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在梁山上鲁智深如果要带人火拼宋江能拼赢吗?

《水浒传》中写的是“林冲水寨大火并”,不是“火拼”。既是说《水浒传》,本回答就以“火并”来解读这个题目。火并,指的是内部相互残杀,内部相互吞并,题目设定鲁智深已经上梁山,花和尚如果带人与宋江打起来,肯定就是“火并”。

那么,鲁智深能在梁山带哪些人跟宋江打,他有足够的号召力带出一支能够战胜宋江,然后取而代之吗?我的回答是:能,又不能——到底能不能呢?

鲁智深究竟能带哪些人跟宋江火并

之所以有这样一个问题,大概是因为《水浒传》的续书《征四寇》。续书紧接梁山大聚义,写了一段“菊花之会”的荒诞故事,迅速反转《水浒传》的主题,彻底颠覆了原著的伟大精神。

这段故事说,梁山大聚义后,一百单八将全部变成毫无约束的打家劫舍强贼,三三两两私自下山打劫,还私分打劫来的财帛。把梁山好汉写成这样的草寇,那就当然要招安改造了。因而,宋江也迫不及待地借重阳节之际,写了一首《满江红》,表达了“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的迫切愿望。

听到乐和唱完这一句,武松立即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李逵表现得更为激烈,圆睁怪眼大叫道:“招安, 招安,招甚鸟安!”骂完脏话,黑旋风一脚把酒桌踢得粉碎。宋江大怒,立即下令要斩李逵。众人一番劝说,宋江才放过李逵。

宋江酒醒之后,又假惺惺地潸然泪下,说险些坏了李逵的性命。又叫过武松说,兄弟你是个晓事的,“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鲁智深听了宋江这番话,从旁说道:

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续书荒诞不经,竟然罔顾施耐庵原文文本,胡说八道了这样一段故事,不仅不搭前言,更是不搭后语,为颠覆原著,简直荒诞到了极致。为何说续书这段故事荒诞得极端离谱呢?

其一,原文中有两个“天王”,梁山是托塔天王晁盖,大名府的李成也是托塔天王。宋江“望天王降诏”,到底指的是晁盖还是李成?若是说的晁盖,晁天王岂不是成了招安派?若是说的李成,李成能给梁山“降诏”招安吗?

其二,武松是《水浒传》中第一个提出招安的人。“武行者醉打孔亮,锦毛虎义释宋江”这回书中,武松因杀人过多,自认为即便是朝廷大赦,自己也不会得到宽宥。因而,武松头一个在书中提出了招安:“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武二郎何等好汉,难道秒变出尔反尔的小人?

其三,续书中,宋江果然招安了,鲁智深“各自寻趁”了吗?“梁山泊分金大卖市,宋公明全伙受招安”,不仅鲁智深没有走,梁山一百单八将全部被找他招安。花和尚不仅没有去“寻趁”,还在招安之后十分卖力,活捉方腊,为朝廷立下大功。此时,朝廷之中就没有奸邪了?

鲁智深同样是个出尔反尔的小人,这还是《水浒传》里忠肝义胆的花和尚吗?此外,还有一个荒诞的细节:原著中,鲁智深原本就是穿的“皂布直裰”,怎么是“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

续书胡言乱语,荒诞不经,假如以这样的故事来推测鲁智深能带人与宋江火并,那就更是离谱得紧了。但是,原著中,鲁智深确实有暗中与宋江火并的隐故事。因为,《水浒传》写的就是“大火并”。

鲁智深既是太祖武德皇帝,又是黑衣宰相

续书中,鲁智深的直裰原本不是黑色的,而是“染做皂了”,皂,就是黑色。《水浒传》中,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智真长老把他打发去了汴京大相国寺。临走之前,智真长老“便叫侍者取领皂布直 裰,一双僧鞋,十两白银”赠送鲁智深。施耐庵写的就是“皂布直裰”,鲁智深到哪里“染”去?

除了这些赠品,智真长老还送给花和尚四句偈子:“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其中,“遇林而起”,说的是鲁智深遇到所有的“林”就当起事。而《水浒传》中人物化的“林”,指的是林冲。

“遇林而起”隐伏的是一段真实的历史,说的是洪武十五年(1382年)时,孝慈皇后(马皇后)去世,朱洪武诏令僧官侍奉诸王念经祈福。这些僧官中,有一个来自天界寺的道衍和尚。道衍和尚曾经“投托”朱洪武,没有得封僧官,这回便暗中投托了燕王朱棣。

道衍给燕王献了“投名状”,这个投名状就是一顶白帽,燕王加白帽,就是一个“皇”字。梁山第二任寨主“白衣秀士王伦”,这六个字中就隐藏着“皇”,同样是道衍献白帽的寓意。林冲暗喻的就是燕王,“林冲水寨大火并”,其实就是在争夺这顶“白帽”。

道衍,字独暗,号独庵,就是后来的黑衣宰相姚广孝。道衍曾经追随道士席应真学道,又怂恿燕王与朱允炆大火并,因而为天下所不容,他就是《水浒传》中亦佛亦道,不僧不道的“天孤星花和尚”。所谓花和尚,就是假和尚,智真长老说鲁达“命中驳杂”,驳杂就是“花”。

鲁智深穿皂布直裰,占据二龙山,却在宝珠寺聚义,与武松加上“操刀鬼曹正”,共同隐喻了黑衣宰相姚广孝。“操刀鬼曹正”这五个字中,就隐藏着曹操,曹操便是“宰相”的标签,贴在“皂布直裰”上,就是“黑衣宰相”

黑衣宰相挑起“靖难之役”,带领的是皇家禁军。八十万禁军都在梁山,梁山就是北京的石景山,梁山实写的是北京,也暗喻了北京。靖难之役的两大“司令部”都在“梁山”,所以,鲁智深所带之人就是“汴梁禁军”。鲁智深是“黑衣宰相”,肯定能赢得这场大火并。

“遇林而起”,其实还隐藏了朱元璋,“林”指的是小明王韩林儿。朱元璋的起家之本,就是红巾军,“红巾军”就隐藏在清风山上。朱元璋之父“仁祖”为祛除儿子之病,想让他“俾从释氏”,便迁徙到“太平乡孤庄村”。后来,朱重八还真的入了佛门。做了皇帝,称孤道寡,他不就是杀人放火的“天孤星花和尚”吗?

这个“天孤星花和尚”立孙子做皇帝,挑起了朱家大火并。燕王夺位成功,“鲁智深”在大火并中大败亏输。

鲁智深带人火并,自己打自己,到底是赢了呢?还是输了呢?不管输赢,鲁智深带人大火并,又与宋江有什么关系?

宋江象征所有“三郎”皇帝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晁天王”这回书中,《水浒传》第一主角才姗姗出场。有学者称,作为第一主角,这时才出场,便证明《水浒传》前面十一回书不是施耐庵写的,而是后来补写的。这种观点很怪诞,可以说基本上没有读懂《水浒传》,其实,宋江早就在“开篇引首”中暗中隐伏了。

宋江出场时,书中写了一大段文字,介绍了这个主人公。施耐庵说,宋江母亲早丧,上有父亲宋太公,下有兄弟宋清。但是,宋江却是家中的“三郎”,因为面黑人矮,又以孝顺出名,便得绰号“孝义黑三郎”。明明是家中老大,为何又变成了“孝义黑三郎”呢?这其中的蹊跷,就隐藏在“开篇引首”故事之中。

《水浒传》开篇,施耐庵以“不因此事,如何教三十六员天罡下临凡界,七十二座地煞降在人间,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设定了全书结构与主题,这部小说只写造反,绝对没有招安,聚齐一百单八将,完成梁山大聚义,故事就结束了,根本就没有所谓的“菊花之会”等等荒诞故事。

“开篇引首”中,施耐庵这样写北宋皇位传承:“(太祖)传位与御弟太宗即位。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太子即位,这朝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稍微留意,这段话真的是“写错了”,其中漏写了宋真宗。

这样的“错写”,《水浒传》中还有很多,是故意错漏以隐伏深刻寓意。这段话之所以漏写宋真宗,意在隐伏“金匮之盟”,以及朱洪武“孙立”。宋太宗在家中排行第三,宋真宗也是“宋三郎”,这两个三郎皇帝违背“金匮之盟”,当然是“孝义黑三郎”。而宋徽宗是以第三顺位继承人做了皇帝,该皇帝卖掉了祖宗基业(见“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故事),更是个“孝义黑三郎”。

朱洪武立孙子做皇帝,朱允炆是朱家“火字辈”,上面还有“木字辈(比如朱标、朱棣)”,他原本是大明第三代皇帝。这个“三郎”一上台就削藩,违背《皇明祖训》向叔叔们开刀,绝对是一个“孝义黑三郎”。

燕王朱棣打着《皇明祖训》的旗号“奉天靖难”,是朱家大火并的另一个方面,施耐庵说,靖难之役就是唐朝的玄武门之变。燕王夺位成功,“白衣秀士王伦”变成了“皇”,即便废除了建文年号,但却是货真价实的大明第三代君主,还是一个“孝义黑三郎”

宋江隐喻了所有的“三郎皇帝”,是《水浒传》故事的核心隐喻,所以,他才是“把寨为头”的梁山终极寨主。在“江州题反诗”、“三打祝家庄”故事中,宋江的主要“任务”是扮演燕王朱棣。

比如,宋江在江州装风(原著中没有病字边)时说的风话,就暗藏了朱棣在北平装病装疯,然后“奉天靖难”。原著中,宋江是这样说的:

我是玉皇大帝的女婿。丈人教我领十万天兵来杀你江州人,阎罗大王做先锋,五道将军做合后,与我一颗金印,重八百余斤,杀你这般鸟人。

这段话中,隐藏着“朱重八”,阎王其实是“燕王”,“五道将军”就是建文帝削藩先削掉的五大藩王。这番话,说的就是“奉天靖难”。

“三打祝家庄”其实就是“三打朱家庄”,是靖难之役的最后一战,燕王在“李应”的策应下,从西北门进入南京。书中暗示,建文帝就是在玄武这个方向,被大明的“天策上将”射杀了。“三打祝家庄”的故事隐喻极深,我在多篇文章中进行了深刻解读,此处按下不表。

宋江隐喻了燕王,是书中所有的“三郎皇帝”,如此,鲁智深就是宋江的“狗头军师(吃过狗肉,以狗腿大闹五台山)”。因此,鲁智深绝对不可能带人与宋江火并。

鲁智深又隐喻了朱洪武,是“太祖武德皇帝”。但是,这个皇帝已经变成了“生铁佛”、“生铁员外”,又如何跟宋江火并呢?以《水浒传》的寓意,“生铁”就是“升天”的意思。

《水浒传》写的就是藩镇之乱,藩镇是封建制度的核心,其中的人物都是隐喻的皇帝或者皇权,他们都是从伏魔之殿逃出来的妖魔。这些妖魔皇帝为争夺皇权大火并,最终谁也不是赢家,大明王朝这轮明月,最后被一只大金盘赶散,沉没于“水浒水泊”之中。

水浒传里在梁山上鲁智深如果要带人火拼宋江能拼赢吗?

肯定可以拼得赢的。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花和尚鲁智深的二龙山有青面兽杨志、行者武松这一流的战将,有金眼彪施恩、操刀鬼曹正、母夜叉孙二娘、菜园子张青这些好汉。

二是鲁智深有少华山的九纹龙史进、神算军师朱武、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这四个好汉。

三是还有桃花山的打虎将李忠、小霸王周通遥相呼应。

四是有梁山托塔天王晁盖的旧部豹子头林冲、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三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旱地忽律朱贵、云里金刚宋万、摸着天杜迁。

五是被骗上梁山的玉麒麟卢俊义、浪子燕青、金枪手徐宁、扑天雕李应、鬼脸儿杜兴他们应该说和宋江有不共戴天之仇。

六是还有旱地忽律朱贵的弟弟笑面虎朱富、金眼虎李云是听朱贵的。

七是还有混江龙李俊及两个马仔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没遮拦穆弘、小遮拦穆春、催命判官李立和宋江是面和心不和。

有这样几棒子人,及时雨宋江绝对不是对手。

水浒传里在梁山上鲁智深如果要带人火拼宋江能拼赢吗?

《水浒传》里梁山上鲁智深如果带人火拼宋江,不可能拼赢。

一、鲁智深假如要在梁山上火拼宋江,只能以反对招安的名义。但梁山泊反对招安的将领并不多。

梁山泊一百零八将里,武功高强的人基本在三十六天罡之内。我们仅以三十六天罡来做粗浅分析。

三十六天罡里,坚决反对招安的人,无非鲁智深、武松、李逵、阮氏三雄、刘唐、史进等寥寥数人。

当然,李俊、穆弘、张横、张顺、石秀、解珍、解宝也可以划归招安一派。之所以说他们也可以划归招安一派,我的意思是,他们其实并不一定反对招安。

李俊、穆弘、张横、张顺四人,本是江州的地痞恶棍,称霸一方的人物。他们跟随宋江,是因为宋江名气大,跟着宋江,有比他们在江州更大的发展和前途。这个“发展”与“前途”,当然也包括受朝廷招安,封妻荫子。

至于后来李俊离开了宋江,那是通过招安后朝廷的态度,他看出了结果堪忧,不如另找出路。

朝廷第一次招安时,“六个水军头领骂骂咧咧地下关去了”。那也不能证明张横、张顺反对招安,他们到底是骂宋江招安,还是骂朝廷奸臣弄鬼,破坏了招安计划,很难说。

石秀、解珍、解宝等人对朝廷招安没有明确的支持或者反对意见。态度模糊,并不排除他们有进入朝廷体制内,为官做宦的愿望。

林冲、杨志二人,是不反对招安的。

林冲虽然是典型的被奸臣逼上梁山的人。但是,梁山泊把高俅活捉,林冲并没有报仇行动,仅仅对高俅“怒目而视”而已!林冲并不是被宋江辖制,无法报仇,而是他根本不愿与高俅彻底撕破面皮。

晁盖死后,林冲领头力举宋江做第一把交椅,更表明他不反对宋江的招安决策。

三代将门之后的杨志,虽然在体制内撞得头破血流,但他初心不改,始终不忘光耀门楣。他在梁山泊落落寡合,毫无存在感,便是他不甘心做一个江湖草寇的明证。他是不反对招安的。

公孙胜是方外之人,是神仙者流的人物。梁山泊接受招安与否,对于他来说,无关宏旨。他不可能支持哪一方反对哪一方。

就是说,三十六天罡里,梁山泊正副都头领宋江、卢俊义,军师吴用,马军五虎将所有人,马军八骠骑除史进外的所有人,步军和水军头领的大多数人,都是支持招安,或者认为招安无可无不可的人。

反对招安的人明显处于劣势。

二、梁山上反对招安的人,并不都会支持鲁智深火拼宋江。

李逵是坚决反对招安的。但是李逵自己说:“俺的这颗头就是为宋江哥哥长的,宋江哥哥要的话,随时可以砍了去!” 后来宋江对李逵下毒,李逵毫无怨言,从容赴死。李逵是不可能跟随任何人火拼宋江的。

武松也是坚决反对招安的。但武松是重情重义的人,他与宋江是结拜兄弟。他与宋江政见不合有之,但与宋江刀枪相向,绝无可能!

退一步说,李俊、穆弘、张横、张顺即使反对招安,但他们是宋江的江州派老班底,他们也是不可能火拼宋江的。合则留,不合则去。李俊最后就是选择主动离开。

石秀也是这样,即使他反对招安,他当初投奔梁山时,晁盖要把他“拉下去砍了”,是宋江留下了他。石秀是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的人。杨雄冤枉了他,他流落街头也要找出潘巧云与裴如海奸情的证据。宋江有恩于他,他不可能反过来火拼宋江。

解珍、解宝是宋江提拔到孙立之上,成为了天罡星将领的。宋江的做法虽然是为了分化瓦解登州派,但对于解珍、解宝兄弟而言,他们没有理由火拼宋江。

由此可见,梁山泊三十六天罡里,坚决反对招安的,以及稍有可能反对招安的人,并不是都会与宋江为敌,他们不会跟随任何人火拼宋江。

《水浒传》里梁山三十六天罡里,反对招安的人势单力薄,而且反对招安者不都会跟随任何人火拼宋江,所以,鲁智深如果带人火拼宋江,不可能拼赢。

三十六天罡如此,七十二地煞亦然!不赘述。

三、鲁智深不可能带人火拼宋江。

鲁智深是有大智慧的人。

对于招安,李逵说“招安,招安,招甚鸟安!” 黑旋风如同电视剧里说的那样:“这里有吃有喝,与哥哥们在一起快活,给铁牛五个县令也不干!” 何苦“招甚鸟安”?

武松感到索然无味:“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 一百八将聚集梁山,兵强马壮,万众一心,热情高涨。动辄说招安,投降朝廷,不是在众人头上泼冷水?

宋江很是伤心:“我主张招安,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 …… 封妻荫子,光耀门楣,如何便伤了弟兄们的心?”

吴用出主意安慰宋江:“朝廷早晚必有大军前来征讨,一两阵杀得他人亡马倒,片甲不回,梦着也怕,那时却再商量(招安大计)。”

鲁智深一针见血:“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鲁智深表面说的是奸臣当道,实际上指的是招安后,朝廷根本不可能善待他们这班杀人放火的草寇:

宋江杀人不眨眼,死在他手下的官兵姑且不说。他一把火把青州城外烧成一片瓦砾,使扈家庄、李家庄尸骨堆山。无辜百姓的鲜血染红了的地方,能洗杀干净?

李逵在宋江的支持下,动辄轮着两把板斧往人多处排头砍去,甚至把四岁孩子一劈两半,使得“黑旋风”三字能止小儿夜啼!招安了就能洗杀干净?

宋江脸上的刺文,让安道全去掉了,就真的不是犯人了?朝廷不会放过他,百姓里无数屈死的怨魂也会找他索命!他被朝廷毒死,该当如此!

吴用所说的“一两阵杀得他人亡马倒,片甲不回,梦着也怕”,梁山泊反而无罪了?朝廷反而会放过他们?吴用不及鲁智深多多!所以最后的悬梁自尽,是必然的。

鲁智深一语道破:“招安不济事!”

鲁智深认为招安不济事,但他不会率众造反,火拼宋江。他也不像武松那样,主张梁山泊长盛不衰,不期盼宋江不会冷了弟兄们的心。

鲁智深说得很清楚:“拜辞了,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也就是好聚好散,大家各奔前程,自寻生路去吧!

智真长老说得不错:“(鲁智深)久后必得清净,正果非凡!” 正果非凡的鲁智深,不会傻到贸然率众火拼宋江。

鲁智深不会带人火拼宋江,就谈不上谁输谁赢的问题。

水浒传里在梁山上鲁智深如果要带人火拼宋江能拼赢吗?

鲁智深要是要杀宋江,可以说成功的机会很大。鲁智深的生死兄弟有武松,杨志,林冲,史进这几个厉害的。宋江的身边人能打的有花荣,李逵,吕方,郭盛。其余的被骗被降的人大概率不会参与火拼。这个宋江有数,所以宋江在鲁智深面前说话很小心,怕挨揍啊!

水浒传里在梁山上鲁智深如果要带人火拼宋江能拼赢吗?

我觉得鲁智深带人火并宋江没有任何胜算,主要原因还是人数上处于极大的劣势。虽然支持鲁智深的好汉不少不乏武松、林冲、杨志这样的顶级高手但宋江一方高手更多,这正应了那句话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人数上的劣势是鲁智深一方无法赢宋江的主要原因。

我们可以列举一下梁山一百单八将有战斗力的主要成员中哪些是鲁智深阵营的,哪些是宋江阵营的,经过对比就能看出双方实力真的是差距挺大的。

鲁智深阵营好汉知多少

鲁智深的朋友圈主要集中在二龙山、桃花山、少华山这几个山头的好汉。其中二龙山的好汉包括鲁智深在内共计七名成员,分别是武松、杨志、施恩、曹正、张青、孙二娘。

桃花山的好汉两名,分别是打虎将李忠和小霸王周通;少华山的好汉共计四名,分别是九纹龙史进、神机军师朱武、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

三山好汉共计十三名成员,这是鲁智深阵营的绝对支持者。当然除了这些好汉之外林冲作为鲁智深的生死之交在关键时刻肯定会站在鲁智深一方。林冲作为梁山三朝元老积累了一定的人脉,他的人脉主要集中在拖沓天王晁盖的旧部,包括赤发鬼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等人。

如此一算鲁智深阵营的好汉共计十八名。那么剩下的好汉是否就一定是支持宋江的呢?那倒也未必,除去十八人正好还剩九十人。这九十人中应当减去那些毫无战斗力的好汉,因为这些人就是滥竽充数的,双方真正打起来根本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没有战斗力的好汉知多少

没有战斗力的好汉不在少数,这些人即便支持宋江也起不到任何作用,与其滥竽充数不如将他们全部淘汰。这些人共计三十四人,分别是:智多星吴用、小旋风柴进、圣手书生萧让、神行太保戴宗、铁面孔目裴宣、轰天雷凌振、神算子蒋敬、神医安道全、紫髯伯皇甫端、玉臂匠金大坚、 通臂猿侯健、玉幡竿孟康、铁笛仙马麟、 火眼狻猊邓飞、小遮拦穆春、九尾龟陶宗旺、铁叫子乐和、铁扇子宋清、云里金刚宋万、摸着天杜迁、花项虎龚旺、中箭虎丁得孙、催命判官李立、鬼脸儿杜兴、旱地忽律朱贵、摩云金翅欧鹏、笑面虎朱富、铁臂膊蔡福、一枝花蔡庆、活闪婆王定六、险道神郁保四、白日鼠白胜、鼓上蚤时迁、金毛犬段景住。

多达三十四名好汉不具备战斗能力,与其在双方混战中当炮灰不如让他们淘汰出局。剩下的五十六名好汉是否都是宋江的支持者,实则不然,还有一部分好汉应该是保持中立的,这部分好汉大概有三人。

‬保持中立的好汉知多少

保持中立的好汉主要是修道之人,包括入云龙公孙胜、 混世魔王樊瑞此外我觉得浪子燕青也不会选边站队。这样的话保持中立的好汉共计三人。剩下的五十三人自然就是宋江坚定的支持者。

‬宋江阵营好汉知多少

包括及时雨宋江在内的好汉包括:玉麒麟 卢俊义、大刀关胜、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小李广 花荣、扑天雕李应、美髯公朱仝、双枪将 董平、没羽箭张清、金枪手徐宁、急先锋 索超、黒旋风李逵、没遮拦穆弘、插翅虎雷横、混江龙李俊、船伙儿张横、浪里白条张顺、病关索杨雄、拼命三郎石秀、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镇三山黄信、病尉迟孙立、丑郡马宣赞、井木犴郝思文、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圣水将单廷珪、神火将魏定国、锦毛虎 燕顺、锦豹子杨林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矮脚虎王英、一丈青扈三娘、丧门神鲍旭、毛头星孔明、独火星孔亮、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白面郎君郑天寿、病大虫薛永、金钱豹子汤隆、出林龙邹渊、独角龙邹润、青眼虎李云、没面目焦挺、石将军石勇、小尉迟孙新、母大虫顾大嫂。

结语:鲁智深阵营十八人,宋江阵营五十三人,实力悬殊之下鲁智深阵营毫无胜算。

水浒传里在梁山上鲁智深如果要带人火拼宋江能拼赢吗?

为什么火拼宋江?反对招安吗?数一数投降的朝廷军官有多少你就不会问这种问题了!当然你可以把鲁智深自己不算,虽然鲁达也是前朝廷军官。但是二龙山系的杨志可是支持招安的,小心他背后捅鲁智深一刀,他也有这个能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