极低的价格,才能够在SUV市场上持续前进。对于吉利来说,面临的状况比哈佛好不了多少,除此之外吉利在过去这一年的成绩单虽然说不错,但在SUV领域明显的是趋于下降状态。
贸然的提升成本,但品牌影响力又跟不上,这是国产汽车的最大禁忌,也是最有可能压垮国产汽车品牌的一根稻草,所以我个人认为,不采用沃尔沃发动机或者说没落的某些核心技术是有极大原因的。
目前来看总体的原因也就是第一,沃尔沃不让用,第二,用了可能要加价加价销量就不好,销量不好可能就卖不出去。
不过,吉利在收购沃尔沃之后,还是和沃尔沃合作成立了部分的研究中心。作为研究一些技术,或者说是将沃尔沃的一些技术,移植到新品牌这种,比如领克,就是沃尔沃和吉利合作后的产出。
当我们发现令克的价格也就随之提升了不少,这也就是所谓的技术决定价格,产品质量决定价格。
收购了沃尔沃的吉利为何不在吉利车上使用沃尔沃发动机?
吉利控股集团虽然全资收购了沃尔沃品牌,但是沃尔沃和吉利汽车在本质上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公司,吉利如果想要运用沃尔沃的技术,必须先经过沃尔沃允许,不然就属于侵权。所以,吉利和沃尔沃联合成立了一个合资品牌——领克,专门用于技术共享,以此实现共同进步。
吉利并不是想象中拥有那么多权利,沃尔沃也不是吉利单独控股,而是还有一家在董事会决议时起到最大投票权的瑞典公司。从外界看,吉利似乎是对沃尔沃掌控很多,实际上吉利的权利有限,吉利的投票权只是第二位,没有多少话语权。所以这个发动机也不是吉利想用就能拿过来用。
再一个就是沃尔沃定位高端豪华品牌,发动机技术含量更高,自然价格不菲。而吉利汽车定位不同,主打中低端车车型,如果使用沃尔沃发动机,那么造车成本会增加,没有价格优势的竞争对吉利汽车来说难以立足,毕竟还是主打性价比。
虽然吉利并没有使用沃尔沃的发动机以及技术等。但是吉利汽车还是非常善于借力和造势的,自从收购沃尔沃以后吉利也是占了沃尔沃的光,对吉利汽车的正面影响也是比较大的。不得不佩服李书福的商人眼光。就营销能力而言吉利汽车是所有自主品牌汽车的老师,这样说一点都不过分。
收购了沃尔沃的吉利为何不在吉利车上使用沃尔沃发动机?
答:吉利目前已开始在旗下车型上批量装配使用沃尔沃发动机,第一台车是出自CMA架构的紧凑级SUV—星越(2.0T版本/350T),新车已于今年5月10日上市。
星越2.0T车型搭载沃尔沃Drive-E系列2.0TD T5发动机,最大功率238马力,峰值扭矩350牛·米,匹配爱信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不过星越T5发动机(代号JLH-4G20TDB)与沃尔沃车型T5发动机略有不同,星越T5发动机调低了最大功率。数据显示,JLH-4G20TDB发动机最大功率238马力,峰值扭矩350牛·米,而沃尔沃旗下T5车型中,XC40 T5(代号B4204T18)最大功率252马力/5500rpm,峰值扭矩350牛·米/1800-4800rpm,XC60 T5(B4204T23)最大功率254马力/5500rpm,峰值扭矩350牛·米/1500-4800rpm。
有消息说,JLH发动机出自吉利罗佑发动机工厂,B42发动机则是张家口工厂生产,因此二者采用了不同的发动机代号。
除了星越外,领克品牌是吉利汽车下最早使用沃尔沃动力的,01、02、03 2.0T发动机均出自沃尔沃Drive-E系,其中01使用的是T4低功率版本(B4204T30),最大功率190马力/4700rpm,峰值扭矩300牛·米/1400-4000rpm,03+则使用了T5版本(B4204T23),最大功率254马力/5500rpm,峰值扭矩350牛·米/1800-4800rpm(峰值扭矩转速较XC60 T5慢了300rpm)。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