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7岁,从小都和爷爷奶奶生活,远离父母,现在孩子对父母非常冷漠,该怎么办?

缺少陪伴。多陪陪孩子吧,孩子需要父母的爱与关心。

孩子7岁,从小都和爷爷奶奶生活,远离父母,现在孩子对父母非常冷漠,该怎么办?

怎么办?他将来怎么对你,那就看你的命了。你也没资格说孩子的不是,一切都是你们自找的,生而不养,不如不生。别说我说话难听,因为我和你的孩子经历一样,我现在对我父母算好的了,房子给他们买了,也给他们装完了,但心里没有一点儿感情,就是责任,是我身为人的责任,也有可能我是女生的原因,心软做不到不理他们。我对他们真的感情淡的不得了,其实有时候看他们都生气,在我最需要他们,需要爱的时候,他俩就知道玩儿,跟本无视我的存在,现在他们老了到希望我能天天陪着他们?可笑,真的很可笑,感情当中,你没有付出何谈回报。

孩子7岁,从小都和爷爷奶奶生活,远离父母,现在孩子对父母非常冷漠,该怎么办?

首先,不论因为什么原因,作为父母要先承认自己在孩子成长路上缺位的事实,并从内心深处接受这个事实。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需要日积月累的,亲子关系的搭建也不例外。

通常来说,0-2岁是孩子的第一依恋期,2-3岁孩子有了第一叛逆期,3-6岁是孩子的第二依恋期,6-8岁为第二叛逆期,8-10岁第三依恋期,10岁-青春期结束,第三叛逆期。孩子现在七岁,已经错过了前两个依恋期,所以要尽快接到身边重新培养感情。

其次,努力解开心结。给孩子解释清楚,自己为什么缺位?即使得不到孩子的原谅,也要和他说清楚:“父母很遗憾没有陪伴你的成长,但没在一起并不等于我们不爱你。” 要真诚地让孩子感受到爱,他才会藏开心扉,了解你、接纳你。

再次,我们必须接纳孩子已经长大的事实。他已经不再那么依恋父母,更不要试图去改变孩子。爷爷奶奶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孩子的早期习惯和自我价值已初步形成。父母错过了这个时机,现在从天而降,让他们措不及防的接受你的评论和观点,无疑是給冷淡的关系雪上加霜。那是不是我们永远都不能说孩子啦?不是的。但你需要先建立好关系,才能真正的影响到他。

最后,讲怎样建立关系?作为父母要认真地去了解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点、闪光点,多肯定孩子。另外,多抽时间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比如,他喜欢看动画片,那就坐下来和他一起看动画片,讨论里边的内容;他喜欢去游乐园,就陪他一起去游乐园。只有让孩子感受到你是个完全接纳他、认可他的新朋友,而且你了解他、爱他,你们的关系就会得到改善。然后慢慢地寻求方法给他改变的意见。但父母再爱也要学会放手和目送孩子远离你的世界。放手是給孩子最好的愛和尊重。

孩子7岁,从小都和爷爷奶奶生活,远离父母,现在孩子对父母非常冷漠,该怎么办?

孩子冷漠背后深层次希望父母更多的关注,也是父母缺乏系统知识,给孩子补充家族能量与正确知识!

孩子7岁,从小都和爷爷奶奶生活,远离父母,现在孩子对父母非常冷漠,该怎么办?

唉,孩子自己不带,跟父母不亲是肯定的了。建议看看李玫瑾教授的讲座,专门提到了父母生了不养的问题。李教授提到,孩子要有稳定的抚养人,六岁前母亲不能离开,青春期时父亲不能离开。

李教授还提到了一个案子,外人看起来非常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案犯却不满意,总觉得父亲对他不好等等。追溯到早年是,这个案犯就是由奶奶带大,知道上学后才回到父母身边。

而父亲对他的教育又有些简单粗暴,本来就没感情,孩子肯定不愿意听父亲的话,再加上父亲态度不好,结果在孩子心中留下了结。恶果到孩子成年后才显现出来。

所以,既然已经出现了这个问题,想要时光倒流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爱与耐心。千万不要上来就想把自己眼中的毛病通通矫正过来,教训孩子,一定要先和孩子培养感情。只有有了感情基础,孩子才能愿意听从父母的教导。否则,7岁的孩子都这样了,到了青春期叛逆的时候,父母该怎么管孩子?

所以,良好的亲子关系才是一切的基础。

  • 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身体,情感和社会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 与父母安全健康地成长的孩子更有可能在生活中与他人建立快乐和满足的关系。

  • 与父母有牢固关系的孩子更容易学会在压力和困难情况下调节情绪。

  • 促进孩子的心理,语言和情感发展。

  • 可以帮助孩子表现出乐观和自信的社交行为。

  • 对父母安全的依恋会带来健康的社交,情感,认知和动机发展。当孩子与父母保持积极关系时,他们也将获得强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该怎么加强亲子关系呢。

1. 告诉孩子你的爱

不管孩子多大,每天都要告诉他们。即使在孩子抗拒的日子里,也要他们知道,尽管不喜欢他们的某种行为,但是你会无条件地爱他们。一个简单的“我很爱你”可以极大地增进关系。

2.陪伴

不管多忙,多陪陪孩子。一起游戏,一起交谈,一起吃饭,倾听他们的心声,尝试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事物,尊重接纳孩子。也可以跟孩子说说自己的难处,不管他们是不是能听得进去。

孩子只有7岁,一切都还来得及。

孩子7岁,从小都和爷爷奶奶生活,远离父母,现在孩子对父母非常冷漠,该怎么办?

这个也是日益严峻的儿童心理教育问题。孩子7岁基本性格以及心理成形。

父母因为幼年缺少父母的关爱,准确来说,父母位置缺失,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的诸多创伤。

1.孩子缺乏对父母的依恋心理。

对于父母的概念孩子是模糊的,因为在孩子1到3岁缺乏对于父母声音,味道,模样,以及父母陪伴成长的环境,形成孩子目前的这种情况。

2.孩子缺乏安全感。

由于缺失父母关爱的孩子,会很缺乏安全感,表现为怕黑,缺爱,害怕,心理承受力差,患得患失。

其他方面,还要看孩子表现出来的性格以及情绪,一般父母不再身边的孩子,善于隐藏自己的情绪,其实内心更加的敏感,脆弱。

如何改善这种关系?

1.给孩子看一些幼年珍藏的他成长的照片或者视频,要有父母陪伴的,证明孩子是被爱的,只是由于迫不得已的原因造成了现在这种情况。

2.这个关系的疏远是长久造成的,而且孩子7岁已经有了自己对于事情的想法和看法,所以想要缓和关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家长可以有意寻找一些幼时曾经带孩子玩过的地方,寻找过去的记忆。

3.不妨可以试试写信,和孩子认错,对于将孩子滞留在奶奶家,不管是何种原因,这都是不对的现象,要用孩子能读懂的语言,最好图文并茂的给孩子写一封道歉信,和孩子说对不起,慢慢弥补这种心理遗憾。

记住切不可心急。孩子幼小没有父母陪伴,突然出来父母来管教他,与他而言是不舒服的,他是想脱离这种管束的,凡事有因才有果,孩子心理有怨气,并对于他的年龄不能理解父母当时做法的原因。缺失的爱造成了他现在的陌生。

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到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