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108将,武松为什么只排在十四呢?梁山是按照什么排座次的?

武松在梁山坐第十四把交椅实至名归,这个座位是专为武松设定的,其他人无法落座。武松也不能坐在别的位置上,高一位低一位就都不是行者武松了。

这是为什么呢?

梁山好汉按照什么规则排座次?

“水浒阴谋论”说,梁山好汉排座次是宋江搞的阴谋,以招安为目标拉山头搞派系,打压反对招安的好汉,抬高赞同招安者的座次。所以,武松就“只能”排在第十四名了。

这样的解读,犯了三个错误。第一,冒充事后诸葛亮。梁山排座次是第七十一回,排定座次之前,武松什么时候反对招安了?排完座次之后,时逢重阳节,宋江在梁山搞“菊花之会”表达招安愿望。此时,武松才站出来反对招安。

在此前的故事中,施耐庵根本就没有写武松对招安的态度,宋江做寨主,武松与所有好汉一道,“尽皆欢喜”、“拱听号令”。未必宋江未卜先知,早就知道武松今后会反对招安?武松难道深藏不露,假装服从,包藏祸心伺机反对宋江?武松什么时候有这样心机的,《水浒传》中写了吗?

第二,把武松读成了出尔反尔的小人。“武行者醉打孔亮,锦毛虎义释宋江”这回书中,武松在孔家庄与宋江分手去二龙山时,第一个在《水浒传》中说出了招安愿望。武松的招安愿望还十分强烈,“天可怜见,异日不死”,等到朝廷招安。

难道武松是一个出尔反尔的小人,第一个提出招安,第一个反对招安?

第三,以续书反对原著,制造“水浒阴谋论”。《水浒传》只有七十回半书,到梁山大聚义时就结束了。后面的故事,包括武松反对招安的菊花之会,都是续书,绝对不是《水浒传》。续书把武松写成自我打脸的小人,于是,多少年以来的“事后诸葛亮”都是以续书解读原著,武松不幸自我打脸,变成了阴险的小人。

武松绝对不会因为“招安”而受到所谓的“打压”,排在第十四位,是梁山排座次大规则决定的。梁山排座次的大规则是:人物对应绰号,绰号对应星号,星号决定排名。

武松是头陀,头陀就是行者。《水浒传》中的“行者”就是对应天伤星,天伤星在三十六天罡中,就是第十四名。武松对应行者,行者对应天伤星,天伤星决定了武松只能坐第十四把交椅,不能再高,也不能再低,与宋江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武松的绰号为何是行者?

施耐庵依据《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两大蓝本,重塑《水浒传》三十六天罡。在这两大蓝本中,武松的绰号都是“行者”。

一些读者朋友,甚至还有些砖家老师却认为武松没有绰号,施耐庵给武松取绰号时江郎才尽,胡乱安了一个“行者”的绰号。

臆想的朋友大抵是这样臆想的:武松何等英雄,以打虎名震江湖,留名后世,他的绰号应当叫做“打虎将”才对。但是,因为前面已经有了一个“打虎将”李忠,这个绰号就不能再用了。施耐庵因此冥思苦想,江郎才尽,就随便叫武松为“行者”。

如此丰富的想象力确实够“惊人”的,施耐庵是不是傻,或者有人把朴刀架在他脖子上,必须把“打虎将”这个绰号给李忠,武松的绰号必须另取?

梁山三十六天罡是有蓝本的,七十二地煞则只有孙立、杜迁(杜千)有蓝本形象,其余人物都是根据故事,尤其是所隐喻的历史而设计的。因而,应当是三十六天罡在先,七十二地煞在后,假如以打虎的事迹为绰号,那也应当先“考虑”武松。武松最后没叫“打虎将”,是因为蓝本人物中,武松的绰号就是“行者”。这个“行者”是有寓意的,在三十六天罡中,是专一对应天伤星的。

《宋江三十六人画赞》是这样写的“行者武松:汝优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便要杀人”。这是武松绰号的真正来历,施耐庵据此写了一个江湖打虎英雄武松,一个在十字坡被孙二娘麻杀的行者,合起来就是“行者武松”。

“行者武松”是一个“酒色财气,便要杀人”的梁山好汉,“行者”就对应上了天伤星。在三十六颗天罡星煞中,天伤星就排在第十四位,武松排在梁山第十四名实至名归,宋江既没有关照,更没有打压。

而且,武松坐在这把交椅上,不需要凭借武功、资历、功劳,大排名揭晓石碣时,武松只需要凭借“行者”这个绰号对号入座便可。

武松为何没有上应天杀星

梁山好汉排座次依据的是人物对应绰号,绰号对应星号,星号对应排名。三十六天罡出场,施耐庵便根据蓝本塑造人物的相貌、性格、职业、兵器、专长、故事……,并以这些特征给三十六人以新的传奇。又根据故事和故事背后故事的需要,改写了部分蓝本人物的姓名、绰号。

比如,没遮拦穆弘原本叫穆横,改名是为了隐藏“太祖武德皇帝”的父亲赵弘殷。

阮小二的绰号原本是短命二郎,阮小五则是立地太岁。但是,他们若是以蓝本绰号对应,那就是天剑星立地太岁阮小五在前,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二在后,弟弟排在哥哥面前了。为此,施耐庵便调换了阮氏兄弟绰号,小五成了“二郎”。

三十六天罡中,还有“尺八腿”改为“赤发鬼”,“一直闯”改为“双枪将”。这些改写,都是为了隐藏明朝秘史,比如,双枪将董平就暗藏了“重八”。

武松以行者上应天伤星,是因为“酒色财气,便要杀人”。但是,他为何不上应“天杀星”呢?这其中,至少有三个原因。

其一,与李逵相比,武松也有伤人的时候,不全是杀人。施耐庵以神秘头陀暗写了另一个武松,其一百单八颗人顶骨串珠,就暗示了这条好汉就是一百单八将之一。而江湖上的杀人行者,在醉酒之时不杀人至死而是伤人,比如醉打蒋门神,蒋门神没死,醉打孔亮,孔亮也活得好好的。

其二,武松杀人皆是事出有因,不管正义与否,都是有因果关联的。所以,武松得行者绰号,与“天杀星”相比,“天伤星”便正是“行者”所对应的星号。

其三,最重要的是武松必须紧挨着鲁智深,这两人加上“操刀鬼曹正”,一起隐喻了明朝的黑衣宰相姚广孝。这个隐喻我已经说过多次,此处就不再啰嗦了。姚广孝法号道衍,字独暗,号独庵,就是上应“天孤星”的花和尚。因此,天伤星紧挨着天孤星而排名第十四,就是武松最适合的座次。

武松位居梁山第十四,实在是“天作之合”。

最后再说两个好汉,以证实梁山好汉排座次的依据。段景住因为长相而得绰号“金毛犬”,上应地狗星,“犬”、“狗”不就是一回事吗?以道家神话来说,地狗星是七十二地煞的最后一颗星煞,地狗星金毛犬段景住就得坐最后一把交椅。

时迁轻功了得,犹如跳蚤跳在鼓面上,正是梁上君子的功夫。时迁就是个做贼的,上应“地贼星”,地贼星原本就排在七十二地煞的倒数第二名。

这俩人的座次,难道是宋江安排的吗?宋江难道能搞阴谋让段景住长成“金毛犬”模样,宋江训练时迁做贼?宋江绝不可能给段景住化妆,也不可能教唆时迁做贼。同样,他无法决定武松坐第几把交椅。

梁山108将,武松为什么只排在十四呢?梁山是按照什么排座次的?

大才子金圣叹将武松称为是梁山108将中的“上上人也”,而且是唯一的“天人”。民间也有俗语“马上林冲,马下武松。”若论自古在民间,梁山108将谁的故事最为家喻户晓,当属武松。就连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也对武松情有独钟,对武松着墨最多。

如此之武松,为何梁山好汉排座次只列十四,究其原因,主要有下面几条。

(一)宋江的缘故。宋江满脑子“招安”思想,挖空心思要“替天行道”,以便能高官厚禄,光宗耀祖。为此,宋江从组织上就做足了手脚,招降纳叛,并将原朝庭的一些降将尽量安排在排座次的前列。为此,宋江还搞了个假石碑,假言说是承上天之意,梁山好汉是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梁山众人的排座次是上天安排的。如武松般,虽然英勇无比,但却是反对“招安”的,因而在排座次上会被宋江搞的尽量往后靠了。

(二)武松自身的原因。武松虽然英勇,但并不情通世故,有点孤傲,在领袖才能上尚有欠错。也就是说,武松是个将才而非帅才,奋勇杀敌无人能比,可领导万军作战,谋略上和指挥能力上并非最佳人选。

(三)与当时集团军作战有关。当时梁山好汉所处的宋王朝时代,集团军作战在陆地上以马战为主步战为辅,而武松并不善于骑马作战,而是以步战为主,这也影响了武松的排名。

※其实,武松排名十四,未能排名更靠前,主要原因还因为武松是反“招安”派,思想上还是与宋江有裂痕的,尽管武松认识宋江较早,还常被宋江称为兄弟。

为证明其说,看一下排在武松前面的尽哪些好汉,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关胜、林冲、呼延灼、秦明、花荣、柴进、李应、朱仝、鲁智深,这些人中,宋江一把交椅,吴用是军师,公孙胜能呼风唤雨(所谓呼风唤雨其实是懂天文地理,善于利用自然现象罢了),林冲马上第一,鲁智深是武松最亲密的大哥,以上人员排武松前面,自是应该。

其他人不是招降纳叛来的原朝庭武官,就是贵族富豪,这些人排名靠前,或多或少的原因靠地是原朝庭官员和贵族富豪的名声,排武松前并不完全令人信服。

梁山108将,武松为什么只排在十四呢?梁山是按照什么排座次的?

武松能排在第十四,已经是宋江照顾,以真实实力排名,武松的排名要低很多。

梁山排名是宋江和吴用等人一手策划的,除了人情世故和任人唯亲外,就是为了招安而服务。

不信的话,可以看看梁山的排名。

第一,天魁星呼保义宋江。

宋江再怎么一无是处,但毕竟是梁山老大,只要作者不重新写,他第一的位置就无法动摇。

第二,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

卢俊义活捉了史文恭,如果执行晁盖遗言,卢俊义就该是老大,可他在梁山根基不稳,终究没敢坐头把交椅。

卢俊义武艺高强,家产丰厚,宋江也是为了利用他来提高梁山声誉,吸引朝廷注意,才把他坑上山的。宋江对他是既亏心,又要利用,所以卢俊义排名第二也没有问题。

第三,天机星智多星吴用。

吴用就是个狗头军师,除了坑人害人,行军布阵出谋划策啥也不是。可他是宋江的从龙之臣,宋江上梁山后,为宋江瞻前马后,坑了不少人,是宋江绝对的心腹。

做个形象点的比喻,假如宋江是乾隆,吴用就是和珅。

所以他的排名德不配位,也是没办法的事。

第四,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

公孙胜的排名低了,他应该在第三的位置。可第三被狗头军师占了,他也只能屈居第四。

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分别是天勇星大刀关胜;天雄星豹子头林冲;天猛星霹雳火秦明和天威星双鞭呼延灼。

古代行军大战主要是以马军为主,这四位排名虽然存在争议,但总的来说,还算合理。而且宋江上梁山后,就打算招安,所以朝廷降将的排名普遍要高。

这里特别指出秦明和林冲。

宋江当年不是坑了秦明,害死了他全家老小,以秦明的实力是排不进前十的。

林冲虽然武艺高强,但行军布阵方面略差,他之所以排名第五,一是林冲为梁山的三朝元老;二可能是怕林冲对排名不满,再次火并。

如果以综合实力来排名,林冲应该在呼延灼的后面。

第九,天英星小李广花荣。

花荣排在第九没有任何毛病,小李广神射无敌,且出身武将世家,行军布阵也是有一定水平的。

不过小李广终究是宋江的人,宋江为了少惹争议,虽然给了小李广高排名,但在职务上却给小李广安排为八彪骑。这多多少少有些委屈他了。

排名和职务不匹配,这也算是梁山特色。

第十,天贵星小旋风柴进。

柴进武艺一般,但他曾是梁山的幕后老大,对梁山很多好汉都有过救命之恩。如果只从恩情看,柴进的排名有些低了。

但柴进对招安这事不感兴趣,而且柴进的野心不小。如果他没野心,安心当个富翁就好了,干嘛要招兵买马扶持梁山,还要结交江湖好汉?

所以,宋江不敢给他排名太高。第十的位置刚刚好。

另外说一句,柴进后来坑了岳父方腊,杀了小舅子方杰,间接逼死了妻子金芝公主。可见柴进这人相当的冷血无情,翻脸不认人。

宋江把他排名第十,也算有先见之明。如果让柴进掌握了大权,他很可能就把宋江火并了。

第十一,天富星扑天雕李应。

李应武艺不差,且善管钱粮,但第十一的位置对他来说略高。

可谁叫梁山当年坑了他,不仅把他骗上了山,还连带着他的万贯家财。把他排名第十一,绝对是还人情。

第十二,天满星美髯公朱仝。

这依然是还人情,朱仝虽然武艺不差,但实力上并不足以排名第十二。

当年宋江坑得他太狠,加上为了保住李逵,所以用第十二的位置稳住他。

第十三,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的排名是绝对的低了。

但鲁智深是二龙山老大,对宋江也不是那么信服,所以宋江只能把他安排到第十三的位置。而且不让鲁智深担任马军头领的职务,反而让他管理步军。

要知道,鲁智深马上步下均是一把好手。让鲁智深当步军头领,绝对是大材小用。

宋江之所以不让鲁智深担任五虎将,一是鲁智深不是降将,对招安没兴趣;二就是不想让鲁智深掌握太强的战力。

第十四,天伤星行者武松。

武松的排名看似低了,但实际上却是高了。

武松虽勇,但仅限于步上的打打杀杀,马战一窍不通,行军布阵更是白给。

他之所以能排在第十四,完全是宋江的照顾,宋江把他当成了嫡系人马。如果不是宋江的照顾,武松这个步兵头领,怎么可能排到梁山五虎之一的董平前面?董平这个双枪将排名第十五。

而且第十六的没羽箭张清的排名也是非常的不合理。

张清曾连打梁山十五名大将,鲁智深都被他打伤。张清的综合实力太强,让很多梁山好汉心生嫉妒。降服张清之时,梁山好汉们就想杀他出气,是宋江力保,张清才得以活命。

在这个前提下,张清的排名绝对不可能高,

关于张清的本事有多强,可以参考一下他妻子仇琼英。

仇琼英得张清梦中传授武艺。曾戟伤王英,击败扈三娘和顾大嫂的联手,飞石击伤林冲。

鲁智深、武松、李逵、解珍和解宝带领五百步兵支援,也被她带兵反杀,还飞石打伤了李逵,活捉了解家兄弟。

从这也能看出张清的本事有多强。公平排名的话,武松绝对在张清之下。

此外,杨志的排名也应该高于武松。

杨志在梁山排名第十七,上应天暗星。

杨志弓马娴熟,作者对他的评价是“刀能安宇宙,弓可定尘寰”。他的骑射功夫,可想而知,不会比花荣差多少。而且他是武举出身,行军打仗那绝对是一把好手。

二龙山之时,杨志排行第二,武松只是他的小弟而已。

如果武松不是和宋江关系好,杨志的排名一样在武松之上。

所以,武松虽然只是排名第十四,但这个十四对他来说并不低,如果不是宋江照顾,武松的排名要低很多。大家之所以觉得武松排名低了,不过是因为武松人气高而已。

另外,二龙山投靠梁山,完全是杨志的主张。可到了梁山后,宋江并不重用他,反而把他排在武松之下。说里面没有宋江照顾的成分,您信吗?

小结

宋江原本把武松当成了自己的嫡系,所以让他排在第十四位,并成为梁山步军的二把手。

但宋江在招安之时,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却是武松。这让宋江大为恼火,对武松渐渐疏远。

武松断臂之后,向宋江辞别,宋江全然没有挽留的意思,更没送出金银安家。只是淡淡说了一句:“那也由你。”全然没了当初在柴进家中初初相识的热情。

梁山108将,武松为什么只排在十四呢?梁山是按照什么排座次的?

说实话,虽然非常喜欢武松,但根据梁山排位规则,武松能排在第十四已经很不错了。武松是很能打,但梁山排位,不是能打就行的!

梁山好汉排位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出身背景、资历、功劳、贡献、派系、实力、军种、以及与宋江的交情等综合因素!不是谁能打谁就往前排的,这不是争夺武林盟主!大家摆个擂台,谁笑到最后谁就是老大。如果大家徒手上擂台搏命,那么武松完全可以当老大。老虎都能徒手打死,谁是他的对手?

排在武松前面的十三个人: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花荣、柴进、李应、朱仝、鲁智深;下面我们逐一分析他们排在前面的原因:

1、 宋江:水泊梁山寨主,不用多分析了,理所当然做第一把交椅;

2、卢俊义:贡献大、功劳大、牺牲大、支持宋江招安、武艺高强,排第二也无异议!

  • 贡献大:出身河北首富、最后卢俊义把家产都献给了梁山贡献很大
  • 功劳大:抓到了杀害晁盖的仇人史文恭,立下了大功。
  • 为了梁山牺牲大:是梁山把人家坑上山来的,还搞得人家家破人亡,在监狱里受尽了折磨和屈辱,九死一生!说白了,这是梁山欠卢俊义的,必须要弥补!
  • 政治理念相同:卢俊义赞成宋江的招安计划!卢俊义这样的富豪,怎么会愿意一直当草寇!
  • 武功高强,擅长马战:号称枪棒无双,还擅长马战。宋朝的时候,骑兵作用非常大,比步兵重要!
  • 支持宋江的招安计划。

3、吴用:号称智多星,梁山的军师,掌管兵权。随晁盖一起上山,资历老,赞成宋江的招安计划!

4、公孙胜:资历老,随晁盖一起上山的元老,曾经和吴用一起掌管军权。最关键还会道术,能呼风唤雨,这是他的核心竞争力,别人都没有这个能力,只有他能对抗敌人的那些道术。打高唐州的时候,高俅的堂弟高廉施展妖法,无人能破。只好让戴宗千里迢迢去请公孙胜。公孙胜并不反对宋江招安!

5、关胜:代表着那些投降梁山的朝廷军官,忠义无双的关二爷后裔,擅长马战,支持招安!

  • 朝廷军官头领的代表:曾经为浦东巡检。蔡太师“彩币鞍马,礼请起行”关胜挂帅出征剿灭梁山。
  • 祖宗很牛:宋朝的时候,关羽开始被神化,成为战神!关胜作为关羽的后裔,自然沾光不少。宋江自诩忠义,关二爷就是忠义的代名词。
  • 擅长马战:梁山马军五虎将之首!
  • 支持宋江招安计划。梁山俘虏关胜后,宋江第一次见到关胜,马上解开关胜绳索,跪在地上,纳头便拜,叩首伏罪!可见宋江对关胜的重视!其他的朝廷军官可没有这个待遇。一般是喝退军健,亲解其缚,以酒相待,温言抚慰就差不多了!

6、林冲:资历老,功劳大,武艺高强,擅长马战,精通练兵,不反对宋江招安。三朝老臣,历仕王伦、晁盖和宋江三位寨主。

  • 功劳大:有救驾之功,三打祝家庄时,宋江被扈三娘追杀,林冲救了宋江一命拥立之功,杀了王伦拥立晁盖上位;晁盖死后,林冲又带头拥立宋江上位!晁盖死的第二天,林冲在聚义厅大庭广众之下对宋江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晁头领归天去了,山寨中事业岂可无主?请哥哥为山寨之主,众人拱听号令!
  • 武艺高强,擅长马战,擅长练兵:林冲号称小张飞,弓马娴熟,禁军教头出身,善于练兵!
  • 林冲没有反对过宋江招安计划。

7、秦明:出身高、资历老、马军头领,跟随宋江时间长,宋江亏欠秦明;

霹雳火秦明是第一个被宋江逼上梁山的军官

  • 出身高:上山前是青州指挥司统制,掌管一州的军权;花荣、黄信当年都是他的部下;
  • 资历老:在宋江大闹清风寨的时候就跟随宋江了,是宋江第一波嫡系人马!
  • 补偿秦明:宋江当年设计陷害秦明,害的秦明父母、老婆、孩子等一家老小被知府杀得干干净净这本是不共戴天之仇!虽然宋江当时把花荣的妹妹赔给了秦明,应该还是不够的!
  • 武艺高强,擅长马战:马军五虎将第三。
  • 支持宋江招安计划!

8、呼延灼:出身好,落草前官职最高(正三品高官)

  • 出身高:出身于北宋开国四大将门世家呼家(呼家将),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
  • 落草前官方职位最高:呼延灼原为汝宁郡都统制,掌管一郡的军权;是整个梁山108将中官职最高的,都统制为正三品或从三品官职,是高级将领!
  • 武艺高强,擅长马战,马军五虎将第四。
  • 支持宋江招安计划!

9、花荣:和宋江交情最好,救过宋江的命,为宋江牺牲了自己前途和亲妹妹的幸福,箭法梁山第一

宋江的铁杆心腹花荣

  • 结识宋江最早:宋江还在做押司的时候双方就有交情!宋江杀了阎婆惜走投无路,就去投奔花荣,说明交情不一般
  • 救过宋江的命:宋江被刘高抓捕,打得死去活来,花荣从刘高那里把宋江救出来。
  • 为宋江牺牲大:首先丢掉了朝廷的铁饭碗,主动去落草为寇!其次,花荣还牺牲了自己的亲妹妹。宋江一句话就把妹妹许配给了脾气十分暴躁,并且当时对宋江恨之入骨的秦明!
  • 武艺高强,号称小李广,箭法梁山第一!这是最关键的地方,是花荣的核心竞争优势!
  • 支持宋江的一切决定,是铁杆心腹!

10、柴进:出身好、贡献大、江湖影响力大,很多人欠他人情

宋江在柴进庄子上避难的日子

  • 出身好:柴进是出身最好的一个,身份最高贵,后周皇族后裔,家里放着丹书铁券!
  • 贡献大:柴进上梁山时把家产都献给梁山了。
  • 江湖影响力大:小旋风柴进柴大官人,江湖名声不弱于及时雨宋江!
  • 梁山原本是柴进的产业:王伦和杜迁是柴进资助到梁山来落草为寇的!林冲也是柴进介绍来的。
  • 很多人欠柴进人情:书中明确提到的,曾经在柴进家逃灾避难的就有:宋江和宋清兄弟、武松、林冲、石勇、杜迁几个。
  • 梁山担任关键岗位:柴进是梁山泊掌管钱粮的最大头目,在官府就是户部尚书,在公司就是财务总监,位高权重,是核心管理层,排名绝不能低!让一个排名靠后的小弟当财务总监就是个笑话。
  • 支持宋江的招安计划。

11、李应:李应排名这么高,估计有很多人疑惑不解。核心就两个字:理财。李应是理财能手!

大户人家出身的李应

  • 贡献大:上山前李应就是当地大土豪,上山后把家产都捐给梁山了。
  • 有功劳:梁山打祝家庄之前,李应就帮助石秀去救鼓上蚤时迁,还因此挨了祝彪一箭。
  • 梁山担任关键岗位:李应也是梁山泊掌管钱粮的头目,这在官府就是户部侍郎的职位。打仗打的就是钱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掌管钱粮是非常重要的岗位。
  • 梁山上大部分都是糙汉子,有几个懂得理财!李应就是这种稀缺人才。打完方腊后,李应辞官不做,自己回到独龙岗居住,没过多久又重新变成了富豪!可见李应擅长搞经济,理财能力强!
  • 李应当年也是被梁山骗上山来的,不是来逃难的。
  • 李应支持宋江的招安计划。

12、朱仝:非常讲义气,会做人。宋江、吴用、公孙胜等都欠他人情

朱都头和宋押司工作合影

  • 宋江多年的老同事了,一起在郓城县就职,宋江是押司,朱仝是都头,关系非常亲近!
  • 晁盖、吴用、公孙胜、阮氏三雄、刘唐、白胜等智取生辰纲,东窗事发后,宋江通风报信,朱仝出工不出力,放了晁盖等人一马;
  • 宋江杀了阎婆惜,朱仝百般维护宋江,让宋江顺利逃亡。之后朱仝还拿钱给阎婆惜的老娘阎婆平事,让她不要去州府告状。甚至还行贿了上级官府,基本上帮宋江摆平了方方面面。
  • 雷横打死了知县的相好白秀英,又是朱仝私自放了雷横,还帮忙上下打点,搞得自己被刺配千里。
  • 支持宋江的招安计划。

13、鲁智深:鲁智深是二龙山的大头领,排在武松之前是理所应当的。

  • 鲁智深是二龙山的老大,武松杀了张都监和蒋门神等15条人命,投奔二龙山躲灾避难,鲁智深收留了武松!
  • 鲁智深更加全面:鲁智深能步战,也能马战!军官出身,懂得排兵布阵,训练士兵!
  • 鲁智深是二龙山、少华山、桃花山的精神领袖,少华山的史进、桃花山的李忠、周通都和鲁智深有交情。
  • 鲁智深在江湖影响力也很高,三拳打死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千里救护林冲等
  • 鲁智深不支持大头领宋江的招安计划,如果支持的话,他的排名可能会更靠前一些。

14.武松:武松劣势很多,唯一的优势就是真的能打,这是他能排到14位的根本原因。当然排在这个位置已经是考虑到了武松和宋江的交情了,否则排名不应高于杨志。下面我们看看武松的不足之处:

  • 武松出身不高:最高职位是阳谷县都头,比他官职高的比比皆是!
  • 武松虽然能打,但不擅长马上作战:冷兵器时代,骑兵比步兵更重要!
  • 没有重大功劳:武松江湖名气很大,但上山时间短,没有太多拿的出手的功劳
  • 武松和宋江的交情并不是那么深厚,宋江不欠武松的人情:就是在柴进庄子上,宋江第一次见到武松,带着武松吃吃喝喝,最后宋江还送给了武松10两银子。第二次见面在孔家庄上,宋江救了武松(武松喝醉后被孔亮绑起来)。我们可以说,宋江不救,武松后面也能挣脱!但宋江可不这么认为,在宋江看来就是我救了你!宋江不欠武松什么,反而武松倒欠宋江的人情。

武松落魄时,宋江带着武松喝酒

  • 武松自己有主见,不是李逵那种愚忠,而且隶属于三山派,不是宋江的铁杆心腹!
  • 最要命的是武松不支持招安计划:这属于政见不同,很要命!

综上:排在他前面十三人的都有很过硬的理由!武松能够排名第十四位已经很不容易了!比如排在武松后面的双枪将董平、青面兽杨志都有很强的竞争力!

说一句题外话,真正不公平的是鼓上蚤时迁排名倒数第二!时迁立下了不少功劳,最后什么裁缝侯建、刽子手蔡福、蔡庆兄弟,寸功没有的宋江两个徒弟孔明和孔亮都排名比他好多了!

梁山108将,武松为什么只排在十四呢?梁山是按照什么排座次的?

只排十四?

排十四是抬高武松了!

前面十三个,哪个不比武松重要?

何况后面的董平,张清,杨志等哪个不比武松强,不比武松重要?

董平是五虎将之一,冲锋陷阵,董平,张清,杨志,徐宁哪个都不能缺!要武功有武功,要功劳有功劳!

杨志在二龙山还是二头领,排位比武松高,上梁山后,武松借着宋江的面子排前面,可有人为他鸣不平?

上山前就一混混,经历也是一介都头,都头只是吏。吏在古代是不能科举的,子孙后代也不能,地位低。二龙山也没杨志排位高,设战功。

仔细一看,什么也没有,竟然能排十四,不简单!

原来跟宋江结拜过。

梁山108将,武松为什么只排在十四呢?梁山是按照什么排座次的?

梁山好汉们的排位,名次代表了各个人物对主线剧情影响的大小。

《水浒传》有多个版本,比如有70回的,有120回的,有100回的,有115回的等等,每个版本,在一些细节上是有差异的,可能就是这些差异,导致了后期时读者在理解上的一些分歧。

由于《水浒传》绝大部分情节虽是虚构的,但无法偏离真实历史,所以需要在一些人物身上发生一些故事,把随时都在跑偏的故事线拉回正轨。

水泊梁山排座次,不同的座次,也代表着这些人物在“把跑偏的故事线拉回正轨”中有多大贡献。座次越靠前,其人物故事的作用,就越偏向历史真实的方向。

这里讲的不是人物的作用,而是事件的作用。于是,涉及到的人物可以是虚构的,事件也可以是虚构的。关键在于事件造成的“影响”,排名在前的人,他的故事造成的影响,使故事整体更贴近真实历史。

比如武松,武松这个人物是虚构的,很多故事也是虚构的,这都无所谓。武松故事造成的影响在哪里?

简单说,武松打虎——露脸扬名,得到官方记录——杀嫂、鸳鸯楼——身败名裂,得到官方记录——归附梁山,等着被招安——朝廷招收有前科的官吏和重犯作为打仗的炮灰,史实。

所有人的故事基本都具有这样的意义。《水浒传》正是靠诸多这样的单个故事来把主线走向调整到与真实历史贴近,并在最后完全遵从真实历史,即使人物死去,这种转折也不会显得突兀。

这就是《水浒传》能跻身“四大名著”,被人研究来研究去的价值所在。它有巧妙的构思,但又严谨的注意不让虚构的故事将真实历史混淆,所以才具有崇高的文学地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