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如果卢俊义没有上梁山,谁会成为梁山的副寨主?
梁山副寨主原本是吴用,施耐庵作《水浒传》改成了卢俊义。因而,如果卢俊义没有上梁山,吴用就是副寨主。书中也是这样写的,宋江没上梁山时,吴用是晁盖的副寨主。晁盖死后,吴用又是宋江的副手,直到梁山大排名时,才被卢俊义挤到第三把交椅上。
那么,施耐庵为何要把吴用降为梁山老三,又为何要以卢俊义为梁山副寨主呢?
梁山副寨主原本是吴用《大宋宣和遗事》中,有一份宋江三十六人名单,排在第二名的是“智多星吴加亮”。《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智多星吴学究”也是排在宋江之后,位居第二名。这两个蓝本,就是《水浒传》三十六天罡的“原型”。
施耐庵在塑造梁山好汉时,以龚开《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为最基础蓝本,把晁盖移出一百单八将之列,把孙立下放到地煞。又从《大宋宣和遗事》中,将公孙胜、林冲“调入”,然后虚构七十个人物,修改部分好汉绰号,配以三十六天罡地煞星号,重塑了一百单八将。所以,我认为,《水浒传》也是一部原创小说。
在两个蓝本中,“玉麒麟”都是排在第三名的,也就是说,《水浒传》中的玉麒麟卢俊义在原型故事中,都不是“副寨主”,除非梁山也是一正二副。但是,查阅两个蓝本,都没有“吴用”其人。这个问题,施耐庵在《水浒传》中做了归结:这人乃是“智多星”吴用,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
如此一来,两个蓝本中的吴加亮、吴学究,都成了《水浒传》中的吴用,智多星吴用原本就是梁山的副寨主。
所以,如果卢俊义没有上梁山,吴用便是铁定的梁山副寨主。
副寨主被擒,宋江率众投降招安《宋史》中说,宋江杀出了梁山,四处袭扰,宋徽宗派将追剿但没有成功。大臣侯蒙建议,宋江智勇过人,可以招降,用梁山人马去对付方腊。宋徽宗采纳了侯蒙的建议,于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下诏招降宋江。
宋江并没有理睬宋徽宗的诏令,继续游击,“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梁山贼寇如此猖獗,宋徽宗依然执行招安政策,“命张叔夜招降之”。
梁山贼寇确实十分张狂,面对朝廷的招降不仅不理睬,在到达海州(今连云港)之前,“声言将至”,提前预告,老子宋江要打到海州了。对此,张叔夜立即招募死士,设计击败宋江,招降了梁山贼寇。《宋史·张叔夜传》是这样记载的:
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钜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贼,江乃降。
这段历史有很多质疑者,认为是各种史料相互抄袭,宋江并没有被招降,而是被折可存擒杀了。这种观点纯属无稽之谈。除了《宋史》有相互印证的记载外,《三朝北盟会编》、《皇宋十朝纲要》等宋代史料,以及《大宋宣和遗事》、《捕盗偶成》等笔记咏史类诗作也可以作为旁证,证明宋江就是被张叔夜招降了。而折可存擒杀宋江,则只有所谓的《折可存墓志铭》这一条孤证。古人给先人撰墓志,多所虚誉,私家墓志怎可作为推翻史料的铁证?
从以上史料中得知,宋江是因为副寨主被擒,迫不得已投降了张叔夜。张叔夜则按照宋徽宗的旨意,招安了梁山贼寇。随之,宋江等人参加了打方腊,北上攻打幽州,并且参与了抗金之战。
梁山招安不仅不是耻辱的,而且,宋江是非常讲义气的,为了救“副贼”不得已选择了投降。这段历史,就隐写在了朱武率杨春使苦肉计,投降史进救出“副贼”陈达的故事中。
如果按照史料的记载,结合蓝本中的宋江三十六人名单,被张叔夜擒获,且迫使宋江投降的“副贼”,一定就是吴加亮、吴学究,也就是梁山的智多星吴用。
假如施耐庵照搬蓝本,没有对三十六人进行重塑,梁山副寨主就是吴用而不是卢俊义。所以,如果卢俊义没有上梁山,吴用肯定就是宋江的副寨主。
吴用为何被打压到第三把交椅上智多星吴用没有做副寨主,这是梁山好汉大排名总规则所决定的。梁山一百单八将排座次依据的是:人物对应绰号,绰号对应星号,星号决定排名。
也就是说,每一个梁山好汉出场时,施耐庵基本上以其状貌、性格、事迹、兵器、武艺等等,给他们量身定制了一个绰号。鲁智深、武松这两个佛门弟子先是以道家星煞的身份出场,入了佛门才分别得花和尚、行者这样的佛门绰号,象征着梁山是“佛道合一”,佛道联手降妖除魔。
有了绰号,然后就以绰号对应星号,所对应的星煞原本在哪个位置,就在相对应的交椅上落座。绰号与星号的关系,犹如古人的名与字,二者之间是相互解释和补充的关系。比如,张飞,字翼德,有翼才能飞。诸葛亮,字孔明,名字就是“明亮”,意思完全一样。
当然,梁山好汉的绰号中藏有很多隐喻,要把隐喻解读清楚,才能非常吻合地对应上星号。此处,我举几个不需要解读隐喻的好汉绰号,看看是如何对应上星号的。
地煞最后一名是段景住,这条好汉出场时,就自我介绍,说因为长着赤须黄发,象长着金毛的狗那样,所以得绰号金毛犬。梁山石碣揭晓,金毛犬对应的是“地狗星”,犬就是狗,所以,段景住毫无怨言地坐在了最后一把交椅上。鼓上蚤时迁是梁山君子,当然能够对应上“地贼星”。白日鼠白胜,对应“地耗星”也是“天作之合”。
吴用绰号智多星,是书中能欲知天机的智多星,便要对应“天机星”了。按照黄帝一统天下,给三十六座城池命名的固定排序,天机星原本是“天机城”,就是排在第三的一座城池。所以,吴用便从蓝本中第二的位置上,退居第三位了。
所以,卢俊义是必定要上梁山的,否则,黄帝所确立的三十六城岂不少了一座?那么,天罡星为何能匹配玉麒麟,也就是说,为何非得是卢俊义做梁山的副寨主呢?
施耐庵为何“提拔”卢俊义为副寨主按照梁山排座次的规则,卢俊义的绰号必须对应上“天罡星”,才能坐第二把交椅,做梁山副寨主。那么,“玉麒麟”能对应上“天罡星”吗?
首先,我们得搞清楚卢俊义这个人物身上究竟隐喻了什么。然后,再以隐喻来解读玉麒麟为何能对应天罡星。
书中说,卢俊义“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如银。威风凛凛,仪表似天神。惯使一条棍棒,护身龙绝技无伦”,所以,宋江夸他“棍棒天下无对”。
这段描写,其实隐藏了两个皇帝。前面几句隐藏的是朱棣,“目炯双瞳,仪表似天神”出自《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就是燕王的形象。那条护龙身的棍棒,则出自《水浒传》“开篇引首”故事: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说的是霹雳大仙赵匡胤。
那么,这两个皇帝跟“玉麒麟”有什么关联呢?元杂剧中有《赵匡胤打董达》,说的是赵匡胤痛打恶霸董达,夺了他的宝马金麒麟。金,在五行中为白色,而且,施耐庵诠释道“身躯九尺如银”。如此,金麒麟就被写成了玉麒麟。而朱棣是最崇尚麒麟的,曾经把郑和带回的长颈鹿认作麒麟,认为是天降祥瑞。
所以,卢俊义其实是书中的一匹战马,这匹战马就在大名府,是天王李成的坐骑。书中写道:色按庚辛,仿佛南山白额虎;毛堆腻粉,如同北海玉麒麟。白额虎,就是龙虎山上那只白额锦毛虎,以及后来的白额吊睛虎,隐喻的还是燕王朱棣。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实际上是玉麒麟制服了照夜玉狮子。这是宋江以训马的方式,“请”卢俊义上山的真正原因。
卢俊义的绰号玉麒麟讲清楚了,那么,玉麒麟又如何对应“天罡星”呢?
赵匡胤是上界霹雳大仙,霹雳就是雷霆。龙虎山上放出妖魔的,其实是张天师,这代天师是宋徽宗时期的虚靖先生,第三十代张天师张继先。张继先发明了道家最高法术“雷法”,曾经奉宋徽宗之诏,以雷法杀死了解州盐池怪蛟。
“雷法”,在《水浒传》中被写成“五雷天罡正法”,赵匡胤才是真正的“天罡星”。卢俊义隐喻了赵匡胤,玉麒麟是原本是赵匡胤的战马,所以,施耐庵以玉麒麟象征了赵匡胤,那么,玉麒麟就对应上了天罡星。
天罡星也是天罡城,原本就是排在天下三十六城的第二位。如此,施耐庵就把卢俊义提升到副寨主的位置上。
以此而言,卢俊义得了玉麒麟这个绰号,那就必定得上梁山上应“天罡星”了。因而,题主的假设应当这样来解读,假如卢俊义没有上梁山,那就必须有其他人得“玉麒麟”这个绰号,然后对应“天罡星”坐第二把交椅,做梁山副寨主。
这条好汉可以是任何人,哪怕把宋江、公孙胜,甚至是段景住、扈三娘等写成玉麒麟,都可以对应“天罡星”当副寨主。当然,吴用也可以。
“五雷天罡正法”其实是大宋、大明王朝灭亡的预兆,就是梁山大聚义时出现的那只大金盘。这只大金盘说的还是霹雳大仙赵匡胤,所以,卢俊义以玉麒麟象征霹雳大仙、燕王朱棣而做副寨主,必定要遭遇被擒而迫使王朝“投降”的悲剧命运。
请问如果卢俊义没有上梁山,谁会成为梁山的副寨主?
梁猜
请问如果卢俊义没有上梁山,谁会成为梁山的副寨主?
铁扇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