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同样是三菱发动机,国外的30000公里换机油呢?

为什么同样是三菱发动机,国外的30000公里换机油呢?

其实并不单单是三菱的机器在国外要求1.5万或者1.8万英里(2.8万公里左右)时才进行更换,实际上在欧洲、美国北美等地对机油的使用里程标准都在2万公里以上!而在国际上并不存在任何企业、科研机构对机油的具体更换里程做出过明确的规定,而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可能取消具体的更换里程,转而用车载电脑进行机油实际水平的判定(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现在来看机油什么时候进行更换受到实际使用里程的影响不大,更多的是使用周期!简单点说还是体现在国情上的差异,通常咱们国家的家用车,平均一年只能跑出1.5-2万公里左右!而在欧洲、美国等地区,除了在一些大型城市之外,其它地区的居住情况相对分散,所以用车的频次高、里程大,在北美可能出去探个亲戚就得开出几百公里,而在欧美等国通常一年的历程跑个2、3万公里很常见!国外在机油的使用里程上并没有做出太苛刻的要求,但周期还是要求在12-15个月之内(全合成),所以目前针对机油的更换要求大多是依照周期为准的,周期确定,在根据周期制定里程标准,就产生了咱们国内的5000、7000、10000公里的所谓换油里程!鄙人去年曾买过一款德国某小众品牌的原装进口的全合成机油(号称90%PAO),在包装上也清楚的写着更换标准为“2.4万/12月”,所以基本上可以确定的是机油的更换标准更重要的是使用周期,而实际里程意义不大(可能是针对防腐剂成分的有效期进行的判断)!换句话说即便题主列举的三菱在国外机油更换里程为3万公里,但它的更换周期很可能还是在12个月左右,只不过在国外的用车环境下,一年能跑出3万公里,而咱们国内的家用车一年只是平均跑最多1万多公里(有的甚至更少)!

上述论点是几年前鄙人与一位在某品牌机油工作的朋友交流得知的情况,朋友表示家用车和那些大货车、公用车不同,公用车、大货车里程上的快,所以用周期作为换油标准则更为靠谱一些,而民用车一年才跑一万多公里,若将全合成定成3万公里一换,那么很多人可能会3年一换机油,这样一来很可能使得机油失去了抗氧化的能力,衰减、裂化严重,从而失去了对发动机的保护(可能三年一换机油也影响了利益,这个鄙人瞎想的),所以目前国内的机油更换要求卡的是周期,比如全合成的周期卡在12个月,在根据国内民用车的平均年使用里程来制定里程标准,就形成了国内的机油使用里程短的现象!其实通过国标通用的GB/T 8028-2010《发动机机油换油指标》标准中,即可看出国内外并无一家机油品牌、科研机构对机油的使用里程做出过准确、明确的要求,通常都是车企针对自己的产品性能进行的推荐换油方式,而这个标准往往定的过短(或许存在些环境问题导致的影响),所以未来很可能将用OBD(车载自检系统)来进行自检,来更精确、细化的进行机油更换的判断!而目前国外的3万公里要求更换机油更多的是针对换油周期来定的,里程虽长,但周期还是卡在12-15个月左右!

为什么同样是三菱发动机,国外的30000公里换机油呢?

其实,不仅仅是三菱发动机,其它各系的发动机在中国的建议保养里程和国外相比都是严重缩水的!一般来说,普遍缩水一半!

汽车保养里程的估算:

一般来说即使是国外所谓全合成机油30000实际上也是估算。况且据我了解,国外的全合成机油更换期限基本上达不到30000,多在20000km,根据汽车里程估算发动机运转的时长估算,油品、用车环境不一样,机油劣化里程也不一样。这是车企通用做法!那么为什么~国内保养里程缩水?究其原因应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油品:国内的燃油品质虽说一直在进步,但是实际上两桶油的炼油品质和国外还是有差距的,特别是早期国内III/国IV含汽油含量比较大,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水蒸汽进入曲轴箱,生成亚硫酸,混入机油后会污染润滑油,严重影响机油质量和寿命。
  • 国内用车环境实在是恶劣,不仅仅是空气,一线城市,北上广,一脚油门、一脚刹车,几小时十几公里很正常,里程虽短但是发动机一直运转,此时发动机机油如果按照里程来保养,那肯定是对发动机有影响。而相对来说,一些国外地广人稀,里程虽然多,但汽车发动机始终在最佳工况,相对而言机油劣化不严重。因此,国内保养里程的缩水是有些道理的。
  • 缩水虽然有些道理,但是,我要说但是,缩水多少就是个问题了,有这样的可能:国外20000km保养一次,到了国内15000其实就够用了,但是国内很多车企却要求10000保养,有的要求甚至5000km就保养。这就是良心!这里面肯定是有利润,大量的利润!4S对这件事乐此不疲,作为车主何去何从?

目前比较专业的做法就是使用机油试纸检测!

当汽车保养后超过5000km以后,建议每1000km用机油试纸测试,用机油尺沾几滴机油滴到试纸上。看油环扩散,比对样本。对照估算自己用车环境下但是机油劣化周期!,一个周期以后,按照自己档位周期进行保养!

为什么同样是三菱发动机,国外的30000公里换机油呢?

你好,我是对汽车有所了解的珠海交警!

国内外保养公里数的差距

很多司机朋友多知道,国外很多汽车保养要求都是3万公里,跟我们国内的5000公里一保养相比,实在有点差距。汽车最基本的保养就是换机油,而5000公里或者是6个月换机油算是一个汽车保养里面的基本常识。这个常识一方面是来自于一些老司机的言传身教,更多的是来自于4S店服务顾问的这种殷切提醒。

随车手册建议保养公里是1万?

如果说你是一个比较认真的车主,你翻阅过随车的这种用户手册,就会发现一个问题,手册上面建议的换机油间隔不见得是5000公里或者是6个月,尤其是在现在的新车上面,随车手册上主流提示的都是一年或者是1万公里换一次。如果你按照手册上面的说法去跟4S店的服务顾问交涉,他会很专业的回答你这个手册上面说的都是理想情况,中国的用车环境比较差,建议缩短换油的间隔,听上去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又感觉哪地方不对,跟欧洲的比利时两年或者3万公里相比,中国的一年或者1万公里换一次,不是已经大大的缩短了换油的间隔吗?中国版的汽车用户手册肯定是针对中国国情的版本,已经对保养周期进行过调整。既然换机油的间隔已经压缩,还有必要进一步压缩吗?

套用网上面曾经看到过一份关于机构的报告,比如说标为sl的油是全球第二高级的油,就算中国的路况再差,1万到15,000公里换都是有富余的,而且润滑油的效果它是一个曲线,经过测试sl级别的油7500公里是最好用的时候,但是这个时候很多人已经把它变成了费油。其实看看中国版的汽车用户手册,就能知道,现在汽车厂商对于发动机跟机油的进步是非常清楚的,手册上面建议的换油间隔多数都已经改成了一年或者是1万公里,像个别还标注在5000公里一换,要么就是用的是性能比较差的矿物油,要么就是车型比较老。

为什么到了中国换机油的间隔缩短

至于说为什么到了中国换机油的间隔缩短,确实是因为咱们这的用车环境比较差。具体来说的话,一是空气质量比较差,而是汽油的质量比较差。空气跟汽油是参与发动机燃烧的,这两个东西比较差,燃烧后残余的东西就比较多,残余的东西碰到机油里面机油失效早也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中国的汽油硫含量比较高,容易导致机油提前变质。

总的来说,如果说要我给点建议的话,我会建议用全合成机油一年或者是1万公里换一次,就按照随着手册上面的来,虽然说还是保守了点,但是总是不会出问题。

为什么同样是三菱发动机,国外的30000公里换机油呢?

三菱发动机似乎是神一样的存在,为什么这么说呢?听我慢慢道来。

早期的国产车不具备发动机生产能力,丰田、本田这样的车厂不可能提供发动机给其它厂商的。这个时候,三菱发动机被各个刚刚起步的国产车厂看中,纷纷将三菱发动机作为自己车辆的核心动力总成。应该是在长丰猎豹生产帕杰罗的同时,自己的猎豹车型上用的就是三菱发动机开始吧,比亚迪、吉利等车厂都用过三菱的发动机,而导致三菱合资厂的车卖的并不如发动机好。

回归正题,10多年前吧,沈阳成立了三菱发动机厂,为国内车厂做配套。那为什么国产的发动机换机油的公里数5000,而国外的30000公里呢?

我觉得跟发动机加工精度、国内油品还有使用环境有关吧!沈阳航天三菱是一家合资企业,三菱生产管理的话语权在双方,这样的管理模式很容易造车谁都管又谁都不管所以发动机质量肯定没有国外的好。还有国内成品油的品质也不如国外,这点也很重要,还有就是环境,国内的道路建筑成天乌烟瘴气,粉尘多少会混进机油里面,为了发动机好所以国内5000公里换一次机油是合理的。

为什么同样是三菱发动机,国外的30000公里换机油呢?

其实到了现在早就已经知道了细节,但是明白了也无法改变,只能默默的接受现实。国家规定要充分的利用燃油的利用率,把不应该有的芳香烃类也可以丢到燃油里头烧掉。我们的油倒出来有点微黄的就是那玩意。然后容易导致积碳的也是那玩意,碳积得多了,机油的吸附能力就弱化了。所以同样烧汽油,芳香烃比异辛烷的化学式里头碳多出来了,那产生积碳的程度也高了不少。所以也能看出来,德系车是最水土不服的车型。

为什么同样是三菱发动机,国外的30000公里换机油呢?

因为材料不对头,很多发动机都是合资加工或者针对性生产,什么叫针对性?因为我们国标比国际标准低,造成发动机磨损加剧,这就是为什么别人跑三万才需要保养,而我们跑一半或者不到别人一半就需要保养的原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