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或者小品有时候会拿别的明星开涮或者开玩笑,演员会提前通知他们征求同意吗?
实际上任何公开场合,你去公开评论另一个人,都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不光是相声小品,哪怕是在公开课堂、演讲活动、产品发布会(比如罗永浩PPT发布会)、或者自媒体上,你对于另一个人的任何言论,都应当慎重而为之。
举个例子,甲非常看不惯乙,所以在微博上炮轰乙,请问下列哪种言论可能触犯法律?
一、说乙的作品不够优秀;二、指责乙的作品是抄袭。答案很明显,第一种是纯主观感受,任何人和可以觉得另一个人不够优秀,尤其是文学批评,任何国家也不会上升到用法律去禁止文学批评。前提只要不上升到人身攻击,或者某种特定的政治正确(比如肤色跟地域歧视),一般来说不会触犯法律。
第二种属于明确的指控,就很容易涉及侵权,除非你掌握了确凿的证据。现在很多明星被人爆料时,一般都会发律师函威胁。实际上即便对方掌握了确凿的证据,被指控的人也可以提起诉讼,到时候法庭会根据双方举证来确定是否侵权。
接下来用相声举例,2006年郭德纲因为相声中的“砸挂”汪洋妻子出轨,被汪洋告上法庭,后来以郭德纲道歉收场。
如果汪洋坚持要起诉,那么郭德纲败诉的概率会非常高。因为郭德纲在相声中指名点姓,而且还把汪洋的一些作品用来垫话,非常明确的指向了汪洋本人,并虚构了一段汪洋老婆出轨的包袱。
在法律认知中,郭德纲最爱用的“艺术处理”是不能免责的,因为汪洋并不是于谦,他没有以相声角色的形式参与他的创作。而是被郭德纲远程征用,捏造了一个非常不雅的段子。而汪洋本人受到了冒犯,所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权。除非郭德纲能够举证证明他讲的段子是真事,那样才可以抗辩汪洋名誉权受损的诉求。
很明显郭德纲做不到,否则汪洋会像刘文步那样,选择在小剧场编段子骂郭德纲解气。
还有就是郭德纲在自媒体和书中暗示杨志刚包养女同事贪污公款,这些就是赤裸裸的指控,连相声加工都没有。后来杨志刚一纸诉状将郭德纲告上法庭,最后郭德纲被判决没有侵权。
注意这里法庭并不是认定郭德纲指控的事实成立,而是郭德纲没有指名点姓,所以他写的东西不会对杨志刚造成实质性名誉损害。说白了老郭是打了一个法律擦边球而已,并不是某些纲丝YY的“郭先生揭穿了杨志刚的真面目,得到法庭一致认可。”
除了郭德纲之外,马志明也曾经因为相声《纠纷》,被天津拖拉机厂以侵犯名誉权告上法庭。少马爷当时抗辩自己只说了一个“天拖”,可以是“天津拖鞋厂”、“天津拖车厂”。但其实当时天津拖拉机厂是天津市两大知名企业之一,天津本地观众都默认天拖就是天津拖拉机厂,而少马爷有一次表演的时候,捧哏的谢爷找补了一句“天津拖拉机厂的”,于是被对方律师咬着不放。这事情最后还是马三立出面,找关系主持双方私下调解了,否则少马爷因为《纠纷》还得赔一大笔钱。
而少马爷后来也改了台词,在民警问丁文元的时候,直接改成“你哪儿的,算了不问了,工作单位也不问了~”
所以说舞台表演不是没有禁区,尤其是涉及到真人真事,在艺术加工的时候必然要谨慎。相声小品砸挂对象一般都是舞台上的演员,或者是自己非常熟的朋友,或者就是同一台晚会,但前后登台的人,也就是事先打过招呼并得到许可的,比如冯巩赵本山春晚上都会调侃主持人,这时候镜头就会给主持人一个特写,说明她本身也是表演的一部分。
如果关系不够熟,或者压根就没打过招呼,那就尽量别乱开炮。千万不要简单一句“舞台上都是假的”,就随便砸挂拿人家找乐,到时候真闹上法庭,恐怕粉丝再多也是白搭。
相声或者小品有时候会拿别的明星开涮或者开玩笑,演员会提前通知他们征求同意吗?
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的,大多数时候也不需要。
相声或者小品演员在表演的时候,有时会拿别的明星开涮或者开玩笑,这种现象用一个专业相声术语来表示,叫做砸挂。砸挂作为一种抖包袱的方式,普遍存在于相声和小品表演中。
砸挂的对象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观众都认识或者知道的名人,例如很多相声小品演员都曾经在节目中拿潘长江的身高、宋小宝的肤色、贾玲的体形等开过玩笑;一种是参与演出的搭挡,在相声中,逗哏的经常拿捧哏的砸挂,比如在郭德纲的相声中,作为捧哏的于谦可以说全家上下十八代都遭到过郭德纲的埋汰。
选择这样的名人作为砸挂对象,可以使包袱立刻变得生动而形象,有利于引起现场观众的共鸣和情感,其次,可以人为制造出捧哏和逗哏之间的冲突和对比,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达到幽默的效果,然后,有些名人自带的“槽点”,比如外形上的、“黑历史”等等,本身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包袱”。
相声行业有句话“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是说上台表演时可以没大没小,不分辈份,只求搏观众一乐,但是下了台,就要有严格的辈份、资历、规矩之分。相声行业是非常讲究规矩的,无论拜师学艺,还是排字论辈,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可怠慢。相声行业还有一句话“拿谁砸是跟谁有交情,帮你扬蔓,这才是买卖道儿”。由此可见,相声或者小品演员对于砸挂是普遍认同的,也都普遍具备基本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且有些砸挂是早就写进相声或者小品剧本里的,所以,不会也不需要提前征求谁的同意。
但是也有句话叫做“过犹不及”。什么事儿一旦过了,就必然达到反效果了。幽默是一方面,也要顾及到观众的基本情感体验。比如郭德纲,与于谦搭档十几年,经常拿“我是你爸爸”这个梗砸挂于谦。这个梗说一次,观众大乐,说两次,观众还乐,等说到千次百次时,观众就会产生反感。还有,砸挂的对象是于谦时,砸挂的地点在小剧场里时,观众会觉得是幽默,是开玩笑,可是砸挂的对象变成安吉(演员沙溢和胡可的儿子)时,砸挂的地点在颁奖晚会现场时,就显得格外尴尬了。(注:在2016年12月的优酷盛典上,郭德纲在颁奖时多次当着安吉和沙溢胡可的面儿,调侃自己是安吉的亲生父亲。此举引起网友的不满,纷纷指责郭德纲玩笑不当,伤害了安吉的感情)
还有一次在欢乐喜剧人的舞台上(《欢乐喜剧人》第三季第九期),郭麒麟现场披麻带孝,为郭德纲办起了”葬礼”,而郭德纲当时作为节目的主持人就在一旁观看。面对这样不符合中国人人伦情感的包袱,现场的观众真是笑不出来,满满的尴尬都快溢出荧屏。
所以,砸挂也要分场合,看对象,要遵守社会的公序良俗和基本人伦情感,不能太出格,不能太过火。任何引起观众反感的包袱都不是好包袱,肆意的取笑与侮辱只会与幽默的本质背道而驰。
相声或者小品有时候会拿别的明星开涮或者开玩笑,演员会提前通知他们征求同意吗?
谢邀。
我想大多数演员是会提前告知和征得其他演员同意的。
昨天下午17点至18点左右央视15频道就采访播放了相声表演艺术家李国盛老师,李老师就介绍了在87年的春晚演出之前他与笑林老师合说的相声《学电台》中关于模仿播音员方明和歌唱家李谷一老师的一些经过。在之前他俩就征得了方明等播音员和李谷一老师的同意,由于笑林学一位播音员声音老是学不好,最后没办法只好在春晚上演双簧,即笑林在舞台上模仿但实际是放的播音员以前的录音。笑林不管模仿谁都要征得对方的认可要像才行。
事先去征求他人的允许和同意这是对其他演员最起码的尊重。诚谢!
相声或者小品有时候会拿别的明星开涮或者开玩笑,演员会提前通知他们征求同意吗?
那是必须的
相声或者小品有时候会拿别的明星开涮或者开玩笑,演员会提前通知他们征求同意吗?
小品相对说来,有比较固定的情节和剧本,演员事先要反复演练。
相声相对来说,则比较灵活,尤其是配合默契的搭档,只需要两人事先一起说说活,就能上台表演了。
尤其是相声中的现场抓哏,用相声的行话说叫现挂,那就更为自由了。捧哏的事先不可能知道逗哏的根据现场情况会说出什么,但会顺腔搭音,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火爆效果。
至于具体说到会不会事先通知被开涮的名星,这也有各种可能。
比如大伙儿在一起喝酒聚会时,偶然出了个什么笑料。在场的相声演员,可能会说这可以写成个段子,其他人也都会随声附和。真到舞台上表演时,很难判定事先与涉及到的名星说了还是没说。不过一般来讲,谁也都不大会在乎这些。
别说一般的名星了,想当年黄西在美国一年一度的记者招待会上,当面拿美国的副总统——现任的总统——开涮,那肯定不可能事先与对方说的,那又怎样?人们把这视为是一种幽默。
记得谢园活着的时候,曾经在舞台上说过:一想到张国荣不在了,我们都很悲痛;但又一想张丰毅还活着,我们就更悲痛了。
张丰毅在接受记者采访,回忆起这件往事时说:当年他听到了这个段子,觉得这是谢园编得最好的段子,所以就打电话给谢园。本来是想向他表示祝贺的,没想到谢园却失口否认,想来大概是因为谢园太怕老同学张丰毅的摔跤功夫了。
由此可见,名星之间对在相声小品中的逗哏开涮,一般都不会太在意的。所以也没有必要事先非向对方知会不可。
相声或者小品有时候会拿别的明星开涮或者开玩笑,演员会提前通知他们征求同意吗?
蹭热度也好,找包袱儿也罢,相声和小品尤其是相声,经常喜欢拿一些明星砸挂开玩笑。有的就是简单提一下名字,有的相声还要讲这些明星的一些段子。由于这些明星几乎人尽皆知,因此在说到他们一些糗事的时候,总能引发观众的阵阵笑声。
这本来是相声小品找包袱儿的一种手段,只要玩笑尺度合适,言语不过分,就既能逗笑观众,也引发不了明星的反感,甚至还能让明星对表演产生好感,这就是多赢的一种局面,也是演员所乐见的一种情况。但如果玩笑尺度没有把握好,对一些明星的形象造成伤害,那就是相声和小品演员的不对了。
相声小品喜欢拿明星砸挂
不管相声还是小品,拿名人开玩笑其实早已有之。
拿春晚小品来说,黄宏就曾经说过姚明和潘长江,他说篮球明星姚明,家里的房子没顶棚,小品演员潘长江,家里的房子像水缸,看把孩子给憋屈的。冯巩也拿潘长江砸过挂,说看到潘长江开汽车远远过来,还以为无人驾驶呢,下次开车屁股底下应该垫一个马扎。
反过来总是被吐槽身高的潘长江,也拿别人开玩笑,他就说过别人给自己介绍个对象特别漂亮,长得跟赵本山似的,一个姑娘长得猪腰子脸那还有的看吗?
从中可以看出,这些人都是相声和小品尤其是春晚常客,互相都极为熟悉,互相拿外貌特征开玩笑都问题不大,他们也早已不把这些身体特征看得多么不可侵犯,因此互相在作品中吐槽一下没有大碍,反而显得关系挺近。
相声表演中拿别人砸挂的情况也不少,仅从德云社的表演来看,郭德纲就曾经拿何云伟、李菁、高峰、烧饼等人开过无数玩笑,很多还都涉及家里媳妇的事情。如果现实中真有人背地这么说,一定是找骂甚至找打,但从郭德纲嘴里说出来,那就是相声表演的一种手段,观众不会信以为真,反而因为熟悉这些演员,而感到更加可笑。
张云雷事件敲响警钟
相声演员拿关系近的相声中人砸挂非常正常,一般也不会砸出什么问题,尺度大小不会有多么严重的影响,而如果他们拿相声之外的明星开玩笑,就需要谨慎一些。
比如,此前沸沸扬扬的张云雷调侃张火丁事件,就是一个反面典型。按理说张云雷仿学张火丁的程派唱腔很有味道,利用相声讲述京剧常识也值得肯定,但他在表演过程中口无遮拦冒犯张火丁的台词,尺度把握就出现了偏差,引发了京剧界和社会上的很大不满。后来,此事还是以张云雷公开道歉而告终。
对于相声表演来说,如果真的想砸挂,还是砸业内人士为好,互相关系比较近,说深说浅都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而对于圈外的明星,如果要调侃一定要注意尺度,除非个人关系极好,或者对方是喜剧圈的人比较经得起开玩笑。
砸挂有风险,玩笑需谨慎
其实拿别人砸挂只是相声表演的手段之一,甚至都不算多么重要的手段,对于相声演员来说,如果只是靠砸挂来逗笑观众,其实是一种偷懒的办法,偶尔用之还可以,总是使用或者通篇都是砸挂别人,这段相声注定不会成为好作品。
总之,不管是砸挂的手段还是砸挂的对象,以及砸挂的尺度,都需要谨慎对待,切莫胡乱调侃,误伤他人。
娱乐答不休,我是郑捕头。欢迎关注。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