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社会上未成年人驾车你怎么看?

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一种特殊现象,随着家用汽车的日益普及,近几年有逐步增多的趋势。

近几年关于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造成的交通安全事故在不断增加,给许多家庭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在我国,年龄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是不允许取得驾照的,所以未成年人开车其实是一种违法行为,我个人也不赞成未成年人开车,为什么这样说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未成年人缺乏对基本交通标识的认知。

交通规则是我们在驾驶机动车过程中共同遵守的准则,它能在保证车辆安全行驶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未成年人没有系统的学习相关交规知识,对在道路上出现的各种指示标记无法准确识别,一旦判断失误,很容易造成交通安全事故。我曾经见过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开着小车不打转向灯在直行线左拐,与在左车道准备左拐的一辆越野车发生了擦碰,把同在左车道的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幸好与越野车保持了安全距离,不然我也在劫难逃。小孩一下犯了三个错误:直行线实线左拐、不打转向灯、没有观测后视镜误判前后车车距。

其次,未成年人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

我在一些新闻中曾经看到,许多未成年人驾车肇事后,对被伤害者不管不顾,一个人偷偷逃离。这是典型的法律常识缺失的表现,发生交通事故后,一般成年人会选择第一时间报警,与此同时通知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如果被伤害者伤情较为严重,首先是拨打120急救电话,以优先抢救伤者为第一准则,这样既可以最大限度挽救伤者的生命,又可以减少自身的经济损失,避免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但如果是弃车逃跑,这就构成了交通肇事逃逸罪,案件性质由事故转变成了犯罪,触犯了我国的刑法,后果非常严重,但未成年人并不知道这些,等他们明白后,事情却已经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最后,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差,开车容易情绪化。

这种事情有时也会发生在成年人身上,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追究其根源,往往和人们在开车的时候引发的自身情绪有关,比如我们常说的路怒症,大多数成年人在开车时能够很好的把控自身的情绪,因为他们分得清厉害关系,明白 因小失大的道理。但未成年人就不一样,未成年人普遍有开快车的习惯,他们觉得这样很拉风,丝毫不考虑这样做自己带来怎样的风险,不少人还喜欢打开车窗天窗大呼小叫,看到别人超过自己,喜欢穷追不舍,完全不考虑后果。我们知道,一心不可同时二用,精力都放到耍酷上去了,哪里还有时间好好专心开车,这种情绪泛滥似的驾驶方式极大的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以上是我对未成年人驾车的一些看法,肯定还有许多疏漏的地方,欢迎朋友们关注我,与我一起共同交流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