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红绿灯时,自动挡车到底要怎样挂挡?
等红绿灯时,自动挡车到底要怎样挂档?
如果只是等红绿灯,那么除了R档之外所有的档都可以挂,都不会给车子造成伤害,至于挂P档被追尾导致变速箱报废的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而D档停车只是一小段时间也并不会给变速箱造成任何影响(因为D档停车导致变速箱故障的实际案例太少,但网络上貌似还挺多的😄),最标准的方式为“N+刹车”!至于长期挂某档伤变速箱的说法也只是十几年前的老黄历了!没办法现在的自动变速箱被传成妖魔鬼怪一般,这么易坏、那么易坏的,恨不能把变速箱拆下来,拿回家搭个板给供上!自动变速箱很皮实的!先说说为什么等红灯挂P档,被追尾了变速箱也不会有问题!原因就是驻车棘爪是斜面设计的,而且角度也偏圆润,驻车棘爪是被弹簧压片给压入驻车齿轮的,齿轮与棘爪之间并不能形成硬咬合,力量稍微大一些就能把这个棘爪会从驻车齿轮上弹出,并不存在损毁整个变速箱可能,太把这个棘爪当回事了!即便是点子不好,棘爪没能弹出,最多造成损伤的也只是驻车齿轮,而这个轮很便宜!再被追尾的时候三厢车撞成两箱难道不该先担心么😓?还非要先担心变速箱?P档停车被追尾导致变速箱报废的说法是流传度最高说法,而实际上却找不到任何一个真实案例,实际上P档被追尾导致变速箱报废是幻想出来问题!至于一些混动车型,N档不会强制充电,所以只能挂D+刹车或者是P档!至于D档踩刹车也没有任何问题,所谓的过热在仅仅等一个红灯信号的短暂时间是不会造成任何问题的,除非您这个红灯时间很长,一个小时、两个点的,可能存在导致变速箱过热的现象,鄙人最长一次D档踩刹车憋了17分钟也没什么事,D档刹车是自动挡车友所采取的最普遍的短停方式,大多数人认可的,一定就是对的,鄙人从不信真理只掌握少数人手中这类毒汤!至于N+档比D档省油的说法就更令人无语了,油耗几乎一致!只有没有油门踏板发出的信号,系统发给发动机的指令就是怠速的工况,所以N、D档刹车的油耗几乎一致!还是那句等红灯这么短暂的时间D+刹车不会有任何问题!
总而言之现在关于自动变速箱的各种神奇的使用方式当真是太多了,生生的把自动变速箱编的和“纸糊的”一样,变速箱没有那么脆弱!很多幻想出来的损伤变速箱行为在现实中是根本找不到实际的范例的!鄙人8、9年前刚开自动变速箱车时,从来都是N+刹车,咱也怕自动变速箱容易坏啊,现在就是D+刹车,一天挺忙的,哪有那么多功夫斤斤计较?至于P档鄙人没有挂过,觉得太麻烦了,不怕麻烦的朋友短停车挂P档也没有什么问题,即便被追尾了也不会损伤变速箱!
等红绿灯时,自动挡车到底要怎样挂挡?
对于自动挡车型来说,一般司机等红灯的时候,要么挂N挡,要么挂D挡。疆哥建议是对于有液力变矩器的变速器(像AT/CVT),其实挂N和D都没有太多的区别,但对于没有液力变矩器的双离合变速器来说,最好还是挂N挡。
但不论怎样,都不能挂P档。而且等红灯的时候是禁止的挂P档的。因为所有自动档的车型,当挂P档时,都是通过一个卡子扣住齿轮。如果等红灯的时候挂P档,后面冷不丁的来一个追尾,会把你的变速箱完全顶烂。最轻也要顶裂了。
更多车型评价,买车选车知识,用车疑难杂症,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车域无疆
等红绿灯时,自动挡车到底要怎样挂挡?
自动挡车型,就算AT车型吧,什么AMT,CVT,DCT的都别来搞事儿,今天就讲AT。
AT一般五个挡,P、R、N、D、S。其中R是倒车挡;S是运动模式,那么我们要说的就是P、N、D这仨兄弟等红绿灯的时候要怎么挂。
P挡,学名Parking position,你要qinglish一点的话,叫Parking Gear也可以。中文大名停车挡、驻车挡、泊车挡。这是你每次点火、熄火汽车必须处于的挡位,但是针对的是你长时间将车停在某处的状态。所以一般等个红灯,也不会等到天昏地暗,不需要将车挂到驻车挡上去。
N挡,学名neutral position,中文名空挡。它是用来分隔动力传动系统的。举个栗子:你等红灯的时候,采用D挡踩刹车,是不是有发动机震动传到方向盘和踏板上?是不是有时候还抖的你质疑人生?那就是因为动力传动系统没有被分隔,你的方向盘和踏板还会传来来自发动机的振动。所以如果停车时间稍微长一点,比如你刚好吃了个红灯,要等10秒以上的时间,为了不让自己抖成傻x,还是举手之劳,切个N挡。
D挡,学名drive position,中文名行进挡,照道理等红灯的时候不应该挂D挡,但是因为有些红灯就十秒,你在那换来换去的,懂得觉得你傻x;不懂得觉得你装x,实在好生尴尬。所以红灯短的话,还是忍一忍那抖动(高端车貌似不会让你察觉这个抖动,反正我的车不高端,抖的毁天灭地),就采用挂D挡踩刹车的方式就好。
看到这里,肯定有人会喷:说了这么多,不就是停短挂d,停长挂n,停死挂p?对啊没错,但是你是不是还学到了3个英文单词?试问在这之前诸君谁知道N挡的英文学名?知识,讲究的就是一个一通互通,哎呀不说了准备考专八去了。
等红绿灯时,自动挡车到底要怎样挂挡?
大家都说的差不多了,这里就谈一点别的:比如能让你在等红绿灯不用纠结的功能:自动驻车系统
自动驻车系统简单的讲,自动驻车是一项帮助辅助驻车的自动刹车功能。
如图所示,A键即是自动驻车启动键,其实很多车主朋友车上都会有这个按键,但大多数人都不大会用,但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功能----那就是解放手脚。
当车辆临时停车的时候,比如在等待红绿灯时,按一下这个按键,启动AUTO HOLD功能,这时候的刹车就不靠手刹来完成,而是直接由ESP电子稳定系统来监控,并施加一个使车辆静止的刹车力(这个力度不大);而当你启动车辆再次踩油门前进的时候,也不并不会有特别严重的前窜。
有个这种功能,自然就可以解放手脚咯,而且也不要频繁的切换N挡、D挡。
注意事项关于自动驻车还有必须要注意的事项:
自动驻车是依托于ESP程序的,如果您的爱车没有ESP车身稳定系统是没有这个东西的,那么您只能短时(15S之内)停车的时候D档+刹车;时间略长(15S以上)驻车的时候记得挂入N挡并拉手刹
虽然自动驻车很方便,但是为了您的传动系统,如果停的时间特别长的话,还是得挂入N挡并拉手刹
双离合器用户尽量确保“短时(15S之内)停车的时候D档+刹车;时间略长(15S以上)驻车的时候记得挂入N挡并拉手刹”,以免齿轮啮合造成变速箱发热
以上,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等红绿灯时,自动挡车到底要怎样挂挡?
其实很简单,只是流传的关于自动挡损坏论太多了,搞得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开自动挡的车了。
简单来说就是长时间(40秒以上)等红灯挂N档拉手刹,短时间(40秒以下)等红灯就直接D档刹车,P档可挂可不挂。
那我就来逐一解释一下流传最多的变速箱损坏论
一、等红灯D档刹车会造成变速箱油温升高,油耗增加?我们知道自动变速箱有个液力变矩器,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泵轮(连接在发动机输出轴上),一个涡轮(不是涡轮增压的涡轮)连接在变速箱的输入轴上,泵轮和涡轮处于一个密封的壳体内,但不直接接触,壳体内充满着变速箱油。档泵轮旋转时带动变速箱油旋转,变速箱油在带动涡轮旋转,涡轮再带动变速箱齿轮旋转,这样就实现了动力从发动机到变速箱的传递,变速箱在通过传动轴连接车轮。
当我们挂D踩刹车停车时,其实发动机是有动力输出的,这个动力就是发动机的怠速动力,只不过我们把刹车踩死了,车子动不了,然后车轮就限制了变速箱,使变速箱齿轮无法旋转,变速箱又限制了泵轮的转动。也就是说此时发动机一直以怠速的动力在输出,泵轮在旋转,但是由于涡轮被限制了,所以泵轮制动带动变速器油搅动,却无法将动力输入到变速箱。如果挂N档(空挡)则液力变矩器直接与变速箱齿轮断开,发动机只需要输出维持自身不熄火的动力就可以了,而这个动力是小于在D档刹车时发动机输出的力。
D档踩刹车停车过程中,泵轮一直在搅动变速箱油,此时变速箱油肯定温度会升高,油耗相比挂N档也会略微增加。但是虽然理论上会增加油耗,使变速箱油温升高,可能影响变速箱寿命,但是我们红绿灯通常也就几十秒,所以这点损耗和油耗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之所以有的人停车挂N档,主要是为了解放自己的右脚,要不然长期等红灯踩刹车会很累的。
二、等红灯挂P档,如果有人追尾会造成变速箱报废?P档又称为停车挡,其实他的原理就是通过棘棘爪将变速箱的驻车齿轮钩上卡住,让变速箱不能动弹。如下图所示。
简单来说P档就是靠一个棘爪和一个驻车齿轮作用,假如此时有车追尾,势必会造成驻车齿轮和棘爪的损坏,顶多是齿轮打齿,棘爪变形,那些直接说变速箱报废,甚至说变速箱裂开的有点危言耸听了。再说了就算你不是灯红绿灯,你在路边停车挂P档这个时候被追尾不照样也是这种情况,总的来只要你挂P档了不论什么时候被追尾了都是一样的后果,何必在意是不是等红灯呢?
总结总结一下,等红灯挂N档还是D档要看红灯时间,建议不用挂P档(太繁琐),但是不论挂什么档,刹车或者手刹必须有个是起作用的。
等红绿灯时,自动挡车到底要怎样挂挡?
我们在学驾照的时候,一般学习的是手动挡的汽车,然后在开车的时候呢,一般都成了自动挡的汽车,自动挡汽车在行驶的时候有一些挂档的技巧,很多新手不是特别清楚,比如说自动挡的汽车在等红绿灯的时候应该是挂d档还是挂n档?
对于一些开车熟练的老司机来说,这些问题可能觉得有一些小儿科,但是对于一些新手来说却是特别的棘手。
因为在等待红绿灯的时候挂d档踩刹车和挂n挡踩刹车和挂p档可能造成的最终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这里建议的是挂n挡,踩刹车或者是拉手刹等红绿灯,为什么呢?主要有两点。
第一点就是这样更省油,因为我们在挂n档的时候,发动机和变速箱切断了动力的传输,这样就减少了动力的损耗。
第二点就是这样更安全挂p挡踩刹车,如果是后方遇到追尾的情况,汽车的p档锁止机构,可能就会受到些许的损伤,而且说一句题外话,挂P档不距离更远一些吗?费那么大劲干啥?
所以在过红绿灯的时候挂n挡,踩刹车就是最好最正确的选择好做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