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虎口遐想》、《小偷公司》、《领导冒号》这样的相声让郭德纲说,你觉得会是什么效果?
郭德纲说小品话剧最简单,有道具有场景,是个人就能演。
然后有了《中国相声史》的大型翻车现场,这也成了郭德纲只说三俗相声的法定理由,因为你们不配让姆们郭班主用心。
郭德纲说电影烂是因为不是他拍的,大部分都是帮忙,连剧本都没看过,只有《祖宗十九代》是自己执导的电影。
于是它豆瓣4.2了,当然这已经比《三笑才子佳人》《车在囧途》好了很多,这两部当年也是郭德纲大吹特吹过的,称“所有电影都亏本,只有这两部赚钱”,结果就是脸都被打烂了。
郭德纲骂那些跨界过来说相声的人,把相声行业搅得天翻地覆,但他跨界去捞钱的时候,却要把自己说得无比高大上。
郭德纲经常说这些立人设的台词,经常被打脸但从未喊痛,而粉丝永远都是健忘的,他们觉得郭德纲每句话都是至理名言,每天宁愿不背课文也要背诵郭德纲语录,哪怕这些语录自己都在打自己的脸,他们也不会去质疑或者反对。
所以在评判郭德纲能否演好《虎口遐想》、《小偷公司》、《巧立名目》这些作品的时候,一定要有独立思考能力,并且对郭班主的个人能力有清醒的认识,否则就会陷入“主流相声最简单是个人就能说”“主流都是歌颂型相声,演不好也可以领工资”等粉丝逻辑的黑洞里。
郭德纲如此鄙视晚会相声,但他去了一次就翻车,虽然他给自己找补了无数借口,但说了归齐就一句话“不应该鄙视任何人跟事,哪怕是你的同行。”
《虎口遐想》、《小偷公司》、《巧立名目》这都是春晚舞台上排的上号的经典相声作品,在作品水平方面远胜郭德纲的你字我字系列,毕竟这是国内最顶尖的编剧写出来的,不是一个初中文化的人上网采集的段子合集。
演绎一个层次高的作品,对于演员的要求必然就更高,而且对演员的状态要求也更高,比如《虎口遐想》时期的姜昆唐杰忠,就是两人最巅峰的时期,姜昆的油腻小青年,跟唐杰忠的敦厚大叔,把这个故事自然的铺开,展现给观众,尺寸火候都是极佳,观众接受度也很高,这也是《虎口脱险》当年那么火的根本原因。
而到了中年的姜昆跟戴志诚版本,姜昆就不可能塑造这种社会小青年形象了,变成了一脸褶子的大叔扮嫩,而戴志诚整个人比姜昆还油腻,怎么看怎么入不了戏。这就像斯瓦辛格史泰龙过了巅峰期,演动作片就再也没有市场的原因一样,演员状态已经脱离了角色,后期特效再好也说服不了观众。
《小偷公司》《巧立名目》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两个节目都是为八十年代的牛群冯巩量身定制的,而且是非常辛辣的讽刺相声。当时的牛群冯巩形象对比强烈,牛群看上去老实敦厚,冯巩则是高高瘦瘦像个反派,结果却是牛群奸猾,冯巩负责在旁边理客中。这种舞台形象的反差感,是符合戏剧冲突的,所以他们演出来的效果,其他人都无法复制。你让现在冯巩牛群去演,效果也出不来。
而巅峰时期的郭德纲,也就是你字我字系列,西征梦等经典段子的时期,郭德纲所塑造的都是底层小人物,嘴特别贫,这跟他当时的外形非常匹配,小黑胖子+戾气十足的气质,郭德纲当时也刚脱贫,气质形象也还保留着小人物的味道,所以他演绎出来的形象也符合日常逻辑,观众就容易入戏。你让现在的郭德纲,蹭几亿家产一脸富态的去演小人物,估计他自己都入不了活。
而郭德纲早年擅长的底层贫嘴小人物,跟《虎口脱险》中的文艺小青年,以及《小偷公司》中的业务理论大拿,一点边都挨不上,准保郭德纲一演就出戏。
何况他连自己的那块活都无法复制,就别去参合别人的作品了,免得又变成大型翻车现场,到时候郭德纲又要想一堆词儿来找补,估计姜昆又得被拖出来云迫害郭德纲一把。
如果《虎口遐想》、《小偷公司》、《领导冒号》这样的相声让郭德纲说,你觉得会是什么效果?
郭德纲这几年火得一塌糊涂,社会很现实,一火遮百丑,他表演的相声是容不得沙子。郭德纲的相声,还是囿于传统风格,几乎没有变化过,看过一遍,就记住了他的全部表演。
《虎口遐想》《小偷公司》《领导冒号》这些经典,炙之人口的相声,郭德纲是无法超越的。一个清新脱俗,一个陈旧套路,作为观众还是更愿意欣赏姜昆,冯巩他们的相声。
如果非要把郭德纲说是拯救相声的天使,确实言过其实,他实际做到的是相声的使者。在相声处于青黄不接之时,他率先把相声表演市场化。他和德云社一帮弟子频繁在小剧场演出,其性质和赵本山把《二人转》推向全国如同一辙。
郭德纲给人的感觉油腔滑调,和他一身的装扮很匹配。让他去说《虎口遐想》,他能把姜昆的声情并茂出神入化,功力显然欠缺的。
郭德纲已经被一些人神话了,这本身就是一个笑话,中国的相声表演艺术家怎么排名,他也没达到顶峯。他的相声8千元的门票,你会去看吗?
如果《虎口遐想》、《小偷公司》、《领导冒号》这样的相声让郭德纲说,你觉得会是什么效果?
《虎口遐想》、《小偷公司》、《领导冒号》这几段相声赞美歌颂的什么,抨击讽刺的什么,观众的大笑声和若有所思的表情已然表明他们知道答案,或者说演员们说的节目内容已经触及到了观众的灵魂深处。不觉中,观众也受到了教育或启发,且回味无穷。这几个相声段子有情节,有人物,层层递进,包袱翻逗得恰到好处。再少加上演员技艺高超,行云流水般的表演让观众大饱眼福、耳福。所以,节目内容、表演形式和演员的表演深深印在了观众的脑海里。以至于,好多年后,只要一提到这几个段子里某些话语,很多观众仍能说出是哪个节目里,哪个演员表演的。这样的好相声在小剧场、曲宛杂谈、春晚都可说,老少皆宜。
但是,要是让姜昆、唐杰忠表演《小偷公司》,估计达不到牛群、冯巩的效果。翻过来道理一样。
说到让郭德纲表演以上三个相声,估计他会最差,差到惨不忍睹。所以别乱拉狼配,各人有各人的定位和特色,别人模仿不了,也超越不了。
郭德纲先生也上过春晚,他和于谦说的那段,有人笑吗!还有人记得那段的名字吗?好像郭德纲先生还模仿表演过马季大师的《宇宙牌香烟》,那效果怎么样自有公论。
郭德纲先生擅长的是娱乐快餐,是搞笑,是商演。是我一说,你一笑,我收钱,你掏钱,就完了。
姜昆等人擅长的是歌颂、教育、讽刺与幽默,是反复打磨推敲后奉献经典。
让郭德纲先生说上面提到的三个相声段子的人别有用心,说砸了你负责?没票房,你赔钱?!
如果《虎口遐想》、《小偷公司》、《领导冒号》这样的相声让郭德纲说,你觉得会是什么效果?
我们得先知道这几个相声的原表演者到底是谁。《虎口遐想》是姜昆和唐杰忠表演的,《小偷公司》是冯巩和牛群表演的,《领导冒号》其实原名应该叫《巧立名目》,但是由于其中那句“领导冒号”太深入人心,所以都被误传为《领导冒号》了,它是牛群和李立山表演的。
再说说郭德纲。很多人都觉得郭德纲跟以前的那些相声演员,表演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觉得他有点特立独行。但是前不久他在接受采访时澄清,自己出道至今都是靠传统相声出名的,也就是说,他才是传统的,却被当做了“特别的”、“特立独行的”。
其实这跟八九十年代的相声整体风格有关系。自从有了电视,相声的普及得到了极大的便利,很多晚会都必须要有相声,比如《小偷公司》就是在《综艺大观》上首演的,而《虎口遐想》《领导冒号》也是春晚上走出的作品。
然而既然是站在这么高的平台上表演,就必须要拿出符合整个社会大趋势以及相声本源性的作品,那就是发挥出“讽刺”和“歌颂”这两个重要的武器。讽刺针对社会丑陋现象进行批判,比如《领导冒号》中就讽刺了那些官僚主义作风。而歌颂型相声就要讴歌新现象和社会新风,比如《虎口遐想》里就赞扬了乐于助人的行为。
然而郭德纲的相声则远离这两种特色,既没有讽刺什么,也不歌颂什么,只是在纯粹的搞笑和逗乐,这样相对来说更“安全”,但是实际上也丢掉了相声的灵魂。然而他的风行其实也较为如何当下观众的审美趣味,就是累了一天之后听个段子,不需要过脑,笑果就好。
所以郭德纲不可能出上述那样的作品,就算逼着他说,他也说不出这样的效果,因为他的相声的确很传统,就像当年在天桥上表演的流浪艺人,更多的注重现场发挥,没有什么刻板的剧本,一切都很自然随和,尤其是与观众的互动,而这一点在那一时期的相声里几乎是不存在的。
如果《虎口遐想》、《小偷公司》、《领导冒号》这样的相声让郭德纲说,你觉得会是什么效果?
我想说,墙倒众人推是中国人的基本属性;墙头草随风倒更是中国人的德行。雪中送炭人稀少,落井下石多牛毛!……一提起姜昆,总拿郭德刚相对比,这不是窝里反吗?姜昆当年人才一表倜傥風流那是一个时代的佼佼者有口皆碑。那个时代兴社会正風唱红歌弃糟粕取精华化腐朽为神奇,所有文艺作品得围着“大气候”转,那李谷一老师唱的《小花》因为内容有卿卿我我爱的成分还被批了呢。也许姜昆从骨子里就是受那个时代的熏陶,对一些带有桃色的荤段子非常排斥无可厚非。所以说一切都要与时俱进时代不同了就得顺应人们的口味,素的加点荤的年轻人喜欢这一口,能刺激荷尔蒙分泌,女性能刺激桃花水荡流……!两袖清风一本正吃不开了。这些年姜主席为相声事业呕心沥血传到现在没有功劳尚有苦劳,希望诸君口下留德近七十岁的人了,蜡头还能有多高?尊重老年人也是一种美德吧?!🙏🙏🙏
如果《虎口遐想》、《小偷公司》、《领导冒号》这样的相声让郭德纲说,你觉得会是什么效果?
作为一个资深的相声爱好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郭德纲相声是非常搞笑和经典的。众所周知,所谓的雅俗之争最后也没有个胜负之分,个人还是非常支持郭德纲的,雅俗要辩证的看,大雅即俗。相声只要能被大众接受,给观众带来快乐,我觉得就是好相声!
然而,也是曾经红遍整个中国的去屑主席姜昆,曾经《虎口遐想》,也是受到万人追捧。不管怎么样说,姜昆的相声还是有很多精彩的地方,他也是曾经我很喜爱的相声艺术家。不过最近二十年,姜昆也并就没有什么好作品,这就有点让人可惜了。
大家都知道,郭德纲的相声,《西征梦》《我这一辈子》都让郭德纲一下子声名鹊起,从来也没有听人说过这么多传统段子,现在回忆起来,《虎口遐想》、《小偷公司》、《领导冒号》其实也只是小巫见大巫了!值得肯定的是,姜昆的相声最大的特点就是绘声绘色,语气和语调能把一些不可乐的事说的很生动,但是现在看来确确实实也不太可乐。不过相声还是要跟随时代的脚步的,那个年代,需要的就是姜昆那个时代的相声。我觉得是那个年代的娱乐节目实在太贫瘠,大家有一个节目就觉得非常开心了。现在时代不同了,各种综艺节目,脱口秀,小品,喜剧,电影等等逗比那个年代丰富多了,如果在拿《虎口遐想》、《小偷公司》、《领导冒号》可能真的没人会看!但是,如果郭德纲说,我觉得还是值得一看的,毕竟老郭的包袱,很多都只有老郭抖的漂亮,从新演绎我相信不会比姜昆差吧!而且郭德纲的相声,于谦老师也很出彩,我觉得也很想看于老师。三分逗七分捧,有于谦老师的节目一般都不会太差!~
好啦,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