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处在一个天天吵架的家庭环境里,长大了会怎样?
我就成长于这样的家庭。
导致我现在缺爱,没有安全感,多疑,不爱表达,不善交际,心理素质较差,承受不了打击和不被认同,玻璃心。
这样糟糕的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性格造成很大影响,有点短时间显现,有点甚至影响一生。
一、吵架会失去和谐的家庭氛围,孩子极度缺爱和安全感。
父母天天吵架,孩子小,害怕。恶略的语言还会刺激孩子,让孩子不安全感加剧。同时,孩子会感受不到父母的爱,未来对婚姻也会失去信心。
我现在结婚,因为老公家庭健全,而我家庭缺失。我就总希望他以我为中心,不断的关心我。即使他觉得做的自己够多。我仍然觉得不够,导致他会觉得很累。
之所以这样,和我小时候的原生家庭有很大关系。
二、不爱表达,不善交际。
由于家庭环境不好,很多心里话我都没法和父母说,也不愿意和他们说。久而久之形成了压抑的性格,不爱说话,什么事情都憋在心里。也不太善于与人交往,朋友不多。 即使人到中年,依然是这样,没有改观。
三、自尊感极强,玻璃心。
心理学上说,自尊的背后是自卑。自尊感太强有可能是过度自卑引起的,自己给自己背了一个壳,不许别人触碰。感觉自己很高冷。其实是强装的。
我也想放开,可多年的感受怎么也放不开。
可见,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影响多大大。所以,有孩子的,尽量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
你不知,一吵,就吵掉了孩子的一生。
孩子处在一个天天吵架的家庭环境里,长大了会怎样?
面对“如果孩子总在吵架的环境中长大,以后她会变成什么样子?”的问题,我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上行下效,乃是孩子们的本份。
理应长江后浪推前浪:架式更比父母的大,
吵声更比父母的高。
孩子处在一个天天吵架的家庭环境里,长大了会怎样?
一个家里,父母经常吵架,孩子会变得敏感,没有安全感,更感受不到家里的温馨。爱是最好的教育,一个心里充满爱的孩子,一定是幸福的。
希望有孩子的家庭,父母为了孩子,尽量少在孩子面前吵架,因为这样的父母,还不如单亲有爱的家庭。因为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培养出来的孩子是自信的、充满爱的、阳光的。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更是深到骨髓里的。
孩子处在一个天天吵架的家庭环境里,长大了会怎样?
她也许会怯懦,极端,处理不好自己的新家庭关系。
孩子是弱者,也是一张白纸。她在吵架的环境里度过童年,会对家庭惊恐和厌恶,会寻找机会逃避出去放飞自我。
长大后她会经常的焦灼,因为她不习惯树立稳定的心态,她不擅交际,内心冰冷,只会讨好但不懂得温暖的幸福滋味。
她处理不好自己的家庭,甚至会不习惯和拒绝家庭的温暖,她喜欢偏居一隅,不被打扰。或无条件的溺爱自己的孩子。唯恐孩子受到一点点的伤痛哪怕是纪律的约束。
老了中老年,她会凄惶苦闷,甚至会生出各种古怪的强迫症或妄想症。
我就认识一个这样的人,所以很了解。
孩子处在一个天天吵架的家庭环境里,长大了会怎样?
在父母争吵的家庭环境长大的孩子,心理多少都会有受点创伤,缺乏安全感。
长大了之后,原生家庭的情景,会不时出现在脑海,他们虽然想极力避免走父母的旧路,有时却不自觉地模仿了家长的行为的。
有的孩子长大后脾气暴躁,活成了父母的样子;有的却截然相反,变得木讷、安静,内心充满自卑,做什么事情都胆小怯懦,觉得自己处处都不如别人,即使他很优秀。
父母吵架给孩子带来的心理问题,可能比父母想象中的要大的。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不要因逞一时之快,对孩子造成永久的伤害。给孩子塑造一个良好的榜样,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才是家长应该做的。
孩子处在一个天天吵架的家庭环境里,长大了会怎样?
父母吵架会给孩子带来很多的负情影响:
1)孩子非常害怕,处于惊恐之中,孩子会安全感不足。长大后,因为缺乏安全感,很难与他人建立信任的关系。
2)孩子会非常自责,总担心是自己的原因导致了父母的战争。尤其有些父母还会说,就是因为你,我们才没有离婚,这会让孩子非常内疚。在成年后,孩子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就是总是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无端地自责,比如在亲密关系中,总是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才让对方不喜欢,有可能在关系中变得讨好。
3)孩子会非常讨厌吵架,但是在争吵的环境中长大,他会非常熟悉这样的味道。在建立亲密关系后,即使对方不喜欢吵架,她可能都会创造机会引发两人的争吵,这就变成了代际间的强迫性重复。
我的一对来访者,夫妻二人都成长在一个家暴的家庭中,父母吵架是家常便饭,父亲打母亲,两个人都对争吵都深恶痛绝。可以两个人结婚后不到一年,基本上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男的不想吵,躲出去,女的都还揪住不放,非要吵出个输赢。两人总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比如谁去洗碗,谁应该做饭等等,就是家庭中经常上演的争吵话题。
我们唯有打破这种循环,反思自己在争吵中所应该负的责任,从自身去改变,以积极善意的眼光看待对方,多多欣赏与夸赞对方,关系才可能得到改善。而如果一味地坚持自己没有过错,只期待对方做出改变,这永远是不可能发性的事情。
要知道,改变自己都如此之难,你如何去改变一个经历过二、三十年已经思维固化的成年人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