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相声演员赵伟洲?

这可是个奇才,只可惜埋没了

每个行业都有天才跟鬼才,天才往往是孤僻而且孤独的,鬼才往往是可爱而且惊世骇俗的。

但他们都不好相处,天才往往傲气,拒人于千里之外。鬼才往往性格乖张,不太擅长去迎奉他人。

天津老一辈相声艺人里面,马志明就是典型的天才,这人性格傲到了极致,可以说除了他爸爸,行业里面没几个能入他的眼。天津曲艺圈子有这么一句调侃马家父子的话,马三立是那胜英胜子川,马志明就是那黄三泰~

而赵心敏赵伟洲父子,就是典型的鬼才,他们父子两个活得都倍儿可爱,而且都是狗派表演艺术家。

赵心敏有多狗呢,1984年怹得了癌症晚期入院,师兄弟们都含着泪来看他。赵心敏本来已经被病魔折磨的憔悴不堪,但一看见师兄弟们,立刻精神头就上来了,指着输液的吊瓶就唱《三家店》:

不该不该大不该,不该把我吊起来~

这种临终都拿自己砸挂的父亲,教出来的宝贝儿子,他能是个正经演员吗?

赵伟洲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周围人就评价他:这孩子是上天派下来说相声的。

赵伟洲一岁多还不会喊爸爸,说话也咿呀哇呀的时候,那天苏文茂跟赵心敏等人一起吃宵夜,他看着小赵伟洲太可爱了,于是指着他说,这孩子要是将来说相声,他就是我徒弟。

赵心敏当时也是心血来潮,指着苏文茂对儿子说:叫师父~

“师父!”

一个清脆的声音从小赵伟洲嘴里喊了出来,吓了所有人一跳,包括赵心敏都没想到,儿子还不会喊爸爸,竟然就这么吐词清楚的喊师父了。

苏文茂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赵心敏也高兴的不行,这就是上天让儿子说相声啊,于是当场就变玩笑为现实,真的让他当了苏文茂徒弟。

赵伟洲从小就得到父亲跟师父的亲传,而且他实在太讨人喜欢,张寿臣、马三立、常连安、赵佩茹、常宝霆、朱相臣等名家都教过他,而且赵伟洲一学就会。他那张非常有名的竖大拇哥的照片,就是拿朱相臣砸挂的经典动作,小小年纪就会炸粘子,长大了怎么得了。

而赵伟洲太过于全面,能捧能逗,能写能演,还会帮别人创作,而且他的狗派风格还特别百搭,谢天顺刘伟闫月明高玉庆李嘉存,连张志宽都能跟他碰撞出火花。我倒不是看不起张志宽先生的艺术,快板行业的讲相声,基本都是靠逗哏死撑,就像凤山老一样,感觉没有快板的节奏点他能在台上睡着。而赵伟洲能让张志宽都有活,可见其舞台驾驭力有多强。

很多人都觉得赵伟洲是大器晚成,五十几岁才得最佳捧哏奖,跟杨少华搭档后才有了人气,结果杨少华一红还跑路了。

但这只是对赵伟洲的误读,你放眼整个相声界,很少有一个人能做到他那样,大家可以挑出他很多毛病,但说到艺术这一块,基本上听不到一句批评的语言,包括骂遍相声界的宇宙大宗师郭德纲,对赵伟洲也是最高的评价。

这种鬼才就是祖师爷赏给相声的财富,他没能成为一票难求的商演大户,也没有挂满墙壁的奖状荣誉,但他是相声史上独一无二的狗神,最会说相声的赵伟洲。

如何评价相声演员赵伟洲?

说到相声,人们一般会想到天津而不是北京

因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天津的从业者众多,另一方面就是天津的从业者水平高,活好!艺人们各自的在自己的领域内深挖,才形成了现如今天津的相声地位。

可是,天津的相声从业者名气却没有北京的相声从业者名气大,这是一个很尴尬的事情。

一如马三立的儿子马志明,一如今天说的这位赵伟洲

这张图是赵伟洲和王佩元少年时同台演出的剧照。常听相声的人应该不会对这两个名字感到陌生。赵、王两位先生皆出身于曲艺世家

同时,两个人还都是天津市曲艺团的学员。

包括谢天顺(现如今活跃在德云社)、常宝丰、张志宽他们都是同学。

而赵伟洲身上还有一段较为传奇的说法就是先喊的师父,后喊的爸爸,其师父就是文哏大师苏文茂。从小就表现出来的相声天赋使得他从小就没少登台演出。

赵伟洲和杨少华

为什么一定要提杨少华呢?

是因为杨少华的晚来俏的走红可以说是赵伟洲的一己之力撑出来的,这话可不是瞎话。在没有和赵伟洲合作之前,杨少华很难有固定的相声搭档。毕竟,在相声里面捧哏的抢活可不受待见。

而赵伟洲则不然

其创作的《抬杠》《八扇屏》《枯木逢春》《文坛赝品》《一举成名》《危言耸听》《聘文书》可以说完全是为杨少华量身打造的,特别是《枯木逢春》几乎所有的包袱都在杨少华的身上,这在捧哏身上可不多见。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杨少华“蔫坏”的风格逐渐的形成了下来。

为什么说赵伟洲有才呢?因为他的创作力实在是惊人。这一点或许只有05、06年的郭德纲可以与之一较高低。

至于后面他和杨少华裂穴之后的事情就另当别论了,毕竟,也是在那个时候他调进了中铁说唱团。

难成气候的一大弱点,没有固定的搭档

其实,他和师胜杰没有大火的原因都是一样的,或者他还不如师胜杰的一个地方就是没有固定的演出搭档。

和杨少华火了之后两个人裂穴,有人说是杨少华为了提携自己的儿子杨议,也有人说是因为赵伟洲进了中铁说唱团。各种原因莫衷一是。总之,两个人不再合作演出。之后,赵伟洲和单联丽、阎月明、谢天顺、刘惠、李嘉存都搭档合作过,可是效果远达不到和杨少华时的状态。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量活多么的重要。后来再和刘伟搭档演出时,赵伟洲自己做捧哏。效果也是平平。

说至此,你应该明白于谦之于郭德纲、石富宽至于侯耀文的作用了吧?三分逗,七分捧,捧哏的作用就在这。你说的再好,没有好的捧哏的给你兜着也是白搭。

没有固定的搭档,自己的风格就形不成

没有一个好的平台,名声就宣传不出去。就算是你的才能再大,又能如何呢?

有人会说,赵伟洲为什么不成立自己的相声社团呢?

老几位,别忘了,赵伟洲壮年之时正是电视相声最活跃的时候,和他一起的北京相声圈的人可都火了(马季、姜昆等人),你认为他会自己去成立社团么?

现如今落得和刘伟一样四处的走穴,怨不得别人。

如何评价相声演员赵伟洲?

现在的年轻人或许不知道赵伟洲是谁,如果电视上看见只觉得眼熟,但又不记得叫什么名字。说道赵伟洲,最娱想到一个词,时运不济,其实,芸芸众生大都如此。

赵伟洲是天津人,出生于相声世家,师承苏文茂老先生,父亲赵心敏先生也是相声名家。90年代初,已经不惑之年的赵伟洲因为与年近花甲的杨少华搭档合作相声《枯木逢春》、《危言耸听》等红极一时,但因为"蔫哏"杨少华存在,因此经常出现捧哏逗哏位置傻傻分不清的尴尬,且当时观众更喜欢看捧哏杨少华,你说尴尬不? 曾有相声名家说“有名的相声演员都在北京了,有能耐的都在天津”。

后来,赵伟洲选择去北京发展,从天津曲艺团调入中铁说唱团投靠侯耀文,没想到到了北京后,逗哏却成了捧哏,在团里为侯耀文先生唯一的女徒弟单联丽当捧哏,当年曾有传言她是单田芳女儿(其实,单田芳女儿是单慧莉),有一段两人经常搭档上电视,但因为当时观众对男女相声不是太接受,因此远没有和当初杨少华搭档时受欢迎。

因年轻的赵伟洲去了北京发展,窝在天津的杨少华搭档就换成自己小儿子杨议,变成了父子档,最后成全了杨议,有一年,赵伟州在央视相声大赛和杨少华父子同场竞技,结果令人唏嘘。赵伟洲是相声界怪才,无论是创作还是表演都十分出色,无论是捧哏还是逗哏,在舞台上拿捏的十分到位,且尊重照顾前辈,当年搭档杨少华老师,杨老爱忘词,他就小声提醒。但不过 2002年,赵伟洲第一次参加央视相声大赛却在全国观众面前出丑,在回答双簧算不算曲艺种类时,他竟回答不算。犯如此低级错误,心情可想而知,比赛后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咆哮,我是怎么了?2003年,他再次参加相声大赛,凭借一段群口相声获得最佳捧哏奖,而昔日搭档杨少华和儿子杨议在这次比赛中,因为相声《肉烂在锅里》获得了一等奖,杨议也由此走红。生于1950年的赵伟洲,和姜昆同岁,如今已年近七旬,和马季弟子刘伟老师搭档,依然活跃在舞台。

如何评价相声演员赵伟洲?

赵伟洲是相声演员中,胆子最大的。就算是当年的郭德纲,和赵伟洲比起来,也必须得甘拜下风。因为无论是相声泰斗马三立,还是相声大师侯宝林,赵伟洲都敢拿来开涮。

赵伟洲到马三爷家,只看到少马爷马志明一个人在家。随口问了句,“三儿干嘛去了?”马志明以为他问的是自己的三弟马志良,就直接回答说,“上班去了”。

赵伟洲一听,摇了摇头说,“我问的是三儿,干嘛去了。”马志明一头雾水答道,“就是上班去了。”“不对,我问的是三儿!”“你问的是哪个三儿啊?”马志明还没明白。

这时,赵伟洲已经憋不住了,大笑了起来。马志明这才明白,他问的是马三立。抬手就要打,那赵伟洲早就跑远了。

对侯宝林大师,赵伟洲更是嘴下不留情。在纪念侯大师的大会上,他就敢直接对侯耀文说,“要是你爸跟马三爷换换嗓子,他还能说相声吗?”

一句话,让侯耀文也哑口无言。侯大师的学唱确实精妙,但真要论说和逗,和马三爷比起来,确实相差太远。但这话,也只有赵伟洲才敢说。

一直传说,赵伟洲是先会叫师父,然后会叫爸爸,其实是言过其实了。他两岁拜苏文茂先生为师,六岁正式学相声。但他并没有继承师父苏文茂的文哏相声。

赵伟洲的创作和表演才华,在相声圈内都是顶尖的。连一贯心高气傲的郭德纲,也承认赵伟洲是他这一辈中,最会说相声的。这里郭德纲没有加上之一,充分体现了他对赵伟洲的极度认可。

赵伟洲之所以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就不得不说那段经典的相声《枯木逢春》。他和杨少华很熟,杨少华因为自身的表演风格问题,这大半生都抑郁不得志。

他逗哏不灵,捧哏又爱撒狗血,抢风头。给马三立,马志明都捧过哏,但时间都不长就散伙了。其他演员,也都不愿意和他搭档。传统上,没有哪个逗哏演员,愿意让捧哏演员抢了自己的风头。

是赵伟洲首先感觉到,杨少华这种“蔫坏”风格可以利用,因此为其量身定做了《枯木逢春》,结果一炮打响。杨少华本人确实是枯木逢春,红遍全国,赵伟洲也凭借这段作品,闻名于相声圈。

后来,赵伟洲能调进中国铁路文工团,不能不说,也是靠这段相声打下的知名度。另外在表演上,赵伟洲独树一帜的“狗气”,同样也是相声演员中极为难得的。

所谓“狗气”,涵盖了底层小人物的很多特点,见利忘义,见风使舵,吝啬抠门,喜形于色,得理不饶人,无理搅三分等等。

相声中表现小人物,是天津演员的特点。而赵伟洲可以说是其中的集大成者。这个特点,在赵伟洲的获奖作品《卖枕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段《卖枕头》,是赵伟洲后期为数不多的代表作品。包袱设计精巧,笑点密集。一个吝啬,贪财,最后上当的狗里狗气的小人物,让赵伟洲表现得活灵活现。

可惜的是,赵伟洲自从和杨少华分手后,到了北京,就一直也没有固定的搭档。曾经一起合作过的刘惠,李嘉存,单联丽等人的相声水平极为有限。不得不说,赵伟洲到了北京发展,只是看中了待遇吧。

现在赵伟洲已经退休,相声搭档又换成了刘伟。刘伟自从八十年代出了名以后,三十多年过去了,相声技艺没有任何进步。估计这也是赵伟洲的无奈之举。

赵伟洲无论是创作还是表演,在相声界都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可惜,在他最应该出作品的时候,没有一个合适的搭档。这严重制约了他的创作。对他自己来说是个损失,对相声界来说,又何尝不是个损失呢?

如何评价相声演员赵伟洲?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声。说起赵伟洲,就绕不开蔫老头杨少华。就像说冯巩就会想到牛群,说奇志就会想到大兵一样。没办法 ,只能怪当初他们的搭档太成功,给相声观众留下的印象太深刻。

赵伟洲,著名相声演员。1950年生于天津,在相声界属明字辈艺人,也是较早入门的。赵伟洲的父亲是相声名家赵心敏先生;,赵心敏先生是相声第七代的门长,赵伟洲师承相声名家,文哏大师苏文茂先生。赵伟洲在不会说话的时候,就拜在了苏文茂门下。后来据说赵伟洲,会说话时,是先会叫师父,后来才会叫爸爸。

但是赵伟洲也是不幸的,如今年近古稀的赵先生,虽然绝对算相声世家出身,虽然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登台表演了,虽然赵先生有很强的创作能力,但是在和杨少华老爷子搭档之前始终没有好的搭档。而在与杨少华老爷子搭档走红后不久,杨老爷子选择捧自己的儿子杨议,又与他裂穴了。之后的赵伟洲不断的换搭档,身份也有逗哏变成了捧哏,可即使是这样,搭档不管是单联丽,还是刘伟,都无法再达到与杨少华合作的水准,尽管他拿到了所谓的最佳捧哏奖。

但是留在相声观众记忆里的,始终是他与杨少华老爷子搭档时期的经典。《枯木逢春》《文坛赝品》《一举成名》《八扇屏》,做为逗哏的赵伟洲做出了巨大牺牲,甘当绿叶,让杨少华老爷子以"蔫老头"的形象展现在舞台上,并且红得发紫。可以说赵伟洲就是杨少华老爷子生命中的贵人!

令人唏嘘的是, 在佟守本先生喜收高徒仪式上,赵伟洲与杨少华久别重逢,出现了一段这样的对话:(大意) 赵:……你打过电话没有? 杨:我打电话你不接! 赵:不可能,你打电话我就重来没有不接的情况!

如何评价相声演员赵伟洲?

“到时候给你买条狗,买大狗……再买条小狗……”

“大狗叫起来汪!汪!汪!

小狗叫起来喔!喔!喔!”

提到赵伟洲先生,一个字就能描述:狗!

天津的相声演员,都能“狗一狗”。上到马三爷下到茶馆的年轻艺人,无不如此。

但是谁都狗不过他!“狗王”的美誉,绝不过分。

赵先生的节目,由内到外,由前到后,由上到下,无不犯个“狗”字。

狗在哪?

夸张的动作:

各种市井小人的形态:(赵先生从小就有狗气)

出人意料的包袱:

李国盛:你是卖口罩的?

赵伟洲:李老师,要预防非典,您必须得戴口罩,不是还有一个“口罩歌”了吗?

李国盛:口罩歌?

赵伟洲:李老师,您戴口罩。

不戴不知道,一戴就知道,

特别好。

李老师您必须带个大口罩!

李国盛:(停顿两秒…………表情是这样的)

李国盛:这叫口罩歌啊?!!!

赵伟洲先生创作能力一流,表演的节目绝大部分自己创作。不仅写了自己演,也写了让别人演。

这么大的能耐,好像一直没有收徒弟,不知道为什么?

太疯魔?

据说赵先生会因为想出一个好包袱,能绕着院子来来回回跑上三圈……

据说当着侯三爷的面,敢说出“侯宝林要是和马三立换换嗓子,就没饭吃”的话。

据说相声大赛上敢答错题……

嗯,不疯魔不成活。

最后,我最喜欢的相声演员之一。

以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