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名家王毓宝去世,又是德云社率先公布的消息,打了谁的脸?

王毓宝,著名天津时调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月10日离开了我们,享年95岁。

第一次听到王毓宝老师的名字,还是在马志明谢天顺的《自食恶果》中,马志明比喻谢天顺的母亲:

他妈大高个儿,烫个飞机头,细腰乍臂,宽肩膀,扇面腰,就跟我们那儿王毓宝的那个意思……

而段子里的主角,也就是谢天顺的爸爸,被比喻成了弹三弦的韩宝利,这就是曲艺世家的包袱,就连抓哏都直呼内行。

马三立老爷子跟王毓宝先生也多次合作,两人还一起演过反串戏《打面缸》。

这些曲艺名家大多都已经不在了,王毓宝先生也算是高寿了,毕竟当年被马志明比作她儿子的谢天顺,两年前就已经走了。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对于这些老艺术家而言,她们留下了很多经典的舞台记忆给观众,这就已经足够了。

但本来就应该安安静静离去的老艺术家,却因为某些人发了一条微博,引发出一系列混账的炒作风波。

德云社高峰在微博上缅怀王毓宝先生,这本来也是高峰的自由,虽然他跟王毓宝先生一毛钱关系也搭不上。一个半路出家的相声票友,拜了范振钰为师,后来进了德云社,到现在被郭德纲贴上了老艺术家的标签,每天在微博上发传统段子,偶尔也会缅怀一些去世的老艺术家。

从曲艺界的相对封闭性而言,高峰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他向外界公布这些东西,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可在流量当道,粉圈横行的德云社,这些好事都会引发一系列坏事,比如这种混账题目“打了谁的脸”,这都不是人类会说的话。老艺术家去世了谁该被打脸,你们饭圈还下了赌注是怎么的?

德云社那群棒槌粉丝,相声一辈子只听过郭德纲,认为其他相声演员都是主流恶魔,听饱了郭德纲的屎尿屁,就找茬去骂街,把相声话题弄得乌烟瘴气。

他们中间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直到高峰发微博才知道王毓宝的名字,而且根本不知道时调是为何物,于是只能发挥饭圈的功能,跟着起哄骂大街。

就这种一嘴炉灰渣子,一句人话没有的营销号自媒体,就是德云社饭圈的主流,每天总是各种刁钻的角度骂大街,希望看到曲艺行业更加乱哄哄,然后德云社永远走在流量的前沿,输出更多炒作的素材。

什么样的偶像就养出什么样的粉丝,郭德纲这种骂街走红,专门搅和曲艺行业的商人,带出来的粉丝也就是这副揍性,一个老艺术家去世本来是很悲伤的事情,也能给炒成骂大街,然后给主子捧臭脚的戏码。

如果每一位老艺术家去世,高峰都能引出这些单细胞动物的狂欢,那你最好以后别发了,老艺术家跟你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用不着你在这里引流,把老人家的名字后面弄这么多莫名其妙的骂街声。

曲艺名家王毓宝去世,又是德云社率先公布的消息,打了谁的脸?

德云社不拿国家一分钱补贴,说小点他让相声起死回生。说大点德云社拯救了中国曲艺圈。真的不知道中国曲艺协会做了什么,发扬了什么?但是德云社让很多人知道了,很多老曲艺名家,跟一些传统老曲艺。但是打压德云社的人太多了,靠郭德纲德云社把老传统文化留传下来,任重道远。

曲艺名家王毓宝去世,又是德云社率先公布的消息,打了谁的脸?

史文惠,赵玉明,这些曲艺名家去世的消息,都是高峰老师最早发布的。在曲艺名家王毓宝去世的微博底下,高峰沉痛无比地说:“一人一个曲种,从此再无天津时调。”-------------照你的逻辑,高峰或者德云社没有发布去世消息的另一些曲艺名家,是因为他们不够优秀,还是因为高峰或者德云社不关注他们,为什么有选择性的公布曲艺名家去世的消息?高峰或者德云社有什么企图?是为了打谁的脸?

郭德纲成名以后,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抢救那些濒临失传的传统文化。因为很多曲种,因为曲艺事业凋零,经常出现一门曲种只有一个人会的情况,德云社希望能多挽救一些曲种,为曲艺保存火种。----------------确实,郭德纲做出了些努力,挽救了一些曲种,这是人家个人爱好,个人境界。但是在很多节目中,又用于德云社的演出,挽救之名、使用之实皆是为了传统文化的流传,不要用多高大上的理由为郭德纲贴金,因为作为郭德纲,人家已经不在乎了。

要知道德云社没有官方补贴,完全是自负盈亏,可是德云社还是努力挽救了不少艺术。-----------首先,德云社本身就像公司企业一样,不是国家机构、国家组织,而是盈利性的商业组织,自负盈亏无可厚非,德云社赚了多少钱,除了交该交的税,也没见它给国家分钱。

德云社也会请一些老先生在德云社演出,哪怕是这些老先生年龄大了,德云社都照样花钱养着他们。-------------请老先生演出,是为了给老先生一些补助,还是作为广告宣传之用,恐怕也是两者兼有之。这些老先生年龄大了,德云社都照样花钱养着他们,请注意不是因为年龄大了,德云社才花钱养着他们,而是这部分老先生为德云社做过贡献,所以才花钱养着他们。本文的主人公-曲艺名家王毓宝,德云社花没花钱,养没养呢?可以自问一下啊。

所以说公道自在人心,德云社被人骂了十几年了,各种理由层出不穷,可是德云社不但没有被打倒,反而是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壮大。-----------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壮大。那时因为郭德纲有一套,能将传统文化和现代 口味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而不是他没有被打倒。你这么说好像他成了地下党,被日本鬼子迫害,最终等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似的。真实情况是这样吗,自己可以搜搜相关事件,进行总结。

我们得承认德云社或者郭德纲,为相声的新发展走出了另一条适应现阶段文化品位的道路,是成功的商人,为了演出或个人爱好,对传统文化做出了一些搜集、补救等工作,但这些不是往脸上贴金的理由,这是自愿的,自发的,就不要对郭德纲或德云社进行“浓妆艳抹”了。

曲艺名家王毓宝去世,又是德云社率先公布的消息,打了谁的脸?

我认为德云社和郭德纲比曲协更关心曲艺届老前辈的动态和现状,毕竟现在他们已是凤毛麟角,他们的离世可能会带走很多绝活,也可能影响曲艺的发展,归到底,郭德纲是真爱相声和曲艺,希望相声和曲艺都可以蓬勃发展。

曲艺名家王毓宝去世,又是德云社率先公布的消息,打了谁的脸?

第一眼看到这个题目,先是有点迷惑,曲艺名家王毓宝的名字确实很生疏,恕我也不常关注一些曲艺界前辈,说起天津时调也真一脸懵比,作为一个西北人说真的好像印象中都没听过这曲调。的确如同很多网友评论的,这方面非常孤陋寡闻了。很惭愧。

然后在题目中看到德云社三个字,吸引了我的目光,说真的如果只是一位我很陌生的曲艺前辈去世了,我也就扫一眼就过去了,毕竟没啥感觉感触。但是看到题主又说,是德云社率先发布的消息,这和德云社有啥关系呢?我内心开始好奇。

看到第三句,打了谁的脸?更加懵圈,为什么德云社发布了一个前辈去世的消息就是打谁的脸?这个谁是想被表达成谁呢?这题主是想引导大家朝什么方向去解读呢?

好奇之后打开问答,看了一些答复忍不住来聊聊。不是想夸德云社,是发现现在除了德云社粉丝真心的赞美之外,其实挺多人已经有了逆反心理了。

什么逆反心理呢,就是本来也没觉得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但是一看有人因为某个话题而夸赞德云社,就会觉得都是脑残粉的脑残行动,认为德云社根本配不上这些赞美之词,因此就开始从各个角度重新解读,一定要找到德云社不配的理由。

这时候你会发现很多人讲的都蛮有道理,毕竟人无完人事无完美,哪里有挑不出刺的人和事。你高峰干嘛吃饱撑的率先悼念一位曲艺前辈呢?人家和你有一毛钱关系嘛,你这不是故意引流嘛,你这不是故意给德云社贴金嘛,你这不是故意表演没事找事嘛。。。

曾经看过为数不多的几场高峰的演出,看过一些对他的简单介绍,从面相言语舞台风格网络资料等等方面来看,觉得他是一个低调内敛的人,性格也是比较沉稳专注型的。他能作为德云社的总教习,不论自身素养和对曲艺的热爱都是备受认可的。

我自己偏心的认为,高峰不至于拿逝去的前辈去引流营销,更没必要去用此事打谁的脸。只是纯粹的发自内心地为逝去的曲艺名家心痛惋惜。因为“一人一个曲种,从此再无天津时调。” 对老前辈的尊重对行业的惋惜,对优秀曲艺家的惺惺相惜。如此而已。

所以真的感觉到出这个题目的人,有些不怀好意。表面上看是夸德云社,实际上就是挖坑,这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捧杀,这种故意抛出敏感倾向性问题引人争议的动机,只是为了自己的一时热闹吧。

要我说,高峰他谁的脸都没想打,因为他没必要。他只是遵从自己的内心,从自己的职业角度比一般人更多地关注艺术家老前辈,及时通告了他们的状况。他不是为了打谁的脸,只是为了自己热爱的曲艺行当。请不要用自己幼稚的想法去评估他人了。

那些动不动就给人扣帽子找方向的所谓粉丝或者题主,如果你真的热爱德云社,如果你真的尊重敬佩德云社的这些演员,真心希望不要随便搞这种莫名其妙的问题,不要更多地激发网络观众的逆反心理。不要为了表面粉饰德云社反而重重的捧杀了。

德云社发展到现在,当然也不是完美的存在,但是也的确有了非常多热爱的粉丝。不管您是喜欢还是不喜欢,都请平常心对待吧。他们也是一群普通人,在努力为自己热爱的事业奋斗,每个人奋斗的路上都难免有姿势难看的样子,看看别人想想自己,多包容多鼓励,多说正面的话,做正能量的事。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真心不希望有任何一点小事都被演化成蓄谋的计划。不要过分解读,也不要逆反心理。平常心对待,心底无私天地宽。

曲艺名家王毓宝去世,又是德云社率先公布的消息,打了谁的脸?

没打谁的脸吧!德云社本来就比较注重传统文化的吸收。而且郭德纲对于老前辈们确实也非常尊重。所以跟很多曲艺界的前辈关系都非常不错的。

但是就这事来说的话,不涉及打脸不打脸的,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郭德纲和德云社有他们关注的地方,别的业界内人也有人家的生活方式。而且说实话,大多数曲艺界的演员可能还需要为生活和事业奔波呢。郭德纲毕竟已经功成名就很长时间了,也有那个时间和资本去运行关系圈。

所以不能说德云社关注前辈高人,别人就不关注了,只是能力不足而已,所以没有办法像郭德纲这样能做到亲密联系。而且众所周知的,郭德纲对于戏曲是酷爱的,所以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去拜访业界内的前辈,即是探望也是学习!所以郭德纲对于这些前辈们的关注,比别人多一点也算正常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