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本地人到底喜欢听苗阜的相声,还是郭德纲的相声呢?

从现实结果来看,郭德纲于谦如果主阵地是在西安而不是北京,大概西安也没有苗阜王声什么事。

根本原因是西安本来也不是曲艺重镇,相声对于西安老百姓来说属于边缘艺术,而苗阜王声能够把青曲社壮大,甚至一度成为西安的曲艺霸主,他们走的就是郭德纲发迹的路线,玩的也是饭圈文化。

郭德纲当年靠着在小剧场讲一些外面听不到的新鲜玩意儿,比如只有在津门茶馆才有的传统段子,以及犀利大胆的生意口,攻击谩骂同行制造对立情绪,拉拢了第一批纲丝。之后又靠着互联网的传播力,抢占了相声关联的大部分关键词,又加上北京本地的媒体对郭德纲的崛起喜闻乐见,在背后给郭德纲助力,最终成就了郭德纲的第一个人气巅峰。

苗阜零几年在西安小剧场,也是走的郭德纲早年的路线,而且他嘴比郭德纲还没辙没拦。这大概得力于苗阜的搭档王声,有文化的人开车比没文化的要猛得多,苗阜不光是网上爆出来的调侃伟人,他骂过包括姜昆在内的大部分“主流”演员,而且开黄腔的时候那一嘴马赛克,让人面红耳赤叹为观止。

可以这么说,苗阜的崛起,是郭德纲已经开始转型,而全国各地新兴小剧场都照着郭德纲老路子开始抢占市场。

而一度取得巨大市场回馈的有两个代表人物,一个就是西安的苗阜,另一个是北京的王自健。

苗阜跟王自健最大的两个共同点:1、车速极其猛,黑料翻出来都够枪毙半个小时;2、都加入过德云相声联盟,而且还在2010年力挺郭德纲,并且最后都跟郭德纲决裂到底,而且到了恨之入骨的程度。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郭德纲苗阜王自健这三人,都不算原汁原味的传统相声,他们真正耐以发迹的手艺,就是稀溜纲(相声术语:逗趣的语言),说白了就是脱口秀表演。

苗阜王声经常被黑粉攻击为只会一段“满腹经纶”,这话虽然有些极端,但其实也不无道理。苗阜王声的所有表演其实都是这个套路:

苗阜装傻充楞酸文假醋,王声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愣撅。

郭德纲于谦好歹还有几套角色可以切换,当然现在也只剩了于谦父母媳妇儿。但这二位时至今日也只有这一套活,只是换词而已。

而且苗阜赖以成名的《满腹经纶》,还得感谢背后的金岩(艺能人金广发),他的《小话西游》成就了如今的苗阜。

就这种艺人带火起来的西安相声市场,那能是相声吗?说白了就是小号德云社,玩的是追星,打的是擦边球而已。

这也是后来德云社跑到西安来开分店,几个月以后就倒闭歇菜的根本原因。这里根本没有相声的土壤,苗阜已经把这里的市场蛋糕基本透支完成,除非郭德纲于谦岳云鹏孙越或者后来的张云雷孟鹤堂能够过来常驻,否则那些二三线德云社小演员根本也挤不动西北之王苗阜。对于稳赔不赚的生意,郭老板向来都是一边骂街一边抽身,并且帅气的把黑锅都丢给了“同行迫害”。

这里的市场比天津还要狭隘,还要偏门,根本也不可能有德云社来开疆拓土的生存空间。

苗阜之后的相声新势力为什么能够火,而且跟苗阜分庭抗礼,原因就是卢鑫玉浩也是流量路线,而且这二位颜值是真的可以卖票的。这也间接证明了西安观众对于相声的审美,其实跟在德云社小剧场乌泱泱刷礼物的女粉丝,没有一毛钱区别。

就近的说,假如西安观众真的是对相声有那么强烈的接受度和渴望值,那么苗阜当东道主的西安相声节,为什么挑梁的全是北京相声界的大佬们,王谦祥李增瑞李金斗王文林刘洪沂王玥波李鸣宇金菲陈曦郭阳郭亮等,这不就是在召唤电视相声时代的老观众嘛。而苗阜王声卢鑫玉浩的受众们,还是以追星粉为主,而且已经跟郭德纲一样开始迭代淘汰了,苗阜还没有拉更多新粉的能力,所以现在也越来越主流,越来越正能量。

西安本地人到底喜欢听苗阜的相声,还是郭德纲的相声呢?

我西安的,回答你,郭德纲肯定是不可取代的地位。 本人虽然不算很忠实的票友,但是对相声也是非常非常的喜欢。基本上从大学读研至今七八年的时间都会睡前听听德云社(感谢头条听相声更方便了),我的优酷会员基本上就是用来听德云社的。德云社票价太贵没去过现场,青曲社去过几回,没听过苗阜的相声节目,但苗阜有时候早上会说评书听过一回,负责任的说,其实青曲社小茶馆的相声还是不错的也不主流,也有很多外地人去听,至于水平,说的最好的应该能接近鹤字科演员的效果吧(上限张鹤伦),和岳云鹏张云雷比肯定还有差距,更不用说郭德纲了,但肯定比相声有新人里大部分演员强,应该说青曲社还是有实力的希望大家别受苗阜影响客观看待吧。至于苗阜,我可能受津京相声影响比较大,苗阜说相声口音太重有点不喜欢😂,至于他的一些非议,吃这一行的饭嘛,非主流的市场被德云社抢完了,想要养活这个班子就肯定得站队了,不跟着主流走迟早会饿死,形势所迫吧。我是属于好的捧坏的不黑那种。总之一句话,德云社肯定远强于青曲社,票价就能说明一切。

不过西安也算相声氛围比较浓厚的地方之一了,毕竟郭德纲只有一个,见不到郭德纲还能去青曲社,珍友社,相声新势力这些地方解解馋也算很幸福了。

西安本地人到底喜欢听苗阜的相声,还是郭德纲的相声呢?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西安人,如果没看过北京卫视春晚,都不知道西安还有一个叫苗阜的说相声的!而且他的做派很是不喜欢,稍微成名之后就没有作品了,也不好好说了。如果非要支持陕派相声,我支持马腾翔老师的天禧苑,和衡小珍老师的珍友社,为什呢?虽然这两个相声团社赶不上京津地区的一些相声馆子,但是作为西安本地的来说,还是很敬业,很尊重相声这门艺术的!有喜欢的朋友可以去西安天禧苑,和珍友社去听听!

而且我也很喜欢郭德纲老师的相声,包括德云社很多演员的相声,接地气,传统段子,新段子都有!

不接受任何反驳

西安本地人到底喜欢听苗阜的相声,还是郭德纲的相声呢?

我是西安本地人,喜欢苗阜王声的相声。当然不是因为地域的问题,谁说的好就听谁的,很简单的道理。就像原来喜欢冯巩,陈佩斯,洛桑一样

西安本地人到底喜欢听苗阜的相声,还是郭德纲的相声呢?

苗阜好听的相声太少了。而且我喜欢郭德纲不仅仅是他的相声,还有他的出口成“章”,张口就来的段子,使有郭德纲的综艺节目比相声还好看,还有他高超的情商和语言功底。听众喜欢谁不喜欢谁主要是从郭德纲红火之后才鲜明的。主要还是因为主流排挤非主流。小姜子打压郭德纲后有大部分听众更加喜欢郭德纲。喜欢他敬业,卖力,出类拔萃,不溜须拍马,不畏势力,仗义执言。使得群众眼睛越来越亮,谁好谁坏一目了然,一听便知。

西安本地人到底喜欢听苗阜的相声,还是郭德纲的相声呢?

书说开场,各位客官请了:

‘‘网上修书忒轻狂(呛),让他三尺又何妨(呛)。万里长城今犹在(呛),陕西埋着个秦始皇(呛呛个起豆起豆呛)’’。

‘‘德云青曲那家强(哐),这事山东问蓝翔(哐)。蓝翔校长哈哈笑(哐),微博删的太快,老子还没看端详(哐哐得清零哐啷哐)’’

‘‘白天不懂夜的黑,冰虫夏语论短长。一轮明月高高挂,萤火之虫也发光?心中有气且需忍,商场战场一个样。如果一旦开了战,老郭还派平嘻王,哎呦,错了,是平西王。拍马提枪灞上去,不做头发抢市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