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背景到底有多大?为什么漫天神佛不敢杀死他?
孙悟空的背景却是大得不得了,别说漫天神佛都不敢杀死他,巴结还来不及呢。那么,《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究竟有什么样的背景,他的后台老板到底是谁呢?
宋徽宗给孙悟空指定了师父《西游记》写的是唐朝的事,为何又扯到宋徽宗这儿来了呢?何况,书中写的任何一个故事或者任何一个人物都与宋朝没有关系,怎么会是宋徽宗给孙悟空指定了师父呢?
我认为,《水浒传》是中国小说的开山鼻祖,这部书摆脱了宋元平话的束缚,在文本故事中隐藏历史,隐藏作者的思想观念。施耐庵在《水浒传》中以大量的佛道符码和细节,寄托了自己的宗教思想:佛道合一,佛比道高。
施耐庵的宗教思想是为其“替天行道,保境安民”主题服务的,书中最大的反派其实不是高俅,而是宋徽宗,《水浒传》绝对是反宋徽宗的。在“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中,就隐藏了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正月下“革佛诏”革佛的历史。
《水浒传》之后,又出了两部名著《西游记》、《封神演义》。这两部书则是以纯粹的宗教故事,隐藏作者深刻的思想与宗教观。据说,许仲琳创作《封神演义》的初衷是要与《水浒传》、《西游记》形成鼎足之势。《封神演义》完全颠覆了《西游记》的宗教价值取向,是道家“替天行道”。
但是,许仲琳的水平绝对不及施耐庵与吴承恩,他把这两部著作的宗教思想理解偏了。《水浒传》以宋徽宗“革佛诏”为背景,虽然写的是道家“替天行道”的故事,却强调的“佛道合一,佛比道高”。《西游记》同样是佛道联手,完成了取经大业。
《西游记》的宗教思想与《水浒传》一脉相承,因而,宋徽宗就有可能给孙悟空指定师父了。从“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故事去追溯历史线索,便可知这段故事其实就发生在宣和元年的二月份。
《水浒传》的时间顺序非常清楚,关键的历史节点,甚至精确到了哪一天。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前,施耐庵便说是二月天气,又以禅杖的重量,暗示自误走妖魔的嘉祐三年(1058年)起,至宣和元年二月,正好是六十二年。
这一年,宋徽宗下“革佛诏”革佛。《宋史·徽宗本纪》中是这样记载“革佛诏”的:
诏:"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易服饰,称姓氏。寺为宫,院为观"。改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
《封神演义》中的大士,应当出自这里,是佛教神仙遭到谪贬,菩萨便成了“大士”。而《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则降为道教的“大觉金仙”。
如此,我们就来看看《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父是谁吧。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中就写到了孙悟空的师父了,说是须菩提老祖。这个十分神秘的老道又是谁呢?吴承恩以一首诗暗中交代了他就是“大觉金仙”: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因为宋徽宗的革佛,让佛祖蒙垢,他的真容便是西方妙相菩提。所以说,是宋徽宗为孙悟空指定了师父。吴承恩同样反对宋徽宗的“革佛”,与施耐庵的宗教观是高度一致的。如来佛分身为佛道两家老祖,说的也是“佛道合一”。
既然孙悟空是如来佛祖的徒弟,谁还敢杀死他呢?
漫天神佛一齐打造孙悟空孙悟空不但是如来佛祖的徒弟,而且,还是如来佛祖幻化出来的“心猿”。这个“心猿”原本就是个“心魔”,如来佛祖自己在斜月三星洞炼了一回,似乎不太理想,于是,便交给佛道两家一起去“炼”他。
所以,当玉皇大帝派游弈灵官、翊圣真君二圣来到西方请如来佛祖“降魔”时,如来佛祖却是这样说的:汝等在此稳坐法庭,休得乱了禅位,待我炼魔救驾去来。
实际上,这个“心魔”早已炼成,如来佛祖不过是把他压在五行山下“冷却”而已。因而,这回书的回目下半句是“五行山下定心猿”。
那么,孙悟空又经历了哪些砺炼呢?
如来佛祖把自己的“心魔”放归花果山,交给三界去炼他。阎罗王表现最为积极,首先把孙悟空请到地府,任由他勾去了生死簿,不仅这一个“心猿”不死,所有的花果山猴子也不会死了。孙悟空此时已经“与地同寿”,这样,地府里的修罗大仙们再也不能为难孙猴子了。
东海龙王献上了大禹治水时的定海神针,这件宝贝是取经路上必不可少的法器,如来佛祖要取去,龙王敢不献上?
太白金星乃道家老仙,接孙悟空去天上修炼,孙猴子便把天马放到了天蓬元帅管辖的天河中。此时,“二师兄”也就暗中有了来头。
孙悟空与地同寿,却不能与天齐福,于是,明知猴子最爱吃桃,玉皇大帝为了巴结西方如来,却把孙悟空派去管理蟠桃园。猴子在园子里吃了个肚儿圆,专挑九千年一熟的吃,于是,孙猴子便“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这是如来佛祖想要的,东西方通吃,超越玉皇大帝,成了东西方两个天的“齐天大圣”。
蟠桃是玉皇大帝的礼物,太上老君也不甘人后,献出了所有的仙丹,让孙悟空瞬间得道成仙。
接下来,玉皇大帝继续以刀砍斧剁,枪刺剑刳锻造孙猴子的铜头铁尾。南斗星、雷部众神、大力鬼王等等争先恐后,以火煨、雷击等手段为如来佛祖“炼魔”。这个过程,与炼钢、打造神器毫无二致,孙悟空被打造成了不怕刀剑雷霆烈火的超级大神。但是,众神还是疏忽了,这样的铜铁之躯遇水则沉,所以,取经路上,孙悟空很吃了些水的苦头,水战基本上是猪八戒、沙和尚出阵。
临了,太上老君干脆人情做到底,仙丹吃了恐怕不能消化吸收,便把孙悟空回炉再炼炼。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文武之火的煅炼,孙悟空终于炼就金刚之躯,还外带一对火眼金睛。如此,去西方的路上就不愁妖魔的千变万化了。
众神送礼,巴结如来的“心魔”,打造了这样一个孙悟空。大功告成,如来佛便来“定心猿”了。
神佛为何要为佛祖炼魔《西游记》说的是西方佛教东渐的故事,但是,吴承恩其实并没有认为西方佛法就一定能够为东土带来福祉。所以,如来佛祖也是有“心魔”的。如果这个“心魔”不加锤炼,一股脑的照单全收,同样无法解决南儋部洲的贪滢乐祸,多杀多争,口舌凶场,是非恶海。
事实也是如此,吴承恩的《西游记》的创作背景是明代中晚期,各种社会矛盾开始爆发,佛也无法解决各种社会矛盾。
而在《西游记》的文本中,各路神佛都相助如来炼魔,并非分文不取的做义工,他们都有自己的各自肚肠。仅以玉皇大帝而言,不惜出动天兵天将,搬请太上老君对付孙悟空,原本也是有他自己的图谋。
蟠桃园是王母娘娘的“私家”果园,共有有三千六百株蟠桃。即便是最前面的一千二百株花果微小的桃子,人若吃了立即得道成仙。王母娘娘几乎每年都要在天宫搞“蟠桃会”,轮番请不同的诸神诸佛赴会。孙悟空看蟠桃园那年,王母请的是:
西天佛老、菩萨、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还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
这些人吃了王母娘娘的蟠桃,自然就得领王母娘娘的人情,玉皇大帝岂不是晾到一边去了?这些神佛是不会吃果实微小或层花甘实的蟠桃的,他们必定要享用九千年一熟的果子,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这不就是要和玉皇大帝比肩了吗?能有这么多“齐天大圣”吗?
神佛享用九千年一熟的,三千年一熟、六千年一熟的蟠桃,那就是王母娘娘发展壮大自己神仙队伍的重要法宝了。天上的神仙都变成了王母娘娘的人,玉皇大帝能答应吗?
于是,如来佛祖便把孙悟空借给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利用这个“心魔”大闹蟠桃园、破坏了蟠桃会。天宫这场“权力斗争”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因而,西天取经、佛法东渐是如来佛祖联合玉皇大帝导演的一场大戏,他们“心”照不宣,配合异常默契,排除了异己,扫平了各自的敌手,达到了各自的目的,哪管得了下界的“是非恶海”?
从另一个意义上讲,也是“佛道合一”完成了佛法东渐。
如来管着佛,玉皇管着神,谁还敢杀孙悟空?
孙悟空的背景到底有多大?为什么漫天神佛不敢杀死他?
我认为《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师傅就是如来。
一、孙悟空跟菩提祖师学艺时,半夜去找菩提祖师,跟菩提祖师说,此地更无六耳。后来真假猴王那一出,孙悟空便了个分身打了唐僧一棒子,闹到到了灵山,如来说假悟空是六耳猕猴,这不就是和孙悟空说给菩提祖师的,此地更无六耳,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一个意思嘛。就是如来私底下承认自己是菩提了,而且许诺孙悟空这事儿到这里就算了,不再追究,等完成取经大业,给悟空一个佛祖坐坐。
二、孙悟空到了灵台方寸山时景色,“烟霞散彩,日月摇光。千株老柏,万节修篁。千株老柏,带雨半空青冉冉;万节修篁,含烟一壑色苍苍。门外奇花布锦,桥边瑶草喷香。石崖突兀青苔润,悬壁高张翠藓长。时闻仙鹤唳,每见凤凰翔。仙鹤唳时,声振九皋霄汉远;凤凰翔起,翎毛五色彩云光。玄猿白鹿随隐见,金狮玉象任行藏。细观灵福地,真个赛天堂! 又见那洞门紧闭,静悄悄杳无人迹。忽回头,见崖头立一石碑,约有三丈余高,八尺余阔,上有一行十个大字,乃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后来青牛一节,孙悟空一上灵山,见到的景色“灵峰疏杰,迭嶂清佳,仙岳顶巅摩碧汉。西天瞻巨镇,形势压中华。元气流通天地远,威风飞彻满台花。时闻钟磬音长,每听经声明朗。又见那青松之下优婆讲,翠柏之间罗汉行。白鹤有情来鹫岭,青鸾着意伫闲亭。玄猴对对擎仙果,寿鹿双双献紫英。幽鸟声频如诉语,奇花色绚不知名。回峦盘绕重重顾,古道湾环处处平。正是清虚灵秀地,庄严大觉佛家风。”
这两处,一个是灵台方寸山不就是灵山,再就是两处的景色和动物都是差不多的。孙悟空到灵山时见景伤情,都看呆了,直到比丘尼尊者把他唤醒。
三、真假猴王后,孙悟空见如来私底下暗示是自己师傅了,从此有事再也不找观音大士了。
看明白了如来是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才知道玉皇大帝有多厉害。
孙悟空想入天庭,就先给个基层干部弼马温,后来又让做了齐天大圣。最后孙悟空在天上胡闹了一番,得罪太多人,玉皇大帝就谁家孩子谁来管,把如来叫过去了。
值得注意的是,孙悟空即使被压在五行山下,也没有剥夺他的仙籍,所以后来取经路上,他还能随便进出天庭,而很多大佬见到他也要出门相迎,喊声大圣。
孙悟空的背景到底有多大?为什么漫天神佛不敢杀死他?
漫天神佛不敢杀死他?你看的是营销号版的西游记吧。
原著第六回,二郎神抓住孙悟空,带回天庭。玉帝下令,将孙悟空押到斩妖台,将他碎剁其尸。
原著第七回,孙悟空被押到斩妖台,原著是这么写的:
话表齐天大圣被众天兵押去斩妖台下,绑在降妖柱上,刀砍斧剁,枪刺剑刳,莫想伤及其身。南斗星奋令火部众神,放火煨烧,亦不能烧着。又着雷部众神,以雷屑钉打,越发不能伤损一毫。
这原著是刀砍斧剁,枪刺剑刳,又是放火煨烤,雷屑钉打。请问,这些是为了给孙悟空表演解闷吗?
他们不是不想杀,而是杀不了。大力鬼王也说了:
万岁,这大圣不知是何处学得这护身之法,臣等用刀砍斧剁,雷打火烧,一毫不能伤损,却如之何?
然后是太上老君,太上老君让玉帝把孙悟空交给他,让他用八卦炉炼死孙悟空,拿回自己的凡药。
网上营销号会说,太上老君明着要炼死孙悟空,背地里是要帮孙悟空炼成火眼金睛。
而原著中,若不是孙悟空躲到巽位,早被炼死了。而这火眼金睛,也是孙悟空的一大弱点,而不是本事。
从这两处看,没什么不敢杀孙悟空的。大力鬼王他们是本事不够,破不了孙悟空的护身法。太上老君是太自信,没检查好,让孙悟空穿了空。
至于如来,一个佛门中人,哪会轻易杀生,不杀孙悟空,有什么奇怪的?若如来真杀了孙悟空,那才奇怪:佛家不杀生,如来为何一定要孙悟空死?你看如来想隐藏什么?
所谓的不敢杀,就是个笑话。孙悟空也没什么背景,不过是一块石头吸收天地精华,孕育出一只猴子罢了。
孙悟空的背景到底有多大?为什么漫天神佛不敢杀死他?
孙悟空的师傅是菩提祖师,这个祖师可以说是法力无边,应该是所有佛祖的老师。有人问,菩提祖师的老师是谁呢?应该没有老师,老子和孔子的老师估计也没人知道。菩提祖师为什么厉害呢?先看菩提,菩提乃佛的最高境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菩提是树非树,而是大智慧,大彻大悟之意,就是顶天了的意思,菩提之上再无境界,故不会有老师了。再看祖师,祖师二字就是这行的发派祖了,《西游记》里属祖师级的好像只有一位,就是菩提祖师。如来佛,观世音,太白金星,太上老君,弥勒佛,都没有一个师字,其他都有某一方面的专业技术,而菩提祖师应该是佛的创始人,又是布道者,他教的徒弟特别多。其实,孙悟空也是某一方面的专才,七十二变,角斗云,本事还是有局限性,故斗不过如来佛祖。其他大神都不杀死孙悟空,估计是看在祖师的面子上,大家都是看破不说破。
孙悟空的背景到底有多大?为什么漫天神佛不敢杀死他?
其实这种对别人的作品乱评论的我真的不想多说什么但却感到对原著作品的侮辱。不知道您是怎么悟透作者的创作思路的?你还不如说西游记是施耐庵写的或者说吴承恩是施耐庵的徒弟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