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描写宋江与九天玄女两次见面,其寓意是什么?
《水浒传》中,宋江只与九天玄女见了一次面,就是“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这回书中的这次“梦中相会”。题主所说的另一次见面,应当是续书“颜统军数组混天象,宋公明梦授玄女法”中的故事。
续书《征四寇》中的九天玄女完全颠覆了施耐庵原著形象及其寓意,这两个九天玄女绝对不是同一个人(神)。
那么,《水浒传》中的九天玄女究竟是谁,宋江见她又有何寓意呢?为何“水浒传”中的这两个九天玄女不是同一个人(神)呢?
宋江在九天玄女殿见到了谁我之所以把九天玄女说成是“人”,是因为宋江在九天玄女殿见到的确实是真人,而且,是好几个皇帝。为何?
书中写道,宋江在赵能赵得的追赶下,慌不择路逃到了“还道村”,躲进了九天玄女庙。宋江躲在神厨下,迷迷糊糊的被两个青衣女使召唤而去。于路之上,施耐庵仔细描写了九天玄女庙的景致,这一段描写,隐喻极其深刻。限于篇幅,此处不细读这段景致描写,只着重点一点“龟背大街”、“朱红棂星门”这两个符码。
龟背大街,与伏魔之殿中镇压妖魔的大石龟要相对应,暗指的是玄武大帝。“朱红棂星门”则又与洪太尉见到的伏魔之殿大门是一处对写,与“龟背大街”有相同的暗喻。这层暗喻到底是什么,下文再讲。
却说宋江跟着青衣女使来到了九天玄女殿,青衣女使催促宋江快点走,“一引引入门内,有个龙墀,两廊下尽是朱亭柱”。
书中不断的出现“朱红”,还是在与“洪太尉误走妖魔”相照应,暗藏了朱洪武的信息。而“龙墀”这个词,指代的就是皇帝。因而,宋江进了宫殿不敢抬头,立即下跪,称玄女为“圣上”,自己为“臣乃下浊庶民”。
无疑,宋江就是进了皇宫,见到了皇帝。那么,这个皇帝又是谁呢?
写到这里,恐怕有读者会猜出来,这个皇帝不是宋徽宗还能是别人吗?事情恐怕不会如此简单,《水浒传》虽然是以宋徽宗时期的梁山故事为大线索,但却涵盖了整个北宋王朝的兴亡历史,同时,着重隐藏大明王朝的一段“神机”。所以,“龟背大街”、“朱红棂星门”等符码隐喻朱明王朝的符码就再次在玄女殿大量出现了。
施耐庵继续讲述宋江与九天玄女的故事,而且,越讲越玄乎。九天玄女让宋江吃了三杯仙酒、三枚仙枣,然后授予三卷天书。天书的尺寸是五寸长、三寸宽、三寸厚。这是一组数据,组合起来就是“嘉佑三年三月初三五更三点”这个“误走妖魔”时间节点的重现,或者是进一步强调。
因而,这回书几乎就是在照应“洪太尉误走妖魔”,宋江所见到的就是“误走”妖魔的朱洪武,以及几个被误走的妖魔,也就是违背“天道循环”的帝王们。
所以,宋江与九天玄女的这次见面,其实是在解读《水浒传》开篇词中的一句话:评议前王并后帝。
《水浒传》中的九天玄女是山寨版的三月初三,是玄武大帝的诞辰,所以,伏魔大殿中是一只石龟压住了妖魔,宋江也是沿着“龟背大街”来到了玄女殿。如此,就隐藏了宋真宗、朱棣这两个不同朝代非常崇拜玄武大帝的皇帝。并且,暗藏了“赵玄朗”这个领衔《水浒传》所有人物,头一个出场的“霹雳大仙”赵匡胤。
同时,以“玄”这个《水浒传》的核心词,暗对九天玄女就是个山寨版的。这个九天玄女为何是个山寨版的呢?书中如此暗示道:玉帝因为星主魔心未断,道行未完,暂罚下方,不久重登紫府。
这段话是九天玄女说的,她自我介绍是玉皇大帝系列神仙,而不是帮助皇帝战胜蚩尤的“众真之长”,传授兵法、法术的道家最高阶神。
玉皇大帝原本是宋徽宗敕封,全称是“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原来,这个九天玄女与宋徽宗是一个“派系”的,一个是玉帝“提拔”的民间女神,一个则是“上帝的长子”。故而,九天玄女又暗喻了宋徽宗。
宋江出了九天玄女殿,又见到了石桥下的“二龙戏水”。这个场景暗喻的是靖康之难中,宋徽宗、宋钦宗“坐井观天”的历史。
大概,《水浒传》中的九天玄女就隐射了这么几个皇帝。而且,这些皇帝并非都是一个“派系”的,施耐庵在这回书中隐藏着谁是好皇帝,谁是坏皇帝,所有的皇帝都算不上好皇帝的深刻隐喻。这是因为,这个九天玄女本身就不是个正牌的主。
却说宋江按照九天玄女的威逼利诱,带着天书回到了梁山。此后,宋江有两次使用了这部伪作,其结果都遭到了惨败。
一次是一打祝家庄时,宋江在马上背诵天书,试图依仗玄女兵法攻打这个朝廷堡寨。然而,天书只给出“临敌休暴躁”,这是九天玄女的天书兵法吗?毫无疑问,宋江一打、两打祝家庄无悬念的彻底失败。
三打祝家庄是吴用“双掌连环计”,宋江大获全胜。那么,吴用是不是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与宋江“同观”天书呢?我觉得,说吴用得以观看天书,应当是续书作者乱加进去的一句话。因为,九天玄女交代宋江,天书只可与“天机星”同观。“天机星”是谁,要到梁山大聚义时揭晓石碣天书时才知道,宋江当初怎么就能确定吴用就是“天机星”呢?
吴用在大聚义之前肯定是没有观看过天书的,因而,施耐庵说,正牌的道家星煞足以碾压这个山寨版的九天玄女。
高唐州之战,宋江经吴用提醒,临时翻看天书,找到了“回风返火法”。宋江以此法与高廉对阵,却遭到了更加狼狈的惨败。
从宋江两次使用天书的情况看,这个“九天玄女”肯定是个假的。因而,宋江见九天玄女的寓意就十分的有意思了。
宋江反叛了山寨版的九天玄女《水浒传》中九天玄女天书,其实隐射的是宋真宗假借天书符箓疯狂崇道,试图借助神的力量来消灭契丹,一雪“澶渊之盟”的耻辱而稳固自己的皇权这段荒唐的历史。三卷天书,指的就是宋真宗伪造的天书符箓。
在《水浒传》“引首”中,施耐庵就不认可这个皇帝,认为历史上原本就不应该有“宋真宗”。宋真宗把玄武真君改为了“真武真君”,违背了赵玄朗“替天行道”的旨意,所以,九天玄女给宋江传授了三卷伪天书,下达了伪指令,威逼利诱宋江“替天行道,辅国安民”。
宋江回到梁山,对九天玄女的“天言”敬若神明,善观熟视,然后按照天书打仗,使用妖术。公孙胜是张天师虚靖先生的徒孙,梁山“替天行道”的总监军,得知宋江从九天玄女庙逃难之后,立即回到张天师的徒弟罗真人那里去告状。
罗真人以道家最高法术“五雷天罡正法”,也就是张天师虚靖先生发明的“雷法”去对付山寨版的九天玄女,要公孙胜“救宋江,保国安民,替天行道”。
罗真人的“替天行道”不是辅佐皇帝,而是“保国安民”。从这段故事开始,宋江及梁山好汉才真正的开始“还道(还道村)”,按照“霹雳大仙(雷法)”的指令,在梁山聚集英雄,“呼群保义”,反抗九天玄女及其门徒。因而,《水浒传》不仅反皇帝,而且,反玉帝。这一点,被后来的《西游记》所借鉴。
梁山聚齐一百单八将,“霹雳大仙”再度降临,“只听得天上一声响,如裂帛相似”,与误走妖魔时一样,都是一声巨响。
于是,梁山好汉经历“还道”,从妖魔而上应天星,“霹雳大仙”便要引导他们“重登紫府”了。
石碣天文揭晓,梁山排定座次,宋江引领众好汉对天盟誓:替天行道,保境安民。如此,罗真人的“替天行道,保国安民”也成为“历史”,宋江将率领梁山好汉抗击金兵,保境安民。
宋江反叛了所有的皇帝,在国难当头之际,率领梁山好汉高举“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义旗,为国尽忠,九天玄女的“天言”在梁山彻底作废。
《水浒传》是一部充满家国情怀的伟大的史诗级巨著,所谓的皇帝,所谓的“天道循环”礼律都不能算数,“保境安民”、“天下太平”才是王道,才是真正的“替天行道”。
这就是《水浒传》中宋江见九天玄女的深刻寓意,读懂这个故事,才能显出《水浒传》的原著精神,才能读懂施耐庵的家国情怀。同时,也能够大致了解《水浒传》只剩下七十回原著,这部史诗级巨著为何被腰斩的主要原因了。
至于续书中的九天玄女,恐怕就是个正牌的神了,原本不懂兵法战阵和法术的山寨玄女,摇身一变成了真神。
续书这样写,就是为施耐庵笔下被抨击的皇帝翻案,以表达续书作者的忠君思想和投降立场。
《水浒传》描写宋江与九天玄女两次见面,其寓意是什么?
答:谢谢邀请,乐意解答。
首先九天玄女在《水浒传》中出现过两次,首先第一次在《水浒传》第四十二回中,从梁山辞别晁盖后回郓城县宋家庄,其弟宋清告诉他说:宋江大闹江州的事已经惊动官府,郓城县的两个姓赵的都头已经把宋家庄监视起来,只等江州的批捕公文,就把其父与宋清下入大牢,并且正在抓宋江。让宋江不要停留,马上返回梁山,请梁山好汉来,一块接他们上梁山。宋江听了,便走小路奔梁山,后面赵能与赵得两个带人追来。宋江慌不择路,来到一个叫还道村的所在,躲入一座破庙中,被两个“青衣螺髻女童”导引,过一青石桥,来到一座宫殿,青衣女童唤他“星主”,说是“娘娘有请”,带到隔着绣帘的龙墀前,请宋江落坐。当朱帘卷起,宋江看到两侧“执笏捧圭,执旌擎扇”女侍从无数,“正中七宝九龙床上”坐着一位天仙娘娘,令人赐宋江饮酒吃枣,授予宋江三卷天书,让他替天行道,去邪归正,临行,又送了宋江四句“天言”:“遇宿重重喜,逢高不是凶。北幽南至睦,两处见奇功。”
当宋江恍惚间醒来,早上看那庙是“玄女之庙”,宋江见到的是九天玄女。
第二次是宋江征大辽,契丹人摆下天门阵,无法破阵之时,宋江又一次见到九天玄女,那九天玄女头上是“九龙飞凤冠”,身穿着“七宝龙凤绛绡衣”,告诉了宋江破阵之法。
在此,我们先对九天玄女进行一番了解,九天玄女,是传说中天界的女战神,上古仙女,资历与王母娘娘不相上下,精通用兵之道,战阵布局,统兵指挥,有决胜万里之外,着实了得,几近没有对手,据说她是黄帝轩辕的师傅,可见名声之响,能力之强,纵横天界,笑傲四方,是神话传说中开天辟地就有的女神,俗称九天玄女娘娘,这“娘娘”两字,充分显示了她在诸仙中辈份之高。而且宋江攻打高俅的弟弟高廉时,当高廉祭起妖风怪气之时,宋江就是从九天玄女所授“三卷天书”中得到“回风返火破阵法”,大破高廉的。所以,九天玄女在宋朝的地位是相对崇高的。
而在北宋宋徽宗时期,皇帝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道教信徒,自称“神霄玉府真主宣和羽士虚静道君皇帝”。而看《水浒传》宋江文武都不行,却成了梁山之首,凭的是圆滑善变,收买人心,是特意装神弄鬼,抬出这“九天玄女”故弄玄虚,让众人知道他是“通神”的,连同那童谣“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都是有意为之,玩弄所谓“天命”的鬼把戏,来驾驭这些“梁山好汉”,可见这宋江十分阴险,他的独门利器,也就是统治术是无敌的“心刀”,变化莫测,真的天下无敌,害了梁山好汉的性命。
纵观《水浒传》,我们不仅看出来当初社会的复杂,对于梁山好汉聚义的大快人心,其中多少也充盈着一点道教思想,梁山上的一百单八将都是“天罡地煞”星下凡,第七十一回着意渲染了一番“石碣受天书”,把众人描写成“上苍”安排,更是把晁盖排除在外,神话了一番,强调什么天神下凡,歌颂道教诸仙,给《水浒传》涂抹上神道色彩,罩上宗教圣灵的光圈。而宗教本来就是统治者用来欺骗和麻痹老百姓的工具;造反者也常常利用宗教唤起民心,利用宗教,借助鬼神来制造舆论。
望采纳~
《水浒传》描写宋江与九天玄女两次见面,其寓意是什么?
宋江被两个女人(阎婆惜和清风寨文知寨刘高的老婆)害的七荤八素,这俩女人最后也都是因他而死,而天庭女界的代表“九天玄女”却反其道来助力这位黑三郎宋江,这肯定是有玄机的。
阎婆惜和刘高的老婆,是九天玄女身边的两位侍女下凡,她们下凡的目的是帮助星主宋江尽快上梁山聚义。
本来阎婆惜命不至死,你说你宋江忠心朝廷,我阎婆惜也是表忠心,为何宋江狠的下心杀我,九天玄女的安排中,阎婆惜和张文远还有一段很长的故事,可这一刀下去,阎婆惜只能归位交差。
刘高老婆也是,如果你宋江安安稳稳住在清风寨不走,猴年马月才能把你逼到梁山,梁山一帮星宿等着星主归位呢。
这不,刘高老婆看到盗匪,给刘高指认,其实在正常不过,结果刘高一家老小被杀也就罢了,刘高老婆本已被王英藏在自己屋内,实际第一次被抓,王英已经得手,第二次被抓,刘高老婆其实也打算认命了,结果,宋江非要叫出来问话,你想想燕顺多精,知道宋江恨这个女人,所以,手起刀落,冒着兄弟王英要跟他拼命的风险。
这下好,俩侍女都窝曲着给九天玄女交差,所以,本不应该出现的九天玄女只能见一下这位星主,警告宋江,不要杀伐太重,并传授三本天书给这位星主。宋江得了天书,当然对外炫耀,而九天玄女的警告却只字不提。
九天玄女第二次出现,是在宋江征辽途中,辽国摆下天门大阵准入剿灭宋江,九天玄女预料到如果不出面,宋江根本破不了阵,而且梁山好汉在这里就会损失惨重,那后续的征方腊也就没法进行了。
天书中其实有破阵之法,但九天玄女知道星主是个文不能武不就的中才,所以,再次出现,指点宋江用天书兵法来破大阵。
当然,九天玄女的出现,也事实上提高了宋江的威信,所以,才能最终一百单八星宿聚义,才有了后续招安、征辽和征方腊的故事。
《水浒传》描写宋江与九天玄女两次见面,其寓意是什么?
天书有时会失灵
宋江一个郓城小吏,文韬武略一无所长,何以能在梁山水泊控御众雄,何以能被朝廷招安东征西讨?施耐庵专门为其安排了一个情节,言其在江州脱险,甫上梁山之际,神秘地得到三卷天书。
遭到郓城县警察追捕躲在神厨里的宋江,似梦非梦之中,遇到九天玄女,一下子从逃犯、反贼成为“星主”,玄女称:“宋星主,传汝三卷天书,汝可替天行道:星主全忠仗义,为臣辅国安民,去邪归正。勿忘勿泄。”(第四十二回)这哪里是神人对话,简直是庄严的“政治嘱托”。至于天书之内包含多少见识,囊括多少真理,是否真有吐纳宇宙之机,扭转乾坤之术,只有宋江知道。
故事很老套。《封神演义》的神魔鏖兵,能否克敌制胜,往往取决于谁能获得传世法宝;《三国演义》的军阀混战,是否师出有名,往往取决于谁先控制传国玉玺。宋江的三卷天书,如同西天佛国取来的三藏真经,从这个意义上讲,天书代表着神圣,代表着正统,代表着权威,代表着正义,代表着正确路线,代表着战无不胜,于是,天书的掌控者,就为自己披上了一件神圣的、合法的、强大的外衣。
九天玄女的天书灵不灵呢?就是真理也要经过实践检验。不久就有了一次检验机会。小旋风柴进被困高唐州,宋江提兵营救,败给了会使邪术的高廉。遇到问题怎么办,天书当中找答案。宋江打开天书,第三卷上果然就有破解邪术之法。宋江急用先学,活学活用,用心记了咒语并密诀,整顿人马,摇旗擂鼓,再次临敌。吴用远观敌阵,担心地说,高廉“恐又使此法,如何迎敌?”已经看过天书的宋江,胸有成竹,信心满满:“军师放心,我自有破阵之法。诸军众将勿得疑,只顾向前杀去。”宋江对高廉,天书对邪术,只经一个回合,宋江撇了剑,大败而逃。(第五十二回)
这部被宋江视为佛语纶音,当作最高指示,视为葵花宝典,当作造反指南的神秘兮兮的天书,在一个水平不高、能力不强、只会玩点邪术的高廉面前,竟然一败涂地,不堪一击。
由此可见,九天玄女的天书,虽然来路不明且玄而又玄,却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决不可能战无不胜。其实,这种天书原本就不是用来解决战争问题的,它只是宋江招摇撞骗,驾驭同侪的江湖骗术或神秘咒语。只是这天书到了宋江手里,尚未经过天书“梁山化”的论证过程,未及制造“寨情特殊”“水土不服”的借口,未及编排“结合寨情”“与时俱进”的谎言,一经战阵,露出马脚。这是天书本身的局限,还是宋江的教条主义?
由此可见,在《水浒传》的年代,就存在着“天书崇拜”。如果天书是初民的图腾,是部落的魔魇,不能排除人们会有些许的笃信或痴迷。如果天书只是旗号,只是骗术,那么,天书不过是愚弄芸芸众生的神祗或工具。金圣叹更直截地认为,天书之事根本不存在,由于只有天知、地知,宋江知、玄女知,极有可能是宋江蓄意玩弄的阴谋与权术。他就此发表议论说:“玄女而真有天书者,宜无不可破之神师也。……今偏要向此等处提出天书,而天书又曾不足以奈何高廉,然则宋江之所谓玄女可知,而天书可知矣。”又在玄女娘娘对“宋星主”的“政治嘱托”后面批道:“殊不知此等,悉是宋江权术,不是一部提纲也”。宋江按照天书“照本宣科”打了败仗之后,金圣叹又批道:“可知天书非玄女所授。”
应当说,在《水浒传》的世界里,存在着“天书崇拜”的肥沃土壤。聚义梁山的人们,除了少数朝廷的叛军降将,多是失意的底层官吏,无业的社会游民。这些文化不高、素质低下、浑浑噩噩、行尸走肉式的“好汉”们,没有理想追求,没有道德伦理,没有朝廷法度,只知打家劫舍,只知金银酒肉。这种精神世界极其贫瘠的人群,不仅极易为黑社会所利用,也极易为独裁者所利用。控御这类人群的手段之一就是“天书崇拜”。这“天书”中只要有江湖义气,只要有哥哥兄弟,虚拟一个“有道明君”,打造一幅“替天行道”,就会毫不费力地先是供大哥(宋江)控制,然后供皇帝(宋徽宗赵佶)驱使。
即使从文学上说,施耐庵先生编造了“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一章,也并没有给小说增加多少光彩。这部神秘的天书,在全部水浒故事中,并没有给读者留下多少印象,人们印象深刻的倒是林冲、鲁智深、武松等人上梁山之前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也许只因为这部天书,在120回本的某些章节中,在后人的创作中,故事不够,鬼神来凑,几乎成了惯例。不知是创作思维的枯竭,还是创作手法的贫乏,流风所及,竟然渗入社会生活领域,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似乎也热衷于从山体的裂隙中,从河滩的卵石上,甚至从域外的传闻中(如太平天国的洪秀全),编造出诸如天书之类的东西,似乎他们传达了上帝的旨意,代表了神佛的精神,体现了时代的潮流,顺应了历史的规律,于是一应愚众,云集景从,匍匐在地,统统成为天书的奴隶。
《水浒传》描写宋江与九天玄女两次见面,其寓意是什么?
寓意是宋江乃天罡地煞之首。
《水浒传》描写宋江与九天玄女两次见面,其寓意是什么?
寓意什么?寓意宋江必败!死书呆子还能比肩西周侯?历来造反的没有书生做成的,儒家浩然之气岂能付于贼寇?宋江梦见九天玄女也只是出于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美好愿望罢了,也可能寓意对宋江书生造反必败的惋惜,书生意气生不逢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