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的传统相声功底如何?
著名媒体人东东枪,也是早年间吹郭德纲最猛的一位大V,他曾经对姜昆的传统功底做过评价,个人非常认同:
姜昆的传统活应该是没有系统学过,他拜师马季的时候,表演风格基本上已经定型,后面也没有专门再接受传统活的学习。
但是姜昆有限的几块传统活《金刚腿》、《训徒》、《论富贵》等,基本上都在水准以上。另外网上流传比较广,也就是姜昆被德云社粉丝拿来骂街的《八扇屏》贯口,其实也没有说的那么差,在没有排练临阵磨枪就表演的前提下,姜昆能说到那种程度已然不易。
至少可以看出来一点,姜昆私下是有研究传统节目的,只不过接受的时间太晚,所以无法精进到马季那样的境界。正是因为自己知道短处,所以姜昆也尽量不去碰这些传统节目,一方面是扬长避短,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活的敬重。
但是传统相声并不是一个相声演员必须要表演的,我们应该尊重的是传统相声中那些宝贵的技法,而不是传统相声这个形式。
为什么德云社粉丝骂姜昆“不会传统”那么理直气壮,明明这群粉丝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是“传统相声”,他们在德云社小剧场听到的那些糟改节目,脱衣扒裤屎尿屁性加工后的传统梁子,以及那些人气奇高但基本功一塌糊涂的网红流量,他们连一些基本的传统活都拿不动,成天听这种垃圾的德云社粉丝,哪来的底气批评姜昆不懂“传统”?
原因很简单,粉丝这种生物对于“传统相声”根本不在乎,郭德纲当初对相声基本功进行定义的时候,也是按照他自己会什么为标准,比如“唱”只有太平歌词,这就是郭德纲原创的,因为他就会太平歌词。而马志明以及高峰等都说包括数来宝,侯宝林更是说学唱也包括在唱里面。
至于不会太平歌词的人就要少二十五块钱,这在解放前相声进入剧场之后,就已经被摒弃了,就连张寿臣都强调“我们在剧场表演不用圆粘子,那么太平歌词就不用去学习了。”马老更是说“太平歌词俗,俗透了,现在根本没人听这玩意儿~”
但郭德纲为了让自己显得独一无二,把这种一毛钱不值的圆粘子手段无限拔高,并将其作为区分传统和非传统的标准,让粉丝形成“郭德纲就是传统”的意识钢印,并且用“像不像郭德纲”作为评判其他相声演员水平的唯一标准。
于是郭粉点评郭德纲的时候,按照郭德纲自己的标准,那就是满分。其他人越不像郭德纲,得分越低,粉丝对他的评价就是“不传统”。
姜昆这种风格跟郭班主完全两个次元的演员,自然就得了负分。再加上他还被安上了“迫害郭德纲”的标签,那就必须再扣一万分,直接就万劫不复了。
这种一厢情愿的评判标准,实际上是郭德纲在玩转粉丝经济之后,对整个相声行业的一次反智洗礼。在德云社粉丝的眼里,好的相声演员要么像郭德纲,要么就投入德云社怀抱。如果两样都不占,最少也要骂姜昆,那么就可以得到“传统”以及“有基本功”的赞誉。
其实要说传统,郭德纲太平歌词就不是传统唱法,天津的佟守本和刘文步才是业内最高水平。郭德纲在吐字发音和加俏口方面非常随意,比如“死了机的清香”这种莫名其妙的唱法,再加上他深入骨髓的评戏腔,唱出来的太平歌词其实完全没有美感,也一点不传统。
而贯口方面,郭德纲跟姜昆只是半斤八两,郭德纲贯口全程靠“快”跟“卖力气”来硬撑,根本没有节奏和换气的训练,导致他的贯口听起来非常累人,用粉丝的话说就是“心痛我桃儿”。当然粉丝会觉得郭德纲这么卖力气,一段贯口听得你都快窒息了,那就值回票价’。但按照张寿臣定下的标准,如果你表演的贯口不能让观众有美感,而是听得人家跟你一样累,那就是彻底失败的表演,或者说你功夫完全不到家。
按照寿老的评价标准,姜昆的八扇屏跟郭德纲其实是一个水准的。
而德云社那些比郭德纲都差了八站地的年轻演员,贯口吃栗子,舞台看小抄,不是笑场就垮掉的流量偶像们,如果这些破玩意儿也算传统的话,那朱绍文真的要从坟里面提着菜刀出来了。
综上,姜昆的传统底子很一般,但他又自知之明,也懂得扬长避短。但神社那帮任嘛不是的玩意儿,却用最次的东西标榜传统,还舔着脸骂其他人不懂传统,这才是对传统最大的摧残。
以上~~
姜昆的传统相声功底如何?
题主问姜昆的传统相声功底,这得看跟谁比。跟你我比,他肯定比你我强;跟“娃娃腿”相比,他肯定比不了。所谓的“娃娃腿”说的就是童子功。打小学相声的,过去一般是跟师父学,就是我们常说的入室弟子,出生相声世家的孩子多数是跟自家的长辈学。后来,曲艺团办起了学员班,类似于京剧坐科,比如北京曲艺团的学员班,天津曲艺团少年训练队。姜昆既不是师父的入室弟子,也没有进过学员班,对于传统相声的掌握自然不如那些入室弟子和学员班的学员。
姜昆生于1950年。他父亲姜祖禹是一名小学语文老师。高中毕业后,姜昆去北大荒当知青。在那里,他才真正接触相声。他的相声启蒙老师是师胜杰。师胜杰的父母师世元和高秀琴都是相声演员。师胜杰从小学相声,7岁登台表演,8岁拜相声名家朱相臣为师。他给姜昆开蒙当然绰绰有余。这里萧陶要多说一句。朱相臣于1973年去世。1984年,师胜杰改拜侯宝林为师。
姜昆几乎没有说过传统相声,只是表演过《八扇屏》中的一段贯口。贯口也叫趟子活,指在短时间内连贯地说出一大段台词,中间不能有长时间的停顿,但得有气口,不能口齿不清,行话叫“吃栗子”。贯口不是背出来的,而是竹筒倒豆腐,倒出来的,需要长期的训练。贯口是相声演员的一项的基本功。姜昆的贯口说得还算过得去。像他这样经历的相声演员能说成这样已经不容易了,毕竟我们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看问题,
希望以上的回答,题主能满意。
我是萧陶。写相声故事,说相声人物,回答相声问题,评论相声热点话题。关注不迷路。
姜昆的传统相声功底如何?
他自娱自乐在台上没完没了傻笑的功底还是蛮强的。
姜昆的传统相声功底如何?
@瑞祥 图文【姜昆不说传统相声】
著名相声演员、表演艺术家姜昆老师说的是时代相声,是一个时代的的产物和背景。
一.姜昆早已认为:“新相声是时代的需要,传统段子也轮不到他说。”这就为他当时说相声定下了基调。
二.姜昆的相声从七十年代开始,八十年代达到了其人生的巅峰,而在这期间,说传统相声的大师们还都健在。说传统段子根本就没有他的出路,因此他在师傳马季先生的建议下,闯出一条新活路,那就是坚持说新相声。
笔者注意到:姜昆老师是新相声的杰出代表,新相声的象征,他是火在相声转型的关键时刻,是一名相声创新者与改革者,我们在肯定他的艺术成就时,也为他的艺术人生拍案叫好!
姜昆的传统相声功底如何?
相声也要有台词,現場胡说八道也要被人唾弃!过度杂耍和娱乐都是不行的![灵光一闪][打脸][震惊]
姜昆的传统相声功底如何?
有机构买了大价广告位,
并且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网军,
所以,
在网络空间,
有目的有秩序的不断抛出有关姜昆等人的议题,
然后,
网军跟上,
只要有说公道话者出现,
便一拥而上,
围剿打击!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
如果长此以往,
对谁都没有好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