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主流相声界容不下郭德纲?
师胜杰先生说过:要争做一流相声演员,而不是去划分主流非主流,那都不是人话。
所谓主流非主流的对立,其实是一个人造出来,为了营销炒作的伪概念。
相声界内部跟其他行业一样,利益纠葛矛盾种种,但这个传统的封闭行业,相对其他商业领域而言,内部还是保持了一个基本的和谐。
马季当年说过“我太喜欢相声了,但是我太讨厌这支队伍了。”这话不是在抱怨行业内部的分裂,也不是在人为制造对立。实际上马季先生在自传里说这句话,是对整个行业的一种鞭策,他“讨厌”的对象也包括自己,因为大家本来可以让这个行业变得更好,可结果都没有做到。
结果这话被某人拿过去之后,就成了一种对立和矛盾生成器,也成了自己唯一白莲花的说辞。
论曲解和歪批,商人真的是历史上独一档,其他同行都没人能这么去给自己这么炒作。
当年侯耀文还在世的时候,郭德纲闹出的几个官司,侯耀文对着镜头都拼命遮着说:
这是郭德纲的私事儿,跟相声行业没有关系,我们内部还是非常团结的。郭德纲在师父面前也唯唯诺诺,不敢顶着牛炒作行业对立。但侯耀文一去世,天是王大我是王二,然后动不动就家谱伺候,给死人发喜帖,怎么热闹怎么炒作,反正有利可图就行。
其实任何行业都一样,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矛盾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化解,甚至可以实现双赢互惠的局面。
可唯有一种人,并不希望化解矛盾,他们更喜欢人为制造矛盾,并且激化矛盾,从而为自己牟利。
这种人就是商人,商业竞争就是你死我活,只有敌人都倒下了,自己才能垄断才能吃独食,商人的世界里,也不存在大家一起变得更好的格局。
郭德纲一直鼓吹主流非主流对立,同行都是冤家,只有自己是白莲花的人设,这其实就是商人的思维。而郭德纲一手培养起来的饭圈,也是把这种思想当成圣旨一样奉行,希望所有同行都去死,然后留下万世圣人郭德纲给他们高台教化。
为什么曲协一发倡议书,德云社粉丝就上蹿下跳要死要活,因为这份倡议书虽然没有指名点姓,但每一项指责都能给德云社套上,而这些指控恰好是文旅部门勒令所有行业必须整改的。
而在自己屁股黑得洗不干净的时候,把主流非主流对立拿出来当挡箭牌,那就格外方便了。
虽然我做错了,但同行故意迫害也不对,大家都有错凭什么不先处理他们。
这种逻辑就像交警抓住一个违章司机之后,司机指着其他过路的车说他们都违章了,凭什么只罚我一个,是不是因为他们车比我好,所以你对我的针对性迫害。
人交警干嘛要搭理你,你违章了那就该罚,其他人罚不罚你管得着管不着。
说了归齐一句话,炒作的狂欢终究只是暂时的,即使能够暂时的通过制造矛盾制造对立,给自己立人设谋利益,但自己那一屁股泥终归是没洗干净,而潮水早晚也会退去,那时候该还的一个都跑不了。
为什么主流相声界容不下郭德纲?
我承包了一个单位食堂,专门卖包子,甭管包子馅儿里有没有肉,好不好吃,反正有单位补贴,单位职工吃不吃我都能赚钱。可他在单位外面也开了一间包子铺,不但薄皮大馅味道好,品种还挺多,这单位里的人都宁愿花钱去他那儿吃了,我要不想办法弄死他,这脸往哪儿搁呀?
为什么主流相声界容不下郭德纲?
一山难容二虎,尤其是当年看不起眼的小人物如今取得这么好的成就,怎么能忍的了,就像美国容不下中国的崛起一样的道理。
为什么主流相声界容不下郭德纲?
郭德纲不是没想过
只是因缘际会成了现在的模样。用老郭的一句话就是
我原本打算做条gou,无奈何你们逼着我做成了龙!
青年四处碰壁
早年的郭德纲可没有这么的风光,又是什么巡演,又是什么专场的。为了寻摸一口饭吃,郭德纲也死想尽了办法像主流相声界靠拢。毕竟,主流相声界拥有大部分的观众和流量。加入他们就可以有饭吃。
听过郭德纲的相声《十年》的都知道,他早些年做过一些什么事。也曾参加过某相声大赛,遇到当时他心目中的相声巨人也是客气的很。万万没想到,相声大师还“请教”了他三个问题,你是谁啊?你要干什么?你多咱走?
你可想而知,但是的郭德纲尴尬到什么地步。
既然,参加相声大赛成不了名,那就入不了主流相声界,怎么吃饭呢?辗转北京郊区,自号“郊县天王”的郭德纲也是万般无奈。万幸,那时候有一群同样的非主流相声演员组了个小团队,一起搭伙说相声。这就是德云社的前身,北京相声大会。
可是,相声回归小剧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像某位大师说的一样,侯宝林用了后半生的时间将相声拖进了殿堂,而某位非著名相声演员一夜之间又把相声拖向了撂地摊的演出。你说,这不是给主流艺术界添堵么?
此种情况之下,郭德纲已然没有了进入主流相声界的可能。
如果这个时候没有发生一件事情,估计德云社就停摆了。
这件事情就是郭德纲拜师侯耀文。
也幸得侯三爷的力排众议,为相声界留下了一个守墓人,才保的相声绝迹的时间往后延期。不然,相声早没了。
有了侯三爷做后盾,郭德纲的底气似乎也足了很多。一段《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彻彻底底的将郭德纲推向了主流相声界的对立面。在这段相声中,可以听出郭德纲对于相声的热爱,可以听出郭德纲对于主流相声演员的不作为的恨!
天妒英才,侯三爷在收了郭德纲为徒弟的第3年撒手人寰。没了侯耀文的庇护,加之北京台的封杀和徒弟的背叛,郭德纲差点就偃旗息鼓了。
好在一切都挺过来了。
好在,现在的郭德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对于相声的普及和传统戏曲的整理和宣传上,一如几近无人听的国粹京剧,郭德纲也在努力的扶持,善莫大焉!
为什么主流相声界容不下郭德纲?
并非主流相声容不下郭德纲。主流相声那是多么高大上的?那都是有相当背景的,那都是吃官饭的,那都是“让人们在含着眼泪的相声中得到教育和启迪的”;怎么可能小肚鸡肠?怎么可能与德云社过不去?怎么可能容不下郭德纲?而是郭德纲确实有八不该:
1、 不该把相声说得那么好;你不知道枪打出头鸟吗?
2、 不该成立德云社,你这不是明目张胆想搂钱吗?
3、 不该锋芒太露,你不知道这样干是要得罪人的吗?
4、 不该长了那么能说会道的嘴巴,一辩论就很容易损人;
5、 不该惹曲协不开心,你不知道那是很麻烦的吗?
6、 不该转发《倡议书》,这不是故意调侃,把球踢回去了吗?
7、不该拥有那么多粉丝,这让曲协的头头脑脑们情何以堪?
8、不该场场爆满,你不知道出好作品才是硬道理吗?
文人爱相轻,同行是冤家!这是不正常的正常现象!
为什么主流相声界容不下郭德纲?
由妒生恨!就这么简单。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