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火了11年,被曝全是托,这些女嘉宾都是怎么来的?

全是托儿也比较夸张,基本上都是托儿倒是有可能,但也有个别女嘉宾是真的想去寻找幸福,结果认认真真的去,疯疯癫癫的回到现实。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震惊全国的“王佳案”,这位女嘉宾应该不是托儿,或者说她也有自己的剧本,但王佳却入戏太深,忘记自己是个托儿,把假戏当真的演,结果搭上了自己丈夫的命,也搭上了自己的一生。

王佳的悲剧在于,她把非诚勿扰当成了真的寻梦舞台,当她看到那些条件还不如她的女嘉宾,被各种高富帅白马王子狂追,而女嘉宾们还各种挑眼的时候。王佳把自己带入了角色,认为自己能够比她们做得更好,而且自己更符合“非诚勿扰”的节目宗旨。

于是她带着“史上最真诚女嘉宾”的人设,以及出色的谈吐跟气质,顺利登上了非诚勿扰的舞台。而且他很快遇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北京某公司的总经理张天翼,这位张先生人生历经坎坷,得了绝症然后抗癌成功,经历破产最后事业涅槃,现在急需寻找一名女嘉宾跟自己闪婚,完成健康事业爱情三丰收的人生巅峰。

说实话这种知音杂志上照抄来的鸡汤故事,一听就假的不行,但王佳就相信男嘉宾跟她一样“真诚”,还在现场发表了一通史上最感人的表白宣言,情到深处感动天与地。

我现在很想有一个家,因为我很想幸福,让我爸妈也幸福,为我放心。男嘉宾,我知道你生过病,破过产,我知道你肯定是一个会珍惜的人。我现在真的想好好珍惜我生活中的每一天。不管他是生老病死,贫穷富贵,哪怕他一无所有,我愿意跟他一起去奋斗。人生是一种付出,而不是索取,我真的愿意为你去做任何事……

于是男嘉宾非常配合的被感动,跟王佳牵手成功。

结果王佳没有想到,男嘉宾就是个托儿。而男嘉宾也没有想到,王佳竟然忘了自己是个托儿。

非诚勿扰之前成了不少对,比如一度霸屏非诚话题榜的马诺,跟男嘉宾牵手成功后,直接散戏各玩各的,这才是敬业的专业的托儿。而王佳竟然陷入角色不能自拔,跟张天翼假戏真做,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婚姻。结果张天翼一看事情不对,赶紧找借口颠儿了,消失在了王佳的视野中。

这时候王佳除了到处寻找张天翼的下落,每天就跟粉丝互动,接受粉丝们的安慰和鼓励。其实王佳这时候已经不正常了,哪有人把自己的爱情当成直播产品,每天给粉丝秀的,而且粉丝中间有些什么山精野怪的,王佳哪里知道,这种操作就等于把自己往火坑里面推。

后来王佳的悲剧,也是因为她分不清现实和虚幻的边界所致。当她后来的丈夫何嘉文以粉丝身份安慰她,并且向她表白的时候,王佳先是十动然拒,接着又被何嘉文的诚意打动,两人线下见面,频繁沟通互动,并且在节目方确定张天翼不会再跟王佳继续走下去以后,王佳跟何嘉文建立了恋人关系。

而这时候的王佳,已经不打算回归正常生活了。她把跟何嘉文的爱情,也当成了节目的一部分在对待。她把两人的爱情晒到网上,把何嘉文写给她的情话也公布出去,这让何嘉文很不满意,虽然王佳停止了这种晒隐私的行为,但两人的分歧也由此开始,并且越来越严重。

两人登记结婚后,王佳的心态越来越失衡,她觉得何嘉文只是一个素人,连婚房都只能按揭购买,跟自己之前牵手的张天翼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更要命的是,跟她一起参加节目的女嘉宾,有出专辑的,有出书的,还有嫁给大款的。王佳把所有光鲜亮丽的女嘉宾,都拿来跟自己的现实生活对比,在给自己暴击的同时,也带走了王佳的理智。

何嘉文在王佳日复一日的梦境中透支了自己的耐性,他用语言挖苦这个昔日的女神:

你要是老在跟人的‘比较’中生活,那我劝你再上一次‘非诚勿扰’吧。

试想一下,一个活在女神梦中,觉得别人的光鲜亮丽本来都该属于自己的女人,她能听得进去这种话吗?结果王佳确诊了抑郁症,在接受治疗期间,王佳还不停的跟非诚勿扰的嘉宾们群聊,不断接受现实对比的暴击,结果就是病情越来越恶化,到后来彻底失控。终于有一天,王佳跟何嘉文吵架之后,趁丈夫熟睡之际,王佳举起了西瓜刀,砍死了那个一直陪伴自己深爱自己的丈夫,也赔上了自己的人生。

对于何嘉文和王佳来说,他们更希望这一切都是假的,都是节目做出来的效果,可惜啊~~~

《非诚勿扰》火了11年,被曝全是托,这些女嘉宾都是怎么来的?

剧本早就编好了,大部分女嘉宾按着剧本照着演就行了,跟现在的综艺节目和真人秀都一样,这本来就是一场大戏,却非要当成真事来演。

更讽刺的是,面对着这样一场虚假的表演,有些观众竟然信以为真,不是哭天抹泪就是感动万分,可他们被忽悠的同时,却根本不知道节目组和嘉宾们在背后正在笑着数钞票。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发生在2014年的,《非诚勿扰》节目当中的方妮努尔事件。

在那一期节目当中,作为女嘉宾的方妮努尔给男嘉宾留了灯,当然,她留灯的一个前提是男嘉宾并没有把她选为心动女生。按照节目的流程,通常留灯的女生要么被男嘉宾主动灭掉,要么留在心动女生旁边做陪衬,随后反被男嘉宾选择的例子少之又少。可偏偏这一次,男嘉宾就反其道而行之,最后放弃心动女生,选择了留灯的方妮努尔。

由于没料到男嘉宾会选择自己,这位女嘉宾顿时阵脚大乱,慌乱之中竟然说出了一句“半年前刚失恋的我还没做好恋爱的准备,希望用一年的时间来平复”!现场顿时一片哗然,主持人孟非恼火的反问,你半年前失恋想用一年的时间来平复心情,可你现在跑到这来干什么?

最终方妮努尔被节目组驱逐下台,整期节目以闹剧收场!

其实在这起事件中,一些观众就已经看出了门道,难道主持人不知情吗?节目组也不知情吗?其实他们比谁都清楚,这位被驱逐下场的女嘉宾就是一个托,也在配合着他们演戏。只不过这个女嘉宾应变能力太差,对现场局面过分的自信,选择留灯想秀一下存在感,却没料到男嘉宾不按套路出牌。慌乱当中的她一时间找不到合理的借口,竟然把内心的实话说了出来,一下子让整个节目组下不来台,毕竟你不想谈恋爱,那节目组是怎么把你筛选出来的?她的言论打了整个节目组的脸,那节目组就只能把她驱逐出去!

这其实就是一场戏,只不过女嘉宾违法了游戏规则!

至于这些女嘉宾是从哪找到的?答案其实也很简单:正常招聘呗!

其实这一类的节目,都会在各地开启报名网点,想上节目的都可以在所在区域报名。当然,报名的群体无外乎分成两大类:真想找对象的,和上去炒作名气的。

所以各地的海选网点也会进行细致的筛选,身份一般的统统打掉,只留下容易引起话题的报名者,然后再对他们进行包装,甚至对他们的身份进行虚夸,以此制造话题!

而在长时间的接触中,节目组很快也会了解到这些嘉宾的目的,即他们到底是想找对象,还是不想找对象。再根据他们的不同实际情况,来安排他们在现场录制中所涉及的戏份。那些不想找对象的,自然会让他们在场上不断的挑来挑去,嫌弃这个嫌弃那个,始终把自己留在台上,并不断地制造话题和炒作,这些嘉宾火了,那节目自然就更火了!

时间久了,这些人就逐渐成为了节目组的“自家人”,他们在根据自己的资源和联络方式来寻找新的嘉宾来实现“新陈代谢”,一个庞大的嘉宾系统就这样形成了!

当然,节目组也会有其他的选拔渠道,例如与之合作的诸多传媒公司!

比如小编的一个大学女同学,毕业之后就在一个传媒公司工作,由于口才也比较凌厉,在大概七年前,根据所在公司的工作安排,她就曾经以女嘉宾的身份参加了一台电视求职人员招聘节目,但在台上未能求职成功。当然,这是剧本事先编好的内容,她的任务只是在台上塑造一个口才良好的应聘者。

大概一年之后,她又在电视台的一台相亲电视节目中(男选女)客串了一次女嘉宾,跟之前的剧本类似,她依旧没有被男嘉宾选中,但这也早就在节目组的预料下!

后来根据工作需要,她长时间在各地担任传媒公司宣传工作,也负责新的男女嘉宾的应聘。

所以奉劝那些在电视机前哭天抹泪的观众们,你们还是别天真了!

《非诚勿扰》火了11年,被曝全是托,这些女嘉宾都是怎么来的?

应该说早就知道了。

其实不仅仅是非诚勿扰,包括很多栏目都是提前策划好了的,无非就是为了博眼球而已。

记得就看过两三期,还是无奈之下陪着老婆看的。那些女嘉宾一个个光彩夺目,男嘉宾也是帅气逼人,却在那里挑三拣四的横加指责。说的话也是处处雷人,生怕观众记不住他和她。

还记得坐自行车笑也不如坐宝马车里哭的那位吧,按正常情况下,这种东西别说是三观不正了,让人觉得五官都不正,凭什么上节目呢?其实这都是导演组为了把观众拉回电视机跟前并且锁定他们那个频道故意搞的,用脚指头想一下也知道。

各位看那些情感类节目或者鉴宝的,如果四平八稳的安排,肯定没几个人看。所以要出新创新。不过要出新那是要绞尽脑汁的,可惜一般人并没有那么多脑汁可绞。

比如说有一期鉴宝,女嘉宾拿着一个宝物上来,说是干爹买的。大家都明白现在的干爹代表着什么,也就知道肯定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的结果。

此类节目并不是直播,按说有些东西彩排时候完全可以掐了这咕噜别播,所以我们明知道这是提前安排好的,就是为了博眼球。

《非诚勿扰》火了11年,被曝全是托,这些女嘉宾都是怎么来的?

《非诚勿扰》火了这么多年,是是非非不断。其中就有“女嘉宾都是托”的传言。

这是真的吗?节目制作方和江苏卫视当然是打死也不会承认的。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玄机及真假。

其一,《非诚勿扰》的综艺‬化‬,使其虚假成分难免。

随着现代社会节奏加快,很多适龄男女没多余时间谈恋爱,甚至恐婚,使得我国单身人群越来越多,成为一个社会现象。

《非诚勿扰》则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迎合了社会一个热点。

相亲本是个人的私密行为,《非诚勿扰》却把它搬到了电视上,在节目现场及广大电视观众的众目睽睽之下展示。这满足了很多人的窥私欲和看客心理。

《非诚勿扰》打破了中国传统的“男选女”的相亲模式,采取“女选男”。

这种“新式相亲模式”,令人耳目一新,具有很大的欣赏性。

把一个本来严肃的爱情话题、关乎人生未来的重大事情,变得公开可视、轻松速配,综艺娱乐性明显,那么其中的虚假成分难免。

其二,《非诚勿扰》的商业‬策划性、套路化明显,增加了观众质疑。

《非诚勿扰》至今能够走红十多年,除了迎合社会现象之外,就是不断推出新人、制造话题,持续吸引人们关注、品评、传播。

《非诚勿扰》推出以来,节目的主题音乐、相亲故事、嘉宾身份等被人们津津乐道,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然而,在现实中,在你我身边,真正有多少人会主动报名参加《非诚勿扰》呢?

毕竟,大多数中国人骨子里还是传统、内敛的,更不会把相亲这种个人隐私公布于大庭广众。

尤其是,有多少中国男士会接受现场众多女嘉宾、观众们的审视和品评,被现场决定去留呢?

这种勇气,梁静茹、迪克牛仔是靠唱歌给不了的。毕竟它不是象《快乐男声》、《星光大道》之类的综艺节目,只是登台表演才艺。

久而久之,一些有独立思考的人就发出了诸多疑问:

众多女嘉宾本身各条件不错,不乏事业成功女性,如果说没时间谈恋爱的话,那为什么会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耗费在一个综艺节目上呢?

而且有些女嘉宾长期站台。例如女嘉宾马伊咪在2010年就参加了当年的23期节目。

上节目的男女嘉宾的个人身份、资料真实吗?

男女嘉宾们真的恨不得向全世界宣告自己在相亲吗?真的希望把自己相亲的事情搞得沸沸扬扬吗?

那些条件优秀的众多男女嘉宾,真的相信能靠一场综艺节目找到牵手一生的人吗?

现场速配成功的那些情侣,后续情况怎样呢?

尤其是,随着节目的流程化、花样百出,满场尖叫的浮夸氛围,场景过度煽情、嘉宾个人过度包装等等,这样的质疑声音也就越来越大。

例如有女嘉宾在节目上说了“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之类惊世骇俗的言论,引发社会舆论纷争。

还有,《非诚勿扰》在节目官宣中也喜欢大肆煽情、吸引眼球,诸如“一女牵两男上演反转剧、前任话题引发全场热议、耶鲁学霸大获众女宠爱、高颜值特种兵受热捧、美女在线抢男、返场男弹钢琴撩妹示爱、电竞男撩妹惹官配生气”等之类。

随之,关于一些女嘉宾的故事也在网络上、民间流传。

例如说那些女嘉宾的身份是包装宣传的。她们是从社会上招募选拔来的礼仪小姐、模特、小网红等,与剧组有合作协议,既可以获得劳酬,也可以提高知名度。

事实上,一些女嘉宾确实因此增加了人气而知名。

还有个真实案例:女嘉宾王佳在节目中与一个高富帅牵手成功,风光无限,可惜不久即被抛弃。后来她与一个粉丝结婚,但由于家庭生活不如意,怒吵之下杀了丈夫,被轻判10年服刑。

所以说,《非诚勿扰》就是个拿“相亲”做话题的综艺娱乐节目,真假都有。

如果你信以为真,那就可以报名登台去试试寻找真爱。

如果只想做一个观众,又何必去较真其中真假呢?

《非诚勿扰》火了11年,被曝全是托,这些女嘉宾都是怎么来的?

要是全是托的话,那么一部分可能是电视台雇来的非正式群众演员!另一部分,可能是一些女嘉宾为了能出名,为了能上电视给自己曝个光,而自愿无偿地甘心情愿地为电视台充当女嘉宾的!

如果《非诚勿扰》火了11年,却被曝全是托的话,那么传说中台上牵手,台下分手的逢场作戏游戏,导致现实中真正牵手成功,并真正走入恋爱婚姻的殿堂的人可能是少之又少了!难道一个都没有成功的?

要是这样的话,那么这11年那么精心准备,精心打扮自己,来自全国各地的男嘉宾们岂不吃了大大的亏!

难道他们花费了自己大量的金钱和实力,付出了自己的真诚和爱心,又时还会暴露自己太多的隐私,那么多的人千里迢迢地赶来,难道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未了一个老婆都没捞到?

要是那样,电视台炒作,女嘉宾炒作,这不把天下的好男人都亏死了吗?这和现在网络直播的女人,把自己的恋爱婚姻做为噱头,哄骗大量男人为自己点赞刷礼物有啥区别!我们常说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就是真善美,而真善美首要的就要真,失去了真实的前提,世上还有美好的东西吗?

《非诚勿扰》火了11年,被曝全是托,这些女嘉宾都是怎么来的?

应该是从经纪公司弄来的,她们属于准艺人,在台上演戏,是一份工作而已,没必要大惊小怪。

既然是演,自然就要有台词了。

“非诚勿扰”之所以是“娱乐”节目,我们笑一笑即可,何必太认真呢?

节目要收视率,当然要找些年轻漂亮且会说话的了,只要多人看,广告费就暴涨。

据@英雄拒绝黄昏了解,这些嘉宾不全是托,但是不是为了找对象就不大清楚。

韶关就有两位美女上了“非诚勿扰”。一位是某县某镇的副镇长;一位是赛车手。

自从上了“非诚勿扰”之后,这两位美女的知名度就大太提高了,当地的媒体还采访了她们。

既能上大型的节目,又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非诚勿扰”办了十多年,就成就了主持人孟非而已,嘉宾能火的并不多。

一个大型的节目,找几个嘉宾还不容易?据说还要面试呢,不是你想来就可以来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英雄拒绝黄昏删除)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