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病尉迟孙立为何没能位列天罡?

孙立本领高能力强,江湖地位也还行,还是军官出身,连解氏兄弟都位列天罡,为何他却只能位列地煞?

地煞前三名是“朱皇孙”,宣赞之后有“好思文”,这是孙立没能位列天罡的关键原因。孙立就是“孙立”,朱元璋的皇孙,只能位居地煞,不能位列天罡。这其中,又有什么样的隐秘故事呢?

地煞第一名朱武是地魁星

却说洪太尉爬上了龙虎山,去请张天师。途中,遇到了一只白额锦毛虎。这只锦毛虎就是清风山大头领燕顺。燕顺与王英、郑天寿三个名字组合成“燕王英武真天授”,隐喻的是“红巾军二代”,原本有资格做皇帝的朱棣。

锦毛虎走后,又窜出一条雪花大蛇,这条大蛇,暗射的是出生于洪武十年(1377年,属蛇)大雪节这天的朱允炆。

《水浒传》中的龙虎山为何是“龙虎山”,原来是这一虎一龙的“龙虎斗”。

洪太尉惊魂既定,继续往山上爬,途中又遇到了一个牧童。这个牧童不是别人,正是宋仁宗诏请的张天师。书中早有交代,这代张天师是虚靖先生,是宋徽宗册封的第三十代张天师。这代张天师九岁嗣教,确实是个孩子的形象。但是,虚靖先生却从来就没做过牧童。

洪太尉、燕王、朱允炆、牧童,这些信息组合起来,张天师其实就暗藏着曾经做过牧童的朱元璋。因而,“洪”就是大明王朝的第一个年号“洪武”之“洪”。

龙虎山上的一虎一蛇,也从旁“楔出”了少华山的陈达、杨春,加上这条信息,“朱洪武”就赫然出现在了《水浒传》中。也就是说,梁山地煞第一名朱武,身上贴着“朱洪武”的标签。

朱武身上暗藏着大明王朝的“神机”,神机军师朱武是大明王朝的魁首,是地上之魁。所以,朱武便占据了地煞第一名的位置。

孙立是“朱皇孙”,他怎么能排在爷爷前面呢?因而,孙立不能位列天罡,只能排在朱武的后面。孙立排在地煞行列也就罢了,为何前面还压着一个黄信呢?

黄信的兵器为何是丧门剑

洪太尉从龙虎山下来,第二天在上清宫住持真人的带领下,游玩龙虎山。这一行来到伏魔之殿时,书中写道:

一遭都是捣椒红泥墙;正面两扇朱红隔子,门上使着胳膊大锁锁着,交叉上面贴着十数道封皮,封皮上又是重重迭迭使着朱印;檐前一面朱红漆金字牌额

这一通描写中,就隐藏着洪太尉的真名“洪信”。短短的几十个字中,有六个与“红”有关的字,就是“洪”的谐音。其中,朱印,就是红色的印信,岂不就是“洪信”。“洪信”就是朱洪武的印信,是为“皇信”,此处,梁山地煞第二名“黄信”就出场了。

黄信的绰号是镇三山,“秦明”的徒弟,手中一柄丧门剑,乃青州兵马都监,何等的威风。但是,此人遇到清风山的“燕王英武真天授”却被秒成渣,奋力在马上斗了十合就败下阵去,他哪里镇得住三山?

黄信之所以镇不住三山,是因为他手中的兵器是一把“丧门剑”。

朱红印信,必用“朱膘”,“孙立”之时,朱标已不在人世,所以,他怎么能阻挡“燕王英武真天授”呢?“黄信”不但不能阻止燕王起兵,而且,他这一门千真万确是“丧门”了。靖难之役即将结束时,朱允炆下落不明,无论是死了还是走了,都是“丧门”了。

朱棣做了皇帝,褫夺了朱标、朱允炆的皇帝尊号,“黄信”彻底的“丧门”了。

黄信隐喻朱标,是朱洪武的太子,紧随地魁星排名地煞第二,肯定是当仁不让了。那么,孙立就是“孙立”,书中有这样的隐喻吗?下面,我摘录一段《水浒传·引首》,来看看施耐庵是如何隐喻“孙立”的:

(太祖)传位与御弟太宗即位。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太子即位。这朝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

太宗就是宋太宗,施耐庵说,宋太宗把皇位传位给太子,太子这朝皇帝是“赤脚大仙”。赤脚大仙说的是宋仁宗,赵祯不是宋太宗的太子,而是皇太孙。因而,《水浒传》中的“孙立”指的就是朱洪武立孙子做皇帝。

朱洪武、朱标、朱允炆位居地煞榜前三名,因而,“孙立”就不可能位列天罡了。

孙立为何绰号病尉迟

梁山好汉排座次有一个大规则,即人物对应绰号、绰号对应星号、星号对应排名。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物出场时,施耐庵就以这个人物的其中一个特征起了一个绰号。这个绰号与后来所对应的星煞有一定的关联,好比古人的名与字。绰号所对应的星煞在什么位置,就坐在哪把交椅上。

因而,每个好汉的绰号是唯一的,否则,对应星煞时就没有特别的指向性。孙立的绰号是病尉迟,不管是真病还是假病,尉迟恭是唐代勇将则是没有疑问的,孙立以病尉迟对应地勇星,这种对应关系也没有问题。问题是,以勇将为绰号的地煞人物中,至少还有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孙立就不是唯一的“地勇星”了。难道,施耐庵又出现疏漏了?

施耐庵没有出现疏漏,孙立的绰号中隐藏着一段大明王朝的“神机”,这段神机就是“病尉迟”。

孙立武艺高强,书中说他有三样兵器,一把长枪,一条钢鞭,开得硬弓。而且,孙立也曾经以长枪、钢鞭与对手单挑过,这两件兵器派上了用场。但是,孙立的硬弓却从未展示过,根本就是一件摆设。

其实,孙立的硬弓不是摆设,这件兵器与栾廷玉的“铁棒”、卢俊义的“棍棒”一样,从未用过但却寓意深刻。栾廷玉的“铁棒”其实写的是“天棓”,是天棓星,帝王的前驱,挑动帝王级别战争的星煞。卢俊义的棍棒则是隐藏了“霹雳大仙”的符码,也是帝王级别的象征隐喻。

既然如此,那么,孙立从没用过的硬弓就非同凡响了。

我从“三打祝家庄”的故事中解读出这段故事其实讲的是“三打朱家庄”,尤其隐藏了大明王朝靖难之役的最后一战,建文帝的生死之谜就深藏在这段故事中。简而言之,栾廷玉隐喻了建文帝。

梁山总攻时,总共有四路兵马,正东、正西、正南都有带兵将领,唯独正北没有交代是哪家好汉做主将。梁山发起攻势,栾廷玉却说:我引一队人马出后门,杀这正西北上的人马。正西北没有人马,栾廷玉分明是逃跑,而不是出战。栾廷玉逃跑之后,孙立便守在了吊桥上,此后,祝家庄内才被内应放火。

这是施耐庵在高度还原历史真实,正西北(金川门)就是朱棣进入南京城的方向,“栾廷玉”还能活吗?所以,宋江说:只可惜杀了栾廷玉那个好汉。这句话高度真实,“栾廷玉”疑似被硬弓射杀了。

正北是玄武大帝的方位,朱棣以玄武转世自诩,玄武之“玄”,又暗喻了“玄武门”。玄武门之“玄”,又是硬弓之“弦”。施耐庵说,靖难之役的结果与唐代玄武门之变高度相似,建文帝是被硬弓射杀了。

因而,孙立的绰号就是“病尉迟”。

“孙立”隐喻了朱洪武立孙子做皇帝,也暗藏了建文帝的生死之谜。在三打祝家庄的故事中,又以栾廷玉师兄弟的身份,交代了“孙立”的结局。因而,他只能排在朱武、黄信的后面,坐地煞第三的位置而不能进入天罡系列,尽管当时有很多人“好思文”。

《水浒传》中,病尉迟孙立为何没能位列天罡?

梁山水泊的那个孙立,曾经是登州的武警部队的一个司令 绰号病尉迟,身长八尺,淡黄面皮,落腮胡须,是一条好大汉。射得硬弓,骑得劣马,使一管长枪,腕上悬一条虎眼竹节钢鞭,海边人见了,望风而降。

有诗为证:胡须黑雾飘,性格流星急。鞭枪最熟惯,弓箭常温习。阔脸似妆金,双晴如点漆。军中显姓名,病尉迟孙立。

但是威风凛凛的病尉迟为什么不能进入天罡星而只能排名地煞星之三而落后于神算军师朱武、镇三三黄信之后呢?这个问题非常简单,这是为什么呢?这绝不是武功的问题,因为按武功来说他曾经是登州的兵马提辖,相当于现在的武警部队的司令,武功高强,十八武艺无所不通,他可以进入梁山前十名的,什么九纹龙史进,扑天雕李应,插翅虎雷横、美髯公朱仝、赤发鬼刘唐、没遮拦穆弘,阮氏三雄,金枪手徐宁都可能不是他的对手。他武艺是高强,但是人品太差,他为了讨好宋江,居然出卖自己的同门师兄栾廷玉,以病尉迟孙立为首的他们登州一行人居然都充当了第五纵队,成为梁山的内应。灭了祝家庄,孙立他们是立了大功,但是他出卖自己同门师兄,被江湖好汉所不齿。为此宋江这个老谋深算的家伙就有了戒备的心理,于是就对孙立他们登州一行人举行分化瓦解,他让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成为天罡星,而把孙立贬为地煞星。

《水浒传》中,病尉迟孙立为何没能位列天罡?

胡须黑雾飘,性格流星急。鞭枪最熟惯,弓箭常温习。

阔脸似妆金,双睛如点漆。军班显姓名,尉迟是孙立。

在《水浒传》中,病尉迟孙立,本是登州兵马提辖,后帮助梁山攻破祝家庄而上了梁山。在梁山大聚义时,孙立总排名第三十九位,上应地勇应,位列地煞星之列。

其实,对于孙立在梁山的排名。历来都有争议,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和孙立一起上梁山的登州派系八人中,孙立实际上是这登州八人中的首领。若这八人都排在地煞星之列,尚还说的过去,但没想到的是,孙立没有排在天罡星,反而和孙立一起上山、地位低于孙立的解珍、解宝排在了天罡星之中。

解珍、解宝本是登州的猎户,在梁山大聚义时,解珍总排名第三十四位,上应天暴星。解宝总排名第三十五位,上应天哭星。

所以,若这样看的话,对于孙立的排名自然就有争议了。

再则,就以孙立的武力而言,他也是有资格位列天罡星的,毕竟其有三十合战平呼延灼的战绩。而在民间,孙立还被称是“孙提神”,有“马上林冲,马下武松,天上孙立,表字悟空”之赞。就算他的武艺和林冲有些差距,但跻身天罡星应该绰绰有余,然而事实却非如此,孙立还是没能进入三十六天罡星之中。

那在《水浒传》中,孙立为什么未能位列天罡星之中呢?

孙立有位列天罡星的实力,却还是排在了地煞星之中,这是有原因的。

梁山的排名,虽然表面上是石碣碑上写好的,看似天定,实则人为。

梁山坐次的排名,其实就是宋江、吴用、公孙胜这几位梁山决策层一手操控策划的。而孙立的排名就是宋江打压所致。

梁山以忠义自居,宋江以忠义闻名。他自然喜欢义气之人。孙立在帮助梁山破祝家庄时,虽然对梁山有功,但宋江心里还是不喜欢孙立。因为孙立出卖了他的师兄弟栾廷玉。而栾廷玉又是宋江想要得到之人。

孙立出卖了栾廷玉,就遭到了宋江的排斥,所以孙立的排名坐次就有了影响。

还一个原因,就是宋江想通过打压登州孙立,来实现杀鸡儆猴的作用。

当时梁山派系众多,虽然宋江派系实力最大,但也不能小觑其他派系,比如梁山元老派系、二龙山大集团、军官派系等等。

宋江虽然做上了梁山老大的位置,但由于梁山派系众多,有时候就会受到掣肘,如此,宋江的权威就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将来要提出招安时,就可能会有很多人反对。

为了打破这样的局面,宋江就杀鸡儆猴,想通过打压别的派系来让其他派系看到自己的威严。

当然,宋江也很精明,他很清楚,实力较大的二龙山集团、元老派系动不了,军官派系也不能动。宋江可打压的派系只能找那些实力弱的小派系。所以就选择了登州孙立。

结果,在这样的情况,孙立的排名就排在了地煞星之列。

当然,孙立的排名虽然相对有些低,但他一家的福运很不错。梁山在征讨方腊时损失惨重,梁山兄弟所剩无己,但他和弟弟孙新,以及弟媳顾大嫂都得以幸存回京。一家人都安然无样,这是别人所比不了的。

《水浒传》中,病尉迟孙立为何没能位列天罡?

金圣叹说所谓梁山好汉中上上人物等,都是“万死的贼”。天罡地煞的把戏本就是宋江等人的杰作。宋江用人的原则是典型的:

一、用而不崇:裴宣,资历名望上裴属小字辈,能力上看,梁山找不出第二人可以代替他主管赏罚这一权力的了,以裴宣在108位好汉中排47。时迁,因为他这个偷的技艺位置肯定不能往前排,也不能安排重要职位,因此时迁的座次就排在107位。但宋江对这样的人物则是待遇优厚,爱护有加。

二、重而不用:公孙胜作为梁山起步期的老臣,因其道士身份,在梁山历次战争中,公孙功劳也大,因此座次排位很高,虽有丞相之职,但无丞相之权。位置放在那里,但凡事都由军师吴用主持。他居于军师之后,很少参与决策,这是典型的“重而不用”。

三、用而不尊:朱武足智多谋,能力超群,胸有韬略,号称神机军师,但吴用恐其抢了自己风头,威胁自己的地位,一直被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心胸狭窄、诡计多端、狡诈的吴用压制,因此其分工时虽有丞相之权,却无丞相之尊,凡事都能参与,甚至也能主持,但位置很特别,只是参赞。没有正式名分,这是典型的“用而不尊”。

四、尊而不重:关胜是名门之后,武艺高强,早年在朝廷就是中高级将领,因此他的排位很高,但就权力分工来说,则属于典型的有丞相之尊,无丞相之职,只是位置在那里,却没有相关的职权,这叫做“尊而不重”。

五、用重且尊:吴学究出身,参加过梁山早期创业(智劫生辰纲),作为两朝元老,担任军师的他无论对梁山的贡献,对宋的忠诚,及自身的能力与影响力,都是上选。所以只有吴用是既用、又重、且尊。

“因亲疏而远近,因能力而权大小,因德望而位尊卑,因代表而制衡。因人授职,因能授权,因德(忠)授位”;代表性、平衡性、胜任力同时兼顾。虽未必能皆大欢喜,却能最大程度减少组织变革的风险与用人上的失误。

孙立是一个武功高强之辈,他能与呼延灼对战三十回合而不败,虽然说有车轮战的缘故在。再说他和辽国大将寇镇远骑马对阵,先是打斗,再来是弓箭挽射,最后使长枪直刺。孙立一系列动作下来,让寇镇远应接不暇。

孙立是一个有勇有谋之人,他不仅武艺高强,同时还极为心思活泛,很有谋略。在与石秀对战的时候,虽然不一定能打得过石秀,但是却能以计获取最终的胜利,还是很值得人们称道的。

余象斗:观此段孙立假捉石秀,使其军心无疑,行计者不可不知此行矣。此功深出于孙立等,可谓良智,首功亦可取。

孙立是一个比较有功名心的人,大宋登州兵马提辖,掌握一方军事权利,他并不是出于自愿上梁山。他向往的是在官场上一步步升迁,走到最高位,获取高官利禄。尽管后来在弟弟的劝说下,加入了梁山,但是在山上他还是惦记着当官的事情。

那么孙立为何名列地煞星,而他昔日救下的解珍解宝却都在天罡星之列?

第一,孙立是登州派系的老大。登州参加梁山的特别多,比如孙新、乐和、解珍解宝、邹渊邹润、母大虫顾大嫂等,这些人都身怀绝技,武艺高强。如果让孙立进天罡星,势必会过分膨胀登州的势力。孙立孙新二人武艺都很高,且很有手段,顾大嫂也不是一般的婆娘,很有心计。这让宋江不放心。

第二,孙立不是宋江的嫡系,也没有和宋江的小伙伴有直接的联系。一个登州提辖,带着一大帮子人我行我素上了梁山,自然引不起梁山的重视。当然孙立看不惯宋江等人草莽行径,也不愿意像武松李逵那样的倒头便拜,更让宋江不爽。

第三,孙立立下大功,却破坏了江湖规矩。1、三打祝家庄宋江大费周折,孙立却成了;2、里面的铁棒教师栾廷玉武艺高强,孙立和栾廷玉是同门师兄,孙立为了取胜,自己去了祝家庄当了间谍,这属于心肠歹毒之流的人。宋江自然不敢委以重任,害怕今后孙立一旦对自己不满,会对自己不利。

第四,对栾廷玉的惋惜。此时宋江为了架空晁盖,就要广揽天下英雄。栾廷玉被称为铁棒教头,徒弟祝龙祝虎武功都非常难得。栾廷玉更是天下屈指可数的汉子。祝家庄被攻破,可是对于极想壮大自己势力的宋江来说,宋江有些遗憾。因此宋江嗟叹道:“只可惜杀了栾廷玉那个好汉。”宋老大不点头,谁敢器重孙立。 因为畏惧孙立,却也要照顾登州派系,宋老大便把不太有本领的解珍解宝提到天罡星的位置上去,不过此二人却真的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倒是孙立明哲保身,后来仍旧做了做了登州兵马的指挥。

第五、《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透露了一条原因,就是孙立的赞诗。龚开给宋江三十六人画了像,每人还配了一首四言赞诗,孙立的这首是这样的:“尉迟壮士,以病自名,端能去病,国功可成。”按照《大宋宣和遗事》、《捕盗偶成》等史料看,梁山好汉投降招安后,“三十六人同拜爵”。假若孙立因病没能赶上拜爵,《水浒传》把孙立列为三十六天罡,到最后就会少一人参与拜爵了。于是,施耐庵权衡历史记载,便提前把孙立打入地煞系列,以确保拜爵时人员齐整。

以上可能也就是孙立为何未能进入天罡?成为108将中最委屈的人的原因了。

《水浒传》中,病尉迟孙立为何没能位列天罡?

单以武力值而言,孙立绝对位列天罡,但是在攻打祝家庄的时候,孙立虽然有大功劳,因为出卖了师兄栾廷玉,再加上登州派除了孙立也没什么武功高强的人了,人少势薄,比二龙山和元老派差远了,更别说朝廷派了,打压登州派是杀鸡儆猴,吓住别的小派系,为以后招安打下基础,让解珍解宝入天罡,就是大棒加胡萝卜。不过孙立及其弟弟孙新弟媳顾大嫂能平安回来,也算是一个美好的结局。

《水浒传》中,病尉迟孙立为何没能位列天罡?

病尉迟孙立入不了天罡星的原因

病尉迟孙立,在梁山排名三十九位,列地煞星第三名,号地勇星。

在三打祝家庄时,孙立立了大功。要不是他里应外合,祝家庄是很难拿下的。而在这之前,他是登州的军马提辖官。他弟弟孙新说:‘几番草寇临城,都是他杀散了,到处闻名。’‘海上的人见了,闻风而逃。’可见他武艺高强,威镇一方。

后来是因为解珍解宝被陷害入狱,他被顾大嫂们逼迫无奈,为了救解珍解宝只好一起反上了梁山。正好遇上攻打祝家庄,为了得一个进身之阶,他主动请缨用计智取了祝家庄。

他和鲁智深一样是行伍出身。行伍出身比起草莽出身毕竟是有些优势的,因为经过了正规训练,又有实战的经验。在青州,呼延灼与鲁智深、杨志交手时就曾感叹:哪里走出这两个来?好生了得!不是绿林中手段!

孙立是行伍出身,手段自然不是一般草莽可比,而且又立了大功,可是他的排名竟然没能进入天罡星。真要论功夫他恐怕和杨志不相上下,比那杨雄和石秀、穆弘、燕青等都强很多。

为什么呢?而他的两个兄弟解珍解宝却被排入了天罡星行列。

解珍解宝只不过是两个猎户,无论是出身、资历、武艺及功劳哪一样都不能和孙立相比,又为什么会进入天罡星呢?

其实也不难理解,孙立虽然立了大功,可是他出卖了师兄栾廷玉,利用了师兄对他的信任,这样的行为就有了‘卖友求荣’的嫌疑,是为人所忌讳的。

说白了,你今天能出卖他,明天说不定就出卖了我。这样的人让人无法相信,也不能托付。

不只是排名靠后,事实上在后来梁山上重要的战事,给他安排的也很少,他是不能委以重任的。

但又为什么把解珍解宝排入了天罡星呢?孙立带来的一帮子人马也不能小看,一但有人带头闹起了事,也很难对付,搞不好会形成内乱,让梁山元气大伤。

把解珍解宝排入天罡星,可以起到分拆制衡的作用,孙立即便有意见,他一个人也掀不起什么风浪。这应该是宋江、吴用的智术。

从孙立的故事中,我们应该得到些启示,学到一些做人的根本。

信义二字从古至今都是很重要的,象孙立那样为贪一时之功,置信义于不顾,如何取信于人?尤其是在梁山这个以信义为主流思想的群体中,怎么能接受一个没有信义的人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