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吴用放到三国,被有些人认为连蒋干、杨松都不如。反过来如果把诸葛亮放到梁山会怎样?
这个问题,施耐庵早就在《水浒传》中给出了答案:吴用碾压诸葛亮。诸葛亮其实就在梁山,地位远远不及吴用,武艺智谋更是被吴学究甩出无数条街。假如以梁山诸葛亮回到三国,恐怕就老死于南阳,根本出不了隆中。但是,如果是把吴用放到三国取代诸葛亮,说不定刘备就兴复汉室了,蒋干、张松与之相比,犹如萤火之喻明月。
那么,《水浒传》中的吴用究竟有什么样的本事,梁山的诸葛亮又是谁呢?
“智取生辰纲”被破案,吴用计谋犹如蒋干盗书、张松献图说吴用不如蒋干、杨松者,恐怕不是少数读者,而是代表了绝大多数水浒爱好者的认知。尤其是某电视台,声色俱厉地痛斥“智取生辰纲”漏洞百出,精心设计的计谋被一个街头混混识破,强烈要求把这段故事从教科书中“下架”。如此推波助澜,更是把吴用贬得一无是处。
实际上,“智取生辰纲”是作者重塑的一段精妙故事,其中隐藏着“大智慧”。勘破其中的“玄机”,才能真正读懂吴用,若是被文本表面迷惑,吴学究就因为生辰纲案而大失颜面了。那么,“智取生辰纲”究竟暗藏了什么样的“玄机”呢?
书中说,端午节这天,梁中书与蔡夫人商议采办十万贯金珠宝贝,在六月十五这天送到汴京,贺蔡京生辰。筹办生辰纲不是难事,但如何安全押解到汴京,却让梁中书犯难了。梁中书说:“上年收买了许多玩器并金珠宝贝,使人送去,不到半路,尽被贼人劫了。枉费了这一遭财物,至今严捕贼人不获。今年叫谁人去好?”
上一年的生辰纲被一个高人劫了,官府无法破案。但是,吴用“智取生辰纲”却在很短的时间内被何涛破案,而且,行动过程中,吴用所谓的智谋一直暴露在赌徒何清的眼皮底下。两相对照,吴用岂不是“无用”?这样的军师若是穿越去三国,是不是比蒋干盗书还可笑?
吴用得知生辰纲消息,便开始忙碌起来,独自一人到石碣村说三阮撞筹,聚齐七星,又献“智取”之计。吴学究否定了晁盖躲进白胜家,悄悄上黄泥冈的建议,大摇大摆地住进了安乐村酒店。代写旅客登记簿的何清问客人从哪里来,晁盖就上前去准备回答。
晁盖一贯仗义疏财,结交四方朋友,在江湖上广有名望,认识他的人很多。何清因为赌博,曾经投奔过晁盖,当场就认出了所谓“濠州枣客”是东溪村保正假扮的。这一点,吴学究根本就不加考虑,随意就让晁天王暴露了。这样的“智取”,岂不是太拙劣了?吴用弄巧成拙,差点葬送了晁盖等人以及自己的性命,是不是比张松献图的结局更难堪?
如果以晁盖的计划,先躲进白胜家,白胜也悄悄地挑酒上黄泥冈,何清就无法发现这些人的行踪,何涛也就无法破案了。吴用“智取生辰纲”,是一个错漏百出的可笑计划,称他为“智多星”岂不是天大的讽刺?
其实,这一切恰恰体现了吴学究远超诸葛亮的智慧,吴用上应天机星,“智取生辰纲”故事中深藏“天机”。那么,“智取生辰纲”藏着什么样的天机,又是如何体现吴用的智慧呢?
吴用驾帝车,智赚托塔天王上梁山“智取生辰纲”其实出自《大宋宣和遗事》,施耐庵改写进《水浒传》,按照自己所设计的主题,呈现了一个崭新的故事。对比两个“智取生辰纲”故事,《水浒传》做了如下改写:
其一,蓝本中,劫取生辰纲的是晁盖、吴加亮、刘唐、秦明、阮进、阮通、阮小七、燕青八人,没有白日鼠白胜,挑酒上“黄泥冈(五花营)”的是酒海花家的掌柜花约,这个人没有上梁山。因为花约把酒桶遗忘在作案现场,官府就破了这桩大案。施耐庵改写人名,尤其是设计白日鼠白胜这个角色,就为生辰纲故事赋予了新的内涵,更是暗藏了吴加亮高明无比的计谋,这一计谋可以说瞒过了五百年以来的读者。
其二,原故事中,蔡京的生日是六月初一,施耐庵改为六月十五。六月十五是道家护法,真武荡魔真君,也就是玄武大帝手下战将王灵官的诞辰。故此,“赤发鬼醉卧灵官殿”。这一笔最是隐秘,对写了晁盖是佛门托塔天王,也就是毗沙门天王。而十万贯金珠宝贝则是王灵官的“生辰纲”,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其实出自到家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更是出自武当山真武大帝道场中的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说得更直接一点,梁山天罡地煞都是玄武大帝的战将。
也就是说,吴用等道家星煞借佛门毗沙门天王之手“智取生辰纲”。所以,其三,《水浒传》特别安排了“七星之梦”。在赤发鬼醉卧灵官殿的同时,晁盖梦见北斗七星落在自己的屋脊之上,斗柄上一颗小星化作白光飞去。这颗小星不是白胜,正是晁盖自己。
施耐庵写这的“七星之梦”有两个寓意,出自两部典籍:
大唐不空和尚翻译的《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中说,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大石康五国围攻安西城。因为路途遥远,援军无法短期抵达,观音菩萨就建议请出毗沙门天王解救安西之围。于是,毗沙门天王显圣安西城北门楼,一只金鼠咬断敌军弓弦,唐兵借助天王神威,大破番兵,解了重围。
毗沙门天王就是以李成闻达为象征的北方多闻天王,以晁盖为象征的托塔天王。白日鼠白胜,就是那只金鼠。后来,民间将毗沙门天王演绎成财神,其左手就握着一只银鼠,也就是吐财鼠——这就是《水浒传》中晁盖与白胜的关系,也是晁天王举荐白胜加入生辰纲劫案的深刻寓意。后来,以白胜供出晁盖,隐写了白胜“反叛”佛门,成了七十二地煞中的道家妖魔。
“智取生辰纲”其实是道家借佛门财神,为梁山大聚义输送“第一桶金”。
《史记·天官书》中说:“北斗七星,斗为帝车”,晁盖的“北斗七星”之梦,就意味着吴用等人驾帝车,接晁天王上梁山。吴用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一,而“智取生辰纲”八人中,只有白胜一个地煞,这就是“开篇引首”结尾处说的:“三十六员天罡,下临凡世,七十二座地煞,降在人间。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水浒寨中屯节侠,梁山泊内聚英雄”,一百单八将必定要上梁山聚义造反,造皇帝的反。
《水浒传》绝对写的是反对皇帝的小说,所谓宣扬“投降招安”的反面教材,是梁山大聚义之后的续书《征四寇》。
所以,“智取生辰纲”其实是吴用深谋远虑,不仅要取得王灵官的十万贯金珠宝贝,还要把佛门天王赚到梁山。因此,吴学究识破其中“天机”,步步设计暴露了晁盖,然后乘机上梁山,正式揭开了梁山大聚义的序幕。
诸葛亮在梁山无用,竟然做了宋江的徒弟《水浒传》中确实也写了招安的事,但是,主张招安的却是佛门弟子。武松做行者之前打虎、杀人、放火,因为武二郎原本就出自龙虎山伏魔之殿,是道家星煞。刚刚做行者,与佛门沾边,武松就表达了强烈的招安愿望。在孔家庄与宋江分手时,武松说:“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
梁山第一个提出招安的,则是佛门天王晁盖。这件事请看“高太尉大兴三路兵,呼延灼摆布连环马”这回书,此处不多做解读。
《水浒传》原著所写的“招安”,并不是招安梁山好汉,而是一个皇帝向另一个造反皇帝的招安。这部书其实写的是明朝的靖难之役,燕王造反,皇帝就要招安他。这其中的隐喻,此处也不多做解读,只以“吴用”简单地说说。
前面讲过,生辰纲是玄武大帝驾下王灵官的生辰纲,梁山一百单八将又出自武当山真武道场,他们都是一伙的,梁山好汉都是玄武大帝的战将。洪太尉误走妖魔,是因为三月初三的早朝,三月初三,就是道家传说中的玄武大帝诞辰。既然是自家的生辰纲,吴用他们直接取就是了,何必要找佛门天王晁盖呢?这其中,就隐含了“奉天靖难”的寓意。晁盖,其实就是书中的霹雳大仙之一,霹雳大仙说的是朱洪武。
“智取生辰纲”隐写的是奉天靖难,这样的智谋,诸葛亮能比得了吗?奉天靖难,燕王夺位成功,诸葛亮兴复汉室却不了了之。因而,梁山的“无用”说的是诸葛亮。
《大宋宣和遗事》中只有吴加亮,《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则有吴学究,“吴用”这个名字是施耐庵特别为诸葛亮虚构的,东溪村的教授姓吴名用,表字学究,号加亮先生,这个先生出场时,书中写道:
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 鬼神惊。字称吴学究,人号“智多星”。
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施耐庵说得十分明白,诸葛亮不如吴用,或者说,诸葛亮才是真正的无用。因而,把“诸葛亮”一分为二,写成了宋江的两个徒弟:毛头星孔明、独火星孔亮。孔明,就是诸葛亮的字,孔亮,就是诸葛亮的名。
诸葛丞相做徒弟,宋江同样隐写的是造反皇帝,也就是燕王朱棣。宋江江州题反诗后装风,就是燕王奉天靖难之前在北平装病装疯麻痹建文帝。宋江所说的风话,就暗藏了“奉天靖难”,其中,“朱重八”再一次明写在书中。
孔明、孔亮分别是毛头星、独火星,其实就是彗星,扫把星。也是晁盖七星之梦中,化作白光飞去的“独火星”。诸葛亮在《水浒传》中被贬损,其实就是施耐庵对明朝的不满,以此预言明朝将被大金盘赶散。
“须臾降下大金盘,赶散残星与明月”,这首赵匡胤的“咏日”诗,就形象地写进了梁山大聚义的故事之中。其寓意就是明朝如北宋那样,亡于“金”,永乐皇帝病故而永乐王朝终结——这其中的“天机”请见《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
“诸葛亮”做了宋江的徒弟,梁山的步军骁将,其智谋哪里是吴用的对手?吴学究不仅是天机智谋之星,而且,也深藏武功,刘唐、雷横东溪村恶斗朴刀,就是吴用以一条铜链隔开。《水浒传》中没说武功,说的是武艺,吴学究的武艺,恐怕也是碾压孔明孔亮的。
没把武艺写成武功,其实是施耐庵不认为靖难之役这样的谋朝篡位是建立了“武功”。武功,说的是皇帝文治武功,就这一点说,奉天靖难毕竟成功了,而诸葛亮光复汉室却是“无用”之功。
把吴用放到三国,被有些人认为连蒋干、杨松都不如。反过来如果把诸葛亮放到梁山会怎样?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智多星吴用,在水浒梁山好汉中排名第三,上应“天机星”,有窥天测地,望断天机的意思。可以说,他是梁山好汉从松散沙粒到军事集团的战略布局者,核心运作者,更是智谋的灵魂。
吴用生于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车市村,满腹经纶,通晓文韬武略,足智多谋,常以诸葛亮自比,道号“加亮先生”,在财主家教书,长得也好看,眉清目秀,面白须长,妥妥的玉树凌风,风流倜傥的儒雅书生形象。加上会点武艺,能使两条铜链,与晁天王晁盖这位江湖大佬自幼结交,所以也算是江湖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后来他策划了智取了生辰纲,为避免官府追缉而上梁山, 为山寨掌管机密的军师。
但是吴用毕竟还是一介草莽,有很多阴谋算计,相比诸葛亮的谋定乾坤,白手起家,辅助创业立国,再治国安邦(虽然也失败了),那就差远了。不可同日而语。
梁山几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由他一手策划,是梁山起义军中的知识分子的代表,梁山起义军的军师,基层人民智慧的化身。受招安后,被封武胜军承宣使。因宋江李逵被害后托梦给他,与花荣一同自缢于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宋江墓前,尸身葬于宋江墓左侧。
把吴用放到三国,被有些人认为连蒋干、杨松都不如。反过来如果把诸葛亮放到梁山会怎样?
提问者太有才了,真在是一太有才了!若若的请问你一下,如果秦始皇和光绪帝对调一下历史会是怎么样?????
把吴用放到三国,被有些人认为连蒋干、杨松都不如。反过来如果把诸葛亮放到梁山会怎样?
吴用跟诸葛亮怎么能相提并论?吴用使的都是些坏透了的奸计,像智劫生辰冈下麻药就不用说,全当是江湖手段,后面各种“智赚”好汉上山,完全都是些损人利己的阴损勾当,实在当不得智计二次。
即使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用的也是光明磊落的阳谋,讲究的是虚虚实实,与敌人玩儿心理战而已,但绝对不是杀了某位好汉保护的对象,逼得那好汉不得不上山,这么阴损的事情,三国里都不多见,主要是智商正常的情况下,这种“逼”法,分明不是结义,是结仇嘛!
像朱仝上山就是因为宋江等人故意泄露与他的交情,又派李逵杀了朱仝保护的官员家的小衙内,这种程度的严重失职,朱仝能怎么办?只能是上山了,但他上山难道就甘愿吗?
像朱仝这样被陷害上山的,梁山上还有好多,可见这整个山寨作风都不正派,净想歪点子,而这些损招,大多出自智多星吴用。
梁山的智计,与三国的智计,根本是两码事,前者上不得台面,而后者则更恢宏大气,前者对战局帮助不大,后者会影响战局胜负。
所以,吴用在三国时期是上不得台面、难受重用的,但反过来,诸葛亮在梁山就能大放异彩吗?
恐怕也不能。
首先,诸葛亮没有绝对的武力,如果不能像宋江一样收服李逵这样的班底,是很容易被一帮武夫痛扁,没有话语权的。
而宋江收服李逵,靠的是智计吗?不是。
他靠的是徇私枉法,拉关系、当黑保护伞,与盗贼们沆瀣一气。
这种操作,诸葛亮肯定做不来,他的儒家思维绝对不会允许他如此。
宋江是衙门小吏思维,而诸葛亮明显是经纬之臣的思路,二者怎么可能想到一堆去?
其次,诸葛亮也不会满足于困居梁山,或者等待朝廷招安,相反,他可能直接当卧底剿灭了这群山贼,自己再以功臣身份,到朝廷领赏。
这就类似刘备等人,从剿灭黄巾军起家,而不是从黄巾起义发达。
诸葛亮保的是正统,走的是正路,绝不会走匪路。
把吴用放到三国,被有些人认为连蒋干、杨松都不如。反过来如果把诸葛亮放到梁山会怎样?
路过!吴用,论本事神机军师朱武就能与他相比!他与诸葛亮相比是天壤之别!孔明有治国的本领!吴用连一个梁山都没弄好!自己心灰意懒地上吊了!
把吴用放到三国,被有些人认为连蒋干、杨松都不如。反过来如果把诸葛亮放到梁山会怎样?
一个是战略家,雄才大略,胸怀天下,一个阴险卑鄙,目光短浅,拉兄弟入伙靠阴谋诡计。没有可比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