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去押镖,能不能守住生辰纲?
武松去押镖,同样不能守住生辰纲,其结果,还得如杨志那样,被吴用麻翻,丢了这笔财富。
有观点认为,若是武松押运生辰纲,晁盖等人要去劫取,那肯定就是一场血战了。其实,晁盖绝对不会以杀人的方式打劫,吴用也不会出此下策硬抢,麻翻武松是肯定的。武松也绝对会像杨志那样,喝了蒙汗药酒,眼睁睁地看着晁盖他们押着这笔财富,扬长而去。
假如武松押镖,智取生辰纲也是同样的剧情,这是为什么呢?
生辰纲原本就是道家的财富此话怎讲?原来,施耐庵的这段故事,取材于《大宋宣和遗事》,在《水浒传》中进行了再创作。其中,就把蓝本中蔡京的生日从六月初一,改为六月十五。
六月十五,是道家王灵官的诞辰,施耐庵这一改,便完全改变了生辰纲的性质——这笔财富原本就是道家的,是梁山大聚义的启动经费。所以,书中说是“智取生辰纲”,重在一个“取”字。道家天机星吴用是“智取”而不是劫取,所以,无论梁山哪家好汉押运,道家的北斗七星,都得“取”了这笔财富。即便是武松押镖,也概莫能外。
那么,道家要拿走这笔大聚义的启动资金,为何又是晁盖做带头大哥呢?
晁天王是佛门护法天王,不是道家星煞,他没有进入道家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没有参加大聚义。但是,晁盖却是一尊财神。
托塔天王出自印度佛教的毗沙门天王,因为在安西城北门楼显圣,帮助唐朝军队击溃了番兵,就以毗沙门天王的汉语含义,把这尊天王叫做北方多闻天王,也就是毗沙门天王福德之名闻达四方之意。
毗沙门天王显圣安西城时,有一只金鼠出现,咬断了番兵的弓弦而使唐军大胜。这只金鼠,后来就躺在了毗沙门天王的左手上。毗沙门天王手中的这只金鼠,被人们叫做“吐财鼠”,毗沙门天王也就变成了一尊财神。
这就是晁盖与白胜的关系,也是刘唐醉卧灵官殿的原因。道家大护法王灵官要把生日礼物下拨给道家天罡地煞,便暗中托了一个七星聚义之梦,请出佛家大护法相助,“智取生辰纲”。
生辰纲原本就是属于武松,属于包括武松在内的天罡地煞大聚义启动资金,又有佛门护法天王相助,怎么会有一场血战呢?晁天王慈悲为怀,是不愿意杀人的。晁盖上梁山后,告诫道家星煞们,只可善取财富,不可伤害一人。
佛门护法天王做带头大哥,智取生辰纲注定就是“善取”,武松押镖也是“善取”。
武松不会喝下蒙汗药酒吗肯定会,武松绝对会中计喝下蒙汗药酒。放倒武松,慈悲为怀的晁天王便顺利地以不杀人的方式,帮助道家“善取”了大聚义的启动经费。何况,杨志是道家的天暗星,晁盖不能杀他,武松则是道家的天伤星,岂能杀了武松,大聚义时只有一百零七条好汉了?或者让武松杀了吴用等人,梁山大聚义别搞了?
说武松心思缜密,不会喝下蒙汗药酒,那是以后文故事“穿越”到智取生辰纲这个时空,大致有点颠倒文本了。
武松在十字坡酒店之所以没有着孙二娘的道,不是他心思缜密,而是武松早就被麻杀过一次了。
我已经解开《水浒传》三大神秘人物的谜底,王进、栾廷玉的去向问题基本上得到了比较可信的解读,而死于十字坡的神秘头陀,其实就是武松。
武松就是神秘头陀,这件事我已经解读过多次了,此处不再重复。因为武松曾经被蒙汗药麻杀过一次,所以,再进十字坡,他就知道这个黑店的秘密和孙二娘的手段。有了前番教训,武松才躲过了一劫。
假如把杨志换成武松,或者说武松变成了杨志,那就不是神秘头陀了。既然不是神秘头陀,好酒贪杯的武松,恐怕比杨志还不如,大热天的一见有酒喝,武松恐怕连性命都不顾了。
即便是可以穿越文本,那也是智取生辰纲的故事在前,此时,神秘头陀恐怕还继续干着“酒色财气,便要杀人”的勾当。没有被蒙汗药麻杀过,武松又怎么会有警惕酒中下药的意思呢?
杨志不是好酒贪杯之人,书中就没有单独写过杨志喝酒的故事。因而,若是武松押镖,吴用还不需要如此精心设计,取生辰纲更加容易。
梁山好汉谁去押镖,结局都一样武松的武功很高,而且心思缜密,恐怕不会像杨志那样中计,这大概是读者愿意假定武松押镖,会有一场血战的缘故。其实,无论是哪位梁山好汉去干这个差事,结局都是一样的。即便是吴用+武松,生辰纲同样要被取走。
上文讲到,生辰纲原本就有道家大护法王灵官的一半,另一半则是蔡京的。蔡京这个人物,在很多程度上不是实写的蔡京,《水浒传》中的“蔡”,更有“龟”的寓意。龟,就是玄武,引发误走妖魔的三月初三(嘉佑三年三月初三五更三点),其实是玄武大帝的诞辰。因而,蔡京也有道家的身份符码。如此,生辰纲更是道家星煞大聚义的启动经费了。
所以,无论是梁山哪位好汉去押镖,生辰纲都得被晁盖他们“善取”或者“智取”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上面说武松不会喝蒙汗药酒是文本穿越,说武松也是大聚义的一员吗,同样是后文才揭晓的答案,此时的杨志或者武松,还没有上梁山呢。这,难道就不是文本穿越了吗?
其实不然,武松是道家星煞,“开篇引首”故事就做了交代了。这段故事的结尾,有这样一段话,说的是:不因此事,如何教三十六员天罡,下临凡世,七十二座地煞,降在人间。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就是洪太尉误走的妖魔。也就是说,武松、杨志,以及智取生辰纲行动中的北斗七星,前世就是兄弟了。
即便是从龙虎山伏魔之殿中逃出之后,大家散落江湖,但“前世”身份恐怕才是一百单八将最终参加大聚义的共同“记忆”吧。
有了这样的前情铺垫,无论是杨志或者是武松,或者是派出吴用+武松这样的最强智勇组合押镖,生辰纲也得被拿走,成为梁山大聚义的启动资金。
假如因为武松押镖而引发一场血案,除非武松不是龙虎山伏魔之殿中逃出来的妖魔,他不会去参加梁山大聚义。
武松去押镖,能不能守住生辰纲?
如果是换做武松去押送生辰纲,那么毫无疑问,武松是会把生辰纲平安的送达。
不单单是因为武松的武功要比杨志高。武松的江湖经验以及遇险时的机敏,都不是杨志能够相提并论的,具体分析如下。
武松会大张旗鼓的武装押运如果是武松被梁中书相中,去送生辰纲,武松一定会按照梁中书说的,派遣十个厢禁军押运,十辆大车插上“献贺太师生辰纲”。大摇大摆的上路,梁中书也说过可以加派些人手,武松大可以点五十名军校或者一百名名军校进行武装押运。
杨志的办法一看就是不可行,不符合实际情况,绝对是下下策。在真正有江湖经验的人看,杨志的这种做法无疑是送死。
杨志道:“若依小人说时,并不要车子,把礼物都装做十余条担子,只做客人的打扮行货;也点十个壮健的厢禁军,却装做脚夫挑着;只消一个人和小人去,却打扮做客人,悄悄连夜上东京交付,恁地时方好。”
既然一路上会经过这么多土匪出没的山寨,那么你这十个人押送,无论你是大车还是挑着担子,无论你在十个担子里装的是金银细软,还是茶叶,大枣或者其它生活用品,占山为王的土匪们都不会放过,一样会去下山抢劫,并不能降低风险。
如果是武装押运的话,小股土匪自然不敢和武松他们正面接触,也打不过他们。
几百上千人的土匪,必定要有自己的山寨占山为王。大股土匪不一定敢去抢劫生辰纲,这种事是要冒着很大的风险的,怕是有命抢劫,没命享受。
即便打劫成功,官军一定会过来围剿,打不过官军,自己就要逃窜。抢来的财物,还是要被官军重新抢走,这样得不偿失,所以未必会下手。
即便真有这样胆子,实力又雄厚的山寨,武松即便不敌,也会让士兵们都撤走。然后快速的通知当地的驻军,派大军过来围剿,这样即便是武装押运被劫,也能知道是谁劫走的,最后也能找回被劫的生辰纲。
如果按照杨志的办法押运,武松不会中计假设武松也和杨志一样,按照杨志的办法,晚起早宿,顶着大日头赶路,那么在黄泥岗上,武松有没有可能化险为夷?还是也会像杨志一样着了道呢?我认为武松一定是会化险为夷的。
首先晁盖,吴用等七人化装成贩枣汉子,五月中旬的季节,当年的大枣儿还没有下来,贩卖大枣的季节首先就不对。
而且吴用自称是从𣻼州往东京贩卖,𣻼州属于安徽,咱们不考虑会不会路过黄泥岗,这是在山东境内,不要说古代,即便是现代,各个省之间的口音也是相差甚远,而吴用,晁盖等人的口音一听就是山东口音,跟白胜口音相近。这岂能掩人耳目?对于老江湖的武松,一听就会知道,这五个人说话方言不对,里面一定有文章。
再有这七个人,无论是打扮成贩枣汉子,还是其他的行脚商人,都会留下破绽。吴用本是一个文弱书生,晁盖是一方豪侠,而刘唐长相又似凶神恶煞一般,几个人在一起任谁看也不搭,阮氏三雄,每个人都是勇武强壮,也不像是商人。
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南山北岭,却监着那十一个军汉,约行了二十余里路程。
再说说环境,杨志都知道黄泥岗是强人出没的地方,他心中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在黄泥岗上歇息。巧不巧就碰到七个贩枣的汉子也在这歇脚。更巧的是白胜挑着两桶酒吆喝叫卖,这里是荒山野岭,四处没有人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岂不蹊跷。
结合这些异向,武松是一个长跑江湖经历过事的人,岂能不对这个提高警惕?人一旦提高了警惕,蒙汗药这些小把戏,在武松眼里就绝难混过去,别人喝不喝不说,武松绝对不会着了蒙汗药这个道。
如果晁盖等人强攻,也绝不会得逞如果是智取不成,晁盖等七人会不会用强呢?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晁盖等人一定会图穷匕首见的。智取不成就动手抢生辰纲,一但动起手来,就要做到干净利落不留活口,不留后患。
可是面对武松他们不会得逞。即便士兵们都被麻翻了,武松一个人,也绝不会落下风。
这边虽然人多,但吴用帮不上什么忙。阮氏三雄水上功夫了得,路上功夫却从未见施展,可见功夫也只是一般。抢劫法术就不好使了,否则公孙胜自己就做就行了,就不会去找晁盖了,不用法术的公孙胜,不足为患。
刘唐的武功在读过《水浒传》人的眼里,都会得出结论,三四个刘唐也未必是武松的对手。
卢俊义和鲁智深,武松都是单人交手,可是刘唐战卢俊义,宋江确是派李应和穆弘三个人围攻卢俊义,从这就可以看出来,刘唐远逊武松。晁盖虽然没有与人交过手的记录,但从书中分析,晁盖的武功即便高于刘唐,恐怕也是强不了许多。
我们都知道武松于人交手却是是遇强愈强。在醉酒的情况下都能打死老虎。而且武松还是一个速胜高手,于人交手都是短时间内就能取胜。飞云浦上就能看出他在博命的状态下,能迸发出怎样恐怖的战斗力。张团练、蒋门神、张督监三个武功好手,却被武松三招两式给杀死。
所以我认为,武松即便是硬扛晁盖等七个人的围攻,这七个人也绝对落不了好,最多是两败俱伤的结果。这种两败俱伤的局面,是晁盖和吴用等人绝对不想看到的。
在两边厮杀的时候,吴用一看势头不对,一定会招呼几个人跑路,不做困兽之斗。
所以无论怎么样,武松都能守住生辰纲,这就是武松和杨志的区别,无论是斗力还是斗智,杨志远远逊于武松。
武松去押镖,能不能守住生辰纲?
换成是武松押送,一路喝着酒,唱着歌,吃着火锅,就可平安把生辰纲护送到京城。
其实只要搞懂了杨志失败的原因,您就会了解武松为何会如此轻松愉快地完成任务。
在押送生辰纲这件事上,梁中书原本的打算派遣十辆车子,亮明旗号“献贺太师生辰纲”。让杨志带着十个禁军,十个兵卒,正大光明地押送赴京。
在老黑我看来,这是最安全,最省事的做法。
首先,亮明旗号,沿路各县城府衙必然不敢怠慢,经过自己地盘时必然会派遣人马协助押送,小心看护。万一真被劫了,也会有这群地头蛇协助,可以迅速破案。
其次,当时各山寨的实力并不强,他们不敢也是没有能力与官府正面对抗。
杨志可能被压抑久了,急于在梁中书面前表现,就否决了这个计划。
他说沿途山寨强盗太多,就是派五百人护送也不行。还不如把礼物都装做十余条担子,我带着十个禁军,伪装成客商,悄悄连夜护送到京城。
看看这计划有多坑爹。本身护送的人就少,还让他们挑着担子赶路。这是生怕己方战斗力太强,先强行削一下体能。
重点是,化妆成商人,强盗们就不抢了?什么样的强盗如此有原则,只抢官府,不抢商人?
但凡有点脑子的,都看得出这个计划有多坑爹。
可梁中书偏偏同意了,可能他被老婆家暴打傻了,或者他根本就没准备那么多礼物。他就希望沿途有人把生辰纲劫走。这样一来,他既不用花钱,对老丈人蔡京也有了交待:“岳父大人,不是我没准备礼物。是礼物又被人劫了。”
(马上过年了,准备看望老丈人的朋友可以学习一下这招。空手去见老丈人,见了之后,就万分悲伤的说准备好的礼物被劫了。丈母娘一心疼你,说不定还会给你钱。)
押送的路上,杨志逼着手下,在大太阳底下赶路,阴凉时休息。这做法和此地无银三百两有区别吗?不就是告诉有心人,我们押送贵重财物,快来抢劫吧。
果然,生辰纲不负众望的被劫了。
另外还有一个可能。这次押送,是杨志和晁盖里应外合,联合坑了梁中书一把。
不信,那看看杨志后面的操作。
呼延灼攻打二龙山之时,是杨志提出了投靠梁山。
二龙山本身战力超强,再联合了桃花山、白虎山,其实力绝对不输呼延灼临时拉来的队伍。
可这时杨志偏偏提出了要投靠梁山,投靠害得他落草为寇的仇人?说杨志和晁盖之间没有猫腻,您信吗?
我猜测,杨志之所以要投靠梁山。就是因为生辰纲一事,是他和晁盖里应外合干的。他提出投靠梁山,就是想找晁盖分赃。
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对,杨志要是和晁盖合作,当时就应该跟晁盖一起走,干嘛要绕这么一大圈?
我猜测是为了名声。江湖好汉最在乎名声,如果杨志联合强盗坑了恩人,绝对会被人瞧不起。名声臭了,在江湖上也就寸步难行了。
杨志绕一大圈,虽然麻烦了一点,却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看到这,各位看官大人,您应该明白武松为什么能轻松完成任务了吧?
首先,武松江湖经验丰富,有勇有谋。孙二娘的蒙汗药毒不毒?多少英雄好汉都被孙二娘放翻,就是武功高强的鲁智深都着了道。可碰到武松就被轻易识破。
飞云浦险不险?武松在绝对劣势下,识破了诡计,反杀敌人。
就吴用那些下三滥的手段,在武松面前根本就不好使。
其次,押送生辰纲其实很轻松。前面已经说过了,梁中书的计划最安全,最省事。
武松脚踏实地,不像杨志急于表现,瞎出主意。所以武松只要按着梁中书的计划来,就没人敢抢劫。
如果真有人,敢在正面动手抢劫,并且成功得手。那说明这人实力极其强大,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碰到这样的敌人,换成任何一位好汉,都不可能只带着二十个人完成护送任务。
不过,这就和本身能力无关了,完全是梁中书安排的人手太少了。
可是,当时各路山贼都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所以,换成武松押送生辰纲,他绝对可以轻松完成任务。
小结可能有人会诟病,武松贪酒,急躁,喜欢惹是生非。
诚然武松喜欢喝酒,但是武松绝对分得清轻重缓急。该喝酒时他喝得比谁都多,不该喝时他一口不碰。
不信可以看武松到了阳谷县后的表现。
到了阳谷县时,武松可曾因为喝酒而耽误了正事?可曾惹是生非过?
哪怕哥哥武大郎被杀后,武松也是想通过正规途径,把事情解决掉。直到正规途径解决不了,武松才自己动了手。
从这就能看出武松是个冷静,谋而后动的人。
而且武松杀了西门庆后,县令都觉得自己对不起武松,心怀愧疚,给武松改了讼词,从而保下了武松一命。
如果武松喝酒误事,惹是生非,县令会对武松另眼相看吗?
至于说武松抢酒打人,追狗掉进河里,被孔明孔亮给抓了这件事。
您应该看看武松当时的处境。武松从一个有志青年,被世道逼迫的落草为寇,心情肯定极度郁闷。所以喝酒发泄,也在情理之中。
武松去押镖,能不能守住生辰纲?
如果是武松押解生辰纲,他一定能完成任务的。理由如下:
武松机警过人,同样是被发配,若非鲁达暗中保护,林冲半路上就被差人杀死;再看武松被发配时,差人的诡诈瞒不过武松,武松反杀差人。
在孙二娘的客栈里,一根毛发、酒碗里有一点点浑浊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虽然是个武夫,但外粗内细,押解生辰纲比人肉馒头店处境要危险得多,武松肯定会倍加小心,识别黄泥岗上的奸诈,而且武松杀伐果断,老管家罗罗嗦嗦的换作武松定早就让他闭嘴,杨志性格就是谦让,给高俅送礼、丢失生辰纲后欲上吊,这种事武松无论如何不会干的。只要武松让老管家闭嘴,就没有士兵敢提喝酒的事,就算喝酒,武松自己也不会喝,凭武松的精明,至少让别人喝过很久确定没事才会喝,那样,就算士兵醉倒,武松一人也能驱赶贼人。
武松去押镖,能不能守住生辰纲?
行者武松肯定没问题!仔细看水浒就能发现,施老先生早已交待。武松打虎后,当上都头,有二个月去了京城办事,其实就是去押镖送🎁,只是施老先生一笔带过而矣!
武松去押镖,能不能守住生辰纲?
我的答案是,武松去押送生辰纲,肯定也守不住。事实上,无论换谁来,都守不住生辰纲。
众所周知,青面兽杨志之所以会选择落草,是因为他在黄泥冈丢了生辰纲。他和军士们喝了下药的酒,结果生辰纲被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和三阮劫走。
生辰纲是梁中书送给岳父蔡京的生日礼物,每年一次,每次都是很多钱。这一次,梁中书送了价值十万贯的礼物,加上老婆蔡夫人送的礼物,价值更多。由于去年被劫过一次,没查出来,所以晁盖才会动心。
杨志丢失生辰纲后,差点自杀,幸亏想明白了,于是和鲁智深落草二龙山。后来,武松也落草二龙山,二龙山实力也因此得到提高。
在梁山108将中,武松是个大力神,曾几十拳打死猛虎,还曾抛起几百斤重的石头,威震安平寨。武松武艺也高,为人也很谨慎,在孙二娘的店里,武松察觉了孙二娘下药,还因此装晕倒制服孙二娘。这也能说明,武松江湖经验丰富。
于是,很多人好奇:如果武松去押送生辰纲,那么他会中计吗?晁盖、吴用等人还能劫走生辰纲吗?
其实,在我看来,即便武松代替杨志,他一样会丢失生辰纲,说不定比杨志还快。为何这么认为?理由如下。
首先,从剧情的发展来看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和阮氏三兄弟,如果不能成功劫取到生辰纲,那么故事便不好发展。这样一来,晁盖等人便没法去上梁山,武松也没法去落草二龙山。
如此看的话,后面的剧情都全部乱了,作者就没法收场了。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武松肯定会丢失生辰纲,只有这样,武松才有理由去落草,晁盖、吴用等人才可能因为白胜被查明,然后再发展出宋江报信,晁盖等人上梁山等事。这样的话,故事是完全不变的。
只有一点变了,那就是杨志变成了武松,其余一切不变,剧情发展丝毫不受影响。
其次,从武松性格上来看杨志为了押送生辰纲,不爱惜军士,还经常打骂军士。因此,这也导致了军士们怨气大,加上当时天气热,所以军士们看到白胜卖酒后,就坚持要买酒喝,哪怕被杨志打也要喝酒。既是口渴的原因,也是和杨志作对的结果。
武松不是这样的人,从后面的情节看,武松爱惜士兵,从没有打骂过士兵。
也就是说,如果武松带着军士押送生辰纲,不会发生打骂军士的情况。但是,别忘了一点,武松爱喝酒,这是他的缺点之一。
武松以前就经常喝酒打架,连累武大郎挨板子。后来,武松还一拳打晕了县里的机密(负责机密的官吏)吓得他跑到了柴进的庄子里躲避。在柴进的庄子,武松还是爱喝酒打架,以至于打架对他印象都不好。柴进一开始看重武松,后来也不太重视他了。
武松为了喝酒,可以不顾一切。
比如在景阳冈打虎之前,店小二劝他少喝酒,结果武松不听,执意要喝,结果连喝十五大碗。遇到老虎时,武松本来醉酒,结果酒都吓成冷汗出来了。幸亏武松力大,武艺高,否则就被老虎吃了。
武松做了行者之后,来到孔家庄地盘,在对方明确说了“青花瓮酒和鸡肉都是那二郎家里自将来的,只借我店里坐地吃酒”后,武松还是暴打孔亮,只为能为了吃上肉喝好酒。最后他喝醉了,跌倒被抓,幸亏宋江在孔家庄,否则只怕会被活活打死。
由此可见,武松是爱喝酒的,押送生辰纲时,天气炎热,白胜卖的又是好酒,武松看到后只怕会带头喝酒。那样的话,白胜或者吴用偷偷在另一桶酒里下药,武松也不会知道。
所以说,若是武松押送生辰纲,只怕比杨志还先晕倒。
第三,从双方实力差距看为了劫取生辰纲,晁盖这边准备很充分,不算白胜在内,还有七个人。而且这七人中,都会武功。
吴用虽然是教书先生,谋士角色,但他曾用铜链分开了激斗中的刘唐和雷横,武艺不会太差,对付一般军士没问题。
阮氏三雄水性很好,但陆地功夫也不差。刘唐不必多说,曾和雷横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武艺属于一流。晁盖力大无穷,曾把青石宝塔托回自己村头,也曾多次带头打仗。公孙胜不仅是法师,陆战也不差,曾在晁盖家打翻十几个庄客。
再看武松这边,只有武松和十余名军士。
就算吴用和三阮去对付军士,剩下晁盖、刘唐和公孙胜,也足以对付武松了。甚至不用晁盖和公孙胜动手,刘唐也能抵御武松。更何况公孙胜法术极高,他如果开大,对付武松会非常简单。
所以,双方实力差距其实很大。吴用在正式行动之前,也已经说过,“力则力取,智则智取”,显然他想到了两手方案,如果智取不成,那就会硬抢。所以,即便硬抢,吴用一方也是有把握的。
最后,从故事演变角度看智取生辰纲这段故事,在水浒传之前,其实就已经有了。《大宋宣和遗事》(水浒一个蓝本)中,就有智取生辰纲的雏形。
当时有一人叫梁师宝,是北京留守(官职),他弄了价值十万贯的金珠、珍宝、奇巧段物,派县尉马安国一行人,担奔至京师,为蔡太师上寿。后来,马县尉到五花营堤上田地里,遇到八个大汉,挑着一担酒,马县尉就买来喝了。
这酒中有蒙汗药,马县尉一人喝完酒晕倒了,八人把十万贯的金珠宝贝劫走了。这八人是谁?就是晁盖一行人。
张大年问:那八个大汉,你认得姓名么?花约道:为头的是郓城县石碣村住,姓晁名盖,人号唤他做铁天王;带领得吴加亮、刘唐、秦明、阮进、阮通、阮小七、燕青等。
人物和水浒不太一样,但故事框架一致,显然,水浒这段故事就是改编自这里。
后来事发,晁盖这八人就邀请杨志等十二人(杨志押送花石纲等候孙立,没钱了卖刀,因而杀了后生,后来孙立等人救了杨志)一起去太行山梁山泊落草。
所以,从故事演变的角度来看,武松如果代替杨志押送生辰纲,一样会被劫取。其实杨志就是代替了马县尉,一路防范也没用。为何?因为原故事就是如此。
当然,你要说武松力大无穷,武艺高超,胆大谨慎,为人精明也可以,说他能打败吴用、三阮、刘唐和晁盖的联手也行,但无论如何,公孙胜是他难以逾越的对手。只要有公孙胜在,换谁来押送生辰纲都没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