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里面武力值第一的是卢俊义还是武松?
无论是卢俊义,还是武松,都做不了水浒传武力值第一。尤其是卢俊义,假如以文本中的武力值而言,卢员外恐怕前二十都进不了。
武松的武力值要高出卢俊义几个档次,虽然也做不得《水浒传》中武力值第一人,但拳脚功夫却是水浒中无人能敌,可谓货真价实的“天下无对”。
卢俊义、武松的武力值都不是《水浒传》第一,那么,他们的武功到底怎样,为何说武松的武力值要高出卢俊义几个档次呢?
武松都是棍棒高手,卢俊义不是梁山副寨主玉麒麟卢俊义被绝大多数读者“公认”为梁山武功第一人,甚至是“水浒传”武力值第一人。因而,又逐渐升格为武功“天下第一”。
其实,在《水浒传》中,卢俊义的武功没有那么高,他只是宋江说的“棍棒天下无对”。但是,在《水浒传》七十回文本中,卢俊义却从来就没有用过棍棒。梁山口被李逵、鲁智深、武松等人戏耍,卢俊义用的是朴刀。
卢俊义的朴刀,类似于现在的柴刀,大概是有刀库之类的砍柴工具。所以,他把这把朴刀藏在了太平车里,到了梁山口,也不用自己带的棍棒,而是把李固的那条杆棒拿过来,扣在朴刀上,做了刀柄。
如此这般操作,能说卢俊义“棍棒天下无对”吗?
活捉史文恭时,卢俊义依然没有用棍棒,反倒是燕小乙扫了照夜玉狮子一棍。棍棒都在卢员外管家手中,而他自己则是用朴刀将史文恭搠下马的。那么,是不是卢俊义是李固、燕青的师父,教了他们的棍棒功夫呢?
肯定不是。书中没有交代李固会不会武功,出门带条杆棒防身,犹如以前人出门带条打狗棒,未必带打狗棒的人都是武功高手吧。
书中倒是交代了燕青的武功来历,小乙哥自己说是“小人靠主人福荫,学得些个棒法在身”。毫无疑问,因为卢俊义收养了燕青,小乙哥便有机会和银子去拜师学艺了。假如燕青的棒法是卢俊义教的,小乙哥又怎么敢在主人加师父面前说这样的话呢?
卢俊义显然是不会棍棒的,他绝对不是“棍棒天下无对”。宋江说的这句话,与《满庭芳》词“惯使一条棍棒,护身龙绝技无伦”一样,都是文本背后的隐喻,影射了一位历史人物。咱们这里不讲隐喻故事,只说文本上的武力值。文本故事中,卢俊义是肯定不会棍棒的。
那么,武松的棍棒技术如何呢?
比如宋江、李逵、史进,等等好汉出门,基本上是带着一把砍柴刀,也就是朴刀,或者挎把腰刀。而武松出门,则是提着一条哨棒。哨棒也是棍棒的一种,比杆棒要短一点,所以是提着的。
我所理解的哨棒,大概就是齐眉棍。小时候练十六式四门棍,师父要求棍棍有响声。棍棒生风,如哨子般啸叫,大概这就是哨棒吧。
但是,练了几年棍,偶尔能有三五棍响就不错了。而且,我从来就没有见识过棍棍都响的高手。那么,武松提着哨棒作为防身武器,这就是他惯使的器械了。当然,我不知武松的哨棒是什么招数,若以武松天生神力看,无论多少棍,武二爷一定能做到棍棍都响。
武松在都监府中,中秋节之夜在院子里拿出哨棒,打了几个轮头,也就是按照套路从头至尾打了几遍。这条哨棒,肯定是棍棍都能响的,否则,施耐庵就不会特别给武松安排这样一条棍棒了。
棍棒是武松的拿手本事,卢俊义根本就不会棍棒,那就不是差着档次了,而是差了好几个档次,被甩了好几条街了。
燕小乙绝对不会相扑,武二郎专打争交冠军说的是卢俊义与武松比武力值,为何又让燕青出来比试呢?还是因为很多朋友认为,燕青是卢俊义的徒弟。
七十回后的“水浒传”,根本就不是《水浒传》,而是续书。大明王朝为了掩盖《水浒传》中隐藏的皇家见不得人的丑闻秘史,腰斩了原著,以反动续书颠覆了原著。这些续书是由不同时期的忠君文人陆续完成的,总的书名叫做《征四寇》。
据当时的资料记载,即便是嘉靖年间刊行的《水浒传》,也只有一百回。现在,就是去掉“插增”的田虎、王庆事,以及征辽事,也很难理出一个通顺的符合文本逻辑的一百回“水浒传”来。这其中的原因,便是在这些故事中,又有人往里“插增”了。
这些“插增”的续书,恐怕就包括“燕青智扑擎天柱”。这段故事与前后文毫无关系,根本就没有必要有这样一段荒诞的文字。也就是在这段来路不明的故事中,燕青自己打脸,说是“自幼跟着卢员外学得这身相扑”。大概是这句无头无脑的话,很多读者才认为燕青是卢俊义的徒弟吧。
奇怪的是,无论施耐庵的原著,还是《征四寇》,卢俊义又何尝会过争交了?更搞怪的是,连高俅竟然也是争交大师了,输给燕青,高太尉当真是毫无颜面了。
《水浒传》中只有蒋门神一人是争交冠军,三年泰岳争交,不曾有对。而武松却是以玉环步、鸳鸯脚,打得蒋门神毫无招架之力。
也有朋友质疑,武松是靠喝酒、偷袭打败了蒋门神。其实,武松若是不喝酒,动起手来,那就是要伤人性命的。施恩只是请武松赶走蒋门神,夺回快活林,所以,武松是“醉打”。后来,在孔家庄与孔亮动手,也是“醉打”,若是没喝酒,孔亮就死于非命了。
打虎之前,武松也是醉酒了,那老虎为何就毙命了呢?其中的缘故,便是老虎扑来之时,“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这只猛虎何当受死,谁让它把武松的酒吓醒了呢?
卢俊义、燕青都是不会相扑的,武松则专打争交冠军。施耐庵极其赞赏武松的拳脚,招式的名称都写出来了,书中说:这一扑有名唤做 “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
卢俊义根本就不会拳脚,这又不知差了几个档次了。
武松做不了水浒传武力值第一卢俊义根本就不是武松的对手,即便是用刀,也不是武松的下饭菜。武松的那对雪花镔铁戒刀,与一百单八将大有关联。神秘头陀项上挂着的一百单八颗人顶骨串成的数珠,暗示此人的杀人之数。而这个神秘头陀其实就是武松的本尊真身。
神秘头陀为何就是武松的本尊真身,我在其他文章中早就解读过了,此处不再重复。此处只说武松的刀法也是非常高的。比刀法,武松同样要甩卢员外无数条街。
武松的枪法水平恐怕也不低,张都监曾在中秋筵席上,向武松讨教过枪法。尽管张蒙方是虚情假意的,但武松不会说谎,花言巧语骗对方,武松一定是枪法高手。
武松似乎没有骑马单挑高手的经历,卢俊义又何尝在马上与人厮杀过呢?活捉史文恭,恐怕也是步战了。
武松天生神力,是《水浒传》中排名前三的超级大力士,卢俊义也是望尘莫及的。
尽管武松的武力值能够碾压卢俊义,但同样也做不了《水浒传》武力值第一人。梁山之上,若论综合战力,应当是鲁智深第一,武松恐怕难以超越花和尚。
鲁智深俗名鲁达,曾经是老种经略相公帐下的关西五路廉访使,也就是书中三个镇关西之一。鲁达的“镇关西”,仅从文本理解,应当是凭借武力打出来的。鲁达是一员边关战将,作战勇猛而镇,声名镇住了关西五路。花和尚的战场经营恐怕是武松不能相比的,整个梁山也无人能及。
鲁智深步战、马战都是超一流的水平,曾经与杨志、呼延灼战平。论战场单挑高手的战绩,武松也不如花和尚。在两人神力相当的前提下,鲁智深的综合武力值肯定要高于武松。
武松在梁山都做不了武力值第一,那就肯定不是《水浒传》武力值第一人了。武松能甩卢俊义好几条街,论武力值第一,卢俊义那就更不需要提及了。
其实,鲁智深也做不了《水浒传》武力值第一。《水浒传》中真正的武力值第一,不是史文恭,也不是关胜,更不是林冲,而是“托塔天王”。
《水浒传》中有两个托塔天王,除了晁盖,还有一人。那么,书中的“托塔天王”究竟是谁,“托塔天王”为何是《水浒传》武力值第一,这是题外的话,本回答按下不表。
水浒里面武力值第一的是卢俊义还是武松?
每次谈论到武松的问题,都免不了被人评论为武吹。这次题目厉害了,直接就让武松去争水浒第一的位置,这是让武松成为众矢之的啊。不过我还是想说,单打独斗,不用法术,舍命厮杀的话,没人可以胜得了武松。
首先简单提一下卢俊义,卢俊义属于天赋好,武艺高的选手,棍棒天下无双,这个名气不是吹的,是已经存在多年了。而且上了梁山以后,他表现的也很扎眼,不愧为天下无双的名头。可是卢俊义有一点不行,就是他心里俗念颇多,而且出场就是天下无双,多年以来,也没有什么长进。你看他开始就扬言要荡平梁山,后来被宋江吴用骗上山后,还不是一马当先,冲锋陷阵的。最后燕青劝他隐退,他想的是好不容易立了那么多功劳,理应享受功名利禄。所以境界上就没有增长。
武松为啥厉害呢,是因为武松一直在进步,潜能不断被激发,无论是武艺还是思想都在进步。武松经历过两次蜕变。
一次是武松打虎,本来武松是一个市井不良少年,有着一身蛮力,不知跟谁学了些武功,虽然挺厉害的,但也就那样吧。可是偏偏出来一只大老虎让它打。老虎的实力不了解的可以动物园看一下,那是可以让人一接触就浑身瘫软的动物,块头比人大的多,力气比人大的多,最要命的是速度还比人快得多,这一旦遇到了,没法打啊,直接就要跪。但是武松大大直接赤手空拳把它打死了,这次成功,不仅让武松扬名立万,更是大大锻炼了武松的实战能力:对手再厉害,还能猛过老虎不成,一样打过去好了。
第二次是血溅鸳鸯楼以后。本来武松打死老虎,做了都头,算是半只脚踏进了官府,以后再也不用做小混混了。不说荣华富贵吧,起码娶个媳妇生个孩子,小日子过过不错的。可是偏偏潘金莲勾结西门庆杀了他哥哥。这时候的武松急躁了吗,杀人了吗,丝毫没有,多日来官府熏陶,他已经从一个冲动莽撞的少年汉变成了一个精明稳重的武都头。他是先找证据报县官,是县官不理睬他才杀人的。但是他杀人仍然是有理有据有力有节的,找来邻居街坊作见证,也没有滥杀无辜。这时候的武松有能力有血性有理智,对官家仍有幻想。
再后来嘛,武松被发配,路上展示了一手单手甩巨石双手再接住的绝句,他的神力潜能愈来愈激发出来。后来由于被人陷害设计,他的幻想美梦彻底被击碎,武松震怒了,兴许是之前杀西门庆潘金莲激发了他血腥的一面,这次杀人,他是一个不留。对手都不是弱茬,他一下不分主从善恶全部杀掉,对武力的锻炼倒是其次,关键是他的心已经彻底冷了。心冷的人动起手来,已经很难出错了,配合他打虎时候无比的敏捷度和抛大石的神力,招招就是要人命。
施耐庵浓墨重笔塑造武松这么一个形象,也许是为了圆自己一个英雄梦吧。很多人诟病武松不行,就是说他没跟一流高手打过,好吧,反正在他们眼里,这蒋门神、张团练啥的都是菜鸟,贝应夔堂堂方腊将领,也只是水货。可是我觉得不是这样,武松杀贝应夔那么干脆利落的手段实在太可怖了。如果描写他跟其他水浒好汉对打,估计大部分对手差不多也是这样,一拉一拽一刀劈死,那好汉还能凑足一百零八个嘛。别忘了,武松血溅鸳鸯楼后,心就冷死了,出手可不留情。
而且武松从开始想着投奔朝廷到后面反对招安,再到最后看开一切,断臂后激流勇退,这个思想觉悟进步甩卢俊义几条街啊。
所以啊,武松就是这么厉害,思想觉悟进步快,武功进步快,心性进步也快,真打起来,小麒麟是干不过他的,其他什么貔貅老虎豹子应龙啥的更不行了。
水浒里面武力值第一的是卢俊义还是武松?
水浒传武力值第一的,当然是卢俊义。
施耐庵先生很聪明,他从来不让棍棒功夫天下第一的卢俊义和梁山里的人打斗。卢俊义第一次被骗上山,是因为不识水性被张顺掀翻小船,落入水中被众人捉住。这当然算不上面对面打斗。
生擒史文恭,是卢俊义的高光时刻。因为梁山没人能打得过史文恭,也就无法给大寨主晁盖报仇,只好请来卢俊义,把武林第一高手的名份拱手让给他。只此一件事,就奠定了卢俊义在梁山的地位,无人能撼动。否则为什么不让武松去与史文恭打斗呢。
回过头再说武松。
论名声响亮,梁山没有第二人能超越武松。在全书中,他一个人就占了十章,素有武十回之说。武松打虎,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事实上已经是天神下凡一般的人物。
但是,武松打遍天下无敌手,打的都是些什么人呢?有头有脸的无非以下几位:
第一是怒杀西门庆。西门庆虽说会点武功,但他毕竟是个作买卖的,压根不是武林中人。何况整天花天酒地寻花问柳,有点武功也早废掉了。他的作用无非是给民间弄出些花边新闻,武松杀他也无非是成全一桩风情艳事而已。
第二是醉打蒋门神。蒋门神可以算个人物,块头比武松大,也有两把刷子。但是与靠武打吃饭的武松来比,等于是业余对专业,根本不在一个等级线上。武松只用了他的看家绝学”玉环步,鸳鸯脚“,三下五除二几秒钟就解决了战斗。至于电视剧里描写的那么热闹,纯属是搏人眼球,原著里根本就没有那回事。
第三是大闹飞云浦。在飞云浦劫杀武松的四个人,有两个是押送犯人的官差,另两个是蒋门神的徒弟。官差就不用说了,武功拿不到台面上来。至于蒋门神的徒弟,武力值自然要在蒋门神之下。这四个人劫杀武松,无非是借着武松身披枷锁的劣势,再搞个突然袭击。哪知武松早有防备,先下手为强,轻松就解决了战斗。
第四是血溅鸳鸯楼。武松在鸳鸯楼一口气就杀了十五个人。当时蒋门神,张都监,张团练正在喝酒等待武松的死讯,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武松从暗处冲出来,对着蒋门神劈头盖脸就是一刀,把椅子都砍翻了。也就是说,蒋门神没等还手就已经身首异处。武松回手一刀,正好砍在张都监脖子上,一命呜呼。三个人里只有张团练得以还手,操起一把椅子迎面砸过来,武松借势推过去,把已经半醉的张团练推倒在地,上前一刀就砍下了头。
可见这三个会武功的人,只有张团练一人和武松过了一招,其他两人根本没作任何抵挡,瞬间就没命了。至于电视剧里搞的那些花里胡哨的打斗,不过是图个热闹而已。其他被杀的马夫更夫丫环佣人养娘夫人,就更不值一提了。
第五是夜走蜈蚣岭。在蜈蚣岭上,武松先是顺手杀了一个道童,然后和飞天蜈蚣王道人交手几个回合,便手起刀落结果了对方性命。
这个过程很简单,故不必浪费笔墨。
由此可见,武松杀人如麻,被杀者都不是武林强手。武松名声显赫的缘起,重在过程精彩,并不在武功强弱。
因此,施耐庵先生塑造武松这个人物,重点是表现他的性格和气质,并没让他在战场上比拼厮杀。所以武松上梁山后,只跟在鲁智深后面当个步军头领的二把手,再也没有了高光时刻。南征方腊被包天乙的混元剑从天而降砍断左臂,然后就出家六合寺,了此了一生。
总结:综上可见,武松与卢俊义相比,前者是故事精彩,情节多多。后者是故事寥寥,情节单一。
但也正是这鲜明对比才能看出,单纯论武力值,武松是弱于卢俊义的。
水浒里面武力值第一的是卢俊义还是武松?
就武力值而论,还应首推卢俊义。虽然武松的经历使他名震江湖,但均非决胜于疆场上的争锋。在梁山十分强大时期,听到了河北玉麒麟卢俊义的名头后,宋江顿时产生了要赚卢俊义上山入伙的想法,目的就是抵抗朝廷官兵的围剿。这说明了卢俊义的价值超过了武松,不然何以费尽心机和周折非赚卢员外上山不可?卢俊义上山后首战即生擒史文恭,为晁盖报了仇,了却了晁盖的怨恨。后来在招安后的征战中大显神威,独挡一面,为朝廷立下了大功。这个作用武松是达不到的,武松的作用只在于单打独斗中创造胜绩,相比作用的大小显而易见。因此,卢俊义的武值高于武松。
水浒里面武力值第一的是卢俊义还是武松?
先说结论,水浒里武力值(只谈武艺,不说法术)第一未必是卢俊义,但是在梁山108将中,武力值一定是卢俊义,武松得往后靠靠。
108将中,行者武松,因为快意恩仇,有仇必报,所以很多人都喜欢他。加上武松有过“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等出彩事件,所以粉丝也很多。
正因为武松力大无穷,武艺高强,所以很多人喜欢点评武松的武艺,让他和高手比武。
比如,武松和鲁智深比,武松和林冲比,武松和李逵、五虎将、八骠骑、方腊部下大将比,个别人甚至让武松和公孙胜比。说来说去,有些人就是觉得武松最厉害,水浒好汉中他无敌,比卢俊义还厉害。
但是,吹捧武松可以,说他比卢俊义都厉害,就有点过了。
先说卢俊义实力
就武艺而言,卢俊义不能说是水浒第一,起码也是梁山第一。
赞诗就不拿来做证明了,毕竟赞诗就是夸人物,有些甚至会夸大吹捧。光是看实例,也能发现卢俊义的武艺,梁山无人能比。
比如卢俊义经过梁山时,宋江为了活捉他,安排了不少高手车轮战卢俊义。
起初是李逵,斗了三回合,他跳出圈子跑开了;接着是鲁智深,依然是斗三回合跑了。再往后,则还有武松、刘唐、穆弘、朱仝、雷横。等卢俊义累了,花荣、林冲、秦明、呼延灼、徐宁又带着大军围攻。陆地将领斗过后则是水军出现,李俊和阮氏三雄来了后,最终擒获了卢俊义。
尽管吴用这么安排,不是真正交手,但可以发现,为了活捉卢俊义,梁山出动了12名陆军大将和4名水军大将。就这个阵势,侧面说明,卢俊义很厉害。若是不厉害,何必要出动那么多高手?整本水浒中,除了卢俊义,谁有这般待遇?
征辽时,卢俊义两次战斗更能体现其战斗力。
当时,朱武的鲲化为鹏大阵没起到作用,梁山大军被冲散了,卢俊义和大部队失去联系。结果,卢俊义两次遇到强敌,但他都解决了。
卢俊义一骑马一条枪,力敌四个番将,并无半点惧怯……耶律宗霖把刀砍将入来,被卢俊义大喝一声,那番将措手不及,着一枪刺下马去。那三个小将军各吃了一惊,皆有惧色,无心恋战,拍马去了。
第一次,卢俊义遇到了耶律四将,他没有退,以一敌四,干掉其中一人,吓跑了另外三人。要知道,耶律四将之前的对手是关胜、呼延灼、徐宁和索超,要么是八骠骑,要么是五虎将,而且“四对儿在阵前厮杀,绞做一团,打做一块”,打了不止三五回合,他们都没落下风。
即是说,耶律四将的本领,至少也是八骠骑的水平。
卢俊义一人单挑四个八骠骑级别的猛将,还能从容干掉一个,吓跑三个,实在太厉害了。这个水平,别说梁山108将,就是整本水浒,恐怕也找不到第二个(公孙胜这样的法师除外)。
后面,“又撞见一伙辽兵,约有一千余人。被卢俊义又撞杀入去,辽兵四散奔走。”一个人遇到一千人,不躲开反而冲过去,居然还杀退了这些人,搞得辽兵失散奔走,这什么概念?说卢俊义以一当千不为过吧?这个水平,梁山谁能达到?
再看武松的实力
武松确实力大无穷,武艺高强,但是这不代表他无敌。
事实上,鲁智深就是武松过不去的坎儿,因为鲁智深同样力大无穷,武艺高强。呼延灼可能也是武松的强劲对手,因为三山合力打青州那会儿,二龙山头领就和呼延灼交过手。
第一次,是鲁智深对阵呼延灼,结果五十回合打平手;第二次,是杨志对阵呼延灼,依旧是四五十回合平手。
再后来,三山只能求助梁山宋江。宋江问起战况,杨志是这么说的。
杨志道:“自从孔亮去了,前后也交锋三五次,各无输赢。如今青州只凭呼延灼一个,若是拿得此人,觑此城子,如汤泼雪。”
如果武松厉害,天下第一,直接让武松出战得了,怎么会各无输赢呢?而且杨志明言,青州只凭呼延灼一个在抵抗,说明什么?说明武松也打不过呼延灼。
至于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也不能说明武松武艺多厉害。
因为蒋门神武艺本来也不高,武松一招“玉环步,鸳鸯腿”就解决了。鸳鸯楼上,张团练、张都监和蒋门神也都喝醉了,武松杀他们没费劲。
飞云浦上,武松打的是四个菜鸟,而且打了时间差,两脚踢下两个,剩下两个吓呆了,根本没反抗,武松扭开枷,几刀解决。然后武松下去,把踢下去的两人先杀一个,问清另一人状况后,也杀了。
事实上,武松或许拳脚厉害,刀法并不厉害。为哥哥武大郎报仇时,他提刀去杀西门庆,结果居然被西门庆踢掉了手中刀。后期武松拿到了神器戒刀,才能够如虎添翼。
有人说,作者说过武松有万夫不当之勇,但这不能说明什么。后来的耶律国珍、耶律国宝,也都有万夫不当之勇,结果呢?照样被董平和张清轻松干掉。
有人说,武松机敏,能识破孙二娘诡计。但是,别忘了,武松是看到了馒头里有根毛,所以提前留了心眼,而且他听过十字坡的传说。另外,张都监为了陷害武松,准备了一个多月时间,武松也没能识破。
这些都能说明,武松不是完美的人,他有短板。
诚然武松厉害,但是他和卢俊义差距还是有的,可能不大,但确实存在。
赞诗里的话就别拿来说了,毕竟杨志“刀能安宇宙”,谁也比不了。
有些人为了证明(或者吹捧)武松,甚至提出严苛的条件。比如,让武松徒手和某人打架,谁能赢?把武松和某好汉关在笼子里比武,谁能胜利?只论拳脚,不论兵器,武松和某将领死拼到底,谁能活下来?
要吹就直接说,何必拐弯抹角?不如干脆说“让大家一起打虎”或者“让大家和武松比赛炮石头、扳手腕”喽?这样的话,武松胜利率也许更大(未必赢得过鲁智深)。
《水浒传》中,林冲、武松、史进、鲁智深、燕青等好汉,我都喜欢。但是,喜欢一个人,不是要把他吹到天上,把他吹成神。
水浒里面武力值第一的是卢俊义还是武松?
我仔细观察了这个问题,发现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写着“笑谈水浒”,琢磨了好一会儿,终于明白了,提问者是想让作答者笑谈水浒。
有了这个前提,我就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可以负责任的讲,水浒里面武力值第一的不一定非要在武松和卢俊义里面选哦。
卢俊义先放一边,说实话,他的武力在梁山上都排不到前十,所以根本就不用分析。我这里单挑武松来讲,他一路走来,打过老虎,打过西门庆,打过蒋门神,打过飞天蜈蚣,还血洗过鸳鸯楼,以及跟一条黄狗干过一架。
貌似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除了在最后一条黄狗身上栽了以外,其余人基本都是秒杀,无人能躲过武松的攻势。
但细细想来,这些人里面其实有一个是被我们大大低估了的,甚至我都怀疑,他的武艺在水浒中也能排到前面,他就是蒋门神!
蒋门神第一次跟武松交手,完全是大意了,根本就没使出真正的本领!
当初武松听施恩介绍完蒋门神后,他的内心还是相当担心的,毕竟能把施恩揍得三个月下不来床,其实力也不是吹出来的。
正因如此,武松才制定出醉打的策略,当然,这个醉,也并非是真醉,不过是策略而已。
从蒋门神的角度来看,自己家的酒店里来了一个醉汉,满嘴胡话,还流里流气的,更可恶的是,竟然敢调戏自己的小妾。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抓住这个醉汉,胖揍一顿,既能挽回小妾被调戏的面子,也能震慑一下其他人,也就罢了。
可惜,蒋门神啊并不知道,武松是专门来找事的,根本就是在迷惑蒋门神:
“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
可惜啊,蒋门神是万万没想到,面前的这个醉汉并非战五渣,而是战神级别的。结果就是武松在蒋门神面前挥了两拳,随后撒腿就跑……
蒋门神是谁啊,见多识广的,啥人没见过,这种醉汉他见得多了。无外乎酒壮怂人胆,在自己这种练家子面前,自然怂了,毕竟整个孟州城自己都难逢对手。
结果就是,蒋门神带着一分的警惕,对付百分百专注的武松,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蒋门神后面在追,武松在前面冷不丁来了个回马踢,正好就踢到了蒋门神肚子上。蒋门神刚喝了一通水,吃了个大西瓜,这一踢,就得低头,一低头,武松又是一脚,踢中了额头。
肚子一脚,额头一脚,这两脚都是瞬间发生的,蒋门神一下子就懵逼了:
“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脸上便打。”
蒋门神确实是一个练家子,但是在第一次跟武松的对战中,根本就没发挥出来就结束了。
要知道上一任快活林霸主施恩,在蒋门神面前,就是个渣,差点被锤死:
“小弟不肯让他,吃那厮一顿拳脚打了,两个月起不得床。”
况且蒋门神也不是野路子出身,而是正儿八经的练家子:
“原来有一身好本事,使得好枪棒,拽拳飞脚,相扑为最。”
当初武松对战西门庆的时候,是直接抱住他,扔楼下去了,若是武松采取同样的策略去抱蒋门神,大概率会被蒋门神反杀。
但武松巧妙地避开了这一点,采取了迂回战术,趁人不备,突然出击,最终胜利。
更重要的是,蒋门神啊,最近有钱了嘛,刚娶了一个小妾,夜夜笙箫,日日寻欢的,身子早被掏虚了:
“蒋门神虽然长大,近因酒色所迷,掏虚了身子。”
身子虚了,还大意了,再加上武松上来就施展了绝招“玉环步”、“鸳鸯脚”。就跟斗地主一样,蒋门神以为你最大的是颗J,结果你上来就扔了王炸。
如果都像武松这种打法,别说是蒋门神了,就算是林冲林冲、鲁智深、杨志,也会被打个措手不及,跪地求饶。
毕竟,人家施耐庵老爷子自己都在书中讲了:
“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
这还没算上武松的醉酒光环,自带被动技能的:
“你怕我醉了没本事,我却是没酒没本事。带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
如果蒋门神真是弱鸡的话,武松也不会做足了准备,当天就得奔过去锤死他,而不用等明天。
更不用喝酒聚集大招:
“那时节我须烂醉了,好下手,又有力,又有势。”
你看,武松都把蒋门神重视到了老虎的地位,能说对手弱吗?
而武松跟蒋门神的第二次对战,更是让对方毫无地方,打了个措手不及。
单从张团练的角度思考也能想通,他放着表忠心的武松不用,偏用蒋门神,说他武艺差,也是有失偏驳的。
而且武松摸上鸳鸯楼的时候,蒋门神是万万没想到,自己还躺在交椅上的。
关于这个交椅,在书中也是出现过好几次,武松第一次对战蒋门神的时候,蒋门神一开始就是躺在交椅上,在大树下乘凉的。
我们再看武松杀人的顺序:
如果我们是武松,进门见到三个躺在交椅上喝酒的人,你会先砍哪个?
要是按仇恨程度讲,肯定要先砍张督监啊,他才是陷害自己的凶手。但若是按照威胁度来讲,就必须先砍武艺高强的那个,不然他从椅子上起来,岂不麻烦了?所以,蒋门神又是第一个被砍的:
“说时迟,那时快,蒋门神急要挣扎时,武松早落一刀,劈脸剁着,和那交椅都砍翻了。”
蒋门神也倒霉的,他其实已经得了恐武症,就跟咱们足球一样,现在不仅恐韩,恐日,连越南都开始怕了,这就导致,从气势上就输了一大截:
“蒋门神坐在交椅上,见是武松,吃了一惊,把这心肝五脏都提在九霄云外。”
蒋门神被砍了后,张督监也要从交椅上下来,于是挨了第二刀:
“那张都监方才伸得脚动,被武松当时一刀,齐耳根连脖子砍着,扑地倒在楼板上。”
前面两个一砍,就给了张团练时间,所以他才是有时间从椅子上下来,并跟武松决斗的。
“见剁翻了两个,料道走不迭,便提起一把交椅轮将来。”
张团练也完蛋了后,第一个被砍的蒋门神又起来了,可见人家的战斗力确实强悍:
“蒋门神有力,挣得起来,武松左脚早起,翻筋斗踢一脚,按住也割下头。”
看了没,武松是故技重施,又是踢左脚,又是翻跟头再踢一脚,这不还是“玉环步”、“鸳鸯脚”吗?
蒋门神第一次是被武松锤老虎般的拳头,锤了好多拳,换成是老虎,都被锤死了,可是蒋门神并没有。第二次,武松一见面,就先给了蒋门神劈脸一刀,即使这样,他还能爬起来继续战斗,可惜又中了招。
两次对战蒋门神,武松两次都用了绝杀技,一次是蒋门神大意 ,一次是蒋门神猝不及防,两次较量,都不是蒋门神的真实本领。
估计,走在黄泉路上的蒋门神,也得大喊一声:
“姓武的,我不服!”
所以,要说水浒武力第一的是谁,我觉得蒋门神也不差嘛,不一定非得在武松和卢俊义里面选嘛。
哈哈,笑谈水浒!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