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有什么用途?
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蒲公英同时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蒲公英有什么用途?
蒲公英有哪些用途?
蒲公英是菊科蒲公英属植物,该属的种类很多,世界上有2000多种,我国有七十种呢,它们的叶片、花、果实等形态都有差异的。在我们这里秦岭北坡西段就有四个种,即蒲公英、华蒲公英、药蒲公英、川甘蒲公英等。分布最普遍的就属蒲公英了,下面谈谈蒲公英的用途。
第一,蒲公英也叫婆婆丁、地丁菜等,在我们当地常叫“革老菜”(译音),在以前我知道它能吃,当时生活困难,蒲公英和苦菜是充饥的“姊妹菜”。到了现在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蒲公英仍然是人们喜爱的野菜之一,食用部分是蒲公英的幼苗、嫩叶和嫩花及葶,吃法很多,可凉拌、做馅、做汤等,花葶可生吃。
第二,据现代研究表明,蒲公英的根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赛醇、蒲公英甾醇等物质,有清热解毒、利尿散结等作用。药用时请遵医嘱。
另外蒲公英的果序在成熟后圆球形白色的,风吹后随风漂移,小时候我们经常拿它玩。
蒲公英有什么用途?
蒲公英也是从民间到临床医生应用都非常多的一味药,近几年来,在一些商家的操作之下,也变得越来越火热。那么,这一篇就来好好聊聊蒲公英的功效以及能不能长期服用!
蒲公英的功效及临床应用蒲公英最早载于《唐本草》,其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本草纲目》云:“蒲公英生食治感染性疾病尤佳。”《本草新编》谓:“蒲公英,至贱而有大功”,《医林纂要》称之:“补脾和胃,泻火”。
所以从上面本草的著作中可以得知,蒲公英最主要的功效还是清热解毒,清热利尿。随着不断的应用,蒲公英也被广泛的应用于乳痈,被称为治疗乳痈的要药。
在临床的配伍应用上,如果是用于乳痈,疮痈,常常配伍金银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清热排脓之品,以增强其清热消痈的作用;
此外,蒲公英还具有清热利尿的作用,用于热淋、黄疸上,常常配伍金钱草、车前子以增强其清热利尿的作用。配伍茵陈、栀子以增强去利胆退黄的作用。
蒲公英的应用禁忌蒲公英为苦寒之品,是治疗热毒内外痈肿的常用之品,尤其善于治疗乳痈,但也正是因为它的苦寒之性,所以以下的几类人群应当谨慎使用。
1. 阳虚体质的人。蒲公英药性寒,用量过大又具有缓泻作用,因此,有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表现的人应慎用。
2. 行经期的女性。蒲公英寒凉,可凝滞血脉,引起经期不适。
3. 哺乳期女性。蒲公英过于寒凉,容易伤及母体,也会引起婴幼儿不适。哺乳期间,如需使用,应以鲜品捣烂或干品水煎液外敷为宜。
4. 孕妇。蒲公英具有通利下行之性,有滑胎、动胎之弊。
5. 过敏体质者。有少数人对蒲公英过敏,接触后易产生荨麻疹,这类人应慎用。
蒲公英应用疗程蒲公英已经被吹捧为能够治疗和改善很多疾病的神药,常常被作为养生保健的“日常之品”,有些人甚至将他们晒干保存后,四季都吃。然而,从中医角度而言,对于这一类的苦寒之品,从来都是有疗程的。长期饮用蒲公英这一苦寒之品,势必导致脾胃虚寒。
对于这一类药,中医认为,中病即止是最好的疗程。
所以,总体来说,蒲公英更适用于春、夏季热证调理,更不宜长期、大量食用。
蒲公英有什么用途?
第一点:蒲公英是全草入药,并不光是地上部分。
第二点: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热证效果较好,比如五味消毒饮中有蒲公英,治疗疮疡肿毒效果非常好;再比如蒲地蓝口服液或者片中含有蒲公英,治疗咽炎,扁桃体发炎效果非常好。
第三点:蒲公英虽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喝,第二点提到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凉,长时间服用会伤及脾胃,脾胃虚寒的人群就不适合服用。
服药有量,做事有度,蒲公英虽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
蒲公英有什么用途?
蒲公英的功效是什么?
1、抗菌
蒲公英能够有效抵抗伤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而且也能够杀死绿脓杆菌,清理肠胃,减轻细菌对人体的伤害。研究表明,蒲公英还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能够有效抑制奥杜盎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等等多种真菌和细菌。
2、抗肿瘤
蒲公英含有类似香菇的多糖物质,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免疫机制的调节功能,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3、预防感冒和肠胃疾病
蒲公英具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蛋白质,维生素,可以防止人体的便血,咳嗽症状。而且还能预防感冒和肠胃疾病,帮助肠胃的吸收和消化。
4、减轻泌尿系统感染
蒲公英含有蒲公英醇,有机酸、菊糖,能够促进人体的排尿,将体内毒素排出体外,减轻泌尿系统的感染。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吃法多样,可生炒,熬汤等等。
蒲公英有什么用途?
蒲公英在“本经”中没有纳入,中医史上它不是经典药,经方中也不出现。后世李时珍将其纳入“本草纲目”,属于清热药。纳入的原因是民间在广泛的食用这种草药,有清火作用。
凡是食材,其药性都是微弱的,否则在果腹期间会出现大量中毒事件,所以食材基本都可以往饱了吃,长时间吃。民间所说的它有很多“药性”,但很弱,不能指望它治病,但可以用它保健,“治未病”。夏季用它清火,减少体内毒素引起的轻微炎症和不适。
作为一种营养野菜,它是很称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矿物质分量很足,植物蛋白在蔬菜中也排到中上,还含有很多有益的甙类酮类,有调理身体的作用。
总体排类,它综合营养高于普通蔬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