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意大利能造法拉利,兰博基尼这样的超级跑车,却造不出卡罗拉,高尔夫这样的汽车?

实际上打造超跑的难度远不及打造一款受欢迎的普通轿车难度大;因为超跑由于高昂的价格注定只能服务于极少数人群,而家用轿车则需要受到绝大多数消费者的审视、要面面俱到,哪方面差都不行、都是致命的!

其实很多朋友都理所当然的认为在超跑的难度比造一辆普通的民用车要大,但实际上造好一辆受到认可的民用车的难度远比造超跑要大的多,因为造好一辆民用车所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太多了;而超跑只需专注性能,其余的什么什么都不必考虑!如果让法拉利来操刀一款民用A级小轿车,它一定能造出来,但是一定没有卡罗拉受欢迎,因为它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于超跑而言可以有无数的缺点,它的受众群体都可以无条件接受;而对于民用车而言也许仅有一个缺点就导致这款产品失败!

为什么打造一款优秀的民用车更难?

造好一款民用车并得到民众的认可,需要综合性考量的问题很多,如价格、品质、寿命、油耗程度、空间、操控、性能等维度都是需要民用车企去研究的,只有把这些维度揉捏到一块后,还能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才能算造出了一台优秀的民用车(卡罗拉);因为民用车面对的用户群体是巨量的,这些用户中的每一位都可能挑出各自的问题来,有的嫌空间小、有的嫌油耗高、有的嫌小毛病多、有的嫌换挡会顿挫、有的嫌贵、有的嫌贬值快,所以想让众多的用户都满意的难度可想而知!

打造一款超跑所需要考虑的维度很少;

造超跑则无需考虑那么多的方方面面,完全不必去考虑价格因素,能花400万买法拉利的人群根本不在乎花500万;不会在意油耗,因为敢买超跑的群体不会在意油耗;完全不必去考虑寿命、空间、耐不耐用,因为超跑的受众群体根本不在意这些;即便我们常常吐槽的变速箱顿挫问题,到了超跑领域也换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换档冲击”,所以造卡罗拉所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法拉利完全无需考虑;它只需要把性能做到极致即可,而超跑企业的优势就在于可以不计成本的堆性能,因为它的受众群体都是有钱人!如果让法拉利、兰博基尼去造一款如同卡罗拉的A级车,它们一定能造出样车,但想投入量产的可能几乎为0;因为对比卡罗拉完全没有竞争力!超跑企业发展百年,从未考虑过油耗问题,所以法罗拉、兰罗拉在油耗方面就必然降不下来;其次就是价格,这些超跑企业造车是肆无忌惮的,因为在它们的观念里就从没给客户省过钱,更不用谈精益生产之类的降低成本策略了,所以法拉利、兰博基尼打造出来的法罗拉、兰罗拉没准会是整车碳纤维、300以上的马力、狭小的座舱,然后标价80万,没办法因为它们造车从未想过降低成本,所以一定很贵,想一想这样的法罗拉、兰罗拉可能比丰田的卡罗拉更受欢迎么?所以丰田、大众造出超跑很容易,但超跑企业造出卡罗拉、高尔夫难于登天。。。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去电脑城配一台电脑,要求装一台可以运行一切软件的电脑,如果不计成本(土豪),那么很容易拿出一套解决方案;但如果要求在5千元的预算之内,那么就很难了,这就是无论造什么,只要不计成本都容易的道理;而富裕的消费群体给了超跑企业不计成本开发的勇气!

为什么意大利能造法拉利,兰博基尼这样的超级跑车,却造不出卡罗拉,高尔夫这样的汽车?

恕我直言,这种问题是不经过思考的“节奏论”罢了。

首先用最基本的东西来反驳所谓“意大利造不出诸如卡罗拉、高尔夫这样的汽车”的这种问题。菲亚特大家应该不陌生吧?如果有朋友没听过,那么我再介绍一遍:“菲亚特,四大百年汽车品牌之一”。

旗下不仅包括了诸如法拉利、玛莎拉蒂等超跑品牌,同时也涵盖了从经济性家用车菲亚特到中高端轿车道奇克莱斯勒等车型--------不了解意大利品牌尚可说是求知欲,但如若知道菲亚特这个品牌还要张口就来,那么不免让人怀疑您的动机是否纯粹了。

当然,如果非要说什么“我的意思是没有像卡罗拉、高尔夫之类的神车,扯着么多有得没得作甚?”-----------那我换个角度也可以说“为什么丰田车这么畅销,但高端品牌就没有这么大的知名度呢?”

人文科学中有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叫做“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人们对于汽车的适用诉求也是人文诉求的一种。

当有能力进行汽车消费的时候,其实社会发展就已经到了社交需求的层次、且大部分人停留在社交需求之上,此时大家购车的诉求,无非是上下班代步、买菜之类的-----并没有能力去实现尊重需求和自我需求。

我们再看一个图:

如上图,日系车排名前十的车型中,有多少超过20W的,又有多少在10W左右的?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初级消费层级中,日系车的优点是最为人所接受的。什么优点?

油耗低,小毛病少。

-----至于其他的东西,日系家用车还有什么优点?您能说出来吗?是内饰精致、性价比高亦或是新科技应用率?都不是,就很单纯的迎合市场,通过技术保守来换取销量的。

这就是产品定位。

因此,我们可以说在经济性家用车市场,意大利人没有日本人的敏锐嗅觉,但绝不能说意大利人造不出这些车型。

为什么意大利能造法拉利,兰博基尼这样的超级跑车,却造不出卡罗拉,高尔夫这样的汽车?

以丰田大众的技术储备和实力,也完全能够做出像法拉利或者兰博基尼一样性能出众的超跑。同样法拉利和兰博基尼同样也能够轻而易举造出类似卡罗拉或者高尔夫的买菜车。但是造不造又是另一回事儿,这是厂家的造车理念所决定的。

丰田为主的日系车,主打经济实惠家用车。这与国情有极大关系,我们知道日本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经济发展也要立足国情,每一块木板,每一点燃油都要做到最好的利用,因此日系车的耐久性与燃油经济性都是比较出众的。作为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作为二战战败国,能够成为今天的经济强国,的确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而日系车不做超跑,或者很少做超跑,其实还是利润的问题。高端豪华性能车受众小,销量不高,而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并不是所有超跑商都是赚钱的,反而还会因为资金的问题破产被收购。目前各大超跑大多数依赖与其他厂商,大众旗下有布加迪、兰博基尼、宾利、保时捷等;宝马旗下有劳斯莱斯等。现在完全独立的超跑或豪华品牌真的极少,典型代表就是帕加尼,但用的还是AMG引擎。丰田等日系车不做超跑,还是利润的问题。而大众不做超跑,是因为其旗下从来都不缺少超跑。

而法拉利、兰博基尼等超跑商不做卡罗拉或者高尔夫这样的买菜车,完全是为了保证品牌稀有性,注定只是某一部分人的消费品。一旦超跑涉足买菜车,肯定会拉低品牌档次,这样会变得不伦不类,失去自我。其实这些超跑都是极具个性和特点的,就像是兰博基尼坚持大排量自然吸气,布加迪追求极致速度等等。

为什么意大利能造法拉利,兰博基尼这样的超级跑车,却造不出卡罗拉,高尔夫这样的汽车?

这个说法未免太绝对了。意大利确实盛产世界级跑车,位于博洛尼亚西侧的摩德纳就被誉为意大利“引擎之都”,是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等意大利豪车品牌的总部所在地。

不过意大利不是没有自己的一般民用车品牌呀。像菲亚特就是意大利著名汽车制造公司,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旗下的知名小车,菲亚特500就有着非常不错的销量表现。第一代菲亚特500以“Topolino(米老鼠)”之名为人们所熟知。单是在1936年-1955年件间,就共计生产了大约52万辆之多。

2010年,Fiat 500 Sport推出。它搭载了菲亚特独有的MultiAir技术,取消了发动机节气门。后来这一技术还运用到0.8升的双缸涡轮增压引擎上,获得了欧洲2011年度发动机的称号。

不过从近些年看,意大利的一般民用车品牌确实是在走下坡路,比如在中国两进两出,前后与中国车企两次合资,结局都是败北。相比之下,卡罗拉和高尔夫在国内则获得了成功,市场基础和认可度颇高。

我们拿菲亚特致悦、丰田卡罗拉和大众高尔夫这三款车来说,看看销量情况就知道了,菲亚特真的是毫无存在感。

为什么意大利在一般民用车的表现上这么不好,结合他们在国内的表现看,主要原因有三点:

1. 菲亚特品牌定位问题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菲亚特的重心都是在小型车上,单是菲亚特500就衍生出了菲亚特500X(小型SUV)、菲亚特500敞篷、菲亚特500wagon等。

现在大家对车型种类的需求很旺盛,像菲亚特这种定位显然不适合时代的发展需求了。

2. 菲亚特对国际市场关注度不高

俗话说勤能补拙,不过浪漫的意大利人显然没这个习惯。没能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使得菲亚特品牌在国际市场的表现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在北美市场和中国市场表现都很差劲。

3. 菲亚特的车型过少、质量表现堪忧

虽然菲亚特被列为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但挂有菲亚特车标的车型并不多(衍生车型不算)。加之质量表现比较糟糕,在ConsumerReports和J.D Power的质量排行榜单上经常排名垫底,所以市场认可度起不来不奇怪。

总之,意大利品牌的车除了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等超跑在国内知名度较高以外,其他价格偏民用一点的汽车品牌不常见。菲亚特算是价格偏民用一点的品牌了,但因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它并没有帮助意大利一般民用车品牌打出一片天地。

为什么意大利能造法拉利,兰博基尼这样的超级跑车,却造不出卡罗拉,高尔夫这样的汽车?

欧洲车厂,每个车厂都有最擅长的领域,这又跟每个国家的国情有关。

去欧洲旅行,你会发现不同国家的主流车型是不同的。

德国和中国差不多,主流车型是A级车和B级车车,特别是A级车的高尔夫,当然,中国的主流车A级车是三厢车,比如朗逸。

法国的主流车型是A0级车和A级车,比如雷诺的CLIO、标致208、雷诺梅甘娜等,比德国车小一号,不过,法国车虽小,但驾驶乐趣不减,即使CLIO这样的A0级小车,也有V6的车型。

意大利主流车则比法国又小了一号,是A00和A0级当道,比如菲亚特熊猫、菲亚特500等,不过,菲亚特的这些微型车,虽然没比日本的K Car大多少,但性能却不是一回事。

日本车只负责把你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而欧洲车则是肢体延伸,总是想力气更大,速度更快,跑起来更灵便,要知道,意大利可是高速公路限速150的,仅次于德国的不限速。

因此,意大利的这些小微车,看上去虽小,跑起来却很厉害,也不乏性能版。

其实,正宗意大利车开起来很有意思的,虽然小车肯定不及法拉利,但都底盘性能很好,非常有驾驶乐趣,只是,这些小微车,适应意大利具体国家国情而生,渐渐变成情感、文化载体,但一旦出了国门,离开了这样情感、文化因素,它很难打动其它国家的人,所以世界市场的通用性差了许多。

可以说,和其它欧洲车一样,这些意大利小微车,车身虽小,但技术比日系车复杂多了,菲亚特的造车技术和调校,都是令人称道的,当你习惯这些意大利小微车的驾驶质感,是绝对看不上日系的所谓操控的。

为什么意大利能造法拉利,兰博基尼这样的超级跑车,却造不出卡罗拉,高尔夫这样的汽车?

并不是意大利人造不出卡罗拉这类中低端通勤车型,菲亚特就是意大利的平民品牌。但是每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和造车理念不一样。桀骜不驯的意大利人绝对不会甘心打造平民车型,想文明世界,必须要往高端方向发展。要知道兰博基尼最早是做拖拉机出身的,但是如今能涉足超跑领域,除了技术和品牌知名度之外,最早兰博基尼先生对自己的品牌定位、所处领域、以及对梦想不懈的坚持,也是凡人所望尘莫及的。法拉利可能做梦也没有想到,当时一个造拖拉机的人,会来给自己的车提建议。更没想到这个品牌会在若干年之后,成为了自己在超跑领域的直接竞争对手。做超跑真的赚钱吗?答案是否定的,法拉利因为有菲亚特这个金主在背后撑腰,才能在超跑界叱咤风云!兰博基尼也是因为大众这个靠山,才能不断的将新车推向市场。像阿斯顿.马丁这样的品牌,几次都面临着濒临破产的局面。当年保时捷要不是因为卡宴的热销和大众集团的帮助,估计也坚持不到今天。反观丰田等日本品牌,他们绝对有制造超级跑车的能力,比如雷克萨斯LFA、NSX、GTR等等。当年LFA就是因为研发费用太高、价格太贵、持续亏损、而不得不停产,因为不仅赚不到钱,而且还赔钱。所以制造超跑的的风险很大,与其如此,倒不如专注于制造轿车和SUV。岩哥的观点:并不是日系汽车厂商造不出超跑,也不是超跑厂商没有能力制造平民轿车,只是每个品牌的企业文化、文化底蕴、以及市场定位不同。

我是岩哥,如果您有关于汽车方面的任何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记得关注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