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珍解宝兄弟入选梁山36天罡合理吗?

解珍解宝原是登州猎户,既然是猎户就有翻山越岭、遇山开路的本事,这种本事在梁山上是蝎子拉屎独一无二的,再加上梁山军征战杀伐少不了翻山越岭,就更离不开二人的探路开道。所以物以稀为贵,入选36天罡非常合理。

我觉得,解珍解宝兄弟入选梁山36天罡不合理。

我绝不是“水浒阴谋论”者,肯定不是说宋江要打压登州系,把孙立摁进地煞,把解珍、解宝留在天罡。我之所以认为解珍、解宝进天罡不合理,是因为我还没读明白施耐庵写这两兄弟到底是何用意。仅从前七十回书中解读,我觉得施耐庵把解珍解宝弄进三十六天罡,写得不合理。

那么,施耐庵写解珍解宝入选梁山三十六天罡为什么不合理呢?

解珍解宝不具备进天罡的条件

入选梁山三十六天罡需要什么条件呢?是武功,还是出身、资历、功劳?肯定都不是。梁山好汉排座次,绝对不论功劳、不依武功,无论亲疏,更不讲出身。那么,解珍解宝又是哪些条件不够,而被施耐庵写成了天罡人物呢?

梁山好汉排座次有一条总的规则,这个规则便是:人物对应绰号,绰号对应星号,星号决定排名。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物出场,施耐庵就对他们进行描述,然后,依据这些描述,给他们一个绰号。在大排名时,这个绰号的含义与星号的含义相对应,就在哪把交椅上就坐。

比如,段景住出场时,自我介绍因为长着“赤发黄须”,就得了一个绰号,叫做金毛犬。梁山大排名时,金毛犬便对应上了“地狗星”。地狗星在七十二地煞中,就是排在最后一名的。

解珍、解宝分别对应的是天暴星、天哭星,但是,他们的绰号却是“两头蛇”、“双尾蝎”,这两个绰号与星号的含义一点关系都没有。绰号不能对应星号,我便认为施耐庵写得很勉强,解珍、解宝进入天罡的理由一点都不充分。

除了因长相而得绰号之外,人物的任何一个特征,都可以是绰号的来历。比如,关胜以青龙偃月刀、呼延灼以双鞭、董平以双枪,等等兵器得到了各自的绰号。关胜因为这件兵器,便与宋江、朱仝一道,分别象征了梁山的“忠、勇、义”,所以,关胜便上应天勇星,排在了这个星煞所对应的第五位。

“两头蛇”与天暴星毫无关系,“双尾蝎”也与天哭星无甚关联,解珍、解宝的绰号便无法对应上他们的星煞,进入天罡不具备条件。不具备进入三十六天罡的条件,就是写得不合理。

解珍解宝的绰号也不对

解珍、解宝不仅绰号、星号对不上,“两头蛇”、“双尾蝎”的来路也是写得极为勉强。施耐庵说:

弟兄两个,都使浑铁点钢叉,有一身惊人的武艺。当州里的猎户们,都让他第一。那解珍一个绰号唤做“两头蛇”,这解宝绰号 叫做“双尾蝎”。

这段简介,哪里看得出解珍是“两头蛇”,解宝是“双尾蝎”呢?于是,施耐庵接着自我圆场道,解珍七尺以上身材,紫棠色面皮,腰细膀阔。这样写,同样不是“两头蛇”。

而解宝的“双尾蝎”却似乎还勉强说得过去,书中写道:面圆身黑,两只腿上刺着两个飞天夜叉,有时性起,恨不得腾天倒地,拔树摇山

这倒真有点像蝎子,而且,“两只腿”似乎也可以理解成“双尾”。但是,写到后面又不对了,蝎子难道能“腾天倒地,拔树摇山”?

解珍解宝一出场,便是以窝弓药箭射杀老虎的故事。这个故事倒还靠点谱,有那么一点蛇蝎之毒的意思了。但是,这能解读成“两头蛇”、“双尾蝎”吗?

其实,这兄弟二人一点都不毒,被毛太公一家坑得下了大狱,还差点送了性命。此时,解宝为何不性起而“腾天倒地,拔树摇山”了?

人物对应不上绰号,绰号也对应不上星号,解珍、解宝进天罡,实在是写得不合理。

以孙立的故事看解珍解宝

孙立为什么被列为地煞,这个问题我已经解读了多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身上隐藏着大明王朝的一段隐秘历史。这段历史,就是朱元璋立孙子朱允炆为皇帝,所以,是“孙立”。也就是说,孙立的身上贴着一条建文帝的符码。

朱武的身上则贴着“朱洪武”的标签,黄信则是朱标的隐喻。因而,这两人一个是地魁星,一个是地煞星,“孙立”也就只能屈居地煞第三了。

同时,孙立在“三打祝家庄”时,又以“病尉迟”这个绰号,暗藏了“靖难之役”与玄武门之变有相似之处:建文帝有可能是被“硬弓”射杀了。

关于这些隐喻,我在很多文章中都做过了解读,此处不深讲。

梁山好汉除了孙立而外,几乎人人都贴着几条符码标签,文本背后隐藏着真实的历史。所以,除了“人物—绰号—星号—座次”这条排位总原则外,人物身上的隐喻,也是决定座次排名的一大依据。

按照这条依据,解珍、解宝入选天罡也不太合理。这兄弟二人身上还真看不出有何种隐喻,只是跟随孙立卧底祝家庄,在梁山总攻之时,在庄内放了把火而已。

祝家庄内失火,隐喻了朱棣进南京城,皇宫内那把谜一样的火。假如以《水浒传》的故事来看,建文帝应当在宫中失火之前就逃了出来。但是,恐怕是没有跑掉便被射杀了。

假如凭这件事,解珍、解宝“腾天倒地”似乎又有点道理了。

但是,即便是孙立隐喻了“孙立”,不能排在爷爷、老子之前,而他手中的单鞭却也是尉迟恭的兵器。尉迟恭骁勇,孙立对应“地勇星”,同样是能够满足他的排位条件。

解珍、解宝身上即便是有隐喻,但还真的没有充分的理由进入三十六天罡。

解珍解宝为何能入选三十六天罡

我说施耐庵写解氏兄弟进天罡很不合理是有依据的,这个依据就是梁山三十六天罡的主要蓝本《宋江三十六人画赞》。这个蓝本中,龚开是这样描述解珍解宝的:

两头蛇解珍:左齿右噬,其毒可畏。逢阴德人,杖之亦毙。

双尾蝎解宝:医师用蝎,其体实全。反其常性,雷公汝嫌。

这才是真正的“两头蛇”、“双尾蝎”,《水浒传》前七十回书中,施耐庵根本就没有这么写。

那么,其他三十四个天罡好汉是不是都依《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的描述,写了各人的故事呢?我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

武松在这个蓝本中同样有四句赞诗:汝优婆塞,五戒在身。酒色财气,更要杀人

《水浒传》中,江湖上的武松基本上就是以这四句赞诗来展开故事的。其中“酒色财气”分别以四个邻居、身上的装束写在了武松、神秘头陀的故事中,而这两个形象实际上就是一个人,都是“行者武松”。因为,武松从小就是个行者(优婆塞),神秘头陀同样也是一个“酒色财气,便要杀人”的行者。

神秘头陀就是武松,我有专门文章解读,此处也就略去了。

以武松的蓝本以及在《水浒传》中的写法,来看解氏兄弟入选三十六天罡,同样是不合理。恐怕是施耐庵不得不依照蓝本的三十六人,完成了梁山三十六天罡的重塑,但却并没有按照这个蓝本实实在在的把解珍、解宝写成“两头蛇”、“双尾蝎”。

既然不是“两头蛇”、“双尾蝎”,星号也不对,解珍、解宝凭什么入选三十六天罡呢?

解珍解宝是不是在七十回之后才有故事呢

从三打祝家庄的故事中,我们还是能够读到解珍、解宝与施耐庵要隐写的历史有关。后来,这兄弟二人还以手中的钢叉杀了曾头市的曾索。

曾头市的故事同样与明朝的“靖难之役”有关,但更是隐藏着北宋王朝的亡国机密,这个机密就是与段景住有关的“宋金海上之盟”。

“宋金海上之盟”是导致北宋迅速灭亡的盟约,是《水浒传》中几个“虚钱实契”、“强媒硬保”中的一个。这个盟约是在重和元年(1118年)时,宋徽宗派马政、呼延庆等人以买马为名,从登州上船,取海道前往金国签订的。

解珍、解宝是登州人,而且,从前七十回书的伏线中来探轶,七十回之后,恐怕还会有登州的故事。是不是在这个故事中,解珍、解宝才真正的显示出“两头蛇”、“双尾蝎”的真面目呢?

《水浒传》最后一个上梁山的好汉是紫髯伯皇甫端,这个好汉其实是隐喻了永乐大帝朱棣。这个皇帝同样是“貌奇伟,美紫髯”的紫髯伯(实则“紫髯叔”)。更为恐怖的是,朱棣被怀疑有蒙古血统,与皇甫端一样,“貌若番人”。

皇甫端在梁山大聚义前才入伙,恐怕“紫髯伯”的故事不会就这么结束了。也就是说,七十回书之后,仍然还有大明秘史的隐写。

解珍、解宝与“孙立”、“孙新”是亲戚,难道兄弟二人在皇甫端出现后,便要呈现“两头蛇”、“双尾蝎”的真故事了吗?

假如是这样,那么,解珍、解宝入选梁山三十六天罡就非常合理了。

解珍解宝兄弟入选梁山36天罡合理吗?

经常看到一些关于梁山三十六天罡排名是否合理的问题,大部分人对三十六天罡中三个人的排名都存在争议,那就是弟以兄贵的船火儿张横,以及猎户出身,武艺普通的解珍、解宝两兄弟。

解珍解宝

对解珍、解宝两兄弟位列天罡存在争议的理由

梁山三十六天罡,能进的大部分要么是靠名声地位、或者自身实力、或者靠关系等。三十六天罡排名虽然不是完全以武艺高低为依据,但事实上公认的武艺出众的好汉都是排进了天罡行列中的,比如前来征讨梁山的原朝廷将领呼延灼、董平、索超、徐宁等人。江湖闻名的好汉武松、鲁智深、史进等人也是天罡中比较靠前的。与这些人相比,解珍、解宝兄弟一是名气不够、二是武艺普通,三是后期的基本没有参与斗将记录,给人的感觉有点徒有虚名。

解珍解宝

解珍、解宝兄弟之所以上梁山,主要还是因为和毛太公因为老虎发生争执,二人一时气愤自己兄弟费时费力弄伤的老虎被毛太公捡了便宜,一怒之下动了手,结果因此下了大狱。二人的表姐母大虫顾大嫂联合了邹渊、邹润叔侄两人,加上小叔子孙新,使计逼近了病尉迟孙立和他们一起劫了解珍解宝出狱,一起投了梁山。

作为梁山小团体登州系的普通成员,在实力地位都胜过他们二人的孙立都未能位列天罡的情况下,解珍解宝兄弟两人却双双位列天罡,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是宋公明分化登州系势力,刻意拉拢二人的结果,并非靠实力来进的天罡。

解珍解宝

在梁山后来的征讨过程中,解珍解宝兄弟二人虽然也曾在探路、开路等方面立下了功劳,有点类似山地丛林作战先驱的感觉,但事实上这并非是兄弟二人都入选天罡的理由。即使他们的功劳真大到不能忽略的程度,为了平衡,一个位列天罡,一个位列地煞是最合理的做法。

解珍解宝位列天罡也有一定的道理

按《水浒传》开头洪太尉误放一百零八魔的情节来看,这一百零八人包含了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这些人纷纷下界投胎,转世重生。换句话说,三十六天罡的名单其实是已经注定了的,有种宿,命的意思在。

而在上了梁山后,解珍解宝兄弟两人都成为了步军头领。在梁山对外征战过程中都立下了不少功劳。两兄弟俩也展现了不俗的统兵能力。大破呼延灼的连环马时,三路设伏的带兵队伍中,穆氏兄弟被识破,王英被呼延灼击败直接逃走,也只有解氏兄弟将呼延灼带进了埋伏圈,成功利用钩鎌破解了呼延灼的连环马。

在两破童贯、三败高俅、大破混天阵时都曾带兵有极为不俗的表现。

且说卢俊义引兵杀到中军,解珍,解宝先把帅字旗砍翻,乱杀番兵番将,当有护驾大臣与众多牙将,紧护辽国郎主銮驾,往北而走。阵内罗篸、月孛二皇侄,俱被刺死于马下。计都皇侄,就马上活拿了。紫气皇侄不知去向。大兵重重围住,直杀到四更方息。杀的辽兵二十余万,七损八伤。

施耐庵《水浒传》

在大聚义前,解珍解宝两兄弟也曾立下不少功劳,比如打祝家庄孙立把前门,二解直接杀光庄客抢了后面;闹华山,解珍解宝直接杀了贺太守;攻打曾头市,解珍杀了曾家五虎之一的曾索。再加上梁山招安后在征讨辽国,攻打田虎、王庆、方腊的过程中两兄弟也都曾立下了大功。

解珍解宝兄弟双双入选梁山三十六天罡也是有合理的一面的,当然地煞中的孙立、朱武,甚至排名靠后的鼓上蚤时迁也曾立下过大功,都有入选天罡替代他们的理由。只是梁山三十六天罡位置有限,每个人都曾做出过自己的贡献,对位置存在争议也是正常的。

解珍解宝兄弟入选梁山36天罡合理吗?

我认字之后就一直翻看一本老版本的《水浒传》是那种繁体字竖版从后面翻的!一直看了很多年,说起来《水浒传》里面不合情理之处多的事,就连施耐庵老先生也无从解释,只能用一句“本是天罡地煞之数,自然的义气相投”来和稀泥!首先来说解真解宝确实实力不够,天罡有些勉强,但是不够的很多,包括雷横,张横,穆弘,李俊,刘唐,杨雄,石秀,阮氏三雄这些人,不过梁山一百零八将除了一些军官教头,都头,其余的都是些乌合之众,按照现在的准则大部分都是些黑社会!能谈得上好汉的寥寥可数,非得矬子里面拔将军,有些只能是凑数的,其实地煞里面排名靠前的基本都是军官,任意一位排列到天罡都无可厚非,存在就是合理,宋江何德何能做首领?公孙胜有资格排第四?扈三娘全家被梁山杀光,居然欢天喜地的嫁给了无赖王英?原作“扈三娘见宋江义气深重,推却不得?”不知道为什么就推却不得!众人居然“都称赞宋江仁德!还仁德?简直就是造孽啊!这不是莫名其妙吗?简直就是不知所谓!还有程太守的女儿,被董平杀了全家,居然还嫁给了董平?看过原著的都知道,这书就是有点神魔化的著作,比如这些人都是天上魁星,宋江还是什么星主,公孙胜在里面作用极大,很多对头都会妖法,没有公孙胜是不行的!这样就合理了!!

解珍解宝兄弟入选梁山36天罡合理吗?

登州派人数众多,必须有人进入天罡,只有孙立够格,但是孙立并不是或者说并不完全是登州派的老大,同时他又出卖自己的师兄,被宋江打压了。宋江也不好意思,给了两个名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