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这疫情会不会跟去年春节一样,封路,封村,封城?

去年春节期间,封路、封村、封城的举措今年还会继续吗?今年能否过上一个正常的春节?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毕竟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举家团圆、走亲访友是大家共同的期待。

就目前的疫情形势来看,依然不容乐观。

据世卫组织通报的最新数据:全球目前新冠确诊病例达70461936例,再创历史新高。

最强美国自疫情爆发以来,一直稳居疫情确诊数量榜首,新增率、死亡率、感染率不断刷新世界纪录。

他国疫情没状况同样不容乐观。

据韩国政府通报,24小时韩国新增确诊病例超过1000例,创单日最高新增历史纪录,韩国总统正考虑是否把防疫响应级别上升至最高级。

从不断上升的确诊人数来看,全球疫情趋势仍不容乐观。

因我国有效得力的防疫举措,目前国内疫情状况相比国际形势要好的多,但专家提示防疫形势依然严峻,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入冬以来,全球疫情加速蔓延,一些地区出现第二轮、第三轮的疫情爆发,国内个别地区也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

10月下旬,新疆有一百余人被确诊阳性,随后喀什地区防疫指挥部启动一级响应。

12月13日最新数据显示,山东、四川、上海、福建、广东等地均查出阳性确诊患者,其中上海确诊病例最高为89例,境外输入为85例,本土4例。

虽然多地有小规模反弹,但确诊人数基本控制在100以内。和国际疫情高增长形势比起来,国内形势相比较好。

我国在防疫措施上做的是比较好的,成效显著,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直认可。

在近期疫情反弹时,各地卫健委就第一时间做出了详细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蔓延,最大程度的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

以天津为例,卫健委第一时间部署,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对返津人员做好登记、同时进行核酸检测。对存在暴露风险的工作人员及其密切接触人员进行集中隔离等。

由于各地快速有效的防控措施,牢牢把控了疫情局势,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去年,为应对新冠疫情,国家实施封城、封路等措施。诺大城市空无一人,所有人都自觉待在家中,听从指令。

外国人在看到2020年中国人抗击疫情的决心、凝聚力时,用非凡韧性一词高度评价。中国人民是团结的、高度统一的、听党指挥的。不让出门就安心在家、选择错峰开工开学、有条不紊地推荐各项工作的开展。

正是因为国人疫情期间高度的配合政府,才会有中国抗疫的巨大胜利。

在历时近一年的抗疫历程中,国人更加有规则意识和风险意识,出门佩戴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定时消毒等方面做得都比较到位,并且有力基本的抗疫经验。

结语:综合以上几方面,今年过年大概率不会出现去年封村、封路、封城的情况,我们应该可以过一个热闹的春节。不过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应保持高度戒备,因对新冠疫情的反弹,一面之前的努力都功亏一篑。

今年春节这疫情会不会跟去年春节一样,封路,封村,封城?

随着各地普遍降温,愈发有寒冬的气息了。在外奔波了一年,大部分人都有回家心切的情绪。去年底在全球爆发的新冠疫情,现在还是在各地零星的出现;在国外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也确实暴露了他们在防控与治理方式和技术方面的不足。那么受到境外输入的隐患,年底了国内的返乡潮会不会提前?会不会再次封城呢?

截止目前,昨日在我国的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增了确诊病例17例,其中在四川、内蒙古与上海等地确诊出来的14例均为境外输入;而本土也再次出现了确诊病例,其中黑龙江2例、四川1例。看到这组数据,恐怕有的人还是会难以淡定,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境外输入到我们本土?国外的防治水平那么不济吗?

当然了,这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够解释得清楚的,国外的医学专家也是顶着层层压力在工作,并且疫情本来也是全球性的突发卫生事件,并不是某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事情。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也足以说明了我们的防控措施是科学有效的,我们的医疗技术也是世界行业内领先的;当然这一切我们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大家都比较关心一个话题,那就是今年大家返乡回家会不会受到影响?各地的返乡潮会不会相比往年提前一些?会不会再次封城?正常来讲是不会的,2021年的春运是从1月28日开始,而春节法定假期也是从2月11日开始;只要不出现重大的情况就不会有调整,而大部分的工厂放假也会依照这个时间表和实际经营情况而定。

目前来看,我们本土的防控措施和制度都是相当有效的,虽然整体上有的地方还是出现了零星的确诊病例,但是主要还是由于境外输入导致的,目前的防控与治理也是相当有效的,并没有出现大范围传播的现象。总结过去十多个月的经验和防治效果来看,我们完全有信心防止疫情卷土重来,并且也不会出现今年初那样的严重疫情。

所以,并不会出现封城现象。春运返乡潮是一场大规模的人员迁徙活动,冬季又是感冒、呼吸道疾病多发的季节,为疫情防治也带来了一定压力。只要大家都注意佩戴口罩、经常使用消毒水做好个人清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就不会有太大的风险。今年国庆双节期间,我们就已经历过了这样的压力测试。

同时有关专家也表示,虽然大家回家过年不会受到影响,可以放心返乡跟家人团聚,但是务必少去室内聚集、少串门。据广州日报消息,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国家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于13日表示:对于65岁以上且患有基础慢性病的老龄人群,不建议长途奔袭,一旦感染救治难度会更大、治愈率也相对更低

今年春节这疫情会不会跟去年春节一样,封路,封村,封城?

2020年春节正值疫情爆发,全国民众可谓是过了一个“难忘”的春节,城市封城、农村封村、地方封路,整个国家都笼罩在疫情的阴霾之下。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经过近一年的艰苦抗疫,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控制,那么2021年春节会不会和去年春节一样,封路,封村,封城呢?

其实这主要要看我们在年前能不能将疫情防控做得更好,那么目前我国疫情防控面临的是三大难题。

1、海外疫情肆虐,境外输入成为最大隐患

新冠疫情席卷世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在经历了疫情初期的短暂混乱后,已经将疫情控制在“可防可控”的范围之内,但海外国家疫情情况依旧严峻,像美国累计确诊病例已经近1800万,死亡人数32万,每日新增也保持在10万以上,另外印度确诊人数也是突破了千万大关。

由此可见,海外疫情依旧严峻,在现在的国际环境之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我国每天会有境外输入病例,相信随着春节的临近,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会掀起一阵回国热潮,届时每日的境外输入病例也会有所增加,而这些源源不断的境外输入病例无疑会对我国的防疫体系造成冲击。

2、随着气温降低,本土病例有所增加

经历了近一年的抗疫,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防疫体系,但就是在如此情况下,新增本土病例却还是偶有发生。11月2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透漏,在近30天,全国累计新增本土病例为98例,这个数字是此前30天的7.5倍,而在最近几天,北京、辽宁、四川、江苏等地也出现了新增本土病例。

关于国内新增病例突然增加的原因,一是随着冬季的到来,寒冷的环境更加适合病毒的生存和传播;二是在病毒防控的常态化之下,很多人的防控意识降低,出门不再佩戴口罩,公共场所聚集等等,在无形之中就增加了病毒传播的风险;还有就是随着春节的临近,民众乘坐交通工具的次数更加频繁,每天接触的陌生人就会增加,这也会加剧病毒的扩散。

所以在疫情没有完全消失的当下,自身防疫措施一定要做到位,不能因为一时的疏忽大意,给国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3、环境传人不可忽视

12月19日,钟南山院士提出一个新的课题:环境传人。在之前北京、大连、青岛爆发局部疫情,均查出与进口国外的冷冻产品有关,发现这种情况后,相关部门加强了管理,但之后甘肃福建等地依旧发现了类似事件,在这种情况下,冷链外包装的病毒会不会使人感染?病毒能够存活多少天?病毒浓度达到多高会出现感染?这些新问题都是我国防疫需要研究的,我们在严查境外输入产品的同时也需要我们找出规律,更要研究相关的预防措施。

总结

2021年春节疫情的形势肯定不会像2020年春节那么严峻,但在海外疫情严峻、本土新增又偶有发生的情况下,这个春节是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的,本身春运期间人流量就大,一旦发生疫情扩散的情况,在控制就比较麻烦,所以我们一定要响应国家的号召,自觉做好防护工作。

总的来说,2021年春节不会像去年春节一样大面积封路,封村,封城的,但在疫情高危险区域肯定也会有相应的措施。一句话,响应国家的政策,不给国家添麻烦,这个春节肯定会过得开心愉快。

今年春节这疫情会不会跟去年春节一样,封路,封村,封城?

去年春节的时候,疫情打了人们一个措手不及。

我们是年二十九回的老家,回去那天晚上,因为换地方我睡不习惯,刷了一晚上的头条,越刷越心惊,越刷越没有了睡意。虽然几天之前知道了新冠,但从来没关注过,也没有放在心上,没想到形势已经那么严峻了,内心竟然越看越害怕。

老公老家是潍坊的,大年初一那天晚上,突然没有任何征兆的,上面下发了文件,要求封村。我公公在村里当主任,他当时给我们念了上面发的公告,我和老公还不相信,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公公和婆婆建议我们连夜赶回济南,我和老公坚持初二再走,当时计划初二还要去我家,我家在临沂。

第二天早上,我们起床的时候早上八点左右,起来的时候没见到公公,婆婆说公公一早就接到通知,去村口封路去了。当时村里在外工作回老家过年的,基本上在初一那天晚上连夜就走了,怕封村后想走也走不了。只有我和老公还傻傻的觉得不可能封村。

当时我们连吃早饭的心思都没有了,心里想无论如何都得走,因为什么时候解封都还是未知的,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可能一直留在老家。还好老公他们村只是用大车堵住了村口,公公让人把车挪开我们离开了他们村,从他们村到上高速还要经过好几个村庄,其中还要经过一个有确诊患者的村。公公说我们能不能走成只能看我们运气了,他把我们送到村口就离开了。

后面走的两个村子还好,他们只是把通往村的路口封了,我们找的小路走的。接下来就到了有确诊患者的那个村子,他们把所有的进村的入口和出口都封了,我们根本就没有路可以走。我们把车停下来,给拦路的人说好话,给他们说我们要回济南,他们能不能放行一下,一开始他们不同意。老公又给公公打了电话,公公说他找人试试,后来他找了人放我们走了,经过他们村一共二三百米的路,走的我们心惊胆战的。

幸好我们走的及时,听公公说我们晚半个小时就走不了,因为后来直接拉的土和石子把村口封上了。我们的车开到国道上后才松了口气,老公把车停下来,抽了根烟平息了一下心情,然后就一刻也没停的开车回了济南。这期间连服务区都没有去,身上仅有的两个口罩显得愈发珍贵。平时四个小时的车程,两个半小时就到了。

回济南后就是一直居家,期间为了抢口罩和酒精费尽了心思。现在想想,2020年是多么坎坷曲折的一年啊。今天是2021年的第一天,本来日渐明朗的疫情,近期似乎又有点不容乐观了。大连、黑龙江、北京都陆续又有了本土病例,这和去年临近春节的时候有点相似。去年12月份在武汉就有了新冠患者,直到临近春节才引起重视。

今年眼看再一个多月又到春节了,可今年形势比去年好了很多。去年,疫情让我们措手不及,今年,我们已经有了充分的经验去应对它。

1、少去人流密集的地方,像大型商场、超市都尽量少去。

2、只要出门一定要戴好口罩,不要在外面乱摸东西,回家之前先对个人进行消毒。

3、今年建议能不回老家过年的就尽量不要回去了,尽量留守过年吧,不为国家添乱就是我们对国家最好的贡献。

4、过年的时候就不要再走亲访友了,非常时期要非常对待,这种时候,别人可能更喜欢你的电话或微信问候、拜年。

国家已经有了新冠疫苗,而且我们可以免费接种,在抗疫新冠上,我们有了丰富的经验,今年应该不会像去年那样封路、封村、封城了。不管国家发出什么倡议和公告,我们都要严格执行。为了早点摘下口罩,早点和家人团圆,加油!中国必胜!中国加油!

今年春节这疫情会不会跟去年春节一样,封路,封村,封城?

可能会有个别地区封锁,但预计不会达到去年春节大规模封城的程度。

现在疫情有严重的趋势,病毒开始变异,本土确诊病例增多,全国中风险地区增至34个。1月2日全国新增24确诊病病例,其中8例本土病例(黑龙江4例,辽宁2例,北京1例,河北1例),北京已经提倡就地过年,顺义居民非必要不出顺义,沈阳在一些重点地区停课、停业、地铁停运,要求这些地区的居民无特殊情况不外出,非必要岗位工作人员不上班,外出购买生活必需品不可出管控区域,限制出小区。

虽然有个别地区会出现严格的管控措施,但是从以下4个方面来看,出现跟去年一样封路、封村、封城的可能性不大,应该不会达到像去年春节一样的程度。

1、现在是多点、散发疫情,检测能力大大增强,可以有效得到防控

虽然现在本土病例在增多,但总体上还是处于一个多点、散发、局部的疫情,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传播,也不可能再像武汉那样出现大规模传播从而导致封城。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最近判断,中国已经防控住了疫情,如今检测能力已经增强。虽然不能避免散发病例的出现,但是大规模的传播基本不可能出现。

就是说现在新冠病毒的检测能力已经大大增强,一旦出现病例,就可以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检测,发现潜在的感染者,迅速进行隔离、治疗,同时,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从而迅速阻断传播链条,防止疫情从点到面的迅速扩散。

所以,中国已经成功积累了防控疫情的经验,社区防控的经验十分丰富,疫情防控的体系已经建立和完善,所以,虽然散发病例不可避免会出现,但是并不会让病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可以把疫情消灭在萌芽状态。

2、现在是全民戴口罩,农村疫情防控形势平稳,大规模封村应该可能性不大。

更为重要的是,现在中国人的防疫意识是非常强的,大城市的居民都是自觉出门戴口罩的,自我防护意识是非常强大的,这是阻断病毒传播的有力措施。

而且,现在农村疫情防控形势比较好,现在出现疫情的往往是城市,农村由于地广人稀,所以,尚未出现疫情的反弹,所以封村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春节期间不可以掉以轻心,因为从城市回乡过年的人陆续回到农村,这就是增加了感染的风险,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各大城市呼吁大家就地过年过节的原因了,要知道,思之想之的老家农村,现在已经没人戴口罩了,春节期间务必防止农村成为新的散发病例发生地。如果一旦出现散发病例,不排除个别村庄封村。但大规模封村,应该概率不大。

3、新冠病毒疫苗已经获批上市,疫苗开打,全民免费,有效减轻疫情传播风险。

在2020年最后一天,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那就是新冠肺炎疫苗已经获得附条件上市,而且是全民免费提供的。

所以,疫苗上市后,就会大规模开展接种,当然首先接种的是重点人群,包括冷链物流人员、海关边检人员、医疗疾控人员、公共交通人员,以及农贸市场、海鲜市场等一些感染风险相对比较高的人群。

其中,北京明确将在2021年春节前完成9类重点人群紧急接种。疫苗随着这些重点人群接种疫苗,疫情感染和传播的风险也会降低,之后随着普通居民也开始大规模接种疫苗,可以在人群中形成免疫的屏障。疫情风险降低,自然采取封路、封村、封城的措施的必要性也就大大降低。

4、要因地制宜,中国经济禁不起大规模封城、封路、封村的折腾

而且,大规模的封城、封路、封村,也会对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好不容易恢复元气的中国经济也不愿意看到再次出现大规模的封城、封路、封村,中国的企业们都不希望好不容易恢复人气的场景再次消失的。

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考虑,而且,现在疫情已经是得到有效控制,钟南山院士已经多次说过,按照现在中国防控的制度以及执行强度,不认为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会在中国暴发,不会出现第一波几万人感染的情况。

钟南山院士都这么说,我们其实可以放心了。

当然,前提就是防疫意识不能松懈,个人防护措施不能放松,只要我们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多通风、讲卫生、一米线的好习惯,不扎堆、不聚集,就能防止疫情二次暴发,就能避免再次封城。

中国加油!2020年实属(鼠)不易,2021年一定扭(牛)转乾坤!为中国点赞!

今年春节这疫情会不会跟去年春节一样,封路,封村,封城?

今春全国人民众志成抗疫情,战胜了这场突如其来的无烟战争。经过了今年上半年的积累防疫经验,目前疫苗也准备投入使用,我相信明年春节不会封路,封村,封城。

据疫情事实追踪:美国每天大批新增新冠病毒感染者,目前已经累计1345万,海外确诊6000多万,前天新增68多万,想想那么多的数字,心都颤抖,太可怕了。

记得看过某新闻报道,抗疫英雄钟南山院士谈当前的疫情说,现在国外疫情不可想象。目前,新冠病毒还有很多主要问题还没有解决,新冠疫情发生的规律还没有摸清,溯源还没尚没完成,也没有极具针对性且非常有效的药物。所以抗病毒还需要我们人人讲究卫生,勤洗手,出门戴口罩,少聚众,少吃或不吃野生动物,积极配合国家的号召。

我国新冠疫苗研制已大半年,国药集团董事长刘敬桢表示,完成三期临床试验并取得安全和保护力数据后,疫苗经批审年底将有望实现疫苗上市,真是可喜可贺!辛苦了一直在研制药品的科学家们,有您们,是我们人类的福音!

最近,某城市又新增新冠患者,境外输入新增病例5例,所以我们一定要打好这场持久战,不能太过于松懈。

现在回想今年春节期间,从省市县后到大街小巷再到村 ,空无几人在外面,疫情期间出门,人人自觉戴口罩,村村拉起抗疫横幅,我大中国十四亿人口说到做到,真够齐心合力的,我为此点赞!

我认为吧,只要大家一起携手共同抗病疫,做好安全措施,绝对不能松懈,才能更有效更彻底的打赢这场病毒之战。所以我相信明年春节不会像今春一样大街上空无一人,我们将做好一切准备,迎接一个健康平安的快乐年。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以上个人观点,见笑哈!

我是@桂妃后院录喜欢就关注我吧,不会迷路的哦![祈祷][玫瑰][玫瑰][玫瑰][呲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