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水浒人物很多出自山东?
《水浒传》中,有很多人物出自山东,除了梁山好汉中的37人外,还有郓城县、阳谷县、青州府、东平府、东昌府,以及济州、登州、沂州、莱州等等山东地界内有名有姓的人物,假如把这些人物都统计进了,施耐庵笔下的山东人就更多了。
那么,《水浒传》中为何写了这么多山东人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应当是梁山就在山东境内,梁山好汉的故事大部分都发生在这个区域。
其实,按照蓝本故事和历史解读,梁山好汉在山东的故事并不多。如此,为何施耐庵就十分热衷于写山东故事,写山东好汉呢?
山东好汉暗合三十六天罡之数因为地名的变迁,以及施耐庵借地名隐藏历史真实,书中有几个好汉籍贯交代得不是很清楚。比如,铁叫子乐和是茅州人,茅州在哪里呢?绝大多数朋友认为,茅州就是现今山东的昌邑。我倒不这样认为,不能因为乐和出现在了登州的故事中,就把查无来历的“茅州”说成是山东下面的一个地方。
关于乐和为什么被写成是茅州人,我在前不久的回答中解读过这件事。《水浒传》中的茅州,应当写的是道教上清派的发源地江苏句容的茅山。洪太尉去请张天师,居住的就是上清宫。这是施耐庵一击双鸣,既暗写了宋徽宗,又暗写了宋真宗。
究竟是怎么回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对乐和的解读。
我比较赞同梁山好汉中有38人一说,但应当去掉乐和,这样,就剩下了三十七人。大聚义时,晁盖不在一百单八将之列,于是,上应天星的山东籍梁山好汉恰好就是三十六人,暗合三十六天罡之数。
为什么是这样的呢?我认为,一部《水浒传》再精彩,都得有魂,魂是人的精神气。没有人物的小说绝对是没有魂魄的,哪怕是写动物的、写太空的、写神怪的小说,都是拟人化的,否则,就没有办法讲故事。
《水浒传》是以梁山好汉为龙骨架讲故事的,一百单八将的聚集地就在山东境内,大多数故事也是发生在山东。因而,《水浒传》故事的魂就在山东,山东好汉就是《水浒传》故事的魂。我十分赞同这样一句话:无有山东英雄,焉有水浒魂魄?
梁山山东籍好汉不止三十七人上面说了,梁山总共有三十七,天罡地煞中又恰合三十六之数,为何这里又说不止这个数了呢?
《水浒传》依据了正史、野史,其中,有两大蓝本。梁山三十六天罡主要出自《宋江三十六人画赞》,而这部蓝本中,只有人物和以四言诗简介的故事,没有交代人物的籍贯。另一部蓝本《大宋宣和遗事》中,也有一个梁山三十六人名单,而且,大部分人都交代了大致的籍贯。
《大宋宣和遗事》写梁山的故事,是从智取生辰纲开始的。这也难怪有专家凭此孤证,断定《水浒传》前十来回不是施耐庵写的。这样的观点,无非是为了证明施耐庵死于洪武三年,而“洪太尉误走妖魔”的故事中又出现了“朱洪武”,这就是后人补写的了。
专家的观点咱们不去讨论,这里专讲“智取生辰纲”的故事。
在笔记体野史中,智取生辰纲总共是八个人:晁盖、吴加亮、刘唐、秦明、阮进、阮通、阮小七、燕青,他们都是山东济州府郓城县人。这样一来,秦明、刘唐、燕青就是山东“输出”的好汉了。
生辰纲大案破获后,县尹差一直闯董平去石碣村捉拿晁盖。因为宋江报信,董平扑空,吃了限棒。晁盖上梁山后,宋江有一次回家探望父亲,路上遇到了杜千、张岑,以及打鱼的索超。索超说:“小人们做了几项歹事勾当”,便要宋江便推荐他们上了梁山。宋江便写了一封信,连同董平一起,把杜千、张岑、索超送上了梁山。
如此,梁山好汉中又得增加四条山东好汉了。
从《水浒传》如此集中地写山东故事,写山东好汉的文本分析,我甚至产生了施耐庵有可能是山东人的念头。施耐庵对山东十分熟悉,地名都写到了“村”,以书中的地名,暗藏了诸多历史大事件。
恐怕,这是《水浒传》人物为何出自山东的最根本的原因吧。
《征四寇》污蔑了梁山好汉《水浒传》中的山东籍梁山好汉个个顶天立地,都将成为抗金保境的大英雄。林冲曾经在朱贵酒店题诗:京国显英雄,威镇泰山东,就是梁山好汉在山东一带抗金的大伏笔。因而,在施耐庵原著中,梁山好汉还将在山东演绎更加精彩的英雄故事。
但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却是被一部伪书《征四寇》所颠覆的残缺《水浒传》,梁山好汉成了向宋徽宗屈膝乞降的投降派。“山东呼保义”也被写成了一心只想招安,把梁山好汉带进沟里的卑鄙之辈。
施耐庵的原著中,宋江、关胜、朱仝是关羽的化身,分别象征梁山的忠、勇、义,这三个字中,最能体现梁山好汉的是“忠义”。而这两个字,都是以山东好汉来寓意的,“忠义”就是山东好汉的一大特征。除了宋江、朱仝,还有李逵、武松,这两个非常著名的梁山好汉,除了满怀忠肝义胆而外,同样体现了梁山的“勇”。
但是,续书中却说,武松、李逵反对宋江招安,大闹了菊花之会。从我对《水浒传》的认知来解读,这段前后不搭的故事根本就不存在,极有可能是1940年之后编造的。宋江绝不会乞求招安,武松、李逵也绝不会反对宋江搞窝里斗。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在晁盖、宋江的率领下,攻打州府、斩杀了好几个朝廷命官,这其中,就包括宋徽宗的国舅慕容知府。又两次攻打曾头市,诛杀汉奸史文恭、苏定,全歼了北宋境内的金兵。
在施耐庵的笔下,晁盖、宋江这两任寨主与官府作对,反皇帝、杀金兵,绝对不会屈膝投降。
所以,必须把《征四寇》从《水浒传》驱逐出去,为《水浒传》正名,为梁山好汉正名。这样拙劣、低俗的伪作,怎么能够寄生在伟大的著作之中,堂而皇之地享受“四大名著”的荣耀呢?
简单地写这么些,以致敬《水浒传》中的山东好汉。
梁山好汉来自四面八方,各个阶层,人人都是英雄豪杰,抗金保境的忠义之士。书中说: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天地显罡煞之精,人境合杰灵之美。每一个梁山好汉与山东好汉一样,都是施耐庵笔下的天罡地煞,人杰地灵。
为什么水浒人物很多出自山东?
山东自古出豪杰。今天依然如此。
为什么水浒人物很多出自山东?
第一,水浒在山东境内,
第二,那时没有动车,交通不便!
为什么水浒人物很多出自山东?
水浒传中的108将各有各的特点,出身也不一样,曾有人统计过水浒传108将的籍贯如下:
(一)山东省38人
(二)河南14
(三)河北省11
(四)江西8
(五)江苏7
(六)山西6
(七)安徽4
(八)陕西3
(九)湖南3
(十)天津2
(十一)海南2
(十二)湖北2
(十三)辽宁、甘肃、北京各1人
(十四)籍贯不详的5人
我们可以看出来,山东河南河北就占了63人,因为我们都知道水泊梁山本身就在山东,而且山东人性格豪爽,敢作敢当,有股闯劲,后世的闯关东也多是山东人,才有单田芳老师这样评价过“自古山东出英雄,梁山好汉最著名,替天行道人称颂,名垂青史第一功”,其他就算不是山东周边的英雄好汉,也是在山东周边为官的,因为局限于古代的交通工具,比如病尉迟孙立,籍贯海南,但是本人是在登州为官,如果在海南为官,以当时的交通方式、信息传播的方式,远在山东的水泊梁山又怎么知道几千公里外的一名好汉呢?就算知道,怎么去接?一来一回就要一年!
而且当然北宋的都城就在河南,离山东也很近,故事在天子脚下展开才更有戏剧性,远离天子,最多也就是方腊田虎!还有一个原因是水浒传的原型故事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据《东都事略侯蒙传》:“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
所以水浒人物多山东豪杰,也是可以理解的!
为什么水浒人物很多出自山东?
这是因为水泊梁山就在山东,所以,近水楼台,投奔上梁山的山东人较多。
为什么水浒人物很多出自山东?
梁山是英雄们的根据地又是在山东境内所以以山东多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